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们要准确理解这一重大论断的深刻内涵,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放才能走向繁荣,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地理大发现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为世界各国开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数百年国际格局不断演变的历史表明,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不是采取开放发展战略的经济体。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开放是我们党的主动选择。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深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经典理论指出,通过深化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各国将资源集中于自己相对具有优势的部门和产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身经济效率。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从以往的产业间分工深化为产业内分工甚至产品内分工,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切入全球产业链,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逐渐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国家。随着发展水平提高,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比较优势已经从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低成本优势转向人力资源优势、产业体系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正在加速形成技术创新优势、制度环境优势等。为此,要通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新的比较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持续提升经济效率和人均收入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把握战略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经验看,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是推动国际格局大调整的重要力量,封闭可能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我国历史上曾经因为闭关锁国而错失工业革命机遇,由农业文明时代的领先者滑落为工业文明时代的落伍者,教训十分深刻。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同时,我国正在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其中蕴含着能源、产业等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机遇。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始终虚怀若谷,坚持对外开放,才能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充分发挥我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领域已经取得的优势,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决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高端要素加速汇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推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良性互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增强内外联动效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作出的战略性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是关键。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部署,完善流通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确保物流体系、金融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等循环畅通,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构建新发展格局,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是重要内容。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部署,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确保开放发展的资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也是为世界谋大同的目标追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现代化事业,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部署要求,要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坚定维护并不断推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积极参与数字化、绿色化等国际经贸新领域规则制定,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24日第13版)
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作委员会E-mail:gw@jsd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