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二级学院(重点是二级学院领导、专业团队负责人):
1、人才需求社会调研,专业岗位群分析,专业建设和设置专业方向的情况,专业(群)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情况?
2、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确定情况?(本专业学生针对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课程来支撑?实践课程与能力训练是如何强化的?)
3、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如何制订的?依据是什么?做过怎样的调研与论证?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4、专业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情况,专业教学改革及试点工作的做法与阶段成果?
5、课程建设和课程总体结构落实培养目标的状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课程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情况及其效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设想?
6、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教学研究成果情况?
7、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教学团队建设(含双师型教师、新教师的培养)情况?
8、各学院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情况与问题?质量控制的环节有哪些?
9、专业带头人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职责有哪些?
10、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和参加社会鉴定状况,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落实与管理)及双证书获取情况(双证融合及双证书获取的比例与质量)?
11、在素质教育方面(社团活动和各级各类比赛的组织情况、成果等),各学院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其效果,学院内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分工与配合状况?
12、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情况(包括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情况,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情况)?
14、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用人单位的评价怎样?学生的反馈意见如何?
15、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你对本专业的发展何思路?
(二)学工办:
1、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全校学生管理组织系统构成?
2、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校院两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3、辅导员工作状况、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状况;在学风建设和教学信息反馈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4、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与奖惩制度实施状况、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在学风建设和教学信息反馈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师生获奖情况?
6、勤工俭学的困难学生资助及贷款工作情况,奖学金的发放情况
7、新生素质调研工作开展情况;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状况?
8、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精神的实施状况?
9、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的基本情况?
10、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及建设情况?
1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及取得的成效?
12、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基本估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3、学生社团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活动安排与成果
(三)团委:
1、学生社团的组成、管理情况,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课外活动情况?
2、学生会及学生党、团组织及建设情况?
3、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状况、开展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
4、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精神的实施状况、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及建设情况,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基本估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四)有关教师:
A、专任教师:
1、高职教育观念、对16号文的理解与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2、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熟悉情况?
3、所任课程定位,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中涉及的课程有哪些,面向的工作岗位(群)能力、素质要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的做法及其效果,所任课程是如何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的?
4、学校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与效果?
5、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6、学校对教师进修、提高双师素质等师资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7、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状况?
8、本人参加进修、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情况?
9、骨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职责有哪些?本院(部)有哪些专业团队负责人(课程建设负责人)与骨干教师?教师梯队建设情况如何?
10、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情况如何?
11、你认为学校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思路?
12、学校在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方面的政策有哪些,你所了解的学校教学研究成果有哪些?
13、作为专任教师,你认为在工作方面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提高最有效?希望学校能给予怎样的支持?
1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情况?
B:专业课教师:
1、专业建设情况,本专业的专业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果?进行了哪些教学改革与试点?
2、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情况?
3、专业课教师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情况?
4、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熟悉情况?
5、本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的做法及其效果;学校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与效果;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学校对教师进修提高双师素质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6、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状况?
C:实践训练指导教师:
1、实践训练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及其效果?
2、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
4、学生参加社会职业技能鉴定状况与通过率?
D:基础课教师:
1、有观念认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重在了解,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过英语等级?请谈谈你的看法?
3、你所任课程的作用,是着重培育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如何做好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衔接?
4、作为基础课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能做些什么方面的工作?
5、学校在鼓励基础课教师学历、职称方面的提高有什么措施,你对此的看法如何?
6、有的学生认为基础课对所学的专业或日后的就业没什么作用,对基础课的学习不重视,你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六)学生:
1、当年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并报考这所学校的?能谈谈你为什么报考这所学校或专业吗?结合你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本校的各方面情况,谈谈你对这所学校的看法和意见。
2、你是否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了解请简要说明,你所学的专业将来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什么?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有什么?
3、入学后,有关教师是否对该专业的整体培养方案(而非科目课程进度)进行了详细介绍?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了解?你认为必须掌握的职业专门技术有哪一些?你认为将来从事职业工作的主要职业能力素质要求有哪一些?
4、你认为在专业课程中,由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任教大概占多少比例?通过教师讲课,你感觉有多少教师有实际的行业方面的工作经验,上课时能理论联系实际?哪些课程是由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的?实践性课程一般是由什么教师任教?
6、你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还是素质教育?
7、讲述一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况。你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一些?
8、你在本校学习期间,在以下的考试类型中你参加过哪些类型的考试?(理论课程考试、实验课程考试、实际技能考核、综合训练考试、与社会接轨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考试、其他类型的考试)
9、你在本校参加的课程考试采取的考试形式有以下的哪一些?(笔试、面试、操作、成果(作品)、竞赛、其它形式)
10、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总体的教学质量如何?你们通过什么渠道反映对任课教师教学的意见?你对学院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11、你在哪些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过实习实训到企业实习或生产认识有几次?有无专门的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你们的校外的实习实训由什么人员进行指导?
12、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训的情况,你认为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能否满足学习需要?对学校校内外的实践条件有什么看法或意见?
13、你有没有参加过学校(或专业)组织的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实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