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职业规划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职业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引言

二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我校主要以2008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实验教材《人生成功早规划》为蓝本,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教育:

1.全面地认识自我

这不仅包括认识自我的兴趣、爱好、天赋、价值观及人生志向等内在禀赋,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所在地区等外在因素。通过分析以上因素,得出自己在学业完成后,打算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借助自我反思,认真思考及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学习及生活经历,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比较得心应手;其次,可以与同学、家长及老师交流,通过他们帮自己回忆及分析做什么比较擅长;最后,还可以通过心理测评来帮助认识自己。通过对学习及生活中一些问题的判断,帮助学生分析评估自己的兴趣及爱好,理性地认识自我。

2.广泛地了解职业

3.科学地规划人生

学生在基本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交流,在心中确立起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真思索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导师、父母及长辈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1.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实行导师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我校制定了“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制”方案,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双向选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师生结对名单。导师采用集体活动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学校还从校外各界成功人士中聘请导师,给学生做讲座,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职场体验去感悟教育学生。

3.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4.丰富辅导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测试、主题班会、报告、参观、采访、调查研究与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并增强对不同职业的亲身体验。如通过职业倾向测试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树立理想;通过采访身边的亲朋好友让学生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体会职业的甘苦等。这一系列活动,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感性体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家庭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组织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四结束语

在初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大的选择方向。初中生初步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迈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但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形态,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连续从事的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会主动参与各项班级或社团的活动,从活动的经验中尝试、检验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寻找自己比较喜欢、觉得能胜任的职业范围,探索自己可能的就业方向,职业的选择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教育有必要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设计和教育的任务。

一、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高度重视。但是,毕业生和在校生在其毕业后所表现出来的在就业方面的问题,表明我们的就业指导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1、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据了解,部分中职学生就读专业存在盲目听从或顺从的现象,有的是听从父母或亲朋好友的意愿,有的“从众”人云亦云,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清楚认识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缺乏清醒的估计,他们有的妄自菲薄,有的自视清高。常常不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导致他们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缺乏严肃性,在对待所承担的工作缺乏职业责任感。

2、缺乏正确定位,自视过高。许多中职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自视过高,高不成低不就,结果自断门路。如有不少学生对餐饮类的普通岗位不屑一顾,但是又难以胜任秘书、会计、报关等工作,于是求职就很困难。有的学生应聘还没有成功,就急于与对方谈待遇、讲条件,结果求职失败。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两千的工资,就情愿不去工作,定位过高。

3、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跳槽”现象频繁。有的中职生怕吃苦,怕当操作工。宁可钱少一点,也要工作安逸一些。结果有的遇到辛苦一点的工作,情愿“主动失业”或“另谋高就”。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多数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但往往有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有的对生存的压力缺少实际感受,有的对“工作”和“未来”存在困惑或抵触思想,也有的过分依赖家庭,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寻求工作方面缺少主动性,仍希望借助家长的帮助获得较好的工作。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对现有工作性质或职位安排不满,采取暂时放弃工作的态度。

凡此种种,不仅说明中职生在就业前,对未来的职业岗位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多方面的准备,也说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缺乏所致,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如果要真正解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在理论上指导中职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点

根据中职学生就业心态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应引导他们充分考虑人、环境、专业与所企望的工作之间的关系。怎样帮助中职学生规划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呢

首先,要引导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中职生在了解自己的目标思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价值观与自己成长的背景和客观条件以及个人获得各种信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的目标是迈向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目标,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这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第四,指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和了解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和决定,并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知己”、“知彼”、“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通过生涯管理的无数个“三步曲”组成的。所谓生涯管理就是掌握自己与环境的现状,根据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使自己保持最佳的状态,争取最大发展机会去实现自己生涯目标的过程。“三步曲”是指“发现变化、明确需要、进行调整”。因此,考虑到社会环境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会经常发生变化,要让学生认识到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三、通过情景模拟、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和指导的补充。

1、为了使学生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让学生为自己设计“我的探索期生涯目标”的活动方案,指导未来3至5年的生涯行动,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例如“抓斗大王”包起帆,知识型、专家型工人李斌等案例都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职业发展设想相适应的专业实训,增强就业能力。例如,我校在物流、会计、报关等专业开设了企业沙盘认知实训,学生参加这个体验式培训,可以亲身体验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在沙盘模拟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上升过程,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宝贵实践经验转化为全面的理论模型。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明晰企业组织结构、认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学会按指导操作、经营业务。通过协同训练,可以加强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认知实训使他们对职业前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学校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本学期我校安排了物流专业和报关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到栋方艾胜日化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80%的学生增强了就业风险的意识,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

生涯规划是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对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authorofthepostofnursingstudentsinthe"CareerPlanning"teachingexperience,thecoursesfocusonteachingstrategies.

【Keywords】CareerPlanning;inthelevelofnursingstudents

2009年下学期,笔者担任了护理专业两个班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任务,面对这门新的课程,笔者在如何使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在后续的其他德育课教学中进行跟踪研究,现将这一年以来的教学实践与效果研究总结如下。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乃势在必行

㈠中职生迫切需要通过学习这门课,来指导他们理性规划未来。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踏入学校,经过3年学习,毕业时年龄也就在18岁左右,由于年龄小、认知不足,在校期间“读书就是为了就业”观念不强,到该就业时不知所措,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护理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同时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引导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毕业时能正确选择职业,从容走向社会。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策略的探讨

㈠备课环节要注重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时代性。

教师的备课过程就是根据学生的状况及未来的职业特点对教材的处理过程。我校使用的是蒋乃平主编的《职业生涯规划》,适用的对象是所有的中职学校。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主要是当护士,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国政府的《护士条例》以及社会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进行备课,补充大量的资料,以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对照护士职业的要求,来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发掘的潜能。不能照本宣科,隔靴搔痒。

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四个年段中,共抽取260名学生进行测量,最后得到有效样本255名,有效样本在各年段分布如下: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共22题,主要通过职业自我认知、职前准备意识、职业决策依据、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期待和前景六个方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展开调查。

(三)施测及处理

以年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要求完成问卷。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送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有效回收率为98.1%。

(四)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方差分析法。

二、结果

(一)职业自我认知

以年段为自变量,职业自我意识水平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职业自我意识三个问题的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

1.兴趣、个性、能力

各年段两两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高一和高二年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普高高三和高职高三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73和2.85,与高二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

2.自己喜爱的专业

对于自身喜欢专业的了解程度,高职高三的学生,平均分达到了2.85,而其他三个年段的平均分介于2.44~2.73之间,高职高三的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段(p

3.自己喜爱的职业

对于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了解程度,高职高三生同样显著高于高一、高二两个年段,如表4所示。但与普高高三生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

(二)职前准备意识.

1.希望就读的专业

对于希望就读的专业的了解情况,高二和普高高三学生平均得分均为1.93,即介于“完全了解”和“有一点了解”的程度之间,显著低于高职的2.043分(p

2.希望从事的职业

对于希望从事的职业的了解程度,四个年段之间差异不显著,都在“有一点了解”的程度上下。

4.了解专业信息的途径

如表6所示,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选择了解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最多的均是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分别达到了44.1%、69.0%、73.2%;而高职高三学生了解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则转变成“老师在学科中的渗透”,选择这一选项的占全年级人数的30.0%。说明高职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授课之外,能够联系专业知识向学生渗透有关专业实际运用和就业情况等信息。

(三)职业决策依据

1.决策者

经过统计,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分别有82.4%、91.5%、80.4%、78.3%的学生选择“自己选择就读的专业”,显著高于由父母选择、老师推荐等其他选项。

2.性格、能力

在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更适合哪种职业”一问中,高二和普高高三的得分分别是2.18和2.23,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531),程度更接近于“有点了解,但不多”;而高职高三的得分为2.52,程度接近于“很了解”,且得分与高二有显著差异(P=0.002)。

(四)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1.了解程度

对于“是否了解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四个年段的平均得分仅达到2.00,即“有点了解,但不多”的程度。

2.感兴趣程度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感兴趣程度”,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各年段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32、2.39、2.43、2.71;且高职高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感兴趣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段(P

3.规划者

有68.8%的学生认为“最适合对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是自己,但仍有14.5%的学生选择了“由父母决定”。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1.与高考的联系

有65.4%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有较大或很大的联系。

2.规划意识

对于“是否会对(将来要)报考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作规划”这一问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年段间差异显著(F=3.133,p=0.026)。其中,普高高三和高职高三的规划意识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P

3.重要性

在对待“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一问中,四个年段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得分在2.98到3.02之间,程度接近于“很重要”;从选择人数的比例上看,有54.5%的学生选择了“很重要”,25.5%的人选择了“非常重要”,可见有80.0%的学生都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4.必要性

对于“现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一问,70.2%的学生选择了最高项“很有必要”,说明了学生普遍希望此时能有人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指导。高一、高二、普高高三、高职高三四个年段对于这一问题的得分分别是2.57、2.70、2.66和2.63,总体接近于“很有必要”。

(六)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期待

有71.0%的学生希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90.6%的学生希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有84.7%的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90.6%的学生希望得到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指导;有52.0%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的优势在于对未来的目标职业能够提前作准备,42.5%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盲从,能够有目标地前进。

三、讨论

对自身的兴趣、个性、能力的了解,无论普高高三,还是高职高三,均显著高于高二;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只有高职高三显著高于高二。可见,由高二升上高三以后,高三学生对自身的兴趣、个性、能力等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就读高职的学生,这种发展更为明显。对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的了解程度,学生在高二升上普高高三后,没有明显加深;但是高职高三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的认识明显加强。

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发展,特别是高二升高三的一年尤为明显。另外,高二升高三时,我校学生面临选择普高还是高职,以及选择高职中的哪个专业,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等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但是对于专业和职业的了解意识,只有就读高职,即有了专业分化之后才能比较明显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高职单招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和职业。

(二)职前准备意识

对于希望就读专业的了解程度,高职高三明显高于高二,而普高高三则与高二没有区别。高二和普高高三还未划分专业,进行专业选择,因而还未探究自己希望就读什么专业或是对理想的专业仅有一个初步概念,未曾真正了解。而高职单招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对所就读专业的内容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然而对于理想职业的了解程度,四个年段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而且整体程度较低,说明大部分高中生对理想职业的了解并不多。这可能是由于职前准备意识较弱,或是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径缺乏造成的。

大部分高中生认为自己才是专业选择的主要决策人,体现了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心理特征,即自主意识高度发展,渴望独立,职业决策意识开始萌发。

高职高三学生比高二学生更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适合哪一种职业,而普高高三学生相对于高二则没有这一优势。说明由高二进入高职高三学习后,学生能够逐渐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根据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了解自己性格及能力,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就感。因此应多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探寻与之相应的专业和职业。

四个年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得分均不高,说明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还很陌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感兴趣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高职高三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段,说明由于已经做了专业划分,有了一定的就业方向,高职单招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表现出了更高的兴趣和需要。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最适合人选,但仍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由“父母决定”,体现了“有高度的独立意识但又有依赖”的矛盾心理。

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填报有较大的联系。大多数高中生的第一个职业选择往往是高考填报志愿时所作的匆忙决定。因此在高考前特别是高中阶段就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将自身特点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

对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部分高中生都表示认同。其中,高二在必要性上的得分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接近学年末,高二学生面临选择普高还是高职,以及选择高职的哪个专业的问题,在职业规划问题上出现困惑和迷茫,此时更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指导。因此在高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十分迫切。

(六)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期望

急性病毒性肝炎可发生轻度白细胞减少,可能和病毒对骨髓的抑制有关。慢性肝病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白细胞在脾内破坏增加,白细胞减少可在(1.5~3.0)×109/L之间,偶尔可能更严重。白细胞的减少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可行脾切除术,术后白细胞可上升。肝病病人脾切除的死亡率是很高的,除非病人确实有白细胞减少,否则不应做脾切除。

肝炎时常有嗜酸细胞增多,这可能与肝脏释放大量嗜酸细胞趋化因子,以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关,这是患肝病时的一种保护性机制。白细胞增多可见于继发性肝炎、酒精肝炎、肝脓肿和肝的恶性肿瘤。在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在慢性活动型肝炎中可发现红斑狼疮细胞;免疫球蛋白很高的病可出现骨髓浆细胞增多。

2红细胞的变化

慢性肝炎病人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量减少,这通常是由于胃肠道出血所致。在门脉高压的病人,贫血常继发于胃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在胆汁淤积和酒精肝硬化的病人,可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此外,鼻出血、牙龈出血和外伤出血都可以加重贫血。贫血通常是正常红细胞型的,这是由于慢性失血所致的小红细胞血症和肝病病人固有的巨红细胞血症互相结合,往往转成正常红细胞。

脾功能亢进,脾储血增加,红细胞分解增加,可出现球形红细胞。在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时,由于红细胞摄取血内游离胆固醇,使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和红细胞膜的组分及结构比率发生改变。可产生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如薄的巨红细胞、靶细胞、棘细胞。薄的巨红细胞常和巨成红细胞骨髓有关,在肝功能改变时,这些细胞消失;靶细胞也是薄的巨红细胞,它们是扁平的巨红细胞,其表面积增加,对渗透溶解的抵抗力增加,在瘀胆型肝炎中比较明显;另一种有剑状突起的红细胞,它们通常出现在酒精肝病的晚期,严重贫血和溶血也可见到。这种细胞的出现表示预后不佳。由于这种细胞膜的胆固醇增加,胆固醇和磷脂比率明显升高,它们的膜僵硬,易在脾中滞留,因而寿命缩短。

酒精性肝炎可出现厚的巨红细胞,这可能和酒精对骨髓的毒性作用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关。肝脏中储存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量下降,在肝细胞坏死时,维生素B12释放到血液中,使血内维生素B12的水平升高。大细胞性贫血在慢性肝病中最少见,如存在可用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

红细胞增多可见于原发性肝癌,但很少见,只占肝癌病人的1%,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产生过多的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破坏增加主要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还有棘细胞的膜缺陷,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脾脏不是红细胞破坏的部位,脾切除或皮质激素治疗很少有效。酒精性肝炎可发生急性溶血,这种病人还存在高胆固醇血症;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人可有自体免疫性溶液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急性病毒性肝炎,一个很少见的并发症,一般见于非甲非乙型肝炎。其病预后不良,现已报告用骨髓移植治疗。

3血小板的变化

慢性肝病时常见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肝病时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作用于血小板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解。此外,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小板可显著减少。重症肝炎并弥漫性血管凝血(DIC)时,消耗大量血小板,可引起血小板迅速降低。急性酒精中毒时,血小板减少可能继发于胆酸盐减少,直接抑制骨髓或减少血小板的半衰期。

肝病时血小板的功能较差,抗肝素作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差是肝病出血的原因之一。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可用脾切除手术治疗,脾切除后血小板上升,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血小板缺乏伴有出血可输血小板。

4血容量的变化

慢性活动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积压容量常常增加,特别是合并腹水和肝肾综合征时,由于血容量的增加,稀释了周围血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下降,但仅有一半病人发生总的循环血红蛋白减少,没有腹水和水肿的慢肝和肝硬化病人,虽血容量有轻度增加,一般不用治疗,但应注意在治疗肝病时避免输液过多,因过多的液体可诱发腹水和末梢水肿。有腹水或末梢水肿时,可用利尿剂治疗,但利尿不要过速,要防止低血容量、血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肝肾综合征时,要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则处理,并治疗引起肾综合征的诱因。

5肝病的凝血障碍

大部凝血因子都在肝脏内制造,在急性肝细胞坏死时,这些凝血因子迅速降低,阻塞性黄疸病人,因胆汁不能注入肠道,引起维生素K吸收障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子减少,肝细胞受损害时,最先受影响的是Ⅶ因子,其次是Ⅱ、Ⅹ,最后是Ⅰ、Ⅴ也有减少[1]。急性肝细胞坏死可发生弥慢性血管内凝血,这些凝血障碍和血小板减少,门脉高压,易引起出血。

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都有一个相同的氨基酸(γ-羟基谷氨酸)。对这些凝血蛋白的羟化有利于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肝癌病人可分泌一种异常的凝血酶原(脱γ-羟化凝血酶原)检测这种酶可作为这种病的血清学指标。

去氨加压素可明显(虽然是暂的)增加因子Ⅶ、Ⅷ、Ⅳ和Ⅺ、Ⅻ。静脉输入对控制慢性肝病人的出血是有帮助的。DIC的治疗要控制诱发因素,如感染、休克、脱水,可应用新鲜血输入,新鲜冷冻血浆也可应用,一般不用肝素治疗。

记者从有关权威人士处获悉,在启动1000万亿投资后,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应对经济形势的重要部署是,加紧制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力争在2008年底或2009年初出台,并以高规格形式。这是自国务院总理2008年11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解决九大行业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届时,多项组合政策出台以促九大重点行业振兴。

三个棉花品种增效60亿元

美国新棉纤维强度创历史最高水平

研发

科学家开发出智能纤维

雅戈尔研制出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

大庆石化腈纶厂抗起球纤维获国家专利

福建研制成功再生竹纤维新型纺织材料国内首创

新一代新型纤维超细纤维BirlaModal成功面市

行业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受阻

天津打造纤维界面处理产业基地

振亚纺织一面料被评为“中国流行面料”

上海纺织行业协会挂牌成立

罗马尼亚4万纺织工人面临失业

国家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落户盛泽

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升为国家级

宁夏羊绒纱线出口同比增长1183.2%

中国纺织创意产业服务工程在绍兴启动

一、恩塞莱地区农业基础条件

(一)恩塞莱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刚果(金)北部地区为赤道型气候,高温、多雨、潮湿。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性气候,一年分为明显两季,旱雨季交替;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mm,年平均气温27℃。刚果(金)恩塞莱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草原性气候,其全年气候呈现周期性的规律变化。

1.雨季:10月中旬~5月上旬

(1)小雨季:10月~12月。降雨明显增多,是区分旱雨两季的分水岭,随月份增进降雨量也逐渐增多,据2009年记录,10月份降雨6场,11月份降雨10场,12月份降雨15场,且降水量也越来越大,10月份的普遍为小到中雨,至12月份均为大到暴雨。气温也逐渐升高,最高温度可达35~35.5℃,月份间温度变化幅度不大。由于此地距离赤道位置较近,整个小雨季里阳光强烈,中午时刻日光直射,光线很是猛烈。

(2)小旱季:1月~2月。进入1月份,降雨又变少。据2010年记录,1月份降雨5场,2月份降雨7场,且降水量也是由大变小,1月份多为大到暴雨,2月份多为小雨或阵雨。此季降雨虽然减少,气温却略有升高,最高温度为35.5~36℃,以晴朗天气为主,光线照射继续增强,中午时刻光强可达12万~15万勒克斯。

(3)大雨季:3月~5月上旬。3月份后降雨显著增多,呈现明显的大雨季特征。据2010年记录,3月份降雨15场,4月份降雨12场,5月上旬降雨5场,降雨明显比以前月份增多,基本上为“两天一水”的概率,且多为中到大雨,降水量较大。该期温度变化复杂,变化趋势为“高―高―低”,3月初温度继续升高,3月上旬达到全年气温最高点,最高温度可达36.5~37℃;3月中下旬温度开始下降,至5月上旬最高温下降为33℃左右。另外,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该期的光照强度也呈现“强―强―弱”的变化特点,但白天还以晴朗天气为主,中午时刻光强较强。

2.雨旱过渡季:5月份

5月上旬以晴朗天气为主,中午时刻日光保持强烈,仍有零星降雨,以中到大雨为主,此时仍然呈现雨季气候特点。从中旬起,开始表现旱季特征,据2010年记录,5月13日至月底,仅有1场小雨量的降水,此季每天早上和上午均为阴翳天气,云层较厚,基本不见阳光;中午时刻云层开始稀薄,阳光略现,中午12时后光照逐渐变强,一般下午13~16时都有或强或弱的光照。随着雨季逐渐向旱季过渡,降水明显减少,到后期基本上不再降水,且光照明显变弱。

3.大旱季:6月~9月上旬

4.旱雨过渡季:9月份

9月份为旱季转换为雨季的过渡月份,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气候变化特点,有的年份旱季特征多一些,有的年份雨季特征多一些,旱雨两季的变化这个月份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逐渐变化,所以一般把9月份划分为旱季至雨季的过渡季。

(二)恩塞莱地区的土壤条件情况

恩塞莱地区大多为沙质土,但刚果河流域局部区域土壤粘性较重。一般旱地表土层0-25cm为黑沙质土壤,20-80cm为黄白沙质土壤。表土有机质含量低于0.5%,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含量很低,PH值在5-6,保水保肥性能较差。

二、恩塞莱地区种植制度整体规划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形成的一整套种植方式,内容包括作物布局和复种方式。

在多年实地种植以及大量调查、走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加之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气候变化特点以及社会生产条件等充分了解,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全面安排、发挥优势的原则,可对刚果(金)恩塞莱地区的种植制度作以下整体规划:

(一)恩塞莱地区的作物布局规划

1.作物类型:

2.种植比例(以100公顷为例):

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中以产值效益较高的花生、大豆为主:花生田20公顷左右,大豆田20公顷左右,玉米田15公顷左右,甘薯田5公顷左右,木薯田5公顷左右,豇豆田5公顷左右。

3.地块设置:

按照果树占周边、经济作物偏远、粮食作物就近、蔬菜作物靠近水源、绿肥及饲料作物每年轮换的原则进行地块设置。

(二)恩塞莱地区的作物种植复种方式

根据恩塞莱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作物本身的生理生长特性,该地区的作物复种方式可有以下安排:

1.复种指数(熟制):

绿肥或饲料等。

在本地区实行一年二熟制复种方式,在第二季收获后一般都有2~3个月的休闲期,这样可以使土地赋闲,达到用养结合。

(3)一年三熟制:主要应用在蔬菜生产和绿肥、饲料生产上。

可有蔬菜―蔬菜―蔬菜,绿肥或饲料―绿肥或饲料―绿肥或饲料、绿肥或饲料――蔬菜―蔬菜、蔬菜―蔬菜―绿肥或饲料等方式配置。

2.轮作换茬:

在恩塞莱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中花生和大豆都是严忌连作的,因此在复种方式中要注意轮作换茬;各种蔬菜类型中,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也是忌连作的,在实际种植中也要加以注意。

3.合理间作:

在恩塞莱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实行高、矮杆作物的合理间作,如玉米//花生(大豆)、玉米//蔬菜、玉米//绿肥或饲料等。

(三)恩塞莱地区的作物种植茬口安排

根据在恩塞莱地区的实际种植,结合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每年5月份,因为该时期是雨旱两季的分水岭,5月中旬前降雨多、日光足;5月中旬后零降雨、照射弱。针对这种气候特点,应该好好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特征和水热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农作物种植茬口安排,从而减少种植的成本投入,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1]邢同胜.刚果(金)恩塞莱地区常规蔬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1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职业的合理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进行职业规划的人是大学生本身,是学生通过系统的测试分析,来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发展道路,树立职业目标,并设计实现职业目标的实施步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事关学生的人生发展,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为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

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指向具有矛盾性质:一方面,活动的目的在主体本身,主体的活动是为我的活动,“我”即主体是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活动的承担者也是主体本身,因而主体的活动又是我为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即主体又是活动的手段。人作为主体以其活动为其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既是目的性的,又是手段性的,是两者的辩证统一。

就目的而言,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指向自我的,即都是为我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我”乃是主体的自称,而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人的群体或类,因而所谓“我”可以是小我,也可以是大我。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这种“为自身而存在”即为我性,是主体活动的“目的因”,集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为人取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对学生本身进行全面的内在探索。就是了解自己――明白“我是谁”。即通过一些标准化、科学化的心理测试、形象测试、能力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等测试手段以及背景模式等各种方式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发现潜意识层面的自我,澄清自我的价值观,并了解自己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基础,是不断自省,对自己做人生透视,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弱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发现优点,改正缺点,避免弱势,这是科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二、需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因

人的需要的特点应该是物质需要或生存需要的紧迫性逐渐在下降,而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这样,所谓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就是除了物质需要以外,社会关系方面的和精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发展的自由需要等等,都应逐渐展现在人的现实的需要整体之中。这样一种需要结构,才是人或自由的个性所应具有的需要结构。缺少这样丰富的需要结构,人就很难发展出全面的能力体系,也很难造就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并且很难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生存境界。所以,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社会主义之所以把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作为目的,其根据也就在这里。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毕业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对于所选择的工作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所选择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条件考虑的少,甚至有些大学生只想有个理想的就业结果,而忽视了大学期间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重要过程。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迫切呼唤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我们依据休普的划分,又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对自身进行内在探索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也就是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了解。其中包括对社会大环境以及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分析;对社会热点职业门类的分布以及需求状况的分析;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外部竞争力、发展前景以及市场状况的分析等。这一环节能够使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提高学生今后择业的针对性。

三、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向机制

康德特别强调人是目的。在他看来,人之所以成为主体,首先在于人是目的,但他也不否认人是目的的同时可以是手段。他说:“在目的的秩序里,人以及每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本身,亦即他决不能为任何人单单用作手段,若非在这种情形下他自身同时就是目的。”人不能仅仅是使某种外在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他应当就是这种目的本身。可是,人若不以自己为手段,不通过自己充分的努力,也不可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目的,即能够在主体活动中得以实现的目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为大学生人生发展定向,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通过生涯抉择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解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人格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将总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大学四年全过程,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出阶段性的、适合自己的计划,使得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可执行的目标,因而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什么,该怎么做,才有方向感。每个人的发展总不可能“随心所欲”,生涯规划通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方案促成大学生的进步以及人格的健康成长。比如大一大二时,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比较多,大学生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到大三大四,要认真、全面、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专业功底,同时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阶段性,既有长期规划,亦有短期计划;还要有连续性,不可间断;更要有针对性,能够查漏补缺,全面完善自己。

四、效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衡量结果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大力激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需求,准确把握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按照主体尺度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突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中去,并使职业生涯规划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

1.汤耀平,罗明忠,穆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务[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宝元.职业生涯管理: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是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实现服务需求的目标,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体系,按类型教育特点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办好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打通职业教育纵向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既要重视学历职业教育,也要加强短期技能培训,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树立广大学生的劳动和技能意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衔接的通道。

一是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成才的立交桥,积极探索以专业对口为基础的技能型高考,实行中、高职相衔接的招生制度。目前我们多年实行的统一文化课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选拔,但是不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要求,建立从初级到高级,从中职到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对口为原则、课程体系衔接为基础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省教育厅从去年开始进行中高职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第一批有21所高职院校和55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工作,今年又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参与试点。2015年开始,我们要支持本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2年专科教育以及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招生比例。

三是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在县一级,要重点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拓展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县级政府要统筹各种政策性培训任务,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来统一承担这些培训任务,使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成为本地的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就业转移培训中心和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训练基地。

二、着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已启动达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印发了《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并审核确定了一批达标职业学校,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今后几年全省上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县一所”的布局要求。除了少数不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区,其他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这既是《职业教育法》对县级政府的要求,也是县级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各县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要改变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要强化教育督导的作用,加强对县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的督导,对没有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的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

第二,市、县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要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制定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分担办法。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这为加大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经费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必须落实到位。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加大对经费的统筹力度,认真做好达标学校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激励、推动本地达标学校建设。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达标学校建设与资源整合工作。据统计,全省现有534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多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具备,实习实训设施缺乏,专业师资不足,办学规模很小,办学效益低下,办学水平不高。根据本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省政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市、县(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对没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整合办学资源,推进达标学校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总体思路,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努力,使全省保留300所左右的达标中职学校,使其办学条件和规模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第四,要高度重视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化建设。专业标准化建设是达标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设区市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重复。要科学制定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室装备标准、专业师资配备数量等,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将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动一批专业标准建设,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大幅提升我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着力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提出“坚持三个立足,建立四项机制,实行九个对接”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并围绕这个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校企实现深度融合。当前有几项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一是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校企合作的意见。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规定企业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承担培养任务后应享受的相应权利和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是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度。

四、着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缺乏是我省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瓶颈。很多职业学校办不好,不是没有设备,而是缺少一批“双师型”“师傅型”的专业教师。据统计,全省职业学校生师比是28∶1,而国家要求是12.5∶1,全省专业教师缺额很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省县级职业学校大部分是普通中学改办而成的,大多数是文化课教师,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必须对他们实施转岗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对完全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的,要采取措施调离或安排其他岗位。各地要制订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要建立专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三是要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教师。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要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资格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职务(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要向一线专业教师倾斜,要为专业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管理

在努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要率先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

二要抓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和办学标准。要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完善学校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实习制度、学生制度、后勤制度、财务制度。要针对办学需要和我省省情,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的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促进职业院校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Sketchup是google公司的一套设计软件,目前已推出sketchup8版本,并且用户可以将使用Sketchup创建的3D模型直接输出至GoogleEarth里。Sketchup是直接面向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设计工具,其创作过程不仅能够充分表达设计师的思想而且完全满足与客户即时交流的需要,官方网站将它比喻作电子设计中的“铅笔”。

在职业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图纸设计创作出自己所想像的图形方案,但传统教学中,绝大部分的学生作品方案只停留在平面图纸阶段。Sketchup软件的出现为教学课程中将二维平面的图形转换为三维立体直观模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图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与sketchup的关系

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来讲,sketchup软件参与课程中有如下优点及不足:

(一)sketchup软件使用简单易上手。以目前笔者所教学过的6个园林高职专业学生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还没有进行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课程的学习,学生手绘能力有限,造型基础薄弱,在开设的兴趣小组中,通过对sketchup软件的学习,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建模方式,可以按照自己所想象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将平面纸张上的方案立体化,创建即所得,使学生对设计方案产生立体感观。

(二)sketchup软件直接参与设计过程。该软件可以通过简单的快速建模等工具,调入网络园林组件素材,贴入材质,建立三维园林模型。学生可以快速的将自己的平面设计变为立体图形,学生可以通过图纸的不同显示模式,观察不同季节、时段的太阳光照情况,分析自己的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根据需要快速切换显示不同视角,生成需要的平立面及剖面图。

(四)sketchup在参与园林规划设计中,更注重的设计的过程体现,在例如园林工程施工图、仿真效果图的表现中较弱,如需要进一步表现真实感需要借助3DMAX、photoshop等软件的支持。

(五)sketchup软件本身的创建复杂图形能力和渲染能力较弱,软件本身在创建修改曲线球形形体方法交复杂,一般由CAD绘制好后导入sketchup再进行修改建模。

综以上所述,职业院校园林专业学生在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前期阶段,通过借助sketchup软件平台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论课程学习,可以快速、灵活、实时模拟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光照、植物配景、景观小品设计,也可以通过各种视图的表现,简单明了的游园漫游动画,具体分析、感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建性,更准确的表现园林空间纵深关系,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和提高学习兴趣。

THE END
1.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近日,2024年“中国轻纺城·东进杯”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的获奖名单揭晓。纺织服装学院在此次大赛中表现优异,共获奖3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3项。本届大赛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绍兴文理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共设立“机织服用织物设计组https://www.ycit.edu.cn/info/1022/76506.htm
2.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基于纺织品创新设计驱动,围绕时尚创意纺织品、技术创新纺织品、民族技艺纺织品,构建校际、校企和国际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行业、企业、国内院校和海外纺织品设计的特色资源整合和集成,推动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企业设计人员培训、社会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广民族纺织http://www.zhijiaotong.com/subsite/fangzizyk9012wm45/
3.行业关注求职者速进!大量优质岗位等你来选化纤纱线涤纶工厂从事半精纺纱线的工艺设计,熟悉不同原材料,纤维长度的上机工艺,熟练掌握前后纺工艺上机,跟踪工艺上机质量,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薪资待遇:8000-10000元/月 联系方式: 总经理李向东 13806223533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晨阳村 富尔美技术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82G6505385KCK.html
4.记柯桥区职教中心纺织品花样设计专业创建人周李钧2014年,在周李钧的牵线搭桥下,柯桥区职教中心的花样设计专业与绍兴市光辉制版有限公司合作开办14级光辉花样班,并设立“光辉奖学金”。2021年又促成柯桥区纺织绣花商会在柯桥区职教中心纺织品花样设计专业设立“锦绣前程”奖助学基金,每年为困难学生提供一万元助学金,为优秀设计类学生提供一万元奖学金,并直接进行实习和https://www.tnc.com.cn/info/c-043001-d-3730356.html
5.2014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就业景:毕业生可从事家纺产品造型设计、家纺织物设计、纺织图案设计、绣花和绗缝设计、家纺成品设计与工艺、纺织品空间装饰设计、家纺企业生产管理、家纺产品营销及贸易等工作,就业与职业发展景广阔。 核心课程:家纺材料与应用、家纺织物设计与分析、纺织图案设计与应用、家居纺织品设计与制作基础、室内装饰织物设计与制作、https://wz.93ta.com/newsView/2014nwhzyjsxyzsjz_273/
6.“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基于产教融合“四新”机制的纺织品时尚设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金红梅,龚晓嵘,华丽霞,洪文进,侯肖楠, 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15512-1-1.html
7.信息网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职教高考招生专业有建筑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电子商务、室内艺术设计、纺织品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等。http://yuren.org/news/9247.html
8.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名单227 文史 王心睿 西安市长安区职教中心 P6 电子商务 228 文史 方恒 周至县第五中学 P6 电子商务 229 文史 李妍 周至县第三中学 P6 电子商务 230367 文史 韩婉玉 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Q0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8 文史 谭舒文 澄城县创新中学 Q0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9 文史 惠泽宇 富平县蓝光中学 Q0 https://www.sneac.com/style/8112.html
9.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的王牌专业,绍兴服装设计专业好吗染织艺术设计就业前景怎么样,是不是很冷门? 染织设计就业前景较好,就业方向主要为纺织品设计行业、专业饰品设计行业、大专院校及管理营销部门,从事染织艺术品设计、纤维艺术品设计、饰品艺术设计、媒体艺术设计等设计、创作、管理、营销、教学及科研工作。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大国,无论是在纺织品的制造和加工https://www.0710baby.com/post/238158.html
10.培训项目课程设计(通用8篇)因此, 对于一些宽泛的工作领域, 在进行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时, 可结合项目拆分为几门课程, 这就是项目分解原理的应用。如针对纺织品设计的工作领域, 要求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有:搜集资料和流行分析能力、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面料选择及运用能力、绘制专业效果图能力、一定的制板与打样能力、一定的工艺制定及工艺创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qd0qr.html
11.《BJBR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描述精选)》(Yanlz+SteamVR+5G+AI+VR+AR+MR24-纺织印染虚拟仿真软件- 25-220kV变电站虚拟仿真软件- 00-立钻哥哥带您从“虚拟仿真”到“虚拟现实” 00-立钻哥哥带您从“虚拟仿真”到“虚拟现实” 00-立钻哥哥带您从“虚拟仿真”到“虚拟现实” ++++立钻哥哥:这一篇我们来了解一下“虚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的区别,因为这个有混淆,随着在VR领域的不断深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99828217
12.山东服装职业学院2024年开设哪些专业?纺织服装类服装设计与工艺 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 表演艺术类音乐表演 时尚表演与传播 舞蹈表演 广播影视类新闻采编与制作 自动化类智能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旅游类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 工商企业管理 财务会计类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大数据与会计 https://www.zhijiao.cn/school/kszy/13641
13.企业调查报告(通用13篇)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7.17亿美元,同比减少7.79%,环比减少0.3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3.6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9.47%,环比增加2.84%。其中棉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也出现下降,棉纱线出口同比下降13%,棉制针织服装出口下降15%。 五、纱线进口持续增加 1月,我国进口棉纱线21.7万吨,同比增长20.4%,环比增长5.7%。在国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575137.html
14.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院校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纺织品设计、皮具艺术设计等专业鞋服舒适性研究与创新、鞋服企业产品技术开发、产品企划、产品营销岗位人员。 教材主要聚焦鞋服舒适性的研究,从鞋服舒适性概念入手,全面分析了鞋服产品穿着舒适性影响因素,并对应舒适性影响因素,指出当前能够对舒适https://jwc.wzvtc.cn/wzzyjsxygjghjc/sswzyjygjghjcs/2021/12/23/116820.html
15.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拟招专业一览表7艺术设计学院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3530021纺织服装 8艺术设计3680021艺术(艺术设计) 9建筑工程学院建设工程管理3470011建筑 10航空与交通工程学院空中乘务3530019市场营销 11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3530014电子电工 注:招生专业(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科目组等信息)和招生计划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下达为准。 https://m.027art.com/jiangsuzhuanke/HTML/GC414E9702Zm03.html
16.全国哪些专科(高职)有现代纺织技术专业2025年更新现代纺织技术主要研究纺织材料、纺织工艺、针织物设计、纺织品检测与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纺织技术领域进行现代纺织业工艺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例如:针织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针织品贸易等。 关键词:纺织 材料 工艺 开发 https://www.gaokao.cn/gk-mb/31/668-0
17.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大会在河南新密召开行业聚焦集群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纺织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白志刚围绕“立足地方经济,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 ——对江浙、中原地区高校纺织服装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作经验交流。针对河南服装规模不大、企业众多、发展迅猛的产业特点,他认为河南省服装产业应用型人才建设要以服务地方、服务区域、辐射沿海,建设具有中原文化特https://ctn1986.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8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