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几十年来,营销的方式都是将产品独特的卖点传递给消费者,信息到达消费者以后,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即使买了以后不好,消费者也只能回去投诉,而没什么办法影响别人。但今天不是,整个大众传播的结构已经从单向传播转成DMA的结构,我们认为传递的核心并不重要,信息能否持续地传播比信息本身更重要。如果信息链中断了,我们会认为这是无效的传播。我们以往会给品牌植入一系列内涵,但现在这些东西已经变得没有用了,你所有的东西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消费者喜不喜欢。
王老吉和加多宝永远在竞争谁是第一,谁正宗,谁更好,他们忘掉的是什么?是消费者在想什么。虽然说去火是一个具体的利益点,但上火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他们应该把需要传递的信息变成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
【关键词】网络银行;银行经营;互联网
一、互联网对银行业的影响阶段
上世纪90年代,网络银行开始逐渐兴起,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在美国诞生。之后,网络银行的热潮逐渐在全世界兴起。
在最初的阶段,银行只是把现有的业务照搬到网上。此时的网络的出现,只是将现有银行业务进行电脑化。在这个阶段,互联网的出现,只是降低银行业务的成本。只是将互联网视为技术和工具,并没有使用新的生产方式,使得银行经营和业务转型。
之后,随着电子商务和银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银行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应用层面,也慢慢进入的业务的层面。银行的方向,更多的向电子银行业务倾斜。同时,互联网的信息流动,也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造了新的融资平台。携互联网之势,网络融资服务平台开始出现,并对银行业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时互联网在银行的业务中有了新的角色。
从上面可以看出,互联网对银行业的渗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为金融业务而服务。此时银行只是使用了一种新的工具,所做的业务还是传统的银行业务。此时,互联网对整个银行业的冲击还是比较小的。
2.互联网业务和银行业务在银行的经营中平分秋色。银行工作的重心渐渐往互联网方向倾斜。互联网慢慢由一种工具,成为了一股支撑的力量。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战场,也慢慢转移到了互联网上。
二、互联网时代下银行经营的新变化
银行的商业模式,正慢慢趋向于两种发展模式。一类是以量取胜的低成本方式,一类靠提供差异化的高质服务。前一种方式,以精简的服务,优化的管理流程,低廉的价格,占据更多的用户群体。后一种方式,则以更多样化的设计,更精准的迎合用户的需求,为不同的群体设计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以高质的服务,获得用户的信任。前一类考察的是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后一类考察的是差异化与成本的关系。
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互联网对银行的渗透影响,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网下大额融资时代。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是越差异化,成本越高的网下小微贷时代。第三个阶段是越差异化,成本越低的互联网小微贷时代。第四个是规模经济且范围经济的互联网信贷时代。
1.规模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采取的是以量取胜的低成本模式。这个时期,银行业务的品种相对单一,规模大,以量来拉低成本。同时,由于信息的局限性,银行的投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这个时期,互联网起到的主要是降低信息的流动和加工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主要起到的是技术辅助的作用。
2.高成本差异化时代
在这个时期,银行走的是差异化经营,强调不同用户群之间提供不同的服务,更好的对客户进行区分,以此带来更优质的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因此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另一方面,银行的成本也会随着差异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此时,互联网起到的作用是能够构建新型的系统网络,银行能够以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搜集和加工信息,构建信息网络,也能以全新的方式组织银行的服务和业务。但是,这样的系统也需要特别的成本付出。因此会导致差异化的高成本
3.范围经济时代(低成本差异时代)
银行的产业链信息流越来越发达,金融业务向金融信息方向发展,把金融信息服务独立出来,利用专业化降低成本。随着各种核心资源、关键业务的互联网化,信息依托电子商务活动等背景自然生成信息以及自然采集,而不是投入专门的设计系统。网络平台越大,信息的成本也越来越小。
在这个时期,借助互联网的活动,银行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在以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获得的信息,大大降低了银行差异化经营的成本。互联网的信息已经慢慢成为银行业务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部分。
4.长尾时代
银行的主要业务,从货币业务转向了信息业务。此时,理解客户的需求,对客户深入了解,帮客户解决问题,形成一体化的解决措施。这个时候,银行将利用自身的信息生产和服务功能,更好的引导资金的流动,形成新的核心资源和关键业务。
这个时代,互联网将会重组整个金融业务。银行走向一个分析和服务的数据行业,进入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主战场从银行走向了互联网。
三、互联网新时代下银行经营的对策建议
1.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重视银行业在信息与数据上的优势
2.加强银行体系的网络化,创建新型的专业化系统
新的时代下,对专业化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依托互联网的活动,从专业化的角度,自然采集和生成信息,并使得信息得以在开放环境中流动。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重建银行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姜奇平.互联网对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渗透史[J].互联网周刊,2012(2).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个性化变革
引言
“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的科学实践结果,其利用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将各行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创造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的心理学机制就是二元联想,那么“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作为二元中的一元,另一元可以是任何东西.从教育的角度思考,“互联网+”是笔、是纸、是书、是字典、是导师,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它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
一、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共享
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三、开发慕课(MOOC)教学模式
四、发展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
当前所谓的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发展较为缓慢,大部分是应用在大学教学中.但是,中职数学教学同样也可以取其精华,选择适当的部分进行借鉴,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规模较小,内容更加完整、深入,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有深度和个性化的体验,这样的课程开发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量,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发展的优点在于:教学成本较低、对学生的评价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严厉,同时能够让教师回归校园,减轻教师的负担。
五、利用移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人们对智能机的依赖更强,智能机的功能也得到了逐渐的完善,移动智能手机方便学生随身携带、随时学习,因此,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该要重视移动智能机学习模式的建立,让学生随时掌握最新、最完整的知识和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个性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传播玄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生活互联网电视时代“创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时代互联网政治时代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互联网与文化“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与养老“互联网+”与教育“互联网+”与设计“互联网+”与物流互联网转型、互联网化与“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互联网时代与整合传播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形象传播策略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延伸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7]林采霖.品牌形象与CIS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8]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
[9]BielAL.HowBrandImageDrivesBrandEquity[J].JournalofAdvertisingRsesearch,1992,13(2):6-12.
[10]王墨兰,马丽萍.中国白Brand象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研究[J].学术研究,2013(9):81.
[11]支林.CI企业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2]王墨兰.从企业角度审视国内白酒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J].学术研究,2013(9):106.
[13]赵迪,路晓.从优酷“个人平道”看视频自媒体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4(10):3-5.
[14]薛生辉.形象塑造与品牌战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在以渠道为王的年代,制造商为了获得经销商青睐,一般采用赊欠形式笼络经销商,这类似于制。这是经销商最为开心的年代,经销商可以通过信用额度获得制造商产品的支持,大大降低了资金压力。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这个模式最为盛行,因为那个年代经销商都还缺乏必要的实力。
由制向经销制的变革,是经销商的第一次渠道变革。这个年代,他们必须与制造商现金现货,并以此方式向下级分销商进行商品覆盖。这次不但对经销商提出了资金实力的要求,更带来了经销商渠道运营能力的快速提高。
第二次渠道变革,源自终端为王的年代,终端的强势崛起让经销商面临着又一次全新的变革。渠道运营中心由渠道上游向终端转移,经销商快速由原来的渠道覆盖角色向终端服务角色转型,如由经销商转变为物流商,由经销商转变为服务商。原有经销商的业务类型也发生了本质变化,由分销业务为主导向直营与分销结合转变,甚至随着渠道扁平的加剧,分销业务基本被直营业务全面替代。
以上两次渠道变革,并没有让经销商就此消失,而是让他们的使命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渠道的变革会更加深刻,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渠道类型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但是这不会让经销商消失,反而会成就一批全新思维方式的经销商群体,传统经销商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他们毫无疑问将被淘汰。
非互联网时代,经销商运营的重心是渠道和终端,因为传统渠道和终端是消费者接触商品的唯一场所。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商品,甚至是体验商品。互联网的诞生,意味着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客户中心得到充分放大,渠道或终端中心渐渐弱化。这是一切互联网思维的根源,而这也是对传统经销商思维转变最大的挑战。
一旦能够从骨子里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中心,传统经销商的转型也将随之而来,那便是向客户体验服务商转型。这个转型首先是从思维方式开始,即客户中心的客户服务意识,然后是经营方式的转型。
经营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抓住营销关键碎片,并让碎片系统化。由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去中心化趋势,客户也被碎片化了。当客户呈现碎片化分布的时候,对其进行有效的营销,要求我们对关键营销碎片的阅读能力极高,并能放弃那些细枝末节的营销碎片,这是传统经销商转型中的一个挑战,不然运营的方向会发生偏差。
今年,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进行着大量的收购、兼并活动,这无可厚非,他们这是为未来布局吗?他们一定会这样回答,而实际上他们的行为并不属于在为未来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而破局,因为他们还是在不停的抢地盘,而并没有静下心来对未来的趋势走向进行预测,这揭示了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的集体浮躁。
笔者的理解是从社会层面的角度上讲,这是对政府或者企业主导社会价值观或者潮流方向的彻底的瓦解或者颠覆,同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且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不会一个人一直为转移,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种深刻的转型之中了,时代在呼唤具备高瞻远瞩、统领全局的决策阶层出现,来引导、推动整个社会的转型,让我们的社会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发展轨道上来。
而这种转型是以个人权利得到彻底的解放为标志的,这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获得发展的基本的前提。反观我们的互联网企业,他们还将自己的触角集中在如何实现交易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上面,这种做法是对时代内在发展需要的扭曲,这说明这批所谓的时代巨人,他们并不具备一种引导、推动时代进步、进化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是时代进步、进化路上的绊脚石了,因为他们是旧时代既得利益中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说他们自身就是问题中的一部分。
互联网信息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除了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这一基础层面上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外,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应用或者管理层面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从社会层面上讲,互联网信息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存在于生活、工作中的系统性风险基本上就不存在了,比如社会底线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等等问题得到了捍卫和巩固,也就是人性得到了弘扬,规律获得了敬畏,这主要是因为不对称的信息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同时也意味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时代到来了;
首先谈谈对题目的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不同于互联网商业模式,不光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也适合各行各业;介绍商业模式创新,不同于介绍商业模式本身,主要是谈创新不同在什么地方。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心是围绕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主要涉及环境和系统两方面的问题,前者相当于如来佛掌心,后者相当于孙悟空。
因此我的报告也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驱动因素,主要谈激发创新的环境变化有哪些,相当于如来佛掌心上的变化;二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趋势,主要谈企业系统本身的变化,相当于孙悟空的竞争力上的变化。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驱动因素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面向变化的内部反应,受制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环境变化,才有什么样的模式变化。企业如果只是象孙悟空那样埋头提高自身竞争力,抬头一看会发现没有跳出如来佛掌心。如果如来佛掌心变了,竞争力就自提高了。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已超出了竞争力本身,属于舞台的改变。因此,首先要看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企业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舞台来发挥竞争力。我把这类环境的变化,归纳为如来佛的五大掌纹变化。
1、企业内外融合引发产权变革
首先从现象说起。互联网上非常流行按使用收费,看似不起眼,实际背后酝酿着一场产权革命。它彻底改变了企业竞争力的实现方式。
产权环境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环境。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孕育不同的竞争力。工业化的产权制度被称为现代产权制度,互联网的产权制度是现代之后的更“现代”的产权制度。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产权制度主要是围绕所有权与经营权展开;互联网的产权变革,却是围绕所有权本身展开,在所有权内部发生了核裂变,产生出支配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按使用收费,就是按其中的使用权收费的意思。前提是支配权已经分离出来。
这种产权裂变,与互联网是什么关系我们看到,在工业化时代,以租代买,曾是所有权内部支配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例如中远集运变拥有为控制,不买船,而租船,曾成功避开了金融危机风险。但是,马斯基租给中远集运船,同一个船不能同时租给两家。这是以租代买没有引起产权变革的原因。
但苹果公司不同,平台和开发工具不象船,可以零成本复制,一下就复制四五十万次。这就改变了竞争力的条件。出现了STORE(重资产)与APP(轻资产)的分离。苹果不进行两权分离,重资产只能给内部开发者使用一次,产生一次增值收益;而进行两权分离,可以零成本让外部开发者免费使用四五十万次,只要其中一个零头的使用产生了收益,从收益中回报30%给苹果,苹果的现金就超过了美国政府。
可见,互联网产权变革的前提,是对应支配权的生产资料(固定成本、重资本)可以零成本复制。这就是生产力改变带来生产关系的调整。
2、垄断竞争融合引发市场结构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二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出现了新的市场结构。在工业化条件下,市场只有三种市场结构,即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但互联网带来第四种市场结构,这就是新垄断竞争结构。其特点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即平台自然垄断,应用完全竞争。典型如苹果的APPSTORE。STORE是垄断的,而APP是完全竞争。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基本都是这个模式。互联网免费模式,就是以新垄断竞争结构为前提才得以成立的。
3、规模范围融合引发企业战略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三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出现了新的企业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是竞争力的基本面,竞争力在孙悟空层面,竞争战略在如来佛掌心层面。互联网创新出一种波特没有识别出来的,教科书也没有的基本竞争战略。这就相当于把如来佛掌心改了。不在一个平面竞争了。
这涉及钱德勒的范围经济与波特的差异化战略结论相反的问题。前者认为越多样化,成本越低;后者认为越多样化,成本越高。互联网的实践证明,钱德勒是对的,更符合互联网条件。由此产生了低成本差异化这种波特完全不认可的新战略。互联网企业基本是在低成本差异化这个基本面上设计竞争力模式的。跟传统企业好象京剧《三岔口》一样,各打各的。
4、平台应用融合引发企业模式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四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产业与企业之间的业态发生的变化,产生了平台基础业务与应用增值业务的分离,以及分离基础上的相互融合的业态。如阿里巴巴平台与网商店主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对竞争力背景的直接改变,是出现了商业性的准公共产品提供者。
5、线上线下融合引发业务模式变革
互联网带来的第五个竞争力背景上的变化,是以020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在为一对一营销服务的大数据业务支持下,数据业务将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出现各行各业传统业务零增长,而数据增值业务高速增长的新竞争景观,如电信业出现的形势。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趋势
这一部分本来分为三个小部分,没有篇幅展开了,只介绍其中一个部分的结论。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林林总总,这些年看下来,看出一个规律来。可以用来概括各式各样的互联网模式(不包括没有发挥互联网所长的模式)背后的总的原理。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策略
2015年,总理首次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提出“互联网+”计划。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
1.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的新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各项要素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促进了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集成,能够提升企业发展的创新力,将改变过去那种规模集聚效应,更多地需要发展有效市场和实现精准用户,未来的企业营销将更加注重运用大数量,增强价值创造,增强客户体验。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营销在观念、理论、市场、技术、产品、方法、策略、组织、人才、规则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创新。
2.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的营销发生了巨大的环境变化,中小企业的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模式不能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小企业的营销还存在一些问题。
2.1营销理念和模式沿袭传统
由于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以及经营者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营销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活动和营销策略,对于现代化的技术平台应用较少,也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推广平台,营销策略比较单一化,对于网络营销也不是很重视,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营销体系。
2.2营销渠道沿用过去的分销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兴起,减少了很多的中间渠道和环节。中小企业要用过去的分销模式:厂家—分销商—下级分销商—用户。近几年,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的分销模式,直销方式更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营销渠道维护。中小企业将营销渠道扁平化,尽可能地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更加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
2.3中小企业缺乏品牌营销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目光短浅,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战略视野。许多中小企业的营销没有构建体系,只是临时性地发传单、搞促销,开展一些临时性的营销活动,没有进行长远的营销体系搭建,不重视品牌营销,在促销的过程中,只注重自己产品的销量情况,而忽视促销行为中应承担的社会道德与法律责任,忽视促销行为塑造和改变中小企业公众形象的作用,破坏了中小企业的公众形象。从长远的角度讲,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有可能使老牌企业品牌产品走向没落。
3.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
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需要注重亲情营销,提高客户真实体验;强化知识营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重视市场创新,开拓新兴战略市场;加强方法创新,构建网络营销体系。
3.1注重亲情营销,提高客户真实体验
3.2强化知识营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互联网+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在营销市场取胜,充分利用知识、信息和智力有效地捕捉市场信息,开发和生产、营销更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增加营销活动知识含量,并注重与消费者形成共鸣价值观。注重与消费者建立结构层次上营销关系,使消费者成为自己产品忠实顾客。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使营销更适合产品高技术含量、智能化个性化要求。
3.3重视市场创新,开拓新兴战略市场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解列,营销战爆发。中小企业需要树立社会营销观念,即通过对营销方案设计、分析、实施及评估,从而影响目标公众行为,改善目标公众及他们所在地群众福利,以实现企业、社会消费者利益谐统一。因此,中小企业需要重视市场创新,开发新的区间市场、新的专业市场、新的群体市场等,大力开辟农村市场、高科技市场、旅游市场、老年市场、文化市场等新兴战略市场。
3.4加强方法创新,构建网络营销体系
中小企业在营销实践中需要加强方法创新,综合运用柔性营销、网络营销、零库存营销、无缺陷营销、事件营销、数据库营销、无线营销、声动营销、病毒式营销、新媒体营销、个性化营销等营销方式、方法,加强市场分析,注重市场细分,形成目标市场,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定位,构建全面的网络营销体系,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战略选择。结论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的发展朝向多元化的趋势,中小企业的营销难度也会不断增大。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以全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方式方法实施营销活动,以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1]许应楠.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7(02):93-95.
[2]杜科星.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32):27-28.
[3]周敏,王强.基于E-CIC营销理念的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2016(16):73-75.
[4]梁瑞仙.我国中小企业的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02):110-112.
(第一本全面解读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趋势与机会的著作。腾讯科技耗时半年全行业深度调研,9个行业,80家公司。不读《跨界》,你将被时代淘汰。)
购买推荐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苏宁易购、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京东商城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内容简介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的时代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物联网更是未来10年的产业趋势。互联网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世界将告别我们刚刚熟悉的信息时代。工业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正在席卷全球。这种变化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身临其境,同时也身处迷雾。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造在碰撞和融合中悄然发生,企业间、产业间跨界合作将会无远弗届。
在中国以BAT为首的巨头已经开始一系列应对跨界趋势的并购,其中甚至包括我们熟悉的文化产业。阿里巴巴已经开始众筹电影了,你能想象今后的电影是大家喜欢什么,就能演什么吗?这只是变化的冰山一角。互联网金融迎来春天,智能硬件成为创富新动力,在线教育发芽,吃喝玩乐都在拥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传统行业。在融合与碰撞之间,行业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正在进行。《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全彩精装)》这本书为你解读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和变化趋势,助你拨云见日,把握发展机会。
目录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D;3G;UMPC
毫无疑问,随着网络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不断加剧,互联网即将在中国抒写新的篇章。互联网将会“运动”起来,而移动的互联网将会更加具有生命力,它所带给电子工业的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这一当今最为时髦的词汇,随着高速度和高带宽的3G时代日益临近,马上就要变为现实了。
日前,中国移动加大了对TD-SCDMA商用网的测试规模,继首批2万个TD社会化测试客户之后,从6月5日~7月31日,已在8个城市,面向社会招募第二批社会化测试客户,规模为6万人。特别是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公开表示“TD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表态,更是增强了业界对中国3G网络建设的信心。
种种迹象表明,3G时代通讯与网络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剧,而融合的结果就是让现在还停留在用户桌面上的互联网移动起来,而且整个电子工业也将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就像无线通讯(特别是手机的出现)的兴起带给半导体业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一样,移动互联网的大行其道同样会带来另一次洗牌的机遇。
终端之争:谁是王者
那么,到底该如何描述移动互联网终端呢业界对此争论不已。
以英特尔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移动互联网接入终端将是一种有着自己标准要求的电子产品,所以英特尔提出了MID(MobileIntemetDevice)的概念。这是一种什么标准的终端呢该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不能大于10英寸,也不能小于5英寸,最好采用X86架构,这将会得到最佳的互联网体验。
很显然,UMPC(UltraMobilePC)和手机被排除在外了。英特尔野心是很大的,它在努力地创造着一个概念,一个能够让它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创造垄断地位的概念,它想独自占有这个市场。
因此,已经受够了PC市场垄断折磨的厂商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移动互联网接入终端,应该是指那些能够自由接入并满足消费者互联网体验的所有接入终端,包括智能手机、UMPC、笔记本、PMP等等。
而这一定义可能更符合移动互联网个性化的要求,因为目前支持移动互联网最广泛的应用就是智能手机。据In-stat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1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数达到5040万户,增长速度超过26%。而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虽然接近10%,但大多数是基于WAP/BREW的手机应用。
与这相对应的是,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AnandChandrasekher)在英特尔2008年春季信息技术峰会(IDF)上表示,新推出的移动互联网设备(MID)预计到2011年才会有巨大的商机。
架构之争:热血“三国”
现在,让我们拨开罩在接入终端名称争论表面上的面纱,深入讨论隐藏其中的嵌入式处理器的架构之争。
从技术角度讲,无论是什么移动互联网终端,都将是一款嵌入式电子产品,区别于传统的PC高复杂性,它的系统相对简单而且功耗很低。因此,这也为嵌入式领域的诸多架构提供了平等竞争的舞台。
众所周知,现在主流嵌入式处理器架构有X86、ARM、MIPS、SPARC等,而这里前两者的竞争将会引人注目。竞争的结果,将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或者开始。
先说说X86阵营,因为其中有强大的英特尔公司,所以似乎气势逼人。
为了赢得在嵌入式世界的垄断地位,几年来英特尔不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其年初推出的Atom处理器,令业界为之侧目。首先它是一款具备所有嵌入式处理器特性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它有着英特尔多年在PC领域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生态环境。不出意外,英特尔提出的MID概念产品的核心一定是Atom芯片或其它的新一代产品,而且那些早先就同英特尔合作的终端厂商也将顺理成章地成为其客户。另外,在X86架构阵营中,还有不可小视的AMD和成盛电子,他们也都期待着在嵌入式领域打一个翻身仗。
另一个令X86阵营感到自信的是,微软依旧会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虽然目前微软的WinCE操作系统也支持其他的架构,但是其最近推出的专门针对X86架构进行优化的新品WindowsEmbeddedStandard2009,将会为X86架构增添许多优势。
然而ARM并不示弱,ARM公司董事长曾表示不排除进入PC领域,虽然此话说得有点过于意气用事,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同X86平分秋色,却是一个前景可期的故事。
ARM从最初就看准了未来嵌入式领域的巨大机会,ARM中国区总裁谭军在中国进行市场推广时,讲得最多的就是ARM生态圈,即要建立的是一个包括半导体供应商、软件供应商、IC设计公司、IC制造商以及整机在内的强大的生态圈,而这个生态圈的建成将会为ARM提供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换句话说,ARM将会得到包括TI、ST、NEC、飞思卡尔、东芝、瑞萨科技等国际半导体大厂商的支持,因为这些厂商并不想被一统到x86的世界里。
ARM架构天生就是为嵌入式产品而创造的,如今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100亿颗,而且增长速度还要加快。
最后不得不提到MIPS架构,已经跨入到32位的MIPS架构,同样得到了商性能低功耗的嵌入式处理器的青睐,也许它也会异军突起。
地位之争:诸侯割据难定天下
如果大家都注意过每年全球半导体厂商的排名,就会发现英特尔公司始终占据着榜首的位置。它在PC时代建立起来的霸主地位,至今无人能撼。
然而,在已经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PC市场的增长将逐渐进入平稳期,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将成为另一个杀手级应用,包括手机、UMPC等所有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的电子设备将会带给更多半导体厂商更多的机遇。
在各公司的业务当中,来自PC领域的销售额将会在总销售额的份额下滑,而且移动互联网业务将占据主要地位。届时,全球半导体厂商排名的顺序就会逐步发生变化,半导体企业可以凭借非X86架构获得平等的部分市场机会,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未来英特尔的地位将会受到挑战。
另外,在硬件产品越来越标准化的时代,软件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起决定作用,那些较早做出准备同软件厂商建立强大联盟的逻辑半导体企业,将会有较大的提升,而对于那些竞争仅限于提高存储容量的存储企业,排名肯定会下滑。
日前,ICInsights公司了今年第一季度数据(见:省略/html/008-5-19/2008519105656873.htm),从中已经能够看出移动互联网产业给排名带来了影响。
英特尔不出所料地占据了榜首的位置,三星虽然其存储产品会占据销售额的很大部分,但是苹果iPhone手机里应用了三星的应用处理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它依旧排名第二,而作为全球重要无线通讯半导体产品供应商的高通,2008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29%,排名连升4位,首次进入前10强。高通的成功得益于其在3G市场中针对WCDMA和TD-SCDMA芯片的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