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关于时代主题的论断是如何发展的理论

时代主题属于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判断

理论周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为什么要强调这一时代主题?其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时代主题是指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突出、最活跃的基本矛盾和根本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时代主题属于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影响。

董振瑞(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时代主题,是一个时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它是一国制定内政外交一系列大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攸关一国的国计民生和战略全局,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我党关于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和科学认识,是怎样实现转变的

理论周刊: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党关于时代主题的认识是怎样实现转变的?

董振瑞:19世纪末,帝国主义体系在世界范围形成。据此,列宁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和帝国主义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从此,“革命与战争”便成为关于时代主题的一个经典结论。毛泽东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战略与政策,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是,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新的科学技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间在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更为便捷;国家间竞争的主要方式也由过去的以军事、政治斗争为主让位于以科技和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事实上,“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已经越来越不能准确反映和科学揭示变化了的国际形势。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新科技革命等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分析,到1985年左右,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就基本明确了。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理论周刊:能否详细谈一下这个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董振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邓小平认为经济建设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和服务这一中心工作,“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

在冷战背景下,要发动或者有能力发动战争的,只能是美苏,别的国家没有资格。而美苏又打不起来。理由有三:(1)美苏在军事上特别是核武器上搞恐怖平衡,谁都可以毁灭对方,因此谁也不敢先动手。(2)要打大规模的仗,就得进行全球布局,可是美苏两国在这方面的努力都遇到了很大的挫折。(3)美苏都存在短期难以克服的战略短板。

除美苏之外的其他国际力量,都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力量。据此,邓小平逐步得出结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和平是有希望的。

这个时期,与国际政治相比,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当时,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南北差距持续拉大,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第二,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和黄金脱钩,导致全世界富余的美元出笼,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与此同时,随着80年代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大量机器设备、生产线的转移。这两个问题涉及的核心是:南方国家如何发展和北方国家如何再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问题。

历史证明,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深刻地揭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准确地判断,为我们党制定内政外交各方面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在此基础上,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科学命题。这是在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用“主题”一词来表示对世界大势的新判断。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依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对时代主题作了判断,进一步深化了对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理论周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明确对我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陶文昭:“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明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影响。

在理论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逐渐形成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等在内的一整套理论。

在实践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科学地制定改革开放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过去基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判断,一方面,没有把经济建设提到应有的地位,考虑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过于考虑战争因素,经济比例和布局都有错位。这些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后基于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转变,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长远规划,建立了沿海经济特区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调整了外交工作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等。

从十三大报告到十八大报告,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怎样丰富的

理论周刊:自“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明确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这一时代主题的认识是怎样丰富的?

董振瑞: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西方国家又“制裁”中国。中国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如何看待这个环境?邓小平认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因此,他强调不要急,要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付。据此,十四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拓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也开始波及全球。信息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国际政治。据此,十五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纪之交,我们胜利实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更加深入和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十六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21世纪头十年,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同时,美国接连发动了两场战争,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十七大后五年多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怎样辩证认识时代主题的变与不变

理论周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不断丰富完善,总体来说,时代主题的变与不变有哪些?如何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今的时代主题?

陶文昭: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主题没变,但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却在不断变化。尤其是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使世界局势发生深刻而急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既要看到整体的、基本的不变因素,也要看到局部的、具体的变化因素,在量变与质变的有机联系中更为准确地把握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对立的因素。就和平而言,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往往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总体上的和平、缓和、稳定,与局部性的战乱、紧张、动荡,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就发展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也有不少国家陷入了发展的危机,尤其是南北方国家之间差距继续扩大,一些穷国越来越穷。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主流与支流,既要看到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也要看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理论周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哪些深刻复杂变化?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哪些影响?

张宏志(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我国应对及时、措施有力,赢来了国内外一片赞誉。国际上有人大谈“北京共识”、“中国模式”,还有人提出了所谓中美共治的“G2”设想。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深入,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极大影响了中国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经意间,中国已不是昨日的中国,世界也已不是原来的世界。

金融危机后,国际形势出现了某些新情况、新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实力下降,内部矛盾上升;新兴发展中大国呈现集体崛起势头,但也面临着痛苦的转型期;世界力量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国家间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局势中不确定因素增加。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经济全球化总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一趋势导致了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突显了建立新的全球治理模式的必要性。这些都表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会终结,而是在进一步深化。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渗透,又推动了世界多种文化间的相互激荡,使得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成为相互交织、相互推动、相互碰撞的世界大潮流,这增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蕴藏了无尽的可能性。局部地区的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世界总体上仍可保持稳定。多极与单极的矛盾仍是国际矛盾斗争的焦点,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已终究不可逆转。

如何全面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针

理论周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对此,我们该如何深入把握和认识?

陶文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并不是说当今世界已经和平、已经发展了。和平与发展,既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世界亟待解决的两大课题。应该看到,趋势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课题也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解决的,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奋斗,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有重大的历史责任。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零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中国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事业是得到世界人民支持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

(文字整理:张记合)

链接·资料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论述

列宁:这是帝国主义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

资本主义已经成长到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现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

毛泽东: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

邓小平: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关于时代主题的论述

十三大报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十四大报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十五大报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十六大报告: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十七大报告: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十八大报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钟伟)

THE END
1.赵建:当“和平与发展”不再是世界主题以上就是“冲突和安全”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从和平与发展,到冲突与安全,半个世纪的历史轮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转换下,我们的生存法则和投资策略也需要做出重大的改变。三、基于“冲突与安全”主题的宏观走势判断与对冲策略 基于这一认知,我们对投资策略也进行了颠覆式重构。从两年前开始我们的策略报告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351699406591139&wfr=spider&for=pc
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求稳定谋发展促和谐 B.求和平谋发展促稳定 C.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正确答案:C 扫码关注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编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 回复:试题,0元领取更多试题和资料 https://m.he.huatu.com/2022/0629/1320057.html
3.陈剑:“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 邓小平、胡耀邦对时代主题所做思考、探讨和努力,最终成为全党的共识。党中央概括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425.html
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和平与合作B.发展与进步C.和平与发展A. 和平与合作 B. 发展与进步 C. 和平与发展 D. 合作与发展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C是唯一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53d81a0e4fcd2e92aa32e1ceafa90c3.html
5.成为新的时代主题。选择一项: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习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 )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选择一项: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民主与进步 标准答案: b. 和平与发展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姓名 性别 男女 生日 上一篇:【标准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 )。 (2 分) A. 中国特色https://m.rwtext.com/32853.html
6.高中政治《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通用11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e2r0h20.html
7.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代会主题演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此后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均将这一重要论断写入其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党的十五大提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基于此判断,党积极把握有利国际环境、抓住历史机遇,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主题中明确https://szpjzx.hbue.edu.cn/77/5f/c5914a292703/page.htm
8.和平与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基本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基本内容内容4.中国的主张中国的主张 3.全面认识当前全面认识当前世界和平形势世界和平形势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当今世界仍很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不安宁2.全面认识当前全面认识当前世界发展形势世界发展形势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发展的严峻形势:发展的严峻形势: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3696491.html
9.1985: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两大主题1985: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两大主题 纵观古今历史,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主题”。那么何谓“时代主题”?简单说来,就是一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时代主题。历史事实一再证明,对于时代主题的认定和把握,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http://views.ce.cn/fun/corpus/ce/fx/200812/18/t20081218_17713804.shtml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4月22日),《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可见,十八大以来,党在时代主题问题上继承了改革开放后的基本认识和判断,坚持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识,并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向https://www.gxtznn.com/dsxxjyztw/info/1130/1680.htm
1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下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10&bid=12&cid=1427&nid=1428
12.龙平平:邓小平四大历史贡献与留下的四大考题首先,从属性上看,邓小平所说,“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主要讲的是政治问题,是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将长期共存,而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处于弱势的客观事实出发,论述的是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环境中,社会主义靠什么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挥并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样https://www.zgxcfx.com/sannongzixun/112515.html
13.热点1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③历史意义: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重点探究】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动荡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446ct10064n275613.html
1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第三阶段始自新世纪,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发展,党在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实现了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领导中国外交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果,彻底扭转了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的屈辱局面,同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https://www.siis.org.cn/lw/102.jhtml
15.中考必看2019中考历史高频考点(1)推动发展的因素: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主要特点:首先形成以欧洲英国为核心、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海运体系,之后从欧洲北部跨越大西洋,向西转移到美国 现代全球航线发展 (1)推动发展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突出表现: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http://ty.xdf.cn/huodong/zx/201905/31852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