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政元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挖掘空间解析几何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2结语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吕林根,许子道.空间解析几何(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慧卓.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J].大学数学,2019,35(5):40-43.

[4]祁卫红.浅谈唯物辩证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1,(24):58.

[5]牛英春,张天宇.思政元素在《复变函数论》混合课改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6):204-205.

[6]高宁,张梦.对“课程思政”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课程论”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8,39(10):59-63.

[7]阎昕明.如何激发大学新生对数学专业课的兴趣——以高等代数第一节授课为例[J].大学数学,2018,34(06):37-40.

[8]朱永婷.一道空间解析几何习题的多种解法[J].高等数学研究,2019,32(2):37-38.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思政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所有课程当中,并且能够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向学生不断的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政课程能够达到目前学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并将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我们目前还在探索当中,我们将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案例,为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1社会心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优势

1.1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时常遇到学业、生活、情感方面的挫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阴影,因此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人了思政教育的体系之中。而社会心理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正确的看待自我。社会心理学教师可以挖掘出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蕴含的很多的德育元素,例如正确的沟通方式、合作能力、价值观的培养、自制力的培养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綜合心理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1.2思政元素可以渗透进社学心理学中

课程思政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这就需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而社会心理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具有非常多的契合点,二者可以实现自然的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社会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以及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这些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这个背景就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可以说这些因素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这些都与思政教育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社会心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政治制度、角色规范等内容时,都可以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解与思考。

2社会心理学的思政教学策略

2.1精准提炼社会心理学中的思政元素

在社会心理学课程当中不断的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政元素,教师还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找准思政元素的契合点,不断的将社会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到一起,在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的同时,还要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情况下限制课时。教师还应当研究人们在社会传言中所在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规律,并结合专业进行学习,精准的提炼社会心理学当中的思政元素,使得社会心理学和思政教育不断的融会贯通,也不会受到专业教学的冲击。

2.2积极应用网络平台,适时引入思政内容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网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社会心理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授“自我意识”这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一个小词论,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的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特别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理想的自我,以及现在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哪些差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并引入一些革命先烈和当代奋斗者的事迹,鼓励学生勇于追求自我,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实现自我的价值。

2.3创新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保证目标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完成,因此这个过程一般我们将其称之为过程性的评价。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将其作为结果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在设置社会心理学考试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思政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重视。

2.4教师要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完善的发展,教师就应当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的调整是自我的心态意识,并且完善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教师每天以乐观的态度,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社会心理学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价值取向、饱满的教学热情对学生产生影响,实现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融合。

3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思政课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思政还是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步优势进行探索,不断的挖掘教材当中所原有的思政元素,将其和专业知识融入到一起,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刘听.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与设计[J].大学教育,2020(04):25-28.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

一、前言

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我国现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通常会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知识“死板”不灵活,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弱。就生源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比较复杂,在国家采取措施降低文化课程录取分数提高艺术专业录取率的情况下,许多学生无法进入艺术类专业,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扩大招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资源不足,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质量迅速下降,给原本存在不足的专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就有待引起重视的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更加困难,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力度。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调研

(一)调研内容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祖国文化、所学专业、社会责任的了解程度,透析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意识,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提出解决方法,根据开设课程的特点,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文化、工匠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调研反馈

(三)调研的统计与分析

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效果的对策

(一)将思政工作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德育情况不够普及,对于国家层面、精神层面、价值层面的内容未有太多涉及,虽然学校有开设思政课程,但是针对面比较狭隘,授课内容专一化,因此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入不同类型的课程教育教学中。将思政工作贯穿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目前,不少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做了大量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调查发现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思维,没有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应遵循的原则出发,制订可实施性较高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

(三)根据不同类型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思政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遵循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思政元素融合方式,有目的地进行专业课教学。以设计类课程为例,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革命内涵,将其自然引入专业知识教学中,让学生交换想法,各抒己见,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彼此的交流互动,更加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红色经典的认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课程设计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宣传和发扬。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能准确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顺利成长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五、以“手绘设计实训”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一)专业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爱学习、爱专业、爱学校的“三爱”情怀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其具体做法与思路是:以建设校园文化为主旨,将校园手绘明信片的设计融入项目式教学中。在校园里进行调研。对学生学习、生活方面深入调查,记录下美好的校园风光。体验集体生活、感受教师的谆谆教导,感受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借助专业特长,对校园视觉特征和元素开发进行补抓,在认识校园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视觉的特点,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照片资料的搜集,分组对学校的风景、人物、美食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表达,使学生发现专业的价值。通过对设计方法和表现形式去深化设计方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小组成员对样品的反馈,发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验证创作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以校园明信片的外延作进一步思考,推广学校的特色文化,使学生感受劳动生产过程,懂得天道酬勤,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学习的价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手绘设计实训”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践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难点。专业负责人从专业技能的层面对企业、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企业需要的技能,从需求方的角度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另外,课程负责人组织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确定思想政治教学的融入。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如在本门课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校园明信片设计方案”为中心,将校园调研、设计元素提炼、可行性验证、草图绘制、后期效果处理等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分发,将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课程思政的内容应用在本门课程中,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推广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四)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

六、结论

思政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重要意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情况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以思政元素在学校专业课中的有效融入为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改革措施,要将思政教育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体系。

[1]赵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陕西青年,2019(11).

摘要:本文以高校税法课程为例,分析了在税法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了通过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常规教学中、将课程思政嵌入到专题教学中等路径,对税法课程思政改革提出具体建议,并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在税法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旨在进一步贯彻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施专业课程思政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税法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

一、税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二、税法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实现路径

(一)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常规教学中

目前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侧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较少涉及到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增强育人者本身思政教育能力之外,还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高校税法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就当融入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税法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合历史、经济社会发展、时事政治等知识,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税法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性,感受学习税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价值。课程内容中具体的思政教育元素设计如表1所示。

(二)将课程思政嵌入到专题教学中

作者:郑新楠李小玉王飞

【关键词】课程思政;制药分离工程;教学改革

1“制药分离工程”课程内容和特点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重点研究药物提取、分离、纯化、浓缩等理论与技术,现代药物主要由化学合成药物、天然药物和生物发酵药物等组成,所以药物分离工程也涉及了化学、中药与生物交叉的领域,集成了化学分离、中药分离与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2]。本课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围绕制药工程领域药物提取工艺、分离技术、纯化技术、浓缩技术的全过程,探讨药物提取工艺、分离技术、纯化技术、浓缩技术等工艺原理、制备方法、数据计算及其实际应用。“制药分离工程”主讲化学合成法制备原料、中草药粗产品、生物发酵品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重点讲述萃取、非均相分离技术、精馏技术、膜分离、吸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过程、结晶、电泳、手性分离、干燥和造粒等单元操作原理及其在制药领域的应用[3]。作为原料药生产下游过程的分离纯化,在整个制药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将思政政治教育贯穿于“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涵养、思想品德,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思政内容的筛选

3“制药分离工程”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融合设计

根据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目标,融合课程思政目标,进一步结合该课程授课的具体内容,深入挖掘与课程单元操作高度契合的思政元素,以教材、宣传手册、课件、讲义、图片、微视频等为载体,构建思政教育主题案例贯穿于课程各章节中,通过案例法、研讨法等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的思政教育[4]。思政元素应契合相应的操作单元,将价值导向和引领贯穿于科学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中,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部分教学案例如表1所示。

4思政内容的融合方法

4.1充分利用智慧教学系统,推行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具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实时信息互通,远程通讯,师、生、第三方评价等多主体参与等各项功能[6],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我校教师正确有效使用超星泛雅一平三端的教学管理平台对课程思政建设,将与课程思政内容相契合的思政案例、课件、宣传册、讲义、微视频通过该平台与学生共享,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后。

4.2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5结语

关键词:课程思政;纺织品整理学;教学改革

一、“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二、“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1.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染整加工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水的软化方法;掌握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合成纤维、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2.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能独立制订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加工工艺,具有分析和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3.在素质发展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求真务实、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四、结语

实施“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载体,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胡靖,马星宇,王俊荣.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4):41-43.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关键词生物制药;药理学;课程思政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对课程思政的科学概括和集中阐述。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新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能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热爱度,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工科”专业课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2-3]。

课题组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在常熟理工学院工科生物制药专业必修课药理学课程中,进行了初步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和实践,期望为“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药理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药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药理学主要内容具有多学科基础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特点,核心任务是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医药文化、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责任感,以及“是药三分毒”的药物使用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4]。

2药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和有机融入

课题组在查阅文献、深入一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整理思想政治教育点,确定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旨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2.1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中,结合药物的发展历程将科学家的故事导入课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科学自信。如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药物文献之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抗击疟疾做出突出贡献等。用这些案例激励学生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着力提升科研原创能力,未来在科技创新上不断突破。

2.2社会责任

2.3法制观念

结合“”史料和关于的宣传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白吗啡等特殊药品具有双重性,正确合理使用能解除患者的疼痛,但如果管理或使用不当,药品将变为。结合现代药品、的发展态势,呼吁广大学生提高对的警惕性,洁身自爱,远离。

2.4科学素养

以弗莱明发现革命性药物青霉素的例子,教育学生任何重大发现都是必然的偶然,这种偶然只留给有心人,唯有努力付出,才会有回报。用英国药学家亨奇和肯德尔发现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创新,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探索的精神。

2.5团队合作

以抗幽门螺杆菌药三联法或四联法使用杀灭幽门螺杆菌、头孢羟氨苄与藿香正气水合用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瑞格列奈与克拉霉素联用导致低血糖等例子,引导学生提升大局意识,培育协同作用、团队合作精神,尽量做到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

2.6关爱生命

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实验动物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应当对其有着敬畏的态度和感恩之心,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将平等、尊重、关爱的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敬畏生命、学会感恩。

3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的具体措施

3.1提升课程组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课题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教学经验,但思政教学理念的积累不够,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内容引入的过渡显得生硬晦涩。课题组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开阔视野,转变思想,强化“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理念和意识;积极争取教改项目来支撑课程思政教育,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水平,使药理学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2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顶层设计

3.3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药理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成效

课题组对生物制药专业2018级本科生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网络问卷调查,92的学生认为药理学课程思政线上资源比较好,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药理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使他们收获甚多。将课程思政引入药理学课程,达到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丰富了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了良好的学习风貌,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且推动了一部分同学的课外延伸学习。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这是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的良好教学形式,是新形势下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育人过程的重要途径。课题组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还未完全成熟,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将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并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质量。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杰,邹洪涛.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9(8):60-62.

[3]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6.

[关键词]高分子基础教学;信息化教改设计;课程思政设计;教学诊断与反思;职业技术教育教学

受疫情影响,各大院校都面临传统线下教学模式难以开展的现状。为响应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计划,各院校纷纷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教学和疫情后常态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推广应用。化工专业领域学习课程《高分子基础》的教学也要打破传统,建立基于职教云和在线虚拟仿真操作网络平台的课程设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和在线虚拟仿真操作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活动,并结合课程教学资源挖掘“课程思政”内涵,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技双修的教学目标。

1《高分子基础》信息化教改的设计理念

2《高分子基础》信息化教改的设计思路

《高分子基础》信息化教改的设计思路首先是要做好课程的整体设计,从设计说明,学情和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和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学习资源、企业岗位实践和考核设计等方面做好全面布局和实施计划,并根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明确课程育人目标、在课程整体设计中体现课程思政,挖掘思政素材。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精心做好每一次课的教学单元设计,优化课程单元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

3《高分子基础》信息化教改具体实践

4信息化教改诊断与反思

[1]吴芳.“课程思政”视域下《高分子化学》线上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20,48(21):196-197,200.

[2]刘雄伟,刘畅,俸婷婷,等.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推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21,48(01):185-186.

[3]王芳,王建广,来常伟,等.在高分子学科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J].广东化工,2020,47(17):214-215.

[4]秦四勇,李琳,江华芳,等.高分子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Carothers方程的应用”为例[J].大学化学,2021,36:2007053.

[5]闫毅,颜静,姚东东.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1,36:2008023.

[6]贾曌.在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8(21):167-168.

[7]张杰,邹洪涛,毛海立,等.《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2):67-68.

[8]李晓冬,胡鹏程,张甜,等.对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课程的思政研究[J].广州化工,2021,49(2)107-111.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价值观;内在逻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授课方法;探索实践;多样化教学

1概述

2021年4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是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课题。《机械制图》作为理工科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石油工程、化学等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应用范围广,实践性强,知识点多,需要培养学生的制图基本功,知识点较多。本文针对《机械制图》的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并进行实践,探讨多样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机械制图》课程授课现状分析

2.1教师教学实施现状

2.2学生学习现状

《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一上学期,由于学生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没有零件制造加工经验以及测量基础,对于该课程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导致前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而且,部分同学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所以要更多地探索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法。同时,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差,不能养成“主动学习、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加上课后缺乏复习和练习,造成学习效果差,甚至所作三视图都无法保证最基本的对应关系。

3《机械制图》课程新授课方法探索与实践

3.1应用Solidworks软件辅助教学

针对目前教师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发现部分同学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问题,可以采用“形体分析法”的方法对零件的形成方法进行分析,Solidworks软件是一款简单实用的三维绘图软件,功能强大,可以通过拉伸、旋转、扫描、放样等方法成型,Solidworks软件还有零件、装配体、工程图等几大模块可进行实体设计,因而该软件的应用过程与《机械制图》课程的授课理念基本吻合[2]。形体分析法是《机械制图》课程中一种重要的形体理论分析手段,其主要是把一个物体分解成若干基本形体或简单形体的方法。形体分析法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几何体简化分析,对于学生形成头脑空间体系,在三视图的绘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形体分析法对于构建空间想象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完全凭借想象能力分析从基本形体到零件的中间过程,对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初期学习时,辅以Solidworks软件进行绘图,把每一步零件的形成过程通过讲解和立体图像的形式展现给同学,建立直观的教学模型,视觉上的三维图更有利于形体分析思维的养成。

3.2课程思政融入课堂辅助提升学习兴趣

3.3阶段性测试提升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3.4将CAD绘图融入课堂、技能考核

《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原本三次实验上机课,通过CAD软件的学习加深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验课的内容主要以抄画三视图为主,并未对实验课进行考核。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CAD软件融入日常教学中,在手工制图基本功教学完成后,在绘图中可以采用CAD软件进行演示,增加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增加CAD实验课的重要性,对实验技能进行考核,以实际工程零件作为CAD实验的大任务,改变学生对于实验课不重视的态度,实现辅助《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CAD课程的技能考核,增加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通过工程性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

3.5机械零件认知课程

4新授课方法与传统授课对比

笔者对石油工程技术1905~1906班采用传统授课方法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授课,课上以老师讲解为主,课后布置作业,安排习题课讲评。经过一轮的授课,开始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授课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并对石油工程技术2004~2005班采用新的授课方法进行实践,经过两轮的授课后,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试卷成绩等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

4.1学生学习状态对比

在未进行新授课方法实践时,平时的课堂中大多数为教师讲解,课后布置作业的方式。由于刚接触该课程,学生难以建立起空间想象能力,所以直到课程最后仍有部分同学没有真正融入课堂,所画三视图仍然无法保证最基本“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制图基本原则;课堂积极性不足,有的同学遇到会解答的问题也不主动举手回答;由于缺乏过程性考核,复习任务完全积压到期末考试前,复习不及时,在课堂上对知识不熟,也导致学习不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学生课后与老师交流少,不能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交流;课堂缺少思政点,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兴趣较低。针对2020级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推行了新的授课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的使用,提升了学生对于抽象三维实体的构建能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很明显的增强;课堂参与度高,大部分同学能够融入课堂,跟着老师的节奏,课堂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阶段性考核制度的实施也使学生平时作业效果和复习状态有了明显提升,课后主动在线资源学习并通过云班课等平台构建起与老师的联系;课堂思政点能够吸引同学,成为课堂活跃积极的引擎。

4.2考试成绩对比

5结论

对石油工程技术专业2019级和2020级分别采用传统授课方法和新授课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考试成绩对比发现,2020级的学生学习状态和考试试卷成绩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性更强,能够更好地执行《机械制图》课程所要求的绘图标准,达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能够为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应付考试的教育中走出来,实现主动学习。本课程的成功探索,为教学建设中其他课程实现“多样化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今后仍应为培养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而不懈努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尔东.“1+X”证书制度为测绘职教注入活水———看试点院校如何擘画建设蓝图[J].中国测绘,2021(05):36-43.

[2]万浩,丁展,王健,等.SolidWorks在《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71):186-188.

[3]王建祥,刁丽娜,林立松,等.课程思政背景下CAD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10):119-123.

[4]党进才.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74-75.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道德叙事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地有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触碰着当今社会的道德底线,我们应当反思传统的德育模式存在的弊端,道德规范的传递应该是一个在对话和交流中由受教育者进行自觉判断的过程,而作为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教学以前是否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任务,应当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真正发挥出德育的实效,而道德叙事正是在当前实践中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道德叙事的含义

二、道德叙事的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1.弥补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的不足

道德规范的传递,应当是一个教育双方平等交流并且受教育者通过自觉判断形成对其自身的影响,而不是一个通过死记硬背和灌输与被灌输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仍存在采用灌输和说教的德育方法,比如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学生往往被动接受并通过考试强制记住关于道德的知识,部分德育课堂变成了形式主义的走过场,可怕的是这已经成为部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心态,所以德育课堂变成了一个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灌输和刻板说教的过程,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意味着思政课堂特别思修课的课堂从呆板的填鸭式灌输走向鲜活的言传身教。

2.道德叙事让思政课堂亲近生活世界

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思政课的教学,思政课之所以给人“枯燥”“说教”的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课堂脱离了生活的土壤,学生觉得课本上描述的“近乎完美”的道德标准离自己和身边的生活很远,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而道德叙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情感的渲染中建构道德认知,德育课堂注入了鲜活的来自生活的真实事例,使思政课堂真正地回归生活世界,使学生从他人的生活经历和道德故事中体验真实的道德情操。传播道德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情感的渲染和共鸣传递和生成。因此,思政课特别是思修课的教育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形象、理解、感悟进而感动,把道德教育的视野由传统的知识体系转向真实的生活世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鲜活的叙事之中,使学生远离虚幻的道德说教,在日常的生活世界中体验他人奉献精神的价值,并激发自身的道德知觉,不断地体悟生活世界的意义。

比如在思修课第三章讲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时候,我们可以讲述媒体上广泛报道的广西工学院特困大学生唐勇军自强不息、勤工求学的故事,引导学生们尤其贫困的大学生正确面对客观环境中躲不开的各种困难,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苦难中奋起,把苦难当成人生的另一种幸福。在讲述过程中,我们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渲染,承认贫困的家庭条件带给贫困大学生的不幸和压力,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重点讲述唐永军如何在困境中崛起,并兼济他人,说明一个意志坚强、勇于进取的人,家境再困难也阻挡不了他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和实现,这样学生们会感同身受,感觉到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自己身边。

3.素质教育要求引入道德叙事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就包括综合的道德修养,并且素质教育要求德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以学生为本,而相比于仅能够为应付考试提供答案的灌输教条式的德育方法,道德叙事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道德故事,它把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兴趣放在了第一位,把叙事意义的确定权交还给了学生,这一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强制要求学生从教师讲述的故事中总结出教学大纲要求达到的课堂传授目标,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道德标准暗含其中的古今中外的道德故事,通过对恶的丑陋和善的美好的描述和褒贬让学生自觉地扬善弃恶,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增长见识和提高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因此,将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政课特别思修课中,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叙事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树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当前教材过分注重理论体系,偏离个体生活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避免让这门课程流于形式和陷入枯燥乏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政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具有独特的数字化、实时性、多媒体及交互性等信息传播优势,从而是当前信息资源最丰富及最便捷的传播媒介之一,极大影响了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与学习。新媒体既给传媒行业带来许多新模式与新理念,也给媒体受众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带来深刻影响。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可以与媒体受众们建立真正联系,受众们既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者。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使得个性化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媒体受众们,并且让每一位置身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受众对于媒体所信息的内容平等自由进行选择。①在此,信息传播已经不是传统的单向模式,而是多维双向模式。

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新媒体促使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发展巨大改变,传统依靠课堂灌输思政教育方式已经不再满足新媒体的环境教育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性,是当前各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

2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分析

首先,促进学生信息获取方式多元化。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快、开放性、广泛性等优点,使得学生信息获取方式从过去读书看报传统方式转变为网络上;信息表达方式从传统单向静态朝着现代多维动态等特点转变,而学生信息获取方式也从传统被动接受朝着主动搜索方向转变。

3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分析

3.1新媒体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与方式要求提高

当今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应用,学生对于不同新媒体应用表现为多样化的爱好与偏向,与学生相比,思政教育工作者相对处于一种信息占有劣势的地位,甚至对于新媒体运用意识比较,新媒体技术掌握能力较差等弱点。所以,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及时转变和调整思政教育工作观念,并且对于思政教育载体创新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3.2新媒体给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一定障碍

3.3新媒体促使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

新媒体不断应用与发展,导致信息更加快捷和随意,并且变得更加不确定性与难以控制。在新媒体中,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与违道德的信息迅速传播,如一些西方的消极思想借助新媒体大肆渗透,从而使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辟谣工作难度更大。同时,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庞杂信息,容易缺乏正确的判断与辨析能力,导致个人理想信念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混乱等,从而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效果。

4完善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应用有效措施分析

4.1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分析与鉴别能力

学生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在面临各类媒介信息之时的分析理解、选择质疑、评估及评估思辨等反应能力。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学生面临各类复杂纷繁的媒体信息,通常缺乏足够警惕与分析判断能力,容易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及自我认知等能力的混乱。②所以,各大高校应当重视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从学校的制度建设、物质保障及人力资源方面等,来加大对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工作的投入力度。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校园媒体平台,给学生们搭建一个媒介素养学习与培养平台,并加大对媒介素养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社会热点与网络信息焦点等讨论工作,以引导学生对媒体信息正确进行解读,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与培养学生对于媒体信息的判断与辨别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合理规范地使用各类新媒体等资源。

4.2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交观念

4.3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对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转变思政教育理念,要做到与时俱进,并可以有效地将时代新鲜元素加工与整理之后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和学生实际生活之中。其次应当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要确保在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中得心应手,从而可以熟练地将新媒体引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最后,要提高高校思政队伍内涵水平,提要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传统文化的素养水平,从而在实际思政教育工作中,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完美结合起来,以更好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4.4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但是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高校应当仔细分析和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新趋势与新特点,并及时转变传统思政工作教育理念,从学生成长规律与性格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有机融入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教学优势,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媒介素养,并有效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效果。

注释

①朱琳,王晨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1(2):84-86.

THE END
1.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近日,2024年“中国轻纺城·东进杯”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的获奖名单揭晓。纺织服装学院在此次大赛中表现优异,共获奖3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3项。本届大赛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绍兴文理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共设立“机织服用织物设计组https://www.ycit.edu.cn/info/1022/76506.htm
2.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基于纺织品创新设计驱动,围绕时尚创意纺织品、技术创新纺织品、民族技艺纺织品,构建校际、校企和国际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行业、企业、国内院校和海外纺织品设计的特色资源整合和集成,推动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企业设计人员培训、社会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广民族纺织http://www.zhijiaotong.com/subsite/fangzizyk9012wm45/
3.行业关注求职者速进!大量优质岗位等你来选化纤纱线涤纶工厂从事半精纺纱线的工艺设计,熟悉不同原材料,纤维长度的上机工艺,熟练掌握前后纺工艺上机,跟踪工艺上机质量,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薪资待遇:8000-10000元/月 联系方式: 总经理李向东 13806223533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晨阳村 富尔美技术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82G6505385KCK.html
4.记柯桥区职教中心纺织品花样设计专业创建人周李钧2014年,在周李钧的牵线搭桥下,柯桥区职教中心的花样设计专业与绍兴市光辉制版有限公司合作开办14级光辉花样班,并设立“光辉奖学金”。2021年又促成柯桥区纺织绣花商会在柯桥区职教中心纺织品花样设计专业设立“锦绣前程”奖助学基金,每年为困难学生提供一万元助学金,为优秀设计类学生提供一万元奖学金,并直接进行实习和https://www.tnc.com.cn/info/c-043001-d-3730356.html
5.2014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就业景:毕业生可从事家纺产品造型设计、家纺织物设计、纺织图案设计、绣花和绗缝设计、家纺成品设计与工艺、纺织品空间装饰设计、家纺企业生产管理、家纺产品营销及贸易等工作,就业与职业发展景广阔。 核心课程:家纺材料与应用、家纺织物设计与分析、纺织图案设计与应用、家居纺织品设计与制作基础、室内装饰织物设计与制作、https://wz.93ta.com/newsView/2014nwhzyjsxyzsjz_273/
6.“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基于产教融合“四新”机制的纺织品时尚设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金红梅,龚晓嵘,华丽霞,洪文进,侯肖楠, 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15512-1-1.html
7.信息网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职教高考招生专业有建筑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电子商务、室内艺术设计、纺织品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等。http://yuren.org/news/9247.html
8.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名单227 文史 王心睿 西安市长安区职教中心 P6 电子商务 228 文史 方恒 周至县第五中学 P6 电子商务 229 文史 李妍 周至县第三中学 P6 电子商务 230367 文史 韩婉玉 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Q0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8 文史 谭舒文 澄城县创新中学 Q0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9 文史 惠泽宇 富平县蓝光中学 Q0 https://www.sneac.com/style/8112.html
9.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的王牌专业,绍兴服装设计专业好吗染织艺术设计就业前景怎么样,是不是很冷门? 染织设计就业前景较好,就业方向主要为纺织品设计行业、专业饰品设计行业、大专院校及管理营销部门,从事染织艺术品设计、纤维艺术品设计、饰品艺术设计、媒体艺术设计等设计、创作、管理、营销、教学及科研工作。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大国,无论是在纺织品的制造和加工https://www.0710baby.com/post/238158.html
10.培训项目课程设计(通用8篇)因此, 对于一些宽泛的工作领域, 在进行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时, 可结合项目拆分为几门课程, 这就是项目分解原理的应用。如针对纺织品设计的工作领域, 要求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有:搜集资料和流行分析能力、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面料选择及运用能力、绘制专业效果图能力、一定的制板与打样能力、一定的工艺制定及工艺创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qd0qr.html
11.《BJBR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描述精选)》(Yanlz+SteamVR+5G+AI+VR+AR+MR24-纺织印染虚拟仿真软件- 25-220kV变电站虚拟仿真软件- 00-立钻哥哥带您从“虚拟仿真”到“虚拟现实” 00-立钻哥哥带您从“虚拟仿真”到“虚拟现实” 00-立钻哥哥带您从“虚拟仿真”到“虚拟现实” ++++立钻哥哥:这一篇我们来了解一下“虚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的区别,因为这个有混淆,随着在VR领域的不断深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9828217
12.山东服装职业学院2024年开设哪些专业?纺织服装类服装设计与工艺 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 表演艺术类音乐表演 时尚表演与传播 舞蹈表演 广播影视类新闻采编与制作 自动化类智能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旅游类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 工商企业管理 财务会计类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大数据与会计 https://www.zhijiao.cn/school/kszy/13641
13.企业调查报告(通用13篇)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7.17亿美元,同比减少7.79%,环比减少0.3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3.6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9.47%,环比增加2.84%。其中棉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也出现下降,棉纱线出口同比下降13%,棉制针织服装出口下降15%。 五、纱线进口持续增加 1月,我国进口棉纱线21.7万吨,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5.7%。在国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575137.html
14.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院校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纺织品设计、皮具艺术设计等专业鞋服舒适性研究与创新、鞋服企业产品技术开发、产品企划、产品营销岗位人员。 教材主要聚焦鞋服舒适性的研究,从鞋服舒适性概念入手,全面分析了鞋服产品穿着舒适性影响因素,并对应舒适性影响因素,指出当前能够对舒适https://jwc.wzvtc.cn/wzzyjsxygjghjc/sswzyjygjghjcs/2021/12/23/116820.html
15.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拟招专业一览表7艺术设计学院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3530021纺织服装 8艺术设计3680021艺术(艺术设计) 9建筑工程学院建设工程管理3470011建筑 10航空与交通工程学院空中乘务3530019市场营销 11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3530014电子电工 注:招生专业(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科目组等信息)和招生计划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下达为准。 https://m.027art.com/jiangsuzhuanke/HTML/GC414E9702Zm03.html
16.全国哪些专科(高职)有现代纺织技术专业2025年更新现代纺织技术主要研究纺织材料、纺织工艺、针织物设计、纺织品检测与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纺织技术领域进行现代纺织业工艺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例如:针织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针织品贸易等。 关键词:纺织 材料 工艺 开发 https://www.gaokao.cn/gk-mb/31/668-0
17.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大会在河南新密召开行业聚焦集群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纺织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白志刚围绕“立足地方经济,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 ——对江浙、中原地区高校纺织服装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作经验交流。针对河南服装规模不大、企业众多、发展迅猛的产业特点,他认为河南省服装产业应用型人才建设要以服务地方、服务区域、辐射沿海,建设具有中原文化特https://ctn1986.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8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