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2000字大学生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门历史选修课,但是要学好这一门课程还需下苦功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2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形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灌输。《近代史纲要》理论灌输教学必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理论灌输,改革理论教育工具和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法《近代史纲要》

一、当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的必要性

理论教育通常也叫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这里的“彻底击中”就是指把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闪电“灌输”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园地”。列宁曾经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他认为,科学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自觉地教育,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

我们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缺乏。例如当代大学生赞成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长期性、主要矛盾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坚持和拥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坚持拥护改革,但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理解和宽容。因此只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理论教学法在《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近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而是帮助他们从历史知识的认识上升到思想上的科学的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通过国史、国情的内容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理论教育法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讲授怎样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坚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等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起来发言,并提倡学生不同观点的争论。由于学生都会有一定准备,因此发言时会比较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讨论中,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评和引导,对于不正确的观点要明确地进行纠正和说明。只有准备充分,发言热烈,讨论课的效果比较好,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起到理论教育的良好

效果。

(二)采用理论教育法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自我理论灌输。

(三)应用理论教育法必须改革理论教育的工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四)应用理论教育法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

《近代史纲要》教学还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15-16.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3]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681.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完成《纲要》课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教师应着力培养三种意识,即价值观引领意识、以学生为本意识以及辩证唯物史观意识。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意识

当下的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风气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交叉渗透,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碰撞融合,日常生活的去政治化以及对于主流舆论的过度怀疑情绪高涨,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逐利本性对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维活跃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尚未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教师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者之一,应该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并牢牢树立三种意识,即价值观引领意识、以学生为本意识以及辩证唯物史观意识。

一、价值观引领意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开设这门课的用意在于使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明白“三个选择”,也即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根据这门课程的自身定位,我们看到《纲要》课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基础,并且融合了一定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等属性。

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有良好的知识背景,畅通的信息获得渠道,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社会参与意识强烈,对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由于对国史、国情、民情了解不多,社会阅历不深,思想和政治辨别力尚不成熟。同时,随着中国国力逐步增强,中外交流日渐频繁,一些西方大国也在利用他们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霸权对我国进行强有力的价值观渗透。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学生面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实问题,容易受到“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军队非党化、生活西方化”等观念的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思想混乱。“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品质和学术旨趣的形成,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历史感的形成”。因此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进行价值观的培养是至为关键的,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在《纲要》课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1840年以后的近代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优良传统在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抗争中得到了发扬和升华,尤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上,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威武不屈的红岩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在教学中要不断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述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以学生为本意识

三、辩证唯物史观意识

《纲要》课是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探讨历史得失来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的引领与培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基本史实的讲授要以理服人、辩证全面,积极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地观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抓住历史规律的能力。

虽然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但是中学阶段的史实叙述比较僵硬,与史学研究相差甚远。但是鉴于《纲要》课的课程定位,我们仍然需要对于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辩证分析。通过理性思考,促进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例如,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叙述源头――太平天国运动,不仅中学阶段讲授生硬僵化,《纲要》课统编教材对其存在的严重缺点也一笔带过。笔者认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伟大不会因为它的局限与缺点而丧失,也不会因为文过饰非而增加。我们大可不必过于小心,适当指出太平天国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落后性、破坏性,并不会在学生思想知识体系里面上升到否定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必要性,否定近代中国通过革命谋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正义性和进步性的高度,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于近代中国探索富强民主道路的艰巨性、曲折性的理解与认同。

参考文献:

[1]贺亚兰.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53.

[2]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6.

[3]吴发科.试论“生本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3,(4):14.

THE END
1.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VKOVDA0556ATMJ.html
2.2024年秋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开放时间2024年12月1日,作答截止时间2024年12月29日,请按时作答提交!试卷A题目:论述题。***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8787104
3.2024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C题目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024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C题目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 #学习 #干货分享https://www.zhihu.com/zvideo/1846250122977103872
4.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通用12篇).docx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通用12篇).docx,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通用12篇) 国家开放大学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在近现代史这一课上,我们触摸到是怎样从满清的闭关锁国走向屈辱与压迫,又惊叹于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在一群青年的带领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06/7112152002004001.shtm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1 一、实践目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https://www.unjs.com/fanwenku/497170.html
6.大学中国近代史试题与答案6篇(全文)1、《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0·5分)。(2)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元;秉公议定税则;废除公行制度(2分)。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0·5分) 2、“天京变乱”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4we98ys.html
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3.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㈠基本要求了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造成的巨大危害,认识理解造成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懂得只有首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创造前提。了解中国人民为https://renwen.bbc.edu.cn/2023/1016/c872a99180/page.htm
8.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首页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4篇)2023-05-29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锦集六篇2024-10-17 2024年国开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精选7篇2024-10-14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免费汇编3篇2024-10-14 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https://www.stokuaidi.com/k/guojiakaifangdaxuezhongguojindaishigangyaoshehuishijianbaogao/
9.江苏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次实践作业高分参考答案23年秋3.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以亲身体验和观察来加深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4. 加强国际视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国际性。我们应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社https://www.xingkaowang.com/11859.html
10.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参考(精选11篇)[5]邵晓枫.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1990-2008)[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09 [6]沈茜,齐学红.“师生关系”话语的考古学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xx,6:21-25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参考3 [摘要]:当今社会,对各个国家来说,最主要问题还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没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外交关系,各国不能正常的发展自https://www.puchedu.cn/ziyuan/11597.html
11.模拟试题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进行改革开放,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http://www.sdlcjyjt.com/h-nd-8181.html
12.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集合6篇更值得学习的还是那种创新精神,马克思理论虽然不是毛泽东首创,但他通过学习和研究,结合具体国情,发展出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并最终挽救了革命。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乃革命发展之本!【篇二】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一、引言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https://wenku.baidu.com/view/8d3bfe44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3.html
13.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6篇)社会实践结束了,我们一定积累一些相应的社会经验,感觉我们很有必要对自己的社会实践做一下总结。那么实践报告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1 一、大学生打工目的: 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298195.html
14.想要的科目看到都会给你们更新!#国家开放大学哔哩哔哩2024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考核一参考资料!有需要的同学们自取!持续更新中!也可评论区留下想要的科目看到都会给你们更新!#国家开放大学 #国开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 #江苏开放大学, 视频播放量 103、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uZpxezE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