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

现代教育技术学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发展最快的新兴学科之一,而且已成为跨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生长点。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传统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并正在从教育的辅助地位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这是对我国电教工作者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为传统电教向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转变和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条件和机遇。我国的教育技术界怎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做的事情显然很多,但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更新教育技术观念,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本文仅想就教育技术学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以及作为二者之内在统一体的教育技术观念对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指导作用,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求教于教育技术界的专家和朋友们。笔者认为,这正是跨世纪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一、对技术本质的时代反思

在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近几年从西方引入“94新定义”后,表面上似乎众口一词,但实际上对“94新定义”的理解和解释是很不相同的,甚至对本学科究竟应该叫“电化教育学”还是叫“教育技术学”都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究其理论根源,显然在于技术观和教育观中的分歧。

1、技术哲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技术哲学中讨论的最重大、最基本的问题是:技术究竟是什么?或曰技术的本质问题。这也就是技术观或技术的定义。人们的技术观首先是由技术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决定的,同时也受到对技术及其社会作用之哲学反思的技术哲学发展之影响和制约。

2、技术概念的历史演变

技术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真让你给技术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我国的《辞海》中,是这样给技术下定义的:“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它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和方法。”

我国的《哲学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技术的:“技术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西方技术一词源自希腊文lechne,意为“工艺、技能”。汉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包括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和作业程序。从本质上说,技术是一种劳动的形态,是人类自身功能的对象化的产物。”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这两个定义中,对技术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现代技术是在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文化、经济、社会的土壤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和研究现代技术的本质、规律及其理论界定,就必须对西方技术概念的演变发展作简要的历史回顾。

技术是一个的历史的范畴。在西方思想史中,技术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对知识和人类活动进行分类的哲学家,他最早对科学和技术作了区分,把技术称作“制作的智慧”,这代表了西方古代哲人对技术的看法和观念。这里的技术,显然是指同当时农业经济相伴随的手工工具和人们制造、使用这些简单工具的经验和知识等技能,从最初的技术定义中,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地看到在技术结构中所包含的两大要素:其一,技术是人类的创造性智力活动,这是技术的本质特征;其二,技术存在于人类使用工具改造世界的(制作)活动之中,这是技术存在的外部形态,仅仅停留于头脑之中的智力活动是不能称之为技术活动的,可见技术是人类使用工具创造性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人类的技术活动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使技术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给技术下了这样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划体系。”这是在近代科学诞生和与此相伴随的工场手工业兴起之后人们对技术的看法。目的、协作、规划体系等概念在技术定义中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技术的目的性、超前性、复杂性、协作性、系统性等特征已开始被认识和重视。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中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在蒸汽机出现以前,技术中的工具系统都属于人类肢体的延伸,而蒸汽机则是人体动力系统的延伸,从而在工具系统中加入了越来越强大的能源系统,并由此使工具系统中的机械部分从结构到功能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使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能力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迅猛发展,创造了近代以来依靠工程技术实现经济腾飞的奇迹。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呼唤人们从理论上总结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技术哲学由此诞生。德国哲学家E?卡普于1877年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被公认为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他在书中把技术看作是人类创造力的物质体现,把技术活动看作是人类“器官的投影”,这种技术观显然带有十分浓厚的机械论色彩,这是工业文明时代工程师乃至公众技术观念中不可避免的时代烙印,同大多数十九世纪的学者一样,卡普对技术的潜力十分乐观,把技术视为文化、道德和知识的进步以及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这也代表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价值观和历史观。

在技术哲学的发展史上,德国的两位哲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位是工程师、X射线专家戴沙沃,他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写出了《技术哲学》、《关于技术的争论》等一系列技术哲学专著。他深刻揭示出,由于现代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个体在技术发明中的作用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群体的共同协作和集体智慧,因此,人类技术发展的模式已经从以往的“开拓性”发明转化为“开发性”发明。后人正是在对这种“开发性”发明中分工与协作之复杂关系的专门研究,孕育和诞生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等横向科学或现代方法论学科。戴沙沃特别强调了技术中的创造性改造思想,在列举了许多定义之后,他给技术的本质下了如下定义:“技术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有目的的造型和处理而从思想中引出的现实。”

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以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所特有的人文关怀和冷峻目光,开创了对技术和技术社会进行哲学反思与文化批判的思想时代。

3、当今社会中三种不同层次的技术观

技术一词在当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当今世界的思想理论舞台上,对技术范畴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解和解释,对技术发展所持的态度也极不相同,有的颂扬,有的批判,形成多姿多彩的技术观。进入20世纪以来,这些不同的技术观发展成为系统化、理论化的各派技术哲学,并由此引发出当今技术社会中旷日持久的文化纷争。

各种技术观和技术哲学虽然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大体可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是从自然科学、工程学和经济学角度对技术的认识,以及在这一立足点上对技术社会作用的理解。这一层次的各种观点把技术看作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和物质手段。在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面前,人们看到了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因此许多人将手段转化为目的来追求。持这种观点的人普遍认为,技术能够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因而技术发展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他们将技术视为文化、知识、道德进步和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这是技术发展的乐观派。这种观点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但近20年来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市场逐渐减小。

第二层次是从社会学和生态学角度对技术和“技术社会”的批判。这是对理、化技术主导下急剧发展起来的西方工业文明及其“社会病”的反思与批判,其思想渊源来自空想社会主义,最激烈的批判是20世纪的两次高潮,一次是20世纪初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对技术社会的批判,斯宾格勒、狄尔泰、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20世纪西方哲学大师们是这场批判的发起者和主帅;另一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等一系列技术盲目发展的社会恶果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时候,生态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和哲学家联合在一起共同发出的呐喊,其前奏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霍克海默等当代哲学家的领唱,高潮则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震荡了整个世界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以及H?格鲁尔《被洗劫的星球》等一部部批判技术社会的力作。20多年过去了,这种技术发展中的悲怆曲调不仅无休无止,而且对社会心理的震撼越来越广泛、强烈。

第三层次是从文化哲学、哲学人类学角度对技术本质的透视。这种观点在本体论上把技术看作人的本质力量之公开展示,在价值论上把技术看作既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的“双刃剑”,在未来观上既反对盲目乐观,又反对一味悲观,而主张用辩证思维指导下的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观把握人与技术之内在矛盾和人类征服自然与服从自然的外在矛盾,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深化中,自信地走向充满更加复杂矛盾运动的技术社会的未来。

这第三种技术观的创始人正是马克思。一百多年以来,这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技术观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和纷繁复杂的的技术社会中得到了检验,并从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获得了丰富和发展。这些极其重要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显然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驾驭当代信息技术,包括当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术哲学立场。

THE END
1.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一门帮助师范生和学科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师范生和学科教师综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升其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教学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改进工作效能、促进自身专业能力持续发展。 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基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17cbdd325d39c27c419079
2.现代技术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反思(转载)本文的“现代教育技术”大体指目前方兴未艾的网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手段在教育上的运用。 最近读一位学生家长回忆自己当年上学的一段话,我颇有感慨。 他是这样说的—— 作为70后,我们这一代所受的教育虽然也是同样的教育,甚至还要更简单粗暴。但好在那时体系疏松,就像一张到处是洞的网,那一代的孩子仍有大量https://www.jianshu.com/p/99e5bf0c0435
3.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它为我们提供了更灵活、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尽管如此,它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普及的难度、过度依赖技术的问题以及技术更新的速度。但无论如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未来,它只会越来越深入我们的课堂和生活https://wenku.baidu.com/view/d158a100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f.html
4.提升教学能力,拥抱人工智能教师需要主动学习AI相关知识,了解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将所学、所思、所感、所获应用于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将AI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之间也应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分享AI教学经验和案例,共同探索AI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实现共同成长。http://www.jyb.cn/rmtzgjsb/202412/t20241210_2111281744.html
5.塑造未来教育的关键要素智能纺织设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演进,最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的人才,本文将探讨最新的教育理念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http://www.whfangyou.com/post/164.html
6.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描述文本中历史事件、科学概念或技术步骤之间的关系,使用与时间、顺序及因果相关的语言表达。 AI 教育应用:通过分析数据关系和预测因果逻辑,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W.3.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信息组织能力 撰写信息性/解释性文本,清晰地阐述主题和传递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kyMzczNQ==&mid=2651238898&idx=1&sn=85e5251f91e1b4ab327a4a0b9519ce40&chksm=8a30c2f0b6c07a15d01248ea429e1468653e9414916cb3369c01f684f9d8f2586ec2cb2d96c8&scene=27
7.沉浸式学习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改变教育方式教学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虚拟现实技术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悄然改变着教育的面貌。想象一下,当学生戴上VR设备时,周围的环境瞬间变得栩栩如生,他们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壁,而是置身于历史的长河、科学的实验室或浩瀚的宇宙。这样的场景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而是在现代教育中逐渐成为现实的一部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EP26D0556AUYG.html
8.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感受教育信息化、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与学等。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现代教育技术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230791
9.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在谈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概念的时候,先谈一下什么是教育技术。在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做出了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 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明确概括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在《教育技术手册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9/0306/09/62424046_819541683.shtml
10.请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请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96806918ee4f40e6bb7f5bdd88b6d6f2.html
11.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定义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定义1、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内涵及其定义?内涵: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理论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加涅的“针对学习条件的指导教学模式”以及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等。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https://m.renrendoc.com/paper/123384243.html
12.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内被人们大量使用的一个术语,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它更加强调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数字音像,卫星广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现代家与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旧https://edu.iask.sina.com.cn/jy/2QlxZEeVn89.html
1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解析以及运用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设计原理”,它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用来实际指导教学过程、为“如何教”及“如何学”提供具体处方的规定性理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解析以及运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解析以及运用 篇1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aoxue/414060.html
14.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 1、什么是教育技术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andTechnology,简称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定义: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对定义的理解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2435805_819628327.html
15.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8篇(全文)教育教学技术现代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物征。为了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要十分重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以探索提高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的新途径。同时,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满足于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1seke3b.html
16.教育技术的心得体会15篇显然,教育的外延要比教学的外延宽泛得多,教育包括了教学,即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这一广义概念的一个子集。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门学科或者领域的定义,教育技术比教学技术能更好的描绘出领域的现状,涉及更广的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2)theory改为study研究(study)指的是超越传统研究(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887686.html
17.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在线免费阅读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3.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建设。 4.懂得如何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知识点思维导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开始形成并快速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教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27915007050533950
18.现代教育技术(豆瓣)《现代教育技术》共分8章,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及其应用、教学媒体设计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教学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和现代教育技术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以“本章学习目标”、“核心概念”和“引导案例”等模块导入每章主题,并通过体贴、到位的“小贴士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80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