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相+扫描+xrd、xps、aes等,最好有一些奇怪的测试仪器
4.写作
5.到图书馆主页sci下找期刊
附:
1.题目的选择要为以后找工作方便,避免过于专业,而要在一个大的有前途的领域下的一个具体应用,方便面试的时候,解释自己在此领域是专家!
2.摘要,5-6行
3.前言,6-8行(引入文献)
4.实验过程,8-10行,实验设备,测试仪器型号6-8行
5.实验分析,对比2种性能和参数的关系即可,图有4-6张即可,不要堆积过多。分析要合理,提出自己的观点!
6.结论,重复关键数据,和自己的分析原因,一般6行即可
期刊的选择:
到你这里了。要投到机械,生物,表面,.....因子高,主编宽容!
还有审稿尽量选择欧洲,非英国人审,美国人也宽容!
如果是其他的就不好了,他们总是要炫耀自己的英语好,对你就苛刻!
现在:2sci+2ei,灌水还是必要的首先在上一年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是不可缺少的)
在你所研究的范围内,同时进行几个方向的思考和研究
过第二篇的修改要累死人的,增加了很多内容,才使得审稿人的审稿。
当这两篇论文投出之后,在与导师的谈话中,他提到了一种新型要求的显示模式。至今
就被接收了。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你的想法是否新颖!
多的投稿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一个法宝。也可以说成是想问题的角度不要墨守陈规!
2.另外题目不醒目,缺乏对审稿人的吸引力
3.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缺乏对不同条件下不同实验现象的强烈对比
4.在现象解释中图太小,另外引用太多,看不到作者自己的独特看法大家要尽量避免呀!
投稿前,先查期刊名是否在检索范围
实验过程不在重复前面sci部分,但可以比sci粗糙!
主要是选择期刊过程有所不同:
1.不要选择北京和上海的期刊,周期太长,主要高校多,评职称和毕业的人多
2.选择偏远地区的,他们需要清华的撑门面,稿件源不多
3.选择研究院主办的杂志,审稿人好好
4.选择边缘杂志,偶尔发的,他们的审稿人一般不太懂你的东东
就不会太挑你的错,而是不痛痒的修改后接受
内容安排:
摘要50-150字前言6-8句实验方法:4-6行+设备+测试仪器
结果与讨论:1页,图的数据点不要少于5个,表用3线表!
是否分栏,取决于杂志要求,在审稿的阶段一般无所谓!
审稿时,图要大,表要清析,审稿的年纪都不小了,不要别人用放大镜!
结论:不要太多,4-5行
总共不要超过3页,只是ei
如果你的样品的测试:用了原子力显微镜用了超声显微镜用了x-ray等,其他学校没
有的测试仪器,发表的问题就很小了!
主要是凭设备观察,就是新的!
13)tables,14)figurecaptions,and15)figures。以上15个部分,不同杂志可能有一点点变动,但是大部分是相同的。
7)materialsandmethods是这部分中最好写的。实事求是地描叙自己的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测定方法,数据的采集,分析、计算及其统计
8)results:在写之前,先列几个subsections,把相对应的图表放进去。描写一张表或者一副图,第一句应该是交代这个表或者图所表达的主题,然后依次述说。可以从大到小,可以由特征a到特征b……。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一般在results中,我不喜欢讨论。如果有必要,适当可以加一些点龙画睛的话语,但是不可过多,以免影响或者重复后面的discussion部分。掌握的原则是一集中二避免:集中你想突出主题、描写有价值的、后面将讨论的数据;避免巨细无遗地描写你的数据;避免直接描写表中显示的数据。例如:表中列出a:20,b:25。文中避免说ais20and25isforb.如果你想比较这两项,你可以说bis25%greaterthana。如果你想表达a到b的发展过程,你可以说25%increasesfromatob。总之,根据你的意图去描写图表中的数据,做到有的放失,避免让读者感到乏味。
10)conclusions:当你写完results和discussion后,把主要的结果和该工作延伸的科学以及实际意义放在这个部分里面就行了。但是也不要直接从前面copy过来,把主要结果串联起来,重新组织一段话。如果主要结果不要做到连贯,也可以依次列上。conclusions一般一段就够了。
谢谢阅览!欢迎批评指正!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有所启发,请给于评价和鼓励!
写sci论文的技巧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peterce
(nature,422,p259.20march2003)
一个主要原因
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日益加大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更是助长了这种趋势。甚至在我们的日常言语里也反映出对顶级期刊的迷恋-我们说某人是一位好研究生,是因为他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说明我们认为期刊比科学信息本身更重要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否则我们就失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部分原因是掌握经费和职位分配大权的人在评价科学家时不是评价研究本身,而是根据“表现指数”来衡量,因为将一些数字加起来比严肃地思考一个人的成就更容易。管理者正在窃取科学家们的权力,他们营造出“成绩责任制”文化,目的是建立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有效地控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结果,这使得社会成为了一个“审计社会”(auditsociety):每一项指标都被精确地计算,最后指标成为目的本身。
在这样的“审计社会”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者在名单中的排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成为评价科学家的依据。在日本、西班牙和世界其它地方,这种评价方式发展到成为精确的公式化行为。但是,不能让行政管理人员对此全部负责,很多科学家们热情地参与其中。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人为的指标成为科学工作的目标?尽管有各种堂皇的理由说,将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会有更广泛的阅
读量,但是,当我们将期刊的重要性置于科学本身之上时,我们就是将我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变成了俗气和无教养之辈。(我们就是将自己在学术界置于平庸之辈。)
后果
这对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行为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作者必须决定什么时候、怎么写他们的研究工作。写论文的理想的时刻是在某一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并获得了可信服的信息之时。但是,现实的做法常常是在有可能出现结果的最早时候就开始写作。结果,科学发现就像意大利香肠一样被切成一片片,然后再递交给不同的期刊以发表更多的论文。
作者需要决定怎样做才能将他们的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研究结果是否可以被炒作到足以为话题?是否要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超级简化以吸引人?是否可以在论文中找到一个故弄玄虚的信息让人们立刻记住?是否发现了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某个含糊不清的联系?(提及人类疾病往往会提高以后论文的引用数量,也使杂志显得有吸引力。)能否将论文的长度压缩到实际需求的更短?比如,即使论文应该以更长的形式递交到更专业化期刊上,为读者提供更多些的服务。是否可以将它压缩成更短的形式而递交到nature杂志?
这样,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负责人开始亲自执笔写论文,他们或许并没参与实验,而实验工作主要是由初级科学家完成的。但是,研究组长经验丰富,知道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展示工作,也许正因如此,对实验细节的不了解反倒成为有利因素。学生和博士后又回到了桌边努力工作,增加产出。然而,他们却没有学会如何写作研究报告。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编辑也难于作出准确判断:要在一大堆各色论文中进行客观、快速的筛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英特网为基础的服务能够为编辑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在专业化的黑暗角落中看清实质问题仍然是困难重重。为了安全、稳妥起见,编辑们更喜欢那些流行的、熟悉的和意料之中的结果,而不是那些看起来古怪的、意料之外的、或者是原创性的结果。错误因此出现。michaelberridge和robinirvine一篇有关磷酸肌苷和信号的原始性论文,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引用率第二高的论文,但最初《自然》杂志拒绝了这篇论文。作者奋起反抗,最终被接受。但是,当berridge将一些信息综合起来,再加上一些新观点形成另一篇论文时,他再次遭到《自然》杂志的拒绝,尽管最后这篇论文在《生物化学》杂志上发表,在80年代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排名第5位。
审稿人:审稿人当然也是论文作者,只是戴上了不同的帽子。冲突因此不可避免,比如,审稿人会支持竞争者的工作而让自己学生的职业处于危险境之中吗?这种利益的冲突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领域的两位审
稿人对同一篇论文的评价有天壤之差。使得事情更糟的是,顶尖期刊的编辑还会给审稿人额外的任务。在传统的科学和技术的评价中,客观标准是至高无上的,除此之外,审稿人现在被要求对一篇论文是否算得上是一篇可以发表在“《科学》”期刊的论文,即是否是让“大多数读者有兴趣”的论文作出判断。让审稿人参与到编辑决策过程中的做法,给审稿人有机会去损害他们所不喜欢的作者、了结宿怨、拖延竞争对手的工作。从我多年的编辑经历来看,的确有少数的审稿人把握了这种机会。还有一些审稿人让论文在好几个期刊之间转来,让那些缺乏***手腕的科学家发表工作尤为困难,尤其是在研究结果与现有知识不同时。一些占主导地位的科学家们彼此间达成默契:他们互相邀请对方加入委员会,在会议上相互提名对方获奖,支持对方论文的发表等,科学的客观性因此受到了威胁。
对症下药
毫不奇怪,作者正变得越来越敏感而多疑。在我所收到的论文中,大约有一半的作者要求不要将论文送交某审稿人,主要原因是“利益冲突”。但潜词却是担心论文中的信息被误用,实际上他们也承认有时是为了避开严厉的眼睛和批评。
我此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家对现状的认识。不过,我们可以开始共同努力来改进局面,缓和对期刊的迷信。而最有效的变化是管理机构在决定经费和项目时不要再相信那些充满错误的审计数据。与收到稿件的编辑和审稿人相比,这些机构具有事后诸葛亮更全面认识事情的机会。他们可以自问,项目候选人所发表的关键性论文是否具有科学上的启发性?是否被证明具有影响力,其主要结果是否已被其他人证实?
我并不建议大刀阔斧地改革审稿过程。比如,我并不认为开放的评审会有什么帮助,主要原因是年轻的审稿人会受到威胁,而已有建树的科学家的影响力会更为增强。一个可行的措施是在网上递交两份论文,使得审稿人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但关键问题是要明确审稿人的责任和义务,并公诸于众。
专业的编辑更要明白这些危险。他们不得不艰难地做出对作者至关重要的决定,在拒稿率高达95%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决定尤为不易。可以理解的是,也许编辑们已经将许多本来属于他们的责任推给了审稿人。编辑们也许没有足够专业研究背景、并缺乏第一手知识,特别是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但这种推委于审稿人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编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重新确立作者的权利。一旦决定发表一篇论文,编辑绝不能
简单地要求作者满足x、y、z审稿人的意见,而是解释审稿人的建议,并乐意接受理性的批评和讨论。编辑们应该在自己之间做出决定,或者在给予双方意见的前提下寻找进一步的专家意见。编辑应该充分意识到,与署名的作者不同的是,匿名的审稿人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编辑应该始终牢记的是:审稿人的作用是向编辑提出建议,而不是获得作者论
文的任何控制权。
王xx机械工程
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
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
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加上自己有一个好的idea,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写出一篇sci是不成问题的,只要自己努力,加上科学的方法,sci肯定写的出来。
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写sci的作者,包括小弟在内,poorenglish是最常被编辑们提出来的问题。找润色公司等等,也需要人民币。因此,小弟将一些经典的英语中的句子,包括描述趋势,描述大小等的句子,放入。。也希望其他高手们也一起来完善这项工作。这样,以后,我们也可以写出比较地道的句子,而不被别人诟病。以后,每天10句,日积月累下来,大家都可以用。
1、表示与某某研究不同:ourresultsareseeminglyatvariancewithapreviousstudythat。。(例如:evaluatedfdguptakeinirradiatedbonemarrowandothertissuesinrodents)
2、表示与某某研究相同:。。are(is)inagreementwiththeresultsofpreviousstudies.原句:thechangesinthepercentagesofneutrophilsinthisstudyareinagreementwiththeresultsofpreviousstudies.3、表示某种变化可能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当某种机制占上风时,会导致。。变化,反之,当另一种机制占优势的时候,会。。。要描述这种东西很难。特别是在讨论的概括。因此,用这个句子:
...maybeexplainedbythetrade-offbetween...and.....原句:theincreasedfdguptakeobservedonday1intheirradiatedmarrowmaybeexplainedbythetrade-off
betweentheinfiltrationofneutrophilsandtherelativelydecreasedcellularity.4、称赞自己的结果如何如何牛,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用途:
ourresultsin...modelsuggestpotentialusesfor...inthe.......inabroadersense,theyalsomakeacaseforusing...to...other......原句:ourresultsintheeaemodelsuggestpotentialusesfor[18f]fdgpet/ctinthediagnosisandmonitoringofotherdisorderscharacterizedbyhyperactiveabroadersense,theyalsomakeacaseforusingpettomeasureothermetabolicpathwaysasfunctionalreadoutsofimmuneactivation.5、表明可以用于预测。。(例如预后,治疗反应等)
ourresultsdemonstrate(orreveal)that....can.....andpossiblyallowearlyprognosticassessmentof....原句:ourclinicalresultsdemonstratethatfdg-petimagingcanadvancenoninvasivediagnosticmappingandmonitoringofintestinalgvhdandpossiblyallowearlyprognosticassessmentofgvhdresponsivenesstotherapy.6、用于讨论开场白。
theinitialquestionthatmotivatedourstudywastodeterminewhether。wouldproveusefulin
原句:theinitialquestionthatmotivatedourstudywastodeterminewhethermolecularimagingwith[f]-fdg-pet/ctwouldproveusefulindiagnosingradiation-inducedhaematopoieticinjury.今天先更新到这里。。我个人认为这绝对不是抄袭,仅仅只是用一下人家的结构而已。也有人说这样会导致全文的行文等看起来很怪异。但是我个人认为对于那些苦哈哈战友,这种套写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毕竟很多低分sci人家的要求仅仅只是能看懂。。。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