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常见问题及解答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常见问题及解答第一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3、当今世界的两大战略性问题是什么?答:当今世界的两大战略性问题是:一是,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是,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4、为什么说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答:20世纪,人类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经历了空前的挑战和考验。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是,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历史潮流,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首先,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气势。

其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要和平、谋稳定、促合作、求发展的民主化大趋势。

再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与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三是,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历史潮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逻辑必然。

四是,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历史潮流,是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客观产物。

首先,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现代化武器的巨大威慑性和相互毁灭性,使国际社会空前畏惧战争恐怖尤其是核恐怖,谁也不敢贸然发动世界大战。

其次,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高,研制费用越昂贵,战争消耗也就越大。

再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一些国家可以不通过诉诸武力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相应减少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性。

5、为什么说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答:发展问题,也叫南北问题,主要是指处于“南方”的发展中国家与处于“北方”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一是,促进发展是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进步与繁荣的核心问题。

二是,发展问题,是当今全部国际问题的基本点和归宿。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趋势和潮流。

其次,发展问题在当今国际问题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再次,发展问题直接决定社会前行的基本方向。

三是,促进共同发展,是振兴世界经济的根本出路。

首先,只有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才能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其次,发达国家即便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也要全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是,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是造成世界动荡乃至地区战乱的重要根源。

其次,发展中国家贫穷与落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发达国家控制与颠覆,引发国际冲突。

再次,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将会直接削弱国际间正义力量。

6、当今人类面临哪些非传统安全威胁?答: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环境污染、疾病蔓延、网络安全、洗钱等全球性问题对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构成的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广泛性、不确定性、非对称性和突发性。

世界发展的严重失衡,国际公理的肆意践踏,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极端势力的畸形发展,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凸显的根本原因。

一是,恐怖主义势力的猖獗发展,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的最重要表现。

二是,人类环境的严重恶化,给国家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环境问题,已成为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问题。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无限扩张,我们居住的地球已不堪重负。

三是,网络安全的极大隐患,直接威胁主权国家的安全。

当今,网络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首先,美国牢牢掌握着当今最先进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尤其是掌握着芯片的控制权,主导着国际互联网。

其次,电脑“黑客”大量存在,神出鬼没。

7、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答:传统安全威胁是指因外部军事侵略或武力威慑而使自身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国家安全遭受到的威胁。

军事威胁是传统安全威胁的核心。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环境污染、疾病蔓延、网络安全、洗钱等全球性问题对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构成的威胁。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是当今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是,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强势,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

首先,美国大幅增加防务费用,大力扩充军事实力。

其次,不断加强军事同盟,扩展西方军事阵营。

再次,继续加强前沿存在,频繁实施前沿威慑。

二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给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恐怖主义势力的猖獗发展,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的最重要表现。

其次,人类环境的严重恶化,给国家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第三,网络安全的极大隐患,直接威胁主权国家的安全。

8、当今人类面临哪些严峻挑战?答:当今人类面临如下严峻挑战:一是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

二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三是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四是南北矛盾更加突出。

9、为什么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原因有:一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切实维护世界和平的迫切需要。

二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根本摆脱贫困的迫切需要。

三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四是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迫切需要。

10、应以什么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答:国际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世界人民的基本利益和愿望。

其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二是,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三是,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四是,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及其全球化趋势11、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答:在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一是,科学技术是推动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是,资本的扩张性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是,体制创新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答: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体系中各主要经济力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演变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存与对抗的世界经济格局。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在两大经济体系、三种类型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多元经济力量中心并存的世界经济格局。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日趋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大市场经济体系,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经济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的世界经济格局。

13、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二是,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潮流。

三是,各国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四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一体化发展迅猛。

五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4、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战略选择?答:经济全球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二,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经济协调进一步加强。

第三,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第四,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甚至使一些国家陷入重重困境和动荡之中: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为适应世界大市场的“游戏规则”而付出巨大代价。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现实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与发达国家贫富悬加剧的压力。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西方文化价值观危害。

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各国都高度注重战略调整。

第一,强化科技兴国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加紧争夺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

第三,广泛加强国际协调和超国家的经济干预。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为此,各国普遍做出积极的战略选择。

第一,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胆融入世界大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第二,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注重制度创新,不断增强管理能力,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三,广泛参与国际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大力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第四,建立有效的财政风险防范机制,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第三章当代世界政治及其多极化趋势15、新旧格局转化有什么基本特点?答: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这次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不同于以往历史上任何一次格局的转换,它不是通过战争手段或是由于战争的结果,是在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第二,旧格局的瓦解和新格局的建立不是同时发生的。

两极格局终结只不过是加速了多极化的进程,而不是新的多极化格局的诞生,多极格局的形成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第三,多极化趋势和单极化企图同时并存,相互交织,斗争激烈,构成了新旧格局转换时期国际政治的基本矛盾。

第四,这次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还受到地缘政治差异的影响。

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和苏联东欧剧变的内在性与区域性的特点,使新旧格局的转换在地缘政治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16、当今世界政治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第一,大国关系调整进一步深化。

第二,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第三,非国家行为体趋于活跃。

第四,地缘政治在调整中不断重组。

17、大国关系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答:大国关系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下:第一,大国关系的调整是以新的共同安全利益为战略纽带的。

第二,大国关系的调整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

第三,大国之间的合作需求与矛盾磨擦同时并存。

第四,大国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大国之间原有的关系我特质。

18、为什么世界多极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答:多极化是新旧格局转换时期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多极化是与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它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第一,政治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根深蒂固。

第三,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真正强大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第四章当代世界军事与国际安全19、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本特征。

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一是,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军事信息化革命,信息优势是军事革命和军事斗争的核心优势。

二是创新的军事理论尤其是作战思想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灵魂。

三是加速组建信息化军队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点。

四是加快武器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支点。

20、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各国军队建设有什么深刻影响?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表现如下:一是,战略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

二是,军事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上升。

三是,发展中国家战略选择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四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强国的战略调整力度加大。

21、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冷战思维”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冷战思维”表现如下:一是,追求本国的“绝对安全”。

二是,扩大并强化军事同盟。

三是,以干涉和武力威胁的方式逼迫他国就范。

四是,不断制造新的“敌人”。

22、综合安全观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综合安全”问题被各国提上了战略议程。

一是,把政治安全视为综合安全的首要因素。

二是,把经济安全看作综合安全的基础。

三是,把国防安全作为综合安全的支柱。

四是,把科技安全当作综合安全的关键。

第五章当代世界舞台上的国际组织23、国际组织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国际组织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是,纽带作用。

二是,制衡作用。

三是,协调作用。

四是,促进作用。

五是,规范作用。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正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协调、合作的需要与协调、合作的艰难使国际组织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深刻挑战。

面对主权国家仍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和全球化多极化的大趋势,国际组织将在多种利益与观念的磨合与交错中进一步发展。

24、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答:联合国的宗旨是: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是,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是,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等问题,并且促进对于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四是,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共同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组织和会员国必须遵守国家主权平等、互不侵犯和尊重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

25、联合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联合国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讲坛。

二是,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冲突。

三是,促进裁军和军备控制。

四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六是,加速非殖民化进程和维护人权。

七是,制定国际法与国际规范。

第六章1、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是以美国近10年来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状态为基础引伸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它是指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为依托,以技术和产业的创新为核心,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高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

2、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1)美国支配着世界生产和贸易体系。

(2)美国主导着世界金融货币体系。

(3)美国左右着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集团。

(4)美国引领着世界科技发展潮流3、什么是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是相对于“自由主义”而言的一种政治思潮。

在国内政治上,保守主义思想强调文化的延续性,注重传统价值、重视社会稳定与宗教的作用,反对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反对民权立法。

在经济发展上,保守主义赞成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竞争,政府收支平衡和减税。

在对外关系上,保守主义强调民族主义,独尊本国文化与利益,惟行“我即世界”的价值取向。

4、为实现“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的新政策构想,美国政府在战略上作出哪些调整?(1)强调美国对外政策总目标仍然是维护和加强美国在世界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的领导地位,遏制任何全球和地区性的竞争对手,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强调发展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突出经济安全,保持美国经济竞争优势。

(3)强调“武力和外交相配合”,更加依仗其军事实力优势,加强军事联盟体制。

第七章1、为什么说东欧剧变及随后的苏联解体后,导致欧洲政治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1)东欧各国剧变后采取积极融入西方的政策,纷纷寻求加入欧洲联盟和北约组织,导致二战后东西欧分裂并成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前沿阵线这一局面不复存在。

(2)德国的统一不仅使雅尔塔体制的一大标志彻底消失,而且给欧洲政治格局带来新的变数。

(3)在欧洲联盟内部,一方面,欧盟致力于加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实行欧盟东扩战略,以建立大一统的欧洲,提升欧洲联盟自己主导欧洲事务的能力;另一方面,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大国围绕欧洲主导权进行的纷争使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欧洲三个大国的关系将影响欧盟的结构和走向以及欧洲未来格局。

(4)从欧洲外围来看,美国通过推行“新大西洋主义”,改组北约,实行北约东扩,力图继续主导欧洲事务。

俄罗斯独立后积极推行“欧洲主义”外交,谋求改善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竭力保持自己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

2、“第三条道路”的政策主张有哪些?(1)调整、更新价值理念。

(2)重塑国家与政府,完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改革传统福利制度,建立“社会投资国家”和新福利体制。

(4)在国家与市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5)大力加强教育,开发人力资本,着力发展新经济。

(6)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世界主义”。

3、欧元的启动对欧洲和世界经济具有哪些重要影响?(1)欧元的启动将促进欧洲联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2)欧元的启动将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3)欧元的启动必将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4、北约东扩后制定了哪些北约新战略?(1)规定北约的目标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维护“民主、人权和法制”,保证成员国防务安全,在欧洲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

实际上是将北约凌驾于联合国之上,为北约的干涉行动提供方便之门;(3)北约活动范围可以超出成员国领土甚至欧洲之外,使北约“全球化”。

(4)在北约决策机制上,改原来一致同意原则为“自愿联合原则”。

有关国家可以采取自愿联合行动。

不愿采取行动的国家不得阻挠行动的实行。

第八章1、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和发展,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因素有哪些?(1)有利的国际环境。

(2)稳定的政局。

(3)重视科学技术引进和发展。

(4)独特的企业管理制度。

(5)美国的扶植。

2、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有其内在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传统经济体制的失灵(2)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3)政治局势的动荡3、“五五体制”崩溃的原因有哪些?(1)冷战体制终结的冲击(2)日本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政治意识的变化的所致。

(3)自民党“金权政治”种下了恶果。

4、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趋势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1)否认、美化日本侵略战争历史。

(2)右翼组织和右翼势力膨胀。

(3)日本政治局势日趋保守化。

第九章1、苏联解体的深远影响有哪些?(1)苏联解体使战后两极对立的战略格局终结。

(2)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严重受挫。

(3)苏联解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

(4)苏联解体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2、什么是“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原本是一种医学治疗方法,被经济学家移植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

发明人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把它概括为: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

俄罗斯政府试图借此手段迅速制止国内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顺利实现经济转轨。

1992年1月2日,在叶利钦总统的支持下,由时任政府第一副总理的盖达尔组织实施。

其主要措施有:第一,迅速放开物价,实行自由贸易。

第二,迅速全面地实行私有化;第三,实行紧缩财政货币政策,硬性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投放规模。

3、俄罗斯利益集团有哪几类?金融工业集团、地方利益集团和军事工业集团第十章1、什么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亦称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是与发展国家相对应的国家群体。

它是指那些在历史上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地域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2、什么是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反帝、反霸;独立自主、发展、和平、中立、不结盟。

3、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规避风险,趋利避害。

首先,发展中国家必须立足国情,制定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全面推进南南合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4、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多极化进程不断壮大?首先,发展中国家是推动民办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力量。

其次,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趋势不断加强。

再次,发展中国家积极谋求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改善发展环境。

5、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区域合作中积聚力量?首先,区域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其次,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层次众多,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THE END
1.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苏联解体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而且体现在地缘政治上也有极大改变。苏联解体后,西方联盟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在年裸体物质和精神上瓦解,从而导致美国和西方国家变得更加富有而强大。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隔绝被消除,联合国也开始致力于推动国际团结合作以确保和平,把“维护世界和平”列为维护司法程序的根本https://wenku.baidu.com/view/d52d71d3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3.html
2.国外颠覆国内分裂经济崩溃——一文读懂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此外,政治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社会后果日益严重,原加盟共和国内部的民族主义、对俄语民众和俄语的歧视愈演愈烈。 苏联解体的所有这些后果使数百万人陷入绝望,并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难民人数空前增加。 苏联几十年积累的“人力资本”几乎损失殆尽,历经数代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严重流失。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7743920
3.如果苏联一直存在,对如今的世界会有哪些具体影响?军事战争俄罗斯首先,美国在全世界的扩张行动会受到牵制与压缩。苏联在东欧,中亚,非洲,东南亚地区有众多盟友和合作伙伴,如果苏联没有解体,基本上依然可以维持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如果想在以上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势必会有所顾忌,虽然苏联继续存在不一定仍然有两极格局,但从现在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来看,苏联继续存在,军事影响力只会更强,https://www.163.com/dy/article/HU63RIMG05535ZT1.html
4.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大吗(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今天小编岚岚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大吗,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苏联解体,世界上只剩下一个超级大国。 2、以前是美苏两极世界。 3、苏联解体后是单级世界。 4、现在正在向多极世界发展。 https://gdsnz.snsqw.com/gdsnz/202407/175209.html
5.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影响(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1、标志者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和失败,并以此结束了两极对峙局面,结束了冷战。2、世界进入“一超多强”格局。3、(在欧洲,东欧多国加入欧盟,使“大欧洲”进一步得以实现)。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grNInoffp.html
6.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快解答一 举报 1.冷站结束,美国一超多强,但世界呈多极化方向发展2.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力日趋强盛3.社会主义力量受挫4.民族主义思潮抬头,恐怖主义加剧5.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主题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苏联解体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e730d0bea328824ee6f4c0513018b8a.html
7.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禁止抄袭,抄袭的不给分相似问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东欧剧变 和 苏联解体对中国有没有影响,对世界又有哪些影响?有哪些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bad8e2056853e76e02dd2184b09c566a.html
8.罗思义:亲历苏联解体让我意识到,拥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大的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这是一场给苏联人民、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的地缘政治灾难。得到这一消息时,我正巧在莫斯科——下文将就苏联解体对西方和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1992年初,我受邀到莫斯科撰写关于俄罗斯经济的文章,于是我搬到莫斯科住了八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试图说服俄罗斯借鉴中国的https://www.guancha.cn/LuoSiYi/2021_12_27_619959_s.shtml
9.苏联解体30周年:原因教训与影响再探30年来,世界舆论对该事件的关注从未间断,不同的立场和观念之间的分歧持续存在。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节点。关注世界各国政界、学界的相关讨论,了解各国对苏联解体的认识,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探析苏联解体的教训和影响,有助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推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oz/2023-09-13/83843.html
10.王晓菊苏联史的世界意义与当代启示苏联历史对一百多年来的全球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联历史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俄国面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创造出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苏联为发展20世纪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探索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MzMDAyMg==&mid=2247487107&idx=2&sn=47038d60dbc0132ebc159c210eb8b7b3&chksm=ea9e428adde9cb9c1e4550239a32c8bf453845ced0b6dffb42d365e510d07b0b66631bda9c36&scene=27
11.24位世界哲学家访谈?阿伽西:在科技对世界的重塑中证明人的屏幕上出现的是他和蔼可亲的笑容,只要一聊起哲学,阿伽西便操着意大利口音的英语滔滔不绝:谈到计划中的著作《不可见物的知识》,他神采奕奕,丝毫不见耄耋之状;而回忆起在苏联解体之际最终成功筹办莫斯科世界哲学大会(WCP)的往事,言语之间,阿伽西叙述中的关键词无声地诉说着哲学跨越意识形态藩篱的神圣性。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180810/207791.html
12.西方对中东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其深远影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度陷入战略迷失,搞不清“谁是美国的敌人”。但“9·11”事件的发生,促使美国将恐怖主义锁定为主要战略威胁,将在中东“推进民主”视为根除恐怖主义的主要举措。在当时的小布什政府看来,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中东缺乏民主,因此要想根除恐怖主义,就必须对伊斯兰世界进行“民主改造”。http://www.sass.cn/109006/59474.aspx
13.“以史解史”揭秘中苏关系破裂真相新闻资讯《中苏关系史纲》一书指出,中苏同盟的解体对于中国、苏联乃至世界政治的发展都发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同盟的破裂对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尝试产生了阻断性影响。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提出的新纲领,是继20年代新经济政策和战后列宁格勒派之后,苏共第三次开始的改革尝试。同样,中共八大也开始思考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https://jda.cq.gov.cn/xwzx/hyxx/content_2802
14.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海权论,由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于20世纪初提出,他强调海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陆权论,主要由被誉为地缘政治理论鼻祖的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提出,他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3161649_2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