“师徒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过多年探索不断完善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社科大本科教育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导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师徒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过多年探索不断完善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社科大本科教育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导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
目前学校已相继为各年级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分别为:2017级176位,2018级209位,2019级234位,2020级230位。
特别是12个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学院的组建,进一步实现了科教相互融合、校所优势互补。学校全面实施岗位教师、特聘教授和专任教师、研究生导师制度,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截至目前,共组建科教融合型教学团队210个。
中国社科大充分利用中国社科院的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深化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扩大学生的对外培训与交流,同时大力引进国际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国际教育...
中国社科大充分利用中国社科院的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深化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扩大学生的对外培训与交流,同时大力引进国际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截至目前,学校已经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明尼苏达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70所海外知名高校和机构签署国际合作协议,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自大学成立以来,学校积极实施学生海外学习交流支持计划,选派学生参加国家公派项目或社科大学生海外培养项目,设立社科大学生海外培养学分项目、短期海外研修项目奖学金等,共派出632名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或线上参加海外高校组织的课程,其中本科生290人。
中国社科大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校设有“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根据学生学历层次、专业特点不同,探索、提升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
中国社科大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校设有“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根据学生学历层次、专业特点不同,探索、提升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形成以“课题研究”“读书会”“学术竞赛”“研究小组”“成果奖励”五位一体的本科生科学研究管理体系。
2020年,该项目共设立课题研究项目124项、读书会项目33项、学术团体项目27项、学术竞赛项目10项。
2020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教授带领经济学院、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和科研处负责人,访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并与之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