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特点范例6篇

开发优质资源的过程实际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过程。我们要校企共建课程,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完善教学文件,集合网络行业精英,各个专业的名师,集思广益,开发出既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又能适应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真正优质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如下6个步骤:

(1)把握整个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2)准确定位课程

(3)构建课程标准,完善教学文件

(4)教学总体设计系统化

(5)项目设计工作过程化

(6)课程资源丰富化(微课、学习任务单、动画、视频、在线自测题等)

2.以方便信息化教学为目标搭建资源平台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实现知识有效转移的合作过程。当前的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学单方面的教学有效,忽视基于学生学习有效为目的的课堂实质。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破点。

以此为出发点,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流程,为教师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提供一整套完备的解决方案。我校引进得实企业针对我校开发了基于信息化教学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平台。

此平台为我们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接口。从下面三个方面介绍:

第三,每门课程可以进行课堂在线测试,直接出考核结果,一是可以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二是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掌握程度,及时针对性辅导。

3.课程资源平台上传及网络互动

二、构建音乐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

(一)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意义

教学管理信息化不仅是教育资源数字化,还有管理工具和平台建设的现代化。教学信息化在功能上不仅能更好地呈现知识,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问题,增加智能性,使学生能够在交互性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学管理信息化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应用广度与深度。应用越广泛、需求更新和优化得越快,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就越大,共享的问题就越好解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遵循高等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充分利用音乐院校优质资源,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促进音乐院校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革新。高校面临着“教育质量优质化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而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作为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对于培养适应21世纪高素质音乐人才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指标

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指标体系,是建设步骤和效果的衡量标准,能客观反映音乐院校教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同时其应是一个动态指标,反映现状和发展趋势。不但要有硬件方面的信息化要求,而且还有制度保障、精神层面的尤其是人观念的信息化,需指定可操作性强的定量评价标准,更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定位、规章制度、内容与手段、师资队伍、管理理念等定性的建设指标,把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三)现实任务

依据教学信息化建设指标体系要求,主要解决两方面的现实任务:定性指标中,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提出的素质教育、国际化教育要求,建设内容应反映最新成果,教师方法和手段符合时代特征;定量指标中,设备和资金投入、资源拥有量、教师和学生参与度、评价与监控效果等均分阶段的不同要求。

(四)分阶段实施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数字化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适应时展新趋势的背景下,国内高校一方面开始大力发展自身网络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硬件基础与环境保障。另一方面,在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过程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各级各类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如何将已建成的资源最大限度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同时加快资源建设与应用步伐的问题摆在了各高校面前。各高校纷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资源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形成教学能力的、具有价值的、可以在教学中应用的要素。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在由支撑平台、应用软件、硬件系统等构建的网络环境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教学资源,比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资源和结构性较强的案例、试题、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课堂教案、讲授型教材等资源,甚至网络服务等都属于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主要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的,致力于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评价标准,并对其进行管理应用,以达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重目的。它的产生就是为了有效地整合并合理配置分散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使其更有利于统一的管理、搜寻、共享、评价,并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

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处理技术数字化。数字化处理技术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信号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使其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对它进行纠错处理也容易实现。2、处理方式多媒体化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存储、传输、处理多种媒体形成的教学资源。与传统的纯文字或图片处理信息的方式相比,经多媒体计算机处理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3、信息传输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传输,学习者可以在异地任何一台上网计算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4、教学资源系列化指数字化教学资源可由资源管理人员或教学人员对进行系统分类,在教学过程中向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系列的教学信息。4资源建设可操作化指教学资源允许学生和教师运用多种信息处理方式对其进行运用和再创造,师生还可将自己制作的资源(如电子作业)加入到数字化资源库中。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现状

2、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多,质量差,重复现象严重,优质资源匮乏。当前高校教学资源建设过于分散,可能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在建设。由于开发能力、技术水平有限。大多数所谓的“建设”是通过互联网将已有的资源下载后,进行简单修改后应用于教学。真正具有创造性、自主开发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研究

1、树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积极引导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个性发展和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选择性、开放性相结合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基于平台与工具的资源库和基于互联与沟通的资源模式。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由一般的资源库建设向开发面向学生的学习资源转变。以互联、共享为方向,以应用为目的,推动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的数字化资源共享系统。麻省理工、耶鲁等国外名校都推出了面向所有互联网用户的公开课程。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应建设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平台。

3、积极调动教学管理部门、学科教师、学生等各方力量参与到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中。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资源库的建设。然而,无论是大规模的区域性资源库,还是学校自建的小型资源库,普遍存在着资源缺乏系统性、资源数量不足以及资源的共享、交流和整合不力等缺陷,导致了资源库的实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必须依靠集体优势,只由各尽所能、互通有无,才能建成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资源共享系统,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

4、建立健全共享资源建设技术标准。所谓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化就是使不同的资源建设者在进行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采取统一的标准与办法,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模式。在统一的模式下,资源能够更好地兼容、复制、扩展、交流和移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共享。这样既提高了资源建设者的工作效率,又方便了使用者。目前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征求意见稿属于上层的技术规范,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通用性,因而只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最低技术要求和核心标准,但在实施资源建设时,需要根据这一规范制定更加具体的资源建设标准。

5、以应用为导向,重视共享资源建设的实用价值。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是最终目的,教学资源只有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以应用为导向,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应充分重视使用者的需求分析,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应的教学资源。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方兴未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问题已经成为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此进行的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既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又可以为网络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和重用,能有效整合与管理校内的各种网络教学资源,以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这对扩大学校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和科学化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彦钟.基于XML的教学资源动态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5(8).

[2]徐兆明.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3).

[3]刘万年施春明.对高校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教育传播研究,2006,2.3.

[4]李晓锋.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共建共享平台构建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

作者简介:

扈文英(1975-),女,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与信息化教学。

课题项目:

网上教学资源是开展远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网上教学资源的优劣直接决定远程教学的成败,在远程教学中要科学设计网上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各种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开发、整合、优化各类教学资源。

1.网络资源的有效性设计

为了加强资源的教学有效性,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第一,将中央电大的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到省电大在线平台中,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第二,教学辅导内容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辅导;第三,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无纸化考试辅导”网络课件,运用屏幕录像技术直观演示考试模拟题的操作过程。由于在网络资源的设计上把握了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原则,所以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受到学生的好评,尤其是我们开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无纸化考试辅导”网络课件,点击率非常高,加强了实践教学,大面积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全省各教学点学员都能从中收益。

2.网络资源的交互性设计

交互性是新一代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特征,也是有别于传统教学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教学资源只能单向而被动地传播教学信息,资源主要表现形式是文本,而交互性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主动选择和控制。设计网络教学资源要立足于整个课程,深入研究课程的重难点,尽可能的融入交互功能,学习者可以主动地进行选择资源,尤其对哪些实践性强的操作类课,在资源的设计中,应重视模拟操作和仿真实验课件的开发。

我负责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课程是山西电大开放专科的一门通识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应用的课程,考试为100%的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中实训任务占50%。远程学习者自学难度较大,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实训任务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完成的实训作业多数不合格,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实训教学。为此,我设计制作了具有模拟操作功能的实训教学课件资源,用屏幕录像、配音解说、实例演示、模拟操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可演示、可模拟操作的实践环境,实现体验式教学。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课件既做教具,又做学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分散在各地的开放学员自主选择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

二、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教学艺术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是关键。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其实就是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艺术进行有机融合,是远程教学成功的关键。远程教育中,要想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运用教学艺术最大限度地引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提高师生互动教学艺术尤为重要。

1.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指教师能依据课程的性质和远程学习者的特点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体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艺术性和独特创意。远程教学是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的课程教学活动,远程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技术处理,艺术加工。利用信息化工具,对课程教材内容进行信息化重组、创作,把课程教材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全球性的,可共享的课程信息化资源,整合到网络教学平台中,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学习者的自身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教材的切入点去开发多媒体课件、微课程等,创建的课件和微课程应该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生动直观、化静为动、图文声并茂、模拟实验、仿真等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远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深化远程师生互动教学

远程教学主要有三种互动形式,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习媒体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影响远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利用信息技术的角度谈谈深化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互动讨论中师生不同角色扮演的策略:电大远程教学中,师生交互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课程在线教学平台的课程讨论区,教师利用课程讨论区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教师参与互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以教师身份进行引导与启发,同时可以通过改变网络ID号的方式变成学生身份来参与互动讨论,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成为互动讨论中的参与者。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1当前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片面看重数量,而忽视本身质量。广大职业院校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学校网上教学资源应该说大多在量上已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资源的质量并不高,用户少,建设与应用比例失衡。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是紧紧围绕基本资源建设,缺少精品资源,许多资源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

1.2资源库交互性、可扩展性较差

目前,多数的教学资源不具备用户上传资源的功能,学习者只能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却不能向资源库提交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利于资源库内容的丰富。同时现有的资源库采用集中式的存储方式,将资源存储在指定的服务器或磁盘中,当存储介质的空间被完全占用时,就无法向资源库系统中注入新的资源了,只能增加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来添加新的资源。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将造成资源库无法访问。

1.3脱离学习者或教学对象,缺少对学习者的研究与分析。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中学阶段学业成绩参差不齐,我们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应具备多样性和全面性,从而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2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应实现的功能

2.1资源建设定位。应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对资源的使用对象,即学习者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他们的认识特点来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同时应保证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学习需求。

2.2资源展示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应精致美观,操作风格统一,画面简洁。资源建设过程中注重图片与图片之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对应不同的风格,同时每一个画面也要注意简洁,突出主题,内容不易过多,应有层感。

2.3操作方式,易学易用。学习者参与资源学习与应用,应具备良好的人机对话机制,学习者寻求资源与信息应用功能,一目了然,很清楚地知道如何使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与制作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同一功能的按钮,使用同一种图形,并放在同一个位置。这样便用学习者使用与操作。

2.4资源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学资源内容选取应体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

2.5实现资源互动及虚拟仿真功能。由于受资金、技术、时空、企业等等客观因素限制,学校不可能为学生提供涉及所有专业真实岗位的学习环境,如何有效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用户功能,这个部分则是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就教学资源建设量来说不难,难的是它的质量与功能实现程度。

2.6考核评价机制的设计与应用。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考核可检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突出关键技能点,具备公平性、激励性、引导性、趣味性。评价一个专业教学资源价值所在,其主要指标应包括考核内容是否与关键技能一一对应,考核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灵活,是否真正实现了“考核功能的重要作用”等。

3提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实用性

3.2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服务教学为前提。教学资源设计制作得是否成功,最主要是看它是否渗透了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是否有效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然后再来看它在多媒体技术方面运用效果如何。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制作教学资源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设计,在实施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重心还是应放在如何将最科学、最先进的理念、思想和思维方式融入到教学资源中,这样制作出的教学资源才会对专业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3.4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设计教学资源,实现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设计应用效果,关键在教学项目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要求教师创造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选择了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学习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网络游戏的技术,进行闯关与升级,这将会及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4资源建设效果教师信息化水平是关键

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受重视,教师应自己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无疑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请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培训班。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比赛,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进阶阶段,鼓励学校教师参与信息化虚拟仿真技术设计与应用,通过下企业参与仿真实训教学软件的设计过程,掌握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资源仿真制作技术与应用能力,这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操作技能以及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的了解与掌握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学资源设计、制作和应用应围绕教学需要为主线,促教学质量提升为终级目的,有所取舍。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必须坚持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同时在资源整体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各层次学习者的学情情况,这样才真正抓住了资源建设的精髓,才能真正有效服务于专业教学需求,使我们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感受到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好处。

[1]任为民.关于网络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研究,2002(03).

[2]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01).

[3]杨启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础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08).

关键词:艺术;教学资源库;云计算

1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特征及现状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了若干年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高校也纷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新兴的科技被应用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中,从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等等。其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逐渐得到普及。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

1.1资源库重量而不重质

许多高校提起教学资源库,都非常自豪地宣称自己的资源库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T(数据容量的单位,1T=1,000,000兆比特,后同)。其实,如果请专业工程师来进行分析比对就可以发现,数据库中存在大量冗余或无效数据。举个例子,某高校美术学院和设计学院都单独建立了设计类图片素材库,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数据是重复的,因为它们都是艺术设计类的图片素材,尽管它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所以与其比拼资源库的规模和数量倒不如提高资源的质量,那样才更有意义。

1.2简单复制而缺乏独立特色

沿海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成果也较为显著,比如高性能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智慧化校园管理体系等等……因此一些信息化建设发展较迟缓的高校常常会追寻那些高校的足迹,这样虽然能少走弯路,节约资源和经费,但如果前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对自身特色的考虑,那么就会变成其他高校的简单复制版,缺乏自己的特色,缺乏独立性。以教学资源库为例,如果两所高校教学资源库里面的数据库模型的构造、列表的制定、搜索的语法,甚至一些表单数据的定义方式或内容都一模一样,那将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1.3管理平台落后且缺乏统一的体系

目前,只有少数高校使用了新型的云计算平台来管理教学资源库,如PaaS平台模式(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这种模式基于云计算服务器平台和开发环境,因其服务的灵活和高效及无与伦比的可扩展性,正被Google和Amazon等软件巨头着力推广使用,将PaaS应用在教学资源库中[1],不仅提高了资源库的横向扩展性和服务的自由度,也提高了资源查找效率并有效改善用户体验。除了管理平台尚未采用PaaS模式,多数高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各自为政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比如教务、学工及各二级学院都只建设和使用自己的系统,它们之间缺乏统一的API接口,相互独立,成为信息孤岛,数据和资源无法得到更有效的共享和利用,所使用的数据也相对存在局限性。

2教学资源库建设中需重视的方面

2.1面向教学和科研

教学资源库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那么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以及众多学生,将会是最直接最主要的用户和体验者,所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从教师及学生的实际要求出发,如果脱离师生的实际使用需求,而空想一些功能和内容,那是没有必要和浪费资源的。每一名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使用习惯都不同,那么为考虑这些不同,必须有一套体系来融合这些需求,既不能将资源库搭建得散乱不堪,也不能呆板的统一成一种模式,这是一门相当的学问,需要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联合各教学单位认真考虑和研究。

一旦教学资源库建立之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这包括对系统管理员和用户的培训。除了年轻教师,一些资深的老教授也需要适当的培训,因为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并且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培训不仅是一种技术的提升,更是一种理念的转变。

2.2面向资源和云计算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在互联网上高速发展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它能通过使用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共享池,而高效地利用池中的资源、服务、存储空间等并且有着非常好的扩展性和便捷性,因此我们在建设教学资源库时,应引入云计算技术或基于云计算的管理平台。另外,互联网中的公共云资源也可以加以利用[2],开放学校教学资源数据库与公共云之间的互联接口如“阿里云”等,这不仅能节约学校资源库的建设资金,还能极大地扩展资源库中的各类数据资源。

2.3面向安全

一般认为,教学资源库的软硬件搭建好之后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教学资源库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会被非常频繁的使用,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安全性问题将会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采用云计算技术的教学资源库,既包括架构的安全性,也包括运行及管理中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及风险评估方法也是必须要重视的[3]。曾经有过一个案例,某学校的一台DNS服务器,在经过防火墙映射到公网IP上,使用不到几个小时,就被黑客扫描并挂马,导致整合服务器瘫痪并且严重影响学校网络的正常使用。教学资源库比单台服务器要复杂的多,更需要谨慎地对待其安全性这一环。在前期规划阶段,就应该重视整个系统的安全,比如专业的防火墙、防病毒设备、入侵预防系统(Intrusion-preventionsystem)、流量分析和控制等等。即便是教学资源库构建规模比较小的高校也不能因其规模不大而完全不考虑安全这块。在后期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也仍要考虑安全性:如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是否应该划分不同的权限,申请使用不同的资源是否需要不同等级的审核等等。

2.4面向学生专业发展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所使用的教学资源通常需要自己积累,很多教师进入课堂时都携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者u盘以便在课堂上使用这些资源和素材。但由于个人所积累的资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专业、学识、阅历等而带有局限性,且全部依赖自己携带的教学资源既不方便,效率也低,如果能有教学资源库的帮助,教师可以轻松找到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数据,而且得益于网络的普及,也不再需要携带笨重的设备或者带着这些数据到处跑。另外,一些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他们手上有一些好的资源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共享给其他的教师及学生使用,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

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对于学生专业发展及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相当多的裨益,教师在建设与使用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能力也能得到相应提高。一旦高校的教学资源库建立得较为完善,并且推广度较高,使用效果较为理想,这也会促进高校进一步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这对教学资源库的发展也是一种良性循环。

3艺术类院校教学资源库的特点

艺术类院校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上有一些特殊性需要考虑,如设计类的专业,无论是室内设计、环艺设计还是工业产品设计等,都会需要大量的图片素材资源;如影视和传媒专业,会需要大量的视频资源;音乐类专业会需要大量的音频资源,而这些资源与普通的文本资源相比,数据量非常庞大。以一部高清视频资源为例,90分钟的1080p的视频约为7~10G(数据容量单位1G=1000兆比特),相当于约三万五千本文本书籍的数据量,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艺术类院校在规划建立教学资源库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比其他普通高校需要更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否则,在投入使用后,因为占用空间很快达到系统所能支持的上限而无法继续扩展,给管理和使用带来巨大的不便。

艺术类院校有些特殊的资源,比如一些名画或者雕刻作品等,这些资源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这也需要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前期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

4总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然成为趋势,并且需要不断的完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间包括许许多多需要注意的方面:软硬件设备的采购、系统的集成调试、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排除、后期的改进或功能更改、人员的培训管理、安全防护、内容……每一方面都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艺术类的高校,更是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发展适合自己的艺术类教学资源库。由于其涉及的面非常广,仅凭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学校的行政领导、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各教学单位的通力合作,这样建设完成的教学资源库,才更有实际使用价值,也更贴近广大师生的需求。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不仅有利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而且还将为学校建设成为“智慧校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骆正茂.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03).

THE END
1.超全教学资源网站,教师一定要知道的平台!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师必备的教学资源网站,题库组、教材、PPT课件、公开课视频都可以找到,可以帮助你快速备课,进入工作状态,上班时间高效完成工作,其余时间留给生活。 一、题库组卷 (一)学科网 一个专门提供试题试卷、课件、教案等资源的网站,网站有免费和付费的资源,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小学到高中各个科目不同版本教材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670258933
2.智慧教室需要哪些设备?打造未来教学的创新利器广凌科技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综合性,帮助学校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转型。总之,智慧教室的建设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需要物联网设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备、资源管理及运维设备,以及数据自动化处理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学校可以提供更加高效、互动和个性化的教学体验。而广凌科技作为行业的引领者,凭借其创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1651038831234164&wfr=spider&for=pc
3.下面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中的软件资源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面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中的软件资源的是( )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效率。考https://www.shuashuati.com/ti/0f92effa5e3944b5b9eb4042fe137f79.html?fm=bde71828935d9a4deceffc4dd572852a22
4.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内容在软考中,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并掌握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等关键模块的功能和应用。同时,考生还需要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实际问题。 https://blog.51cto.com/u_16236282/11385028
5.教学能力比赛现场提问备赛题库及答题要点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资源、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六个组成部分。 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 职业活动导向; 2. 突出能力目标; 3. 项目载体; 4.能力实训; 5. 学生主体; 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 化教学。 http://jsfz.hbgyzy.edu.cn/info/1070/1407.htm
6.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基于大赛的教学设计应用与方法三、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手段的融合与应用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能力。但是,有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教学 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教学”,这是不正确的。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内容讲解,让学生利用手机或平板进行辅助教学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没有真正改变“教师传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096_1114008175.html
7.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哪些难题?表现在学校基础条件普遍较弱,各方面建设经费紧张,信息化建设只能靠积极争取项目解决,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缺乏固定的年度经费投入,应用系统和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因资金问题得不到落实。 2、学校管理层信息化意识不强 很多学校的管理干部还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没有认识到校园信息化在未来教育教学改革http://www.qzdatasoft.com/show-30-548-1.html
8.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合集15篇)通过培训,使我们掌握了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办法,进修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办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办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依据、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时间分配、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https://www.jy135.com/jiaoxuexinde/2437154.html
9.下列教学资源中,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是?()多选更多“下列教学资源中,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是?()【多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是()。 A.挂图、磁带、录像机 B.电视、电影、实物模型 C.磁带、动画片、实验器材 D.电子图书、网络视频、多媒体课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面选项中属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中的硬件资源的是( )。 A、https://m.shangxueba.com/ask/20651363.html
10.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缺点有哪些?吴进军名师工作室3.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4.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 5.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2021-10-09 10:02:15 3楼 叶慧琴 话题:1 精华:0 积分:55 信息化教学,在美术课堂上可以:1、提升学生美术学习兴趣;2、强化学生美术创新能力;3、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4、拓宽学生美术视野 2021-10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topic/show&sid=1108&id=214247
11.信息化教学的课题研究(精选6篇)(二)信息化教学的手段 1.“三通两平台”:即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享的范围涉及“校校-班班-人人”。2.“名师优课”:鼓励全国有能力的名师进行以“晒课”为形式的资源共享。[1]3.“微课”:顾名思义,微课即在微视频的基础上,制作8分钟左右的优质学习资源。[2]4.“翻转课堂”:即颠覆传统教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5nv61qg.html
12.信息化教学资源58张课件.ppt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信息化教学资源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信息化教学资源1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241信息化教学资源概述教学资源的概念对于教学资源,有很多不同的界定。在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教学资源是指可以包括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AECT94对教学资源的界定:教学材料、教学环境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88447633.html
13.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问卷调查(学生问卷)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职业院校信息化应用状况,进而对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进行研究。 请您阅读下列对信息化教学的描述,选择最认可的选项。此份调查结果将以数据统计形式进行整体呈现,不会对个人有所影响,分析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绝不涉及商业用途!请如实填写本校情况。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时间!1https://www.wjx.cn/jq/19752668.aspx
14.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哪些?推动教育创新:云计算的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适应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带来了资源共享、数据存储、协作学习、在线学习工具、虚拟化硬件资源、教育应用系统与软件https://www.kdun.com/ask/774959.html
15.信息化教学设计赏析八篇教学设计主要考核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因此,哲学课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解决一节课、一个原理,还是一个单元的内容,然后进行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设https://dxhx.fabiao.com/haowen/11277.html
16.教育技术工具盘点:五大免费软件助力教师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软件运用二维码可以更好地展示教师风采,在每个老师照片旁都附有一个二维码,用于展示老师更为丰富的介绍。在展示学校优秀学生时,还可以将学生的先进事迹拍成视频,并制作成二维码,放在照片旁边,扫描后就可以更全方位地展示学生。 二、101教育PPT 101教育PPT是一款专业的备授课一体化教学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PPT资源,覆盖了中https://blog.csdn.net/2401_85574249/article/details/14238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