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祖国的古诗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歌颂祖国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那是快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在我的“说服”下,终于给我们家新添了一位“家庭成员”——电脑。“哦!哦!终于有电脑了哦!”“爸爸爸爸,快一点儿组装零件,我要看一看电脑有什么功能,什么好玩。你们知道吗?听别人说,电脑很神奇哦!”“听别人说,电脑的脑袋里藏着很多的知识;我们可以用电脑的眼睛看见社会上的很多人;可以……”我在爸爸妈妈的身边跑来跑去,说着,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好了!”爸爸长呼了一口气,说,“来,爸爸教你怎么用电脑。”“好啊好啊!”我高兴地说。电脑开了以后,我看了看页面,问:“爸爸,这些是干什么用的啊?”“这个‘E’是可以上网找资料、显示网站的……”“电脑可真棒啊!”我在心里暗想。听完爸爸的介绍,我毫不犹豫地双击了“E”字。这时,在我眼前“跳”出了一个页面。我仔细辨认,发现这是“百度”两个字。“爸爸,这是不是只要在上面打字,就能查找到资料啊?”“是的。真聪明。”爸爸夸我道……

后来,我渐渐地熟悉了电脑的程序,查找到了许多我需要的资料.让我收益匪浅。我不禁感慨:“改革开开放,让我们的国门大开,才有了令我们生活大大改善的电器。真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1.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他犹如一条张牙舞爪的“几”字形黄磷巨龙,那磅礴的气势,澎湃的河流,奔腾的河水在祖国的土地上川流不息。

史上有许多歌颂黄河的名古诗篇,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此句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同时很多倍受欢迎的歌曲中也提到黄河,不论是歌还是诗,总之描写了黄河的雄浑伟大,更证明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他是我们历代华夏儿女的母亲。

黄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迹,他是奔腾在中国土地上的母亲河。我虽然无缘领教他的峰回路转,他的豪迈气势及他的一泻千里,但是在我的心里,我一直没有忘记勾勒他的形象,那久经不衰,伟大雄浑的形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一、“读”――丰富形式,采取多样的读诗形式,理解古诗的准确意思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准确理解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丰富读诗的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诗过程中,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准确意思。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时,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古诗。在一开始教师播放了一段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视频,并配有男女声两种不同的朗读声音,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古诗。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自由朗读,然后抽生展示朗读。针对展示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又进行了范读,之后教师让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读古诗词,使古诗的学习处处充满了“新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反复地诵读古诗词自然而然促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

二、“悟”――了解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真挚情感

置身作者所处的时代,站在作者所处的情景,才能切实地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兴致勃勃了解背景的过程中,真实地感悟作者通过诗句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已经在庐山度过了夏、秋、冬三个季节,他已经从天子近臣变成江湖文人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间,他虽然历经了生活磨难,饱受了世态炎凉,但他仍然不趋炎附势,整日饮酒赋诗,自得其乐……学生通过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让自己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站在作者的位置更加确切地感悟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创”――自创新诗,模仿古诗的写作手法,创编自己的隽永小诗

诵读完古诗词优美的诗句,见识到古诗词完美的结构,不禁激发了学生创作小诗的欲望。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小诗,是对古诗词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创作小诗的机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致的写诗过程中,升华对古诗词的理解。还以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这首诗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分析。“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写的是作者第一眼看到瀑布时的样子。“挂”字用得非常巧妙,通过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瀑布一泻而下的壮观情景。“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诗中的一个“飞”字写出了瀑布喷涌而下的生动景象。“直下”出了山之陡峭,水之湍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更进一步描绘出瀑布蔚为壮观的景象……在引领学生详细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了新诗创编,并抽生进行了展示。学生在模仿古诗词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小诗的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的深入,在夯实自身语言文字功底的同时,切实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煞费苦心地丰富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形式,借此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欲望,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借此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站在诗人的角度,让学生处在那情那景中确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想方设法触发学生自创小诗的动机,让学生在赞叹诗人优美的诗句、高超的手法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想要创作自己的小诗。简言之,在教学小学古诗词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创作,在创作中更好地诵读。

参考文献:

[1]吴敏.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J].生活教育,2011(21).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刚接触古诗,对古诗凝练性的语言一时难以理解,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质疑、主动探究。

在古诗教学中,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中的古诗《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课前我没有让学生首先去朗读古诗而是设计了播放秋夜皓月下的洞庭美景给学生看,在同学们为洞庭湖的美景嗟叹时,我趁机导入此诗。我说:“同学们看一下,月夜下的洞庭湖美吗大家想不想知道唐代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这一美景的吗”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很快按我的设计思路进入了古诗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尽快走入了文本,爱上课堂,爱上学习,为理解诗意作了铺垫。

(2)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情感。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育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诗歌的特点是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坚持以“读”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开火车”接读、分组比赛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读中领悟诗人情感的目的。如在教学《游子吟》时,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分小组比赛读,看到学生兴致高,我趁机引导:同学们,母亲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她对我们注入了太多的爱,你们想过怎样报答她吗请用你最真挚的感情朗读出来吧!同学们又进入了有感情地朗读,有的同学读得眼睛都湿润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顺理成章地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进而对学生进行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教育,达到了传统文化教育溶于古诗教学,古诗教学烘托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学生独自在校,佳节期间,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念父母,在过节的氛围中领会诗人思念家乡及亲人的情感,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分类归纳,对学生进行多种情感教育。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古诗进行分类归纳,对学生进行多种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广泛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不断提升学生思想品德。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积极的情感教育。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临死时仍不忘祖国的统一;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爱亲人、爱朋友的健康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实践与探讨

一、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正如《老子》中所说的这句话,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们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①析诗题与知诗人:分析诗歌题目,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背景。这对掌握所学古诗基调,了解所学古诗内容,体悟所学古诗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学好一首古诗的基石。②读诗文与晓诗意:通过学生预习,能够读通诗文,在此基础上,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音乐美。通过结合注释、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读诗文是了解诗意的重要方法,晓诗意能促发学生更好地读诗文,不能将这两点割裂开来。③入诗境与诵诗情:在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年级班级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二、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②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③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三、读懂诗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领略诗意境界,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方法;尝试;激发;积极性

教学的方法是“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目标不变、自主探究、立足现实、勇于创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充分发挥古诗“兴观群怨”的功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诗歌具有抒发感情、认识自然和社会、团结群众、针砭时弊的重要功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是把诗歌作为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来看待的。这也是我国古诗千百年来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望庐山瀑布》、《暮江吟》等;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春晓》、《江雪》等;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锄禾》、《蚕妇》、等;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示儿》、《静夜思》等;阐发生活哲理和自然规律的《草》、《题西林壁》等;描写儿童生活的《所见》、《小儿垂钓》等。

在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采取“引趣”之法,可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和学生

的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国古代诗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日臻完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这些古诗,有平仄、押韵、格律的音乐美;有对仗、对词的对称美;有诗中有画的绘画美,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知道古诗的作者、朝代;会说词义;会说诗句的意思;知道写的景(事);知道抒发的情感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学习中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吟诵,可以自然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二是教师要讲清诗歌的字面意义及其蕴含的意义。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不是现代汉语中“坐着”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再如“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不是现代汉语中“值得同情”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类似这些字、词都应让学生准确理解。三是要求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现诗歌的意境,从而感受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源泉,学会用自己眼睛、耳朵等感受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

三、充分运用古诗的写作特点和优美语言,提

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国古代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创作手法丰富多彩,搞好古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古诗的显著特点。如《鹅》、《早发白帝城》等,都是不假雕饰,直陈其事,任意铺排,运用了“赋”的手法,或刻画出生动的形象,或将人带入一种悠远的意境。《望庐山瀑布》、《暮江吟》等,有着精彩、生动的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霜叶红于二月花”、“露似真珠月似弓”,都以“比”的手法创造了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兴”的手法的运用,更是俯拾即是。如《锄禾》以锄禾起兴,从而引出节约粮食的道理;《草》则以“离离原上草”起兴,从草的枯荣揭示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自然规律。学生了解这些写作手法,无疑会对提高作文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描写,如何叙述,如何以比喻来描写事物,如何从浅近的事物引申出深刻的道理。

一、创设诗词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古诗词有限,篇目只能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定。而到了高年级,延伸的古诗词篇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定。可以在教室的角落设一个小黑板,让全班同学轮流,每天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而仅仅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诗歌的学习远不止死记硬背。

写也是语文课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收集的诗下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当然这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如果学生喜欢这首诗或者觉得有其他想法可以写下来,如果学生对这首诗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可以不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二、课文与古诗词的延伸

再如第十册的《飞夺泸定桥》一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在途中写的一些诗词,如在征战娄山关时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等,不仅能加深学生的文学积累,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在征战中不畏艰险、为了国家前途和胜利而拼搏的精神。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多种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开展古诗词的朗诵比赛,每个月举行一次,每次定一个主题。例如十月是国庆节,可以以歌颂祖国或者热爱祖国为主题,让学生自行准备朗诵篇目。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准备朗诵所用的背景音乐或者幻灯片,当然材料的准备学生自己可能很难完成,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朗诵会也可以邀请家长来参加,与孩子合作表演,不仅能让古诗词积累得到家长的支持,还能够能好更久地坚持下去。

还可以举行古诗词的插画比赛,古诗词都一定的意境,正如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学生通过画画,可以表现出对诗作的看法。比赛可以邀请学生的美术老师来当评委,给活动增添一些乐趣,少一些正式、紧张的气氛、但是给诗词配画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只能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且画画不是很好的学生可能积极性不高。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背诵比赛,看谁积累的诗歌最多。老师可以提前两周告诉学生将要举行的古诗词背诵比赛的主题,让学生准备。如这一期以李白诗为主题,两周后看谁背得最多,给一定的荣誉称号和奖励,激发学生背诗的动力和兴趣。

四、有效诵读

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低而且背了易忘,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抵制心理。因此,吟诵才是背古诗词的最好办法。我国传统古诗词有一定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人读书常常摇头晃脑不是没有原因的。教师不需要要求学生像古人摇头晃脑的那么夸张,但是要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跟着节奏来诵读,加强记忆。首先,诵读时要求吐字准确、清晰,不多字不少字。第二,要正确断句,理解诗句的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三,诵读要有感情。在培养朗诵和语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诗适合怎样的背景音乐或者可以给诗配上什么乐曲可以将诗词像歌曲一样唱出来。

此外,很多古诗词已经被谱成流行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素材,让学生从学唱歌来积累古诗词。让学生能偶尔换一种心情,愉快地接受古诗词的积累,快乐地学习。

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赏析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赏析诗歌的主旨,这也是高考古诗词最常见的考点。那么怎样把握与分析诗歌的主旨呢?

一、要熟悉古典诗歌的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类别

当我们对古人所写诗词的题材内容、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类别熟悉之后,每读一首古诗,就会顺着古人的想法去思考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一般来说,按题材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诗、爱情诗、哲理诗、边塞诗(军旅诗)、田园山水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而古人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见的类别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相知相思;长亭送别;别恨离愁;思妇闺怨,等等,这里主要以送别诗与边塞诗为例来展开分析。

(一)送别诗

1.兴起原因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难以再见面,因而古人更重视送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留给居者(留别),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2.感情主旨

①全诗基调凄清缠绵,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如白居易的《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②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③借别抒怀之作。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但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决心。

(二)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不少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

边塞诗歌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歌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歌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与奉献精神,如杨炯的《从军行》。

③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如高适的《燕歌行》。

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⑥表达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如徐兰的《出关》。

二、要掌握如何分析诗歌的主旨――“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诗歌是用来干什么的?诗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毛诗关睢》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这是诗歌的本质特点。而诗歌靠什么来抒情言志呢?历览古词,会发现诗人主要借意象抒情(间接抒情)。当然诗歌还可以直接抒情,但中国古诗讲究含蓄和韵味,靠意象来抒情的占绝大多数。诗歌主要借意象抒情,这是古人写诗的规律。意象是出现在诗歌中的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包含四大类:景、物、人、事。而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意象特征是相融合的,因此要从赏析意象特征入手来感悟作者情感。根据诗歌的本质、规律,分析诗歌主旨的总方法就是“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三、要掌握诗歌主旨题的作答步骤,答案表述清晰完整,要点突出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THE END
1.《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第2份(共2份)《现代教育技术》2022级小教(文)自测使用。 第九单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1. 在现在教育管理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实现最优化就是()。 A.教学设计 B.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C.教学评价 D.网络课程 * 2. 信息技术与课程https://www.wjx.cn/m/77098264.aspx
2.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答案与试题(精选6篇)《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技术基本要素包括:(人、学习资源、过程) 2.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情景性策略)3.演示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印刷、广播、电视、(动画、网页、流媒体和课件)4.过程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各类网络交流工具,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x935q3.html
3.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习题与答案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 )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层次划分。 A.系统 B.课堂 C.方案 D.产品 正确答案:C 2、以下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化教学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B.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利于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 C.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转变自己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exercisedetail?id=9a9a0b5f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4&fr=search
4.大学生心理降活动策划14篇1)10月x日晚上7:30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教室播放电影 《舞出我人生2》 2)观影目的: 通过青春类影片的特点,抓住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年轻人的视角探求梦想的真谛,追寻心灵的宁静。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激发新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未来的憧憬,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cehua/4374161.html
5.数学教学反思合集15篇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 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学前班就没有配套的可见,自己也没有去钻研。 3. 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 学生不动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要自己点名起来讲;又如学生说出一些https://www.ruiwen.com/jiaoxuefansi/6943097.html
6.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537316.html
7.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文档《当代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章一简答题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亲密有关的3个重要方面.答:1视听教学运动推进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2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3教学系统措施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https://www.doc88.com/p-73043874336145.html
8.现代教育技术全部试题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现代教育技术全部试题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88726
9.现代教育技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最佳答案 点击查看更多答案 1.1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1、【多选题】教育技术分为___的技术和___的技术两大类。 A、有形 B、硬件 C、无形 D、软件2、【多选题】教育技术AECT’94定义表述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___、开发、利用、管理和___的理论与实践。 A、计划 B、设计 C、评估 D、评价http://zunyi.ehqc.cn/ask/93_69.html
10.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期末考试答案1---6:对对错对对对7、请分析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相互关系。答: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则是实现这 种教育形态的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建立,教育领域也发生了革命性的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19/16/79930059_1131768900.shtml
11.福师14秋《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答案奥鹏作业网有学员问关于福师14秋《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答案的题目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具体如下: 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以下各种经验中,___不属于观察的经验。 A. 广播录音 B. 幻灯http://www.op5n.com/thread-59595.htm
12.2024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一次形考作业答案2、现代教育技术以硬件运用为标志有三个阶段,其中产生计算机辅导教育(CBE)、计算机辅导教学(CAE)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AL)是属于哪个阶段。 A、第二阶段 B、第四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一阶段 学生答案:A 3、以下哪个传播模式,把原来在传播学领域当中的一种简单传播关系转化成了教学关系。 https://www.xingkaowang.com/20426.html
13.福建湿课平台8809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参考答案【答案】:B 3.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A. 以学习者为中心,一搞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 倚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C. 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 D. 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119770
1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期末答案2023秋所有课程章节/期末均有答案,可提供word版,点击联系客服 2893 阅读100%包售后,放心支付 1.“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在研究中一般简称为( )。 A:TCK B:PCK C:TPACK D:TPK 答案:TPACK 2.在用百度进行搜索时,如果搜索的关键词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则表示( )。 https://www.wkebb.com/c/d6eb4dda148813ad6c094921ae67f708.html
15.2020年江苏省教育系统公开招聘(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月2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易考宝典软件 2024年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2024年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用书 2024年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易考套餐 2020年江苏省教育系统公开招聘(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1). 教学环境的选择对顺利完成教学过程有重要影响。下列教学环境中,你认为( )项最适合本课时的教学? https://www.etest8.com/jiaoshizhaopin/jiangsu/jyjsx/5258691.html
16.国开《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教学》单元6测试(100分,占5%)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教学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3金币,请先登录 新注册用户随机送2-10金币,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解决! 【答案为下面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 1.(判断题)根据词性的不同,词语的释义模式也有所区别。例如:名词更适合采用图片释义;动词适用于采用漫画释义并结合符号法。 对 错 2.(判断题)汉字https://otiku.net/?p=8822
17.2023年现代教育思想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要不断学生,努力提高实行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使自己具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强调学习的同时,广大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敢于探索创新,做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1一.为什么不能学生成为“缺少主体精神的https://www.yxfsz.com/view/1611921401308090370
18.研究性学习主题12篇(全文)如果能把农村初中的乡土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有机结合, 进行主题探究学习,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改变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定能达到提高农村初中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网络主题探究究”电子学案的基本组成与实施 在进行“网络主题探究”学习之前,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设计电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hnirxxx.html
19.政治教师教学反思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各学科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https://www.jy135.com/jiaoxuefansi/700999.html
20.诗词的教学总结实用(15篇)二、信息技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词教学首先要求的就是能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如临其境,很快地融入那诗情画意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声像集合的特点制作许多优美的画面,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音乐,积极努力地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视觉美、听觉美,融入https://www.qunzou.com/yuedu/shici/182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