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根据党中央要求,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问答》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中国文明网开设有声书专栏,对全书7个板块、100个问题进行连载,帮助广大网友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不断提高学习贯彻自觉性坚定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惊艳亮相。全球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展览面积逐年扩大,成交额不断提升,国际影响日益凸显。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国形象和责任担当。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国际交往受限,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和全球秩序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中国开放的大门是否会关上,开放之路还能走多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古往今来,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历史大势浩浩荡荡,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仅要坚持,而且要更好坚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我们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必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习言习语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自己。

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THE END
1.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像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方案。比如“一带一路”倡议,这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让中国在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对外开放对中国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它让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影响https://wenku.baidu.com/view/9330f146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c4.html
2.以区域开放布局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不仅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推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面开放,区域对外开放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下,我国区域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开放格局持续优化。但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到内陆、由东向西渐次推进的,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2/t20241213_5822213.shtml
3.主题教育有声课堂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4MDI3OQ==&mid=2652791599&idx=5&sn=5bcef536145107b763486d19c2ca4613&chksm=bd0161978a76e881e158998c64ec1001e6a0a49905bd074665ec2b9828315a6a62f9930847e1&scene=27
4.学习问答34.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国形象和责任担当。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767352
5.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几个重要论断当下我国社会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市场思维都较改革开放之初有了显著的变化,市场需求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指向标,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伴随着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对先进科技成果的消费需求广阔且潜力巨大。其二,伴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国的社会需求直接对接全球先进科技成果,这无形中给我国科技创新带来竞争压力,进而https://www.dswxyjy.org.cn/n1/2020/0628/c428053-31762012.html
6.重温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就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984年在与国际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邓小平又一次提到了中国的自力更生问题,但同时他也强调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邓小平在谈话中明确指出,“像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107584
7.中国突启第三轮改革开放全民福利时代来临?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果说78年的改革开放是第一轮,那么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疑是第二轮改革开放,如果博鳌论坛中的系列承诺难能得到落实、兑现,无疑是第三轮改革开放的起点,对于中国更深入融入全球体系,更加自由开放,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契机,将开启数十年的国运。 当初,我们入世的系列承诺,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结https://gsjm.gdufe.edu.cn/2018/0411/c3640a95713/page.htm
8.问诊2024中国经济朱天:经济恢复难,关键要认清中国经济增长的习近平: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但市场化改革的进度快慢,还不足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近些年的显著下行,也不能解释2021年(尤其是上半年)的经济景气现象和普遍的乐观情绪。过紧的收缩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和行业监管政策,很可能是导致投资大幅下滑的更加直接的原因。 https://www.guancha.cn/ZhuTian/2024_01_23_723062_2.shtml
9.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实现有效治理的经验路径但是,党中央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也是改革,扩大开放是新时代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将加快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不论国际https://www.wxrb.com/doc/2021/05/10/86471.shtml
10.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特点对新时代的启示摘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一直秉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将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放眼学校劳动教育7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的总趋势是曲折的,并且中间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最初坚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到如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构建新时代劳动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503/6617723.shtml
11.有“服”同享服贸会“朋友圈”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中国围绕推动服务贸易开放合作,习主席提出“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合作空间”“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和“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4项重要举措,这在参会组织、机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中国进一步扩大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109/t20210906_13205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