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李强总理答记者问金句频出,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问题涉及新一届政府施政目标、中国经济前景、港澳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人口就业、两岸交流合作、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中美关系、政府工作作风等。钛媒体App梳理后整理了发言中的要点。

谈新一届政府施政目标和工作重点: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

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总的来说,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谈改革开放: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谈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及前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今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这是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20万亿元,基数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战不少,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不轻松,需要倍加努力。

中国发展确实有很多优势条件。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厚实等,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著。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谈港澳发展: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中央政府将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力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力支持香港、澳门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祖国作坚强后盾、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香港、澳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谈民营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

“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

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各级领导干部要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谈人口问题: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

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谈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

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谈两岸交流合作:让更多台胞、台企愿意来、融得进,有好的发展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要让更多台胞、台企来大陆,不仅愿意来,而且能融得进,有好的发展。

早日实现两岸同胞正常往来,恢复各领域常态合作,是大家的共同期望,需要共同努力。

谈乡村振兴:全面、特色、改革

谈粮食安全: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总体上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将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政府所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鼓励大家多种粮,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谈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外部形势怎么变,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向前推进。今年,我们还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开放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

谈中美关系: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这几年在美国国内有些人在炒作两国“脱钩”的论调,有时还很热,但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从这种炒作中受益。据中方统计,去年,中美贸易额近76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谈政府履职能力和工作风气:高手在民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对一切腐败行为一定要零容忍。

谈审批、管理: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

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现在的关键一招还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135462798627045&wfr=spider&for=pc
2.学习问答34.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国形象和责任担当。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767352
3.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一事实不再被西方忽略7日,知名英语时事网站《外交学者》(The Diplomat)原文刊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创英文评论《全球购,中国给世界发出什么信息?》(In buying from the world, what messages is China sending?)。 文章从肯尼亚玫瑰花农积极参与进博会、拓展中国市场入手,阐明了一些被西方忽略的事实,如国际社会不知道九年来中国一直是第二https://news.cctv.com/2018/11/08/ARTIKye4MXofcx0KuCuOHAPK181108.shtml
4.李强总理记者会要点来了,信息量很大!开放的中国大市场是各国企业发展的大机遇。 今年,我们还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开放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 谈中美关系: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https://www.scnj.tv/wap/showplay.php?aid=1974790
5.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思想纵横)同时,中国的巨大市场也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对来自世界各地更加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技术、服务产生更多需求。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http://qh.people.com.cn/GB/n2/2020/1222/c182757-34487614.html
6.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https://m.huanqiu.com/article/4FDd1s4bXH8
7.2020高考新闻素材摘抄及评论100字高考作文10.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不仅在理念上举起维护世界多边机制和自由贸易体系的大旗,更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需要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很多家庭有了新的节日“打开方式”。一边是,泰国大米、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228679.html
8.百年芳华初心传承?丨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一张新征程的蓝图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https://www.ccwb.cn/web/info/20210703124421DC45H4.html
9.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满怀信心“走出去”——中国青年网蔡伟才表示,中国经济的质变在过去几年尤为明显,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深知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当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促使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开始着力提供相应平台。中国引领的电子消费革命正悄然兴起,必将带来深远影响。 新的起点,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1802/t20180206_11383692.htm
10.CATTI备考:中国重要时政术语英译报告(2019年度)下5.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China will only become more and more open. 6.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The Chinese market is such a big one that you should all come and see what it can offer. 7. 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 https://www.kaosee.cn/index.php/home/news/article/id/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