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媒体,是指直接介入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硬件),以及记录、储存信息的载体(软件),如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仪和投影片、录音机和录音带、计算机与CAI课件等。这两者缺一不可,必须配合使用。
一、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
教学媒体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一般来说,凡是使用时不需要电源的称为传统教学媒体,凡是使用时需要电源的就叫做现代教学媒体。
(一)传统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媒体是指语言、文字、印刷材料、图片、黑板、模型和实物。这些媒体使用方便,历史悠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是指光学投影、电声、电视、程序教学机器、计算机、各种网络等,按照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习惯上又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
1.视觉媒体
视觉媒体是指呈现视觉信息的媒体,主要有幻灯机、无声电影、投影机、数码照相机、视频展示台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2.听觉媒体
听觉媒体是指呈现听觉信息的媒体,主要有收音机、录音机、扩音机、激光唱机、MP3播放器、语言实验室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3.视听媒体
视听媒体是指同时呈现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的媒体,主要有电影、电视机、程序教学机器、录像机、摄像机、VCD、DVD、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二、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性
1964年,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ecluhan)在《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观点。例如,印刷品是人眼的延伸;无线电是人耳的延伸;传声器是嘴巴的延伸;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等。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从理论上揭示了媒体的最基本的性质。
(一)教学媒体的基本特性
1.表现力
2.重现力
3.传播力
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有无限接触和有限接触之分。
4.参与性
应用教学媒体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有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之分。
5.可控性
教学媒体使用的难易程度。分为易控和难控。
(二)教学媒体的功能
1.传递信息
媒体是因为传播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信息传播方通过媒体向信息接收方呈现信息,信息接收方通过媒体来获取、接收和反馈信息。
2.存储信息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信息,经常需要将信息存储起来,媒体具有存储信息的功能,如教育信息以文字、图像或声音等形式存储起来。
3.控制过程
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参与传播的诸要素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状况,对传播的效果直接产生影响,需要加以有效的控制,通过媒体可以完成这个控制。
(三)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1.教学信息的传递更加标准化
过去因教师或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了信息传递质与量上的差异,而现在学生能够通过媒体获得相同的教学信息,为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相同或相似的基础。
2.提供的经验更加具体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用视觉、听觉材料等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使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更加明确,使抽象事物的概念更加清楚,防止了过分重视讲述形式的教学。
3.各种学与教的理论得到更好的运用
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使已有的教学原则、认知规律、学与教的经验和理论最大限度的贯彻其中,从而使学与教获得最佳效果。
4.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现代教学媒体中特技效果、艺术手法及交互性的运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知,而且新颖多变的学习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增加其感知深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5.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三、现代教学媒体设计与选择的基本原则
英国学者安东尼.贝茨(Antony·Bates)认为: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替换的,关键是在给定的条件下采用何种媒体更合适;每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必须正确的加以利用,媒体再好,使用不当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世上没有“万能的媒体”,所有媒体都有优点与局限,应扬长避短的综合加以运用;对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最佳媒体的选择问题。
教学媒体的设计与选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必须坚持基本原则,并兼顾其他因素。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媒体对于促进完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来设计和选择媒体,是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
(一)最大价值率
价值分析是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优化分析方法。这里的价值是指“评价事物有益程度的尺度”。价值高说明有益程度高,效益大,好处多。价值低说明有益程度低,好处少。根据价值分析原理,价值(V)的高低,是以功能(所获得的报酬)和付出的代价(费用、努力)的比值来表示的,可用方程式表达为:
功能(报酬)
价值(V)=————————式2-1
要付出的代价
公式表示,付出的代价越小,而功能越大,则媒体的使用价值越高,预期的选择设计率则也高。为了提高媒体的使用价值,在设计编制媒体时可以采用如下的途径:①功能不变,降低成本;②成本不变,提高功能;③降低成本,提高功能;④成本略有提高,更大幅度地提高其功能;⑤功能略为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从价值分析的原理中可以得到启示:媒体的设计和制作,不能单纯地追求降低成本,也不要片面追求功能,而应以提高它们之间的比值为目标。
(二)共同经验率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老师和学生同时进入一种共同的传播活动空间,为了有共同兴趣的信息或符号进行沟通活动。但是要使双方能互相沟通思想,则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如图2-1所示。
图2-1共同经验律模式
这两个圆圈内各代表甲与乙的生活经验,其重叠的地方就是他们可以互相沟通的地方。因此,视听媒体的设计就是要以提供这种情境,展示共同的经验为目的。
这里共同经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学习环境中互相作用的共同经验;二是受教育者彼此之间,通过媒体来获得的共同经验,即一种经验为多数人所共有。这样不仅可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能有效地进行思想交流,也有助于小组集体学习,班级共同学习。
(三)抽象层次原理
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媒体可按其传递信息的具体性和抽象性,分为不同层次。选择媒体,其传递信息的具体和抽象程度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发育状况),而每一个层次都包含具体成分和抽象成分两部分,具体成分作为思考线索,以此为基础来思考抽象部分。两种成分比例是依学生水平而有所改变的,也就是应依学生水平而选择不同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