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策略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策略

古光甫邹吉权

一、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

(一)定位:从“局部”到“全局”

产教融合定位的升格包含两个层级。一是从职业教育延伸至整个教育体系。产教融合政策与实践贯穿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很长一段时期,特指职业教育的一项具体政策。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践的经验,首次将产教融合升格为适用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全局性纲领,并指出不同类别教育的发展重点与路径。二是从教育制度上升为国家制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涵之一。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突破教育制度界限,融合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设计,推进产教融合内涵由浅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关系向教育与产业融合制度演变,成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形态:从“管理”到“治理”

(三)形式:从“初级”走向“高级”

传统产业背景下,劳动力素质要求普遍较低,行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迫切感与动力源,此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处于政府主导、院校推动、企业参与度较低的阶段,主要通过与企业共办订单班、互聘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等较为单一的形式实现,合作程度低。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信息链与价值链的重新构建催生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变革,产业新业态的呈现对产业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为保证人才供给符合需求端变化,保证劳动力在职业更迭过程中的从业能力,职业院校开始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双主体”办学,通过联合、连锁、集团化等模式,实现教学标准、师资、资源、文化等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将进入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共建共享的高级形态,逐渐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

(四)实践探索:“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产教融合的本质特征,即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对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是不同教育类型实践共同遵循的必要原则。在共性基础上,“产教融合”的内涵还包括更為丰富的个性特征:不同类型教育、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或不同经济体产教融合的实现可以存在不同模式,各有侧重与区分,呈现多样性特征。例如,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前者强调基于设备与技术的创新,即在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技术”为基本,超越具体职业形态的产教融合;后者强调以“职业”为载体,即将技术应用于职业活动,将设备与技术运用到岗位中,依托具体职业形态的产教融合。不同行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发展模式,对于集群发展、行业协会成熟度较高的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密集的行业,充分发挥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存在龙头企业的行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带动效应。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政府主导作用相对较弱

(三)院校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新发展、新方法。首先,企业市场化的运行体制与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机制难以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形成有效衔接;其次,许多高职院校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动性不高,很少有院校负责人到企业主动寻求开展深度合作;再次,高职院校缺乏问责与监督机制,产教融合的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要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行业企业参与合作,但是在实际落实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方面仅想从校企合作中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如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实践、利用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给学生授课等,利用其企业外部资源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素质,以实现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忽略了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研发等反哺企业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

(四)企业的“产”与职业院校的“教”不相适应

由于目前校企合作和职业院校办学目标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得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不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有效衔接,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滞后于社会以及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没有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教育不断从供给导向逐渐向社会需要导向发生的重大转变。为更好地适应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引发的快速职业催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社会产业发展的能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二)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三)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管理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实施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进一步明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各自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了产教协同育人与校企“双主体”之间的彼此关系,确立了产教协同育人是校企“双主体”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校企“双主体”地位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重要前提。

THE END
1.工学云管理平台app工学云下载全部平台 历史版本 标签:管理 介绍 工学云app,一般又称工学云管理平台。 工学云APP是专注高(中)职业院校实习管理的云服务信息系统——工学云平台移动端,可提供GPS定位签到、发布通知、实习报告、实习申请、实习秀等功能,实现实习流程化、过程化管理 开发者:掌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5057510号-5A https://m.liqucn.com/rj/179748.wml
2.工学云app下载工学云手机版下载v5.16.0安卓版工学云app是为应届毕业生打造的实习管理平台,将学校、个人与企业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实现三方信息的实时互通交流,用户可以在app上打卡签到、填写日报、周报等等。 工学云手机版介绍 专注高(中)职业院校实习管理的云服务信息系统,可提供GPS定位签到、发布通知、实习报告、实习申请、实习秀等功能,实现实习流程化、过程http://www.jxdown.com/soft/963.html
3.「工学云」をAppStoreで“工学云”为本科、高(中)职学校提供最专业的实习管理平台,也是学生实习/就业的服务平台,全流程化SAAS管理服务系统,为实习生、教师、企业三方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千万应届毕业生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实习就业信息,为企业推荐最真实的实习生、应届毕业生,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工学云APP是专注高(中)职业院校实习https://apps.apple.com/jp/app/%E5%B7%A5%E5%AD%A6%E4%BA%91/id1458716251
4.关于校友邦实践实习教学管理平台进行业务培训的通知培训时间:2024年12月11日上午9:00-10:30。 培训对象:教学工作办公室主任、系主任、教学主任、负责实践实习的教学秘书。 培训方式:腾讯会议线上培训 会议主题:校友邦实践实习教学管理平台业务培训 会议时间:2024/12/11 09:00-10:30 (GMT+08:00) 中国标准时间 - 北京 https://jxxy.sdut.edu.cn/2024/1209/c4356a532645/page.htm
5.工学云异地打卡系统,工学云我们自豪地推出一款革新性的云打卡系统,专为工学云app设计, 旨在打破传统打卡对地理位置的限制,实现异地签到功能。无论您身处何地,只需简单操作,即可轻松完成打卡任务,让时间和距离不再是学习或工作的障碍。 这款系统不仅具备强大的定位修改功能,还深度整合了全球领先的GPT4技术,能够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周报、日报和月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O45CSP0556AUY4.html
6.工学云学生实习综合管理云平台 企业登录/注册 微信公众号 Android客户端 IOS客户端 推荐使用浏览器扫描下载App 老师/学生账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与《隐私政策》https://pra.gongxueyun.com/
7.顶岗实习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后台使用指南3.0.docx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后台使用指南本系统是蘑菇丁APP的实习管理后台,使用对象是教务处或实训处的负责老师,各系部的实习管理老师,以及院系的相关领导。主要功能包括基础数据的维护管理(或数据对接),实习方案录入,实习指导老师的分配,企业和协议的查询,学生实习活动的跟踪查询,各类数据汇总统计和导出上报。具体使用解释如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107/8067121020002062.shtm
8.工学云app下载工学云(实习就业管理平台)v5.16.0安卓版下载工学云是一款专注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平台建设与服务的实习就业管理平台,涵盖顶岗实习、跟岗实习、认识实习、综合实训,依托手机端实现四位一体管理,为高职院校实习就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工学云是全国学校使用最多的实习管理软件,为本科、高(中)职学校提供最专业的实习管理平台,也是学生实习/就业的服务平台,全流程化SAAS管理https://m.jb51.net/softs/858059.html
9.关于印发《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修订版)的通知(一)学生在工学云平台撰写实习总结,并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分。 (二)实习指导教师批阅学生的实习总结,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分。 (三)各教学系评定学生最终实习成绩,对学生实习的各项材料进行归档,在工学云实习管理系统中结束实习方案,推荐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https://www.nmxzy.cn/contents/372/11392.html
10.校企合作更深入发展动力更强劲育人成果更显著——机电高质量发展成果系列学生岗位实习过程实现管理制度化、流程化,有序推进。一是建立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师傅、辅导员联动的“三师指导,协同管理”机制。二是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构建“工学云”岗位实习管理平台,与手机端APP软件绑定,辅之QQ智慧平台,通过7个模块,对岗位实习全过程痕迹管理、动态跟踪。https://www.ynmec.com/xwzx/xydt/content_17081
11.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岗位实习工作的通知9、学生实习(实训)安全教育及安全责任告知书 10、实习生自行安排住宿申请表 11、实习指导老师安排表 12、岗位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手册 13、实习单位变更申请表 14、学生参军服务期间免修实习申请表 15、学生实习情况备案表 16、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使用指南 附件下载:2025届毕业生岗位实习相关材料(附件1-16).zip http://www.fzacc.com/contents/336/6767.html
12.经济管理学院举办顶岗实习动员暨实习双选大会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加强22级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认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6月12日下午,在实训楼六楼报告厅,经济管理学院举办顶岗实习动员暨实习双选大会。学院全体教师、22级学生及班主任参加此次大会。 http://rsc.sxny.cn/jinggxy/info/1103/2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