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层级三路径双画像”数字化教学资源,精准赋能“同班异层”教学合作示范项目校企合作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制度趋向多样化、分类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班级生源结构多元化、生源基础扩大化现象日趋明显,如何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样、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实施扬长教育,坚持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差异化教学,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聚焦“同班异层”个性化教学需求,针对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普遍存在的“资源内容同质、学习路径单一、评价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应用贯穿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过程实施、诊断改进的全过程,构建了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三层级、三路径、双画像”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二、建设机制和举措

(一)设计差异化学习目标,创新数字化资源分层级建设的方法,建成覆盖7大专业群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和课程中心

学校按照“开课必上线、线下必线上”的基本原则,制定《在线课程建设与实施管理办法》,指导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课程上线比例达到98%。全部在线课程设计差异化学习目标,开发三层级颗粒资源,解决了数字化资源个性化设计不足、冗余不够的问题。

1.校企协同设计差异化课程。学校按照“既坚持底线标准,又留有拓展空间”思路,协同中国铁路集团广州局、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行业企业专家,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每门课程逐级解构为“模块(项目或任务)-积件(微课)-素材(颗粒)”,构建课程知识技能树。每个知识技能点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设置从低到高的三层级目标,打造出结构化课程650门。如图一所示。

2.校企协同开发高冗余资源。学校制定视频、音频、图片、动画、虚拟仿真等9类资源规范和模板,保障数字化教学资源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借鉴德雷福斯技能进阶模型,每门在线课程开发对应“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专家”的三层级菜单式颗粒资源,建成覆盖学校7大专业群的数字资源中心和课程中心,建成在线课程650门,25所院校共建共享,实现了资源供给侧与个性化学习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如图二所示。

(二)提供三条学习路径,利用知识地图和学情分析工具导航推荐,形成了“分路径-导向式”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

学校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要求,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每门课程提供三条进阶式学习路径,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学习阶段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每条路径以知识技能点为单元,横向上以虚拟仿真、三维动画等情境资源靶向牵引,纵向上从三层级资源个性化选择推荐,解决了学习路径单一、自主学习易于“迷途”的问题。

1.每门在线课程提供学习三路径。按照“素材(颗粒)-积件(微课)-模块(项目或任务)”逆序重构,每门在线课程构建知识地图,提供“初-中-高”三条学习路径,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完成后,支持学习者重选路径进阶提升。

2.每门在线课程提供知识地图靶向牵引自学。学习者在知识地图导航下,“沉浸”于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数字化模拟应用场景,游戏型、通关式资源靶向牵引自主学习。如图三所示。

3.学习平台依托学情分析工具提供资源推荐服务。以知识技能点为单元,按照知识技能点实施单元自测,学情分析工具依据自测结果智能推荐其他两级资源,以便学习者巩固深化或转入后续学习。

(三)开发精准评价学习效果的工具,实施两次“双画像”评价,评价结果回归课堂应用

学校适切教学诊断与改进需求,从知识掌握、能力达成、学习偏好三个维度,研制18个指标、59个观测点的在线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校企协同开发“学习行为记录数据挖掘系统”等19个软件,建成基于大数据的学情分析系统;课前、课后分别对学习个体和班级实施两次“双画像”评价,评价结果回归课堂应用,解决了线上线下学习评价脱节、评价结果回归课堂不足的问题。

1.实施两次“双画像”。学校聚合课前课后在线学习行为数据、互动数据、练习数据和课中学习测试数据,构建用户画像模型,从知识掌握、能力达成、学习偏好三个维度,对学习个体和班级两次“双画像”。如图四所示。

2.构建第一次“集体画像”和“个人画像”。课前,根据在线学习数据生成一张该教学班级的“集体画像”和该班每名学生的“个人画像”。教师根据班级的“集体画像”和学生的“个人画像”,明晰学情,设计课堂教学策略;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3.构建第二次“集体画像”和“个人画像”。课后,根据课堂授课后学生在线测试和在线学习数据第二次生成一张该教学班级的“集体画像”和一张该班每名学生的“个人画像”,教师依第二次“集体画像”评估课堂教学效果并形成整改策略,依第二次“个人画像”评定学生成绩,并开展针对性辅导,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学生根据第二次“个人画像”,补齐短板,自我调整,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三、建设成效

(一)校内深入应用,师生广泛受益

1.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高职学生是最大受益者。学校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泛在学习,学生满意度高。广东省高职质量年报对我校学生学习情况调查(2020)显示:一、二年级课堂育人满意度分别为93.37%、91.81%,比全省平均高3个百分点;课外育人满意度分别为94.63%、91.15%,比全省平均高4个百分点。

2.以教学应用为根本,提升了教师的数字技能

学校主持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2个(全国铁路院校排名第1)、省级4个、校级12个;建有精品在线开放课国家级1门、省级12门(广东省排名第4)、校级135门;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15门;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20年全国铁路院校唯一),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和课件大赛一等奖4项,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成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单位;建设分层级颗粒资源20TB,358门校级混合式、64门信息化示范课程;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57本。

(二)校外推广辐射,惠及数字资源洼地

1.成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国内25所院校资源共享

学校牵头成立轨道交通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定“准入、更新、共享、转换、保障”5项制度,国内25所院校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分中心,7年为轨道从业人员提供账号2.2万个,资源使用率、下载率国内领先。

2.借力“一带一路”倡议,优质教学资源走出国门

学校依托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和东南亚轨道交通职教联盟,汇集近万个微视频、5万多条高铁素材资源,推广至老挝等6个东南亚国家。

1.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出版《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等专著2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32篇;获“学习行为记录数据挖掘系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9项。先后在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等场合作经验介绍15次,吸引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60余所院校来校学习,在国内12所院校全面应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THE END
1.技工教育网技工教育网秉承“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基于云服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院校管理、校企合作、知识服务、信息交汇于一体的知识应用服务平台,为技工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一图二服三课四库五展”的综合性功能。http://zyjy.class.com.cn/
2.化驱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组数据带你看→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动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的“建用学管”,建设一大批高水平慕课,上线智慧高教平台,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实现了优质资源从少到多,学习规模从小到大,应用水平由低到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之路。跟教育小https://www.chinazy.org/info/1006/18819.htm
3.全省仅10所!我校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数字经济下的近日,我校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2024-2025年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数字经济下的未来劳动力技能提升”项目。 本项目在四川共遴选10所院校,项目坚持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引进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Q0NjQ3Mg==&mid=2660938341&idx=1&sn=568325eaed711263f646c5e34c78f9e5&chksm=85619c92d6c1880a49db59d3fa61c2e24918c4a36d576322a0a78c907fc1768c8992f4911ac6&scene=27
4.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学习中心.pdf 18页内容提供方:wangyueyue 大小:6.16 MB 字数:约4.42万字 发布时间:2018-04-08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151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学习中心.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08/160589417.shtm
5.在线教学能力应成为职校核心办学能力新冠疫情将在线教学由原本的辅助教学形式转变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中国教育迎来了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大契机。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大力推进以强化在线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5/t20200512_325332.html
6.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通用8篇)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jiaoyujiaoxuelunwen/20100703230634_183165.html
8.中教全媒: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育训并重,融合发展”终身教育建成适应“双讲台”的师资力量和专家团队,积累丰富的“模块化”数字学习资源,建设“体验型”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健全终身学习的延伸化服务,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担负起时代赋予终身教育体系的新使命,强化办学职能https://www.hnpt.cn/info/1019/15960.htm
9.理论基础构成要素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聚焦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紧扣《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具体要求,我们认为,目前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提升的要素框架应为两个维度(基础办学能力和关键办学能力),10个要素内容(加强党的领导和班子建设、持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对接产业优化教育教学、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https://zjzx.hbvtc.edu.cn/info/1030/2570.htm
10.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字化”主题获奖成果分析通过对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背后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了职业教育在大数据、智慧环境、在线学习空间、智慧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剖析了在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功能完善、学习环境数字化改造、虚拟仿真软件研发、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体制https://www.lnxdfwxy.com/info/1046/9319.htm
11.职校老师必备的课件下载网站!你想要的这里都有!今天,小编给老师们精心筛选了6个职业教育课件资源网站(已确认都是安全网址,部分网站需要付费才能下载),赶紧收藏并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老师们~ 1.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http://download.cucdc.com/ 2.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和数字学习中心 http://zyjy.class.com.cn/index.jsp# https://m.sohu.com/a/327506264_214420
1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鞋服舒适性技术】展示: https://www.icve.com.cn/portal/courseinfo?courseid=4lwiaeomg6ja1f7k2sgxoq 1.教材简介 教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鞋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号2014-09)”配套教材,教材编写基于建设完成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在内容结构体系方面与教学资源库信息化资源一一对应,将线上https://jwc.wzvtc.cn/wzzyjsxygjghjc/sswzyjygjghjcs/2021/12/23/116820.html
13.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要面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数字赋能破解标准化、集中学习的范式,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造以教室为中心、开展集中化教学的传统模式。具体而言,需要依据人的个性化成长、多样化成才需要,打造适应人人的虚拟加现实的多元化学习和实训空间;基于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形态的技能学习资源体系http://www.cqnx.com/html/content/23/05/2768.shtml
14.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每学期,学生都要去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与生产实际进行对接,通过企业实习,学生能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在生产实际中,感受到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场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企业标准的深度对接,提高教学效果。我校汽车类专业学生每学年都 在天益汽修厂https://www.xyteach.com/news/info/16
15.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是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这一个核心理念的,将用户的价值作为中心思想,将用户的体验作为核心内容,用产品来塑造品牌,这个理念希望达成的目标就是使得学校能够认真的发挥高职院校培养多层次多样化人才。职业院校应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打破传统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https://www.yjbys.com/bylw/jiaoyuxue/155729.html
16.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范式二是资源维度。此维度主要涉及到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的融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学习内容。三是人才维度。此维度主要涉及到教育教学和科技人才的融汇,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综合上述分析,科教融汇是指科学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相互转化,在技术http://www.zgjjzyjy.org/newss.asp?id=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