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是传闻中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开放的日子。
企鹅的动作虽迟但到。
这被行业分析人士广泛视为中国互联网巨头拆掉流量“围墙花园”的标志性事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围墙”也不是一天树立起来的。
同样,“拆墙”也不可能一天完成。实际上,“围墙”的松动早已有迹可循,只是有些世人皆知,有些则隐藏在新闻背后,秘而未宣。
第一段历史:互联网的“围墙花园”是如何建成的
互联网的本质是互联互通,在PC互联网时代,这几乎是业界共识。
说几乎,是因为也不尽然。
2008年,淘宝网屏蔽了百度的数据爬虫,成了中国互联网“筑墙”的开端。
封禁源于竞争加剧。
搜索是PC互联网最大的入口,甚至没有之一。
从流量角度看,百度天然处于淘宝的上游。
某种程度上,淘宝甚至可以看作百度的一个子集。
百度是通用搜索,覆盖知识、新闻、汽车、房产、音乐、体育等各行各业,当然也包括购物。
淘宝在2007年虽然已经颇成气候,但是根基未稳。而且当时百度的流量是淘宝的十倍计。
如果淘宝任由百度发展购物网站,同时百度可以搜索到全网商品,用户有可能形成购物先百度的习惯,这对于志在建立购物独有心智的淘宝来说,是非常危险,也是无法接受的。
从后来的发展故事来看,马云当时的做法也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用户在百度上搜索不到淘宝的商品,自然慢慢习惯了直接打开淘宝搜索的习惯。
淘宝也几乎成了购物的代名词。
3Q大战以其极具戏剧化的故事和几乎全网覆盖的影响力,迅速震撼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圈,甚至发酵至整个社会舆论场。
购物在2008年毕竟还不是网民的普遍性行为,而且淘宝对百度的封杀,普通网民受影响非常有限,感知也不强烈。
两款国民级软件之间的“二选一”,将用户推向非此即彼的难堪境地。
此后4年,两家公司互相把对方告上法庭,指控对方涉嫌垄断。
直到2014年,最高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判360不正当竞争,令其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500万元。
这个思路比之前当然好了很多,不至于让行业内其它玩家没有活路。
但是这种“开放”,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封闭的“围墙花园”,只是从自己吃独食,变成投资创业公司,然后将流量赋能给它们,来壮大自己的生态。
这三家公司在2010-2013年间规模冠绝中文互联网,无论是流量、影响力还是市值,都远远领先于其它互联网公司,而且各自投资了大量细分赛道的创业公司,故而被称为BAT。
这一封就是8年,期间双方几度攻防,仍然互相隔绝,互设“围墙”。
始终有流量饥渴症的淘宝不可能不担忧,但是竖起来的“围墙”,要拆掉谈何容易。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一开始双方你来我往,还只是业务和公关层面对垒。
到后来,双方的CEO张一鸣、马化腾亲自下场battle。
再往后,双方法务出场,互相把对方告上法庭。
双方寸步不让,至今未在法律层面分出胜负。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注定不会那么快结束。
而且,竞争还在进一步加剧。
而且,三方利益不在一条道上,积怨已深、旷日持久,没有强力外力干预,互相解封的可能性几乎为0。
第二段历史:“拆墙”的前兆、流言、实锤和落实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众还在纷纷猜测消息真实性的时候,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三大巨头的表态,把这一传闻推向了实锤。
腾讯回应称:“我们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
实际上,这并不是国内针对平台屏蔽外部网址链接行为的首次政策介入。两个月前,工信部在启动“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活动”的会上,“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等问题就被点名并列入重点整治目标之列。
当时就有媒体透露,腾讯阿里或世纪牵手,互相开放。
这一次的会议,只是之前政策基调的延伸,并进一步扩大了互联互通的范围,不只是腾讯阿里之间,而是所有平台型企业之间。
而更早之前的一些迹象,就透露了互联互通或许早已被高层吹风暗示过。
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好好体验一番,小程序很快就暂停服务了,至于是被腾讯封杀,还是淘宝主动下架,原因未知。
根据企查查企业股权穿透查询,发现该小程序背后公司控股股东是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天猫100%控股。
4月份,抖音电商业务总裁康泽宇提出兴趣电商,市场消息称他正在抖音内部推动开发一款独立电商APP。
很可能,在春节前后这些核心玩家就已经收到消息,政策层面正在推动互联互通。
而9月17日,腾讯的一纸公告,宣告中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正式拉开帷幕。
当且仅当:
2.你们是在1对1对话的私密聊天场景;
3.你们发送的是网址链接,而不是APP链接。
所谓的互联互通才是有效的。
如果你没有满足以上3条的任意一条,一切还是外甥找灯笼——照旧。
现在还有几个人用PC或是手机网页浏览淘宝、抖音呢?
当然,这也可能是淘宝、抖音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反应过来,需要更新一下他们的APP版本才行。
用户可以选择继续访问或者返回,而且底部还有外链管理规范和投诉按钮。
我们打开淘宝链接,可以直接购买、付款,但是进入支付界面的时候,无论是选择使用支付宝APP付款,还是继续浏览器付款,体验都不流畅,目前我的手机上点击使用支付宝APP付款是无法唤醒支付宝的,点击继续浏览器付款,则需要重新添加银行卡账号绑定,也就是说系统默认我是一个新用户,哪怕我用的手机号和原先淘宝、支付宝账号是同一个,而我付款前的收货地址栏也是空的,需要重新添加一个收货地址。
这些繁琐的程序,很可能把多数用户拒之门外。
对于抖音来说,这样的界面最大的作用或许是引导用户下载或打开抖音APP。
虽然结果并不如大家想象的美好,看起来更像是在平衡木上完成一道高难度的命题作文,但是至少,互联互通迈出了象征意义的第一步。
一个展望:互联互通将通往何方
我们不妨做一个展望。
腾讯真的希望淘宝抖音们去优化他们的网页版吗?其实并没有。
这时候,就是发挥用户力量的时候了。
注意,工信部的要求是,打开链接后要在应用内以“网址的形式”直接打开,并没有要求跳转去其它APP。
对于用户来说,纯用户体验的角度而言,无论是浏览淘宝、抖音还是拼多多、京东、美团,当然是APP体验第一,小程序(如果都有的话)体验第二,网页版的体验是最末的。
腾讯还有投诉、分级机制。
所有的一切提(威)示(协),已经明明白白地在暗示,就剩公开喊话:赶紧的,开发小程序去。
那么,这种情况下,影响就非常清晰了。
几种影响:利益各方影响几何
那么腾讯的开放很可能将会是非常多限制的。
用户安全、用户自主选择权、平台治理、信用评级都会是它的手段。
实际上,阿里巴巴的很多业务已经陆陆续续在小程序安营扎寨。
比如菜鸟裹裹、饿了么、1688、盒马集市等等。
恰好,下沉用户是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最渴望的用户群体。
开放这些小程序,对阿里、字节来说即便有风险,也是可控的风险,而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列为看官,当我们以为一切都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时候,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一场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