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副教授云南省禁毒教育培训科研基地禁毒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导语:近日,中国禁毒网记者就禁毒宣传活动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等问题,采访了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副教授、云南省禁毒教育培训科研基地禁毒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蒋凌月教授,蒋教授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
中国禁毒网:面对社会公众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现在有哪些成熟的做法?
蒋凌月:禁毒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一个人发生毒品问题,我们通常会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几个层面来分析其涉毒原因,因此我们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也会从这几个层面来开展,包括个人毒品预防、学校毒品预防、家庭毒品预防、社区毒品预防及社会毒品预防。但是目前,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更多还停留在就事论事即“就毒品论毒品”的阶段,导致我们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无论是在学校层面、家庭层面还是社区、社会层面,基本都是反复围绕“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如何拒绝毒品?”等这些内容开展,导致毒品预防教育内容简单重复、就事论事,针对性不强、没有触及毒品问题的核心。
目前,我们云南省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已经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曲靖经验”,即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以学校为载体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了“1+N”全社会的毒品预防教育网络。各学校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以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龙头,以生命、生存和生活“三生”教育为载体,狠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善待自己、成就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乐观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桥梁、纽带和主导作用,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中国禁毒网:怎样更好的让青少年接受禁毒教育?涉毒青少年心理如何疏导?
另外,当家庭及学校因现实客观原因不能承担养育孩子的功能时,尤其是问题孩子,如果能有外在的力量介入,如社工或专业的心理医生,那么也能给到问题孩子较好的支持。
涉毒心理的具体预防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分析与选择。
中国禁毒网:云南省是禁毒大省,现在云南针对青少年禁毒有什么可以推广宣传的活动?
蒋凌月:如前所述,针对青少年禁毒教育工作,目前云南省做得好的就是“学校毒品预防教育”这个层面,值得推广的就是“曲靖经验”。
通过以上扎实有效的措施,曲靖市显著提升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水平,推动了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吸毒人员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下降。
中国禁毒网:青少年禁毒教育该如何细分,有针对的进行禁毒教育?
蒋凌月:根据2015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中宣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规划(2016—2018)》,即俗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的规定,将以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为重点、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使青少年禁毒意识明显增强,新滋生吸毒人数明显下降。因此,我们的禁毒教育针对的青少年群体为10岁至25岁阶段的人群。这些人群涵盖了校内及校外,因此禁毒教育也要分校内校外开展。校内青少年的禁毒教育更多依托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开展,根据年龄及心理认知特点,又要细分为小学段、初中段、普通高中段、中职段、大学段,每一阶段的禁毒教育从知识到技能都应该有所区分。而校外青少年,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至25岁之间,更多要依托社区及社会组织来开展禁毒教育。
中国禁毒网:云南省禁毒工作有什么特色?
蒋凌月:云南省紧邻境外“金三角”,受国际、国内毒情形势持续加重的影响,云南省面临毒情形势一直十分严峻,因此也一直是中国的禁毒前沿阵地,禁毒工作也成为影响云南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多年来,经过四轮的禁毒人民战争(现在是第四轮2016-2020),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因本人在教育系统工作,关于云南省禁毒工作的打控体系没有更多发言权,但对于禁毒教育工作可以做一些回应,本人在云南省从事禁毒教育工作整整15个年头,对于云南省的禁毒教育工作有很多心得和感悟。我于2003年进入了这个领域工作,同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大纲》,而在此之前,云南省已经开始探索禁毒教育的方法路径,尤其是在各级学校层面不断实践,构建了学校禁毒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