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阐明中国改革内在逻辑

罗曼诺夫: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被称为“新征程上的一份纲领性文件”。2万余字的《决定》包括15个部分、60条任务,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无论是“总目标”,还是“七个聚焦”“六个坚持”,字里行间透露着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念。“改革”二字贯穿整个《决定》文件,“体制机制”成为高频词。全会的主题也从全面深化改革上升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报》:紧紧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牛鼻子”,仍是未来中国改革的关键。外界认为,《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您对此如何解读?

罗曼诺夫: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对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作了重点部署。这传递出一种信号,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时,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了重要部署。《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资源用于科技创新。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成为创新驱动型经济体,即高科技行业自主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为实现这一点,中国将更加重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涉及自主开发先进技术,也涉及如何对尖端技术进行风险投资。

这些规划的公开,让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不仅对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人民也至关重要。放眼未来,随着中国成为更加引人注目的全球科技引领者,中国经济不会像一些西方国家所言变得日渐疲软。中国将继续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合作伙伴,也将继续增加国际贸易额、扩大联合生产和科研合作机会等。

人们常说,中国经济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两只“手”,而西方经济只依赖于一只“手”。在西方,自由主义方法过度依赖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改革者对市场的全能性作用抱有极大幻想。中国改革者则灵活使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缺陷。西方的标准并不适合用来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一些西方观点认为,只有减少国家在经济体系中的存在感,才能够将改革政策加以延续,而增加国家的角色则意味着经济衰退,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中国改革正在进行一场严肃考试

《中国社会科学报》: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历届三中全会相比,此次全会的文件在文字措辞、语言风格方面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罗曼诺夫:多年来,改革始终是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也成为了历届三中全会文件的关键词。与历届三中全会文件相比,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与《决定》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改革”一词频繁与“安全”一词相伴。这种改革与安全的结合是基于当前中国改革所面临的新背景。可以说,如今的中国改革正在进行一场十分严肃的考试,这场考试的主要议题是如何使改革战略适应新形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改革举措一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特征的国际环境中进行。大多数时候,中国面临的外部条件较为有利,国内拥有许多高技能的工人,物质资源便宜易得。经过几十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举措经历了试验、纠偏和革新的阶段,经济体制逐步从曾经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然而,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地缘政治冲突与国际纷争频发,国际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和平,全球化的红利正在迅速减少。这意味着,当前中国改革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折。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这种变化有着充分、准确的研判,中国意识到需要制定详细而严密的战略规划,以从容、自如地应对这种变化。中国的改革举措之所以在20世纪末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的改革顺序——首先采取容易和快速实施的改革步骤,然后落实较为困难的改革任务。一些国际专家认为,这一阶段之后,中国的改革将会进入一个放缓的阶段甚至戛然而止。然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未发生。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罗曼诺夫:今天,一些西方国家毫不掩饰其减缓中国向更高水平工业层次跃迁的意图,以阻止中国获得新技术。例如,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遏制中国发展的措施。面对西方大国的贸易与经济制裁措施,以及强行改变中国发展模式的不合理要求,中国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态度,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发展道路方面未曾退缩。中国意识到,如果轻易屈服于来自西方的压力,将对国内的改革政策造成巨大损害。

在专注于提升国内改革实效的同时,中国一直致力于深化开放程度。与一些西方国家乐此不疲地为他国制造经济壁垒相比,中国始终支持全球化的自由流动。中国深知,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全球经济的孤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一观念已深深烙印在中国的发展基因之中。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也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习近平主席所作的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提到,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全会对于“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提醒,显示出中国对于稳步推进改革的高度重视。这表明,中国正在做出巨大努力,确保国际层面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不会导致经济显著放缓。

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未来几年无疑将充满新的挑战,中国也不例外。纵然面临种种可能的困难和风险,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将保证中国继续在提质创优的改革道路上前进。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零敲碎打。着眼未来,中国的改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辅以更大的政治意愿,并实现改革政策各方面的全面协调,而中国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我深信,即使在逆全球化阴影笼罩之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也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王俊梅

网络编辑:王晏清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如何读懂开放的中国理论原标题:如何读懂开放的中国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在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的支持下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3/8413546.shtml
2.最新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主旨演讲心得体会8篇习主席在演讲中多次强调开放的重要性,并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开放成为本次论坛年会的“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97444-1-1.html
3.34.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34.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05-21 16.为什么要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05-20 15.为什么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 05-19 14.如何理解“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 05-15 10.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05-18 13.为什么必须http://lqrmt.nnnews.net/p/6453.html
4.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甄娄1627……》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 阮乐15849369796》“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做到既借鉴西方经验,又体现中国特色社https://www.da-quan.net/ti/%E5%A6%82%E4%BD%95%E7%90%86%E8%A7%A3%E4%B8%AD%E5%9B%BD%E5%BC%80%E6%94%BE%E7%9A%84%E5%A4%A7%E9%97%A8%E5%8F%AA%E4%BC%9A%E8%B6%8A%E5%BC%80%E8%B6%8A%E5%A4%A7/
5.技术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0篇)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本学年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各学科的新常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https://yjbys.com/xuexi/xinde/2214623.html
6.《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学习汇报从以上学习理解中也有两点体会和一点认识。 体会一:一句坚定的“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格局和伟大气魄。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掷地有声地宣示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定,庄严承诺扩大开放将采取4项重大举措,为世界各国顺应历史潮流、增进https://www.meipian.cn/36rmqiq9
7.原州四中“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固原市第四中学2、宣传发动,召开全体教师研讨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教改的氛围。 3、编印并下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写出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7月) 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初步形成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685605
8.CATTI备考:中国重要时政术语英译报告(2019年度)下5.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China will only become more and more open. 6.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The Chinese market is such a big one that you should all come and see what it can offer. 7. 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 https://www.kaosee.cn/index.php/home/news/article/id/9054.html
9.通过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通过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通过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1 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960850.html
10.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0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20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 https://www.wenshubang.com/xindetihui/3345268.html
11.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欢迎外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中国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已经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肖远企强调,将坚决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将能发挥更大、更独特的作用。 http://czifi.org/newsinfo/7639160.html
12.百年芳华初心传承?丨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一张新征程的蓝图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https://www.ccwb.cn/web/info/20210703124421DC45H4.html
13.博鳌亚洲论坛心得体会(通用11篇)篇2:博鳌亚洲论坛心得体会 加快改革开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历史表明,落后就要挨打,打开大门才能让中国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宣布,中国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w0jnmj9.html
14.社科大讲堂访问了新泻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立命馆大学东北亚区域研究中心和大阪府保险医师联合会等4个日本知名研究机构和自治团体。 会晤了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所长西村可明、日本外务省大臣官房审议官井出敬二,新潟市政府国际部部长能登谷严,中国驻日机构未来亚洲研究会副会长王行虎,中国驻日大使http://www.hlass.org.cn/zsjt/jt/2011/12/3562.htm
15.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2篇)我会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 2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参观学习兄弟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宝贵经验的机会。绍兴大市聚职校和绍兴职业教育中心的校容校貌以及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620171434_299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