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汪信砚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兰州大学学报》2023年3期

在“两个结合”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

董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在“两个结合”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9日,第3版

“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何中华郝书翠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28日,第11版

“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向度

李睿岳泽宛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向度阐释》,摘自《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4期

为什么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辛向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文化软实力》2023年2期

前沿

脑机融合下的交互自治与伦理影响研究

顾心怡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信息国家研究中心,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年7期

新一代法律智能系统的融合性道路

魏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摘自《法学论坛》2023年3期

学人与学林

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

李长银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摘自《近代史研究》2023年3期

卫礼贤与中国

施寒微著彭蓓译作者单位:德国图宾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译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摘自《江海学刊》2023年3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世界变局中的文明形态变革

项久雨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世界变局中的文明形态变革及其未来图景》,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4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中国建设

王玉珏李演航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中国建设的价值意蕴》,摘自《集美大学学报》2023年3期

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机制创新

代玉启姚乃文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机制创新》,摘自《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文本文献学范式与考据学范式

张丽霞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3期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治理术的批判

高雪袁立国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原题《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治理与社会主义——以反思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诘难为契机》,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3期

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

刘建江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基于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摘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6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

李晨阳作者单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摘自《船山学刊》2023年3期

中国哲学开端的自我主张

俞宣孟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哲学分析》2023年3期

从当代新荀学看儒家哲学孟、荀两派的对比发展与纠葛迷离

刘又铭作者单位: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摘自《管子学刊》2023年3期

“内圣外王之道”与中国传统哲学理性建构

朱汉民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摘自《求索》2023年3期

中西哲学的始点与道路之辨

蔡祥元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原题《中西哲学的始点与道路之辨——从丁耘和吴飞的论争说起》,摘自《哲学动态》2023年6期

西方哲学研究汉语化的途径和宗旨

朱志方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5期

德国否定哲学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谢地坤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23年3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人民性与中国红色诗歌的经典化问题

李遇春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5期

作为问题的“经典”:古典·现代·后现代

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构建与学术表达

傅道彬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原题《文学批评的“中国式”话语构建与学术表达》,摘自《文学遗产》2023年4期

文学史周期律和文体文类的功能

吴俊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原题《文学史和跨学科学术——文学史周期律和文体文类的功能》,摘自《学术月刊》2023年5期

公共阐释论与中国当代阐释学的理论构建

段吉方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摘自《广州大学学报》2023年3期

基于知识学模式的文学理论反思性研究

邢建昌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3期

网络空间与文学批评谱系

南帆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2期

人工智能大飞跃背景下的语言学理论思考

袁毓林作者单位: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摘自《语言战略研究》2023年4期

国际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与国家语言能力研究

张天伟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3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周学军)

摩尔根多重意义下的“文明”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易建平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6期

汉代事役结构及其实现方式

臧知非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原题《汉代事役结构及其实现方式——以堂邑〈要具簿〉〈逋簿〉为中心》,摘自《中国史研究》2023年2期

隋唐五代税收史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陈明光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历史系,原题《创新·缺陷·龟鉴——论隋唐五代税收史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摘自《史学集刊》2023年3期

两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柳平生葛金芳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题《“农商并重”“面向海洋”和“斯密型增长”——南宋发展道路的经济特征及历史意义》,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6期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战勤务之演进及其成效

把增强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原题《硝烟背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战勤务之演进及其成效》,摘自《史学月刊》2023年6期

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

赵潮吴锦程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题《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以中国北方、西亚与墨西哥高原的比较为视角》,摘自《考古与文物》2023年3期

中古世界兴起的主要文明及特征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袁超越朱耘婵作者单位: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学习与实践》编辑部,摘自《湖北大学学报》2023年3期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户收入差距与集体行动研究

杨丹刘海章元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摘自《经济学动态》2023年5期

社会力量与乡村振兴

齐文浩齐秀琳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商学院,原题《社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机制、障碍与因应策略》,摘自《农业经济问题》二○二三年三期

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齐平宋威辉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摘自《南方经济》2023年5期

新兴经济体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分析

刁莉王诗雨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亚太经济》2023年3期

数字经济与产业链安全

陈晓东常皓亮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原题《数字经济可以增强产业链安全吗?——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摘自《经济体制改革》2023年3期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深度测算

成新轩杨博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原题《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综合水平测算及高标准收敛性研究》,摘自《南开经济研究》2023年4期

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发展

张佳睿张伟伟滕婉琦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题《金融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发展:机理、实践经验与对策建议》,摘自《学习与探索》2023年6期

资本市场成长的逻辑:金融脱媒与科技进步

吴晓求等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财贸经济》2023年5期

金融渗透与国家能力:北海银行的经验

魏建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泰证券金融研究院,摘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年2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政治效能与基本经验

方雷黄硕明周昊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原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历史变革、政治效能与基本经验》,摘自《山东大学学报》2023年3期

江天雨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教学与研究》2023年4期

当代中国“治理”概念的演进探析

许耀桐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摘自《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3年3期

“民心政治”与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拓展

刘伟肖舒婷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地方政治研究中心,原题《“民心政治”的实践与表达——兼论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拓展》,摘自《政治学研究》2023年2期

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方法的演化路径

王中原郭苏建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原题《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方法的演化路径和未来图景》,摘自《学习与探索》2023年4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复杂性时代的国家安全学新范式

王秉史志勇王渊洁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原题《复杂性时代的国家安全学新范式:构建国家安全复杂学》,摘自《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4期

国家安全学科的建设理路

于涛商一杰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原题《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国家安全学科的建设理路》,摘自《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3期

国际政治复合系统论

杨思灵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原题《国际政治复合系统论:一种分析方法》,摘自《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年3期

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刍议

叶成城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原题《调查研究与因果解释: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刍议》,摘自《东北亚论坛》2023年4期

区域国别研究的内涵与知识生产

朱晓中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原题《区域与国别研究:缘起、内涵、知识生产和挑战》,摘自《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15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年6月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国家治理视野下多元解纷机制的调整与重塑

顾培东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研究》2023年3期

认真对待情绪:论纠纷化解的感性向度

熊浩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摘自《政治与法律》2023年5期

情绪心理学视角下的情理司法

唐丰鹤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2期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价值

黄瑶林兆然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摘自《开放时代》2023年3期

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法内涵及其实施路径

杨泽伟张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摘自《太平洋学报》2023年4期

垄断协议安全港规则的中国应用

徐则林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原题《垄断协议安全港规则的中国应用:从立法到实施》,摘自《武汉大学学报》2023年3期

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的恢复性救济

郝俊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摘自《财经法学》2023年3期

轻罪立法的推进与附随后果的变更

张明楷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比较法研究》2023年4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实践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路

黄宗智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原题《“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一个总结性的介绍和论析》,摘自《开放时代》2023年4期

韦伯科学观中的精神气质问题

孙飞宇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原题《“无家可归”的孤儿与作为天职的科学——韦伯科学观中的精神气质问题》,摘自《社会》2023年3期

关系与经济行动:两种路径及其比较

中国价值观念网络的变迁

田丰吴锦峰王杨聿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原题《中国价值观念网络的变迁(1990—2018)》,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23年2期

以社会治理机制为视角的规划研究

刘世定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原题《规划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以社会治理机制为视角》,摘自《学术论坛》2023年2期

多维二元结构下特大城市共同富裕问题研究

姚烨琳张海东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原题《多维二元结构下特大城市共同富裕的挑战与应对》,摘自《探索与争鸣》2023年5期

规培生职业互动中的边缘与冲突

余成普宗铮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原题《过渡期的职业社会化:规培生职业互动中的边缘与冲突》,摘自《社会学研究》2023年3期

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审视

罗亮李泓桥史家宁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学术民工”还是“知识精英”: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的多维审视》,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7期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终身教育变革

袁雯刘雅婷马颂歌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终身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原题《教育即终身教育——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终身教育变革》,摘自《教育研究》2023年6期

迈向新人文主义的终身教育

李兴洲徐莉姬冰澌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题《教育未来发展新趋势:迈向新人文主义的终身教育——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瞻性教育报告》,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年3期

THE END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社会与民族学院笃学讲堂(实 2024-09-18 活动预告 | 田野调查、问题 2024-06-18 征文通知丨陆学艺“三农” 2024-05-08 征文启事 | 中国社会学会20 2024-04-30 学术动态 查看更多> “社研”大家谈·讲座回顾 | 2024-11-18 https://shymzxy.ucass.edu.cn/index.htm
2.欢迎加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广纳海2017年,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组建中国社科院大学,致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全面依托中国社科院科研、人才等相关资源,同各研究所(院)融为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Q2MzE5Ng==&mid=2650954379&idx=2&sn=e808f96de6f2ea3ce1735df6f6137e8f&chksm=84b49338b3c31a2e7a40bcf997fb826b75a4759a9bff08bcf59bf94cd1c2c330aafa7903ebe2&scene=27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职研究生社科大在职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职研究生(Cssn In-service Postgraduates),简称“中国社科大在职考研”,招生方式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免试入学,学费2.4万-30.8万,学制2-3年,毕业获学位证和结业证书,含金量比较高。中国社科大在职硕士招生简章3条,招生专业有人力资源、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招生学院有经济研究所https://www.eduei.com/cssn/
4.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考研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考研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网提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考研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等中国人民大学相关考研信息。https://www.kaoyanying.com/ruc/yuanxi/826.html
5.社会学年会·家庭社会学"百年来中国的恋爱婚姻与家庭"分论坛王琳(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5.沉默的少数:用机器学习方法估算家暴的真实比例 陈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7月28日下午 第三单元 恋爱与择偶 时间:14:00-15:55 腾讯会议号:588 8124 6636 主持人:崔应令(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刘汶蓉(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许琪(南京大学社会https://xianxiao.ssap.com.cn/conference/20711.html
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其强大的学科支撑体系、超强的师资队伍阵容,强调MBA项目前沿性、开拓性和实战性,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经验的商界领袖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https://www.mbachina.com/colleges/gscass
7.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985大学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中国社科大,位于北京市,是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创办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https://m.dxsbb.com/news/7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