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家谈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中国将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出新的“组合拳”。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深层次”的开放

一是加快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层面完善,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开放,决定着对外开放的全面性、深入性和持久性。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要逐步建立起国际分工深化和国际经贸规则标准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开放制度体系,加强我国对外贸易规则体系与高标准国际规则协调、对接、融合,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国际经贸合作、产业分工以及资源全球配置等方面的能力。

二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创新利用外资管理体制,吸收国际投资中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高水平的外资、项目和技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推进构建更加现代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当前,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将凸显出更加强劲的市场优势。要不断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难点议题上加快标准建设,建设一个公开透明、法治化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的开放

在科学技术创新亟待提升、技术博弈更加激烈的国际形势下,新质生产力正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性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的开放,要发挥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经济结构深刻变革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和全球价值链重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

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我国产品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水平。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强化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研究,提升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发展。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技术合作交流提供更多合作机会和增长点。

二是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影响力和主动权。我国在高速铁路、高速计算机、5G网络、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增强,成熟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虹吸全球创新企业加速集聚。要进一步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全球经济的吸引力,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各区域各领域协调联动,推进“全方位”的开放

系统性、均衡性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对于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制造及出口能力提升、国内技术溢出及资源配置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继续推进各区域各领域协调联动、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

一是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开放融合,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动实现差异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继续巩固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先导地位,发挥沿海地区的开放先行辐射引领中西部地区开放的作用;通过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及独特资源优势释放开放潜力,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度对接;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东、中、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与承接,实现地区、板块、领域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更多合作空间。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国别合作园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创新发展,强化开放平台和枢纽功能,形成全方位联动协同的发展格局和效应。

推动互利共赢,推进“更主动”的开放

一是继续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共同发展。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构建起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尤为重要。中国要继续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建立辐射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进全球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

二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十余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对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要继续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是努力打造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要继续发挥广交会服务外贸创新发展的重要高地作用,发挥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持续发挥服贸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作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举措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发展能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开拓发展空间,进一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3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福建实践研究(FJ2023B005)的阶段性成果。

THE END
1.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理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0/8410423.shtml
2.高层动态现在,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是新征程上的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新起点。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一茬接着一茬干,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定能实现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https://jyglj.sc.gov.cn/scjyglj/hwsjygcdt/2024/12/6/0d581def7a2f4a43968d9e54f6b470a1.shtml
3.经济大家谈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时代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http://news.haiwainet.cn/n/2024/1210/c3544276-32819598.html
4.标准答案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建设标签:习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 )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一带一路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姓名 性别 男女 生日 https://m.rwtext.com/47526.html
5.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为重点,坚持引进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 )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一带一路'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10106670711678164&fr=search
6.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关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要以()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答案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改题答案吧。 https://www.duote.com/tech/tiku/411563.html
7.青年大学习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6.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79)开放也是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https://gqt.ahnu.edu.cn/info/1081/5014.htm
8.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20182019公需课作业考试答案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只会越开越大!对 119.年中国全社会R&D支出总量位居全球第一。错 151.2019"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以主体功能区为原则进行的一次体制机制创新。对 151.2020"一核"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组成部分。对 119.缪尔达尔认为,极化效应如何持续下去将有可能形成贫困累 积效应。对 120.我国现https://m.360docs.net/doc/c81399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