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理论学术

摘要:高校肩负着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面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应有之义。高校应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力量,使大学生站在整体角度看待民族身份,形成共同的民族身份认同。同时也要从个人和国家关系出发,让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任。具体来讲高校可以通过搭建平台、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借助在互联网平台创新教学形式等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华民族汇聚了56个民族的智慧,要集各民族智慧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是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奋斗,青年作为整个社会的先行者,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复兴添砖加瓦,自觉将自我理想与国家未来相统一。

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

(二)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团结关乎着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冲突与暴乱不断上演,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民族矛盾、种族歧视、民族主义等。我国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外反华势力依然活跃,国际舆论场依然存在中国威胁论。处在思想不成熟阶段,社会阅历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三股势力”的蛊惑,被西方敌人所利用,西方歪曲事实的错误观念容易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动摇,从而达到扰乱人心、达到民族分裂的目的。为防止大学生被“三股势力”价值观念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增进不同民族间的感情,提高他们对不良思想的识别和抵御能力,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定地维护祖国的团结与统一,实现祖国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三)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了过去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抵御外辱的光辉岁月,同时将继续激励各民族齐心协力共襄中国梦。持续推进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背后的深意,帮助其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华民族历史,使其内心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大学生在未来就业地区选择时考虑西部地区,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使当代青年心系国家未来,牢记使命肩负重任,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要实现“共同富裕”“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尤其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要依靠青年来实现,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思想状况和身心健康,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目标群体的特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搭建平台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与交往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搭建平台、将其融入校园社团文化、社会实践,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1.将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社团文化

2.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融入共同体意识

(二)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需要遵循理论逻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同时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的示范作用。

1.融共同体意识内容于思政教材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五门思政课中有机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以达到一个整体的效果。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述时结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使学生在未来自觉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史之间的关系,让青年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曾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迸发出团结一致对外,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辱的力量,使当代青年不忘历史,牢记使命践行先辈之意志,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中,讲述党在民族工作中所取得成就,了解党以独具一格的方式解决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问题,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发挥教师师德师风“示范”作用

政治信仰之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理念层次的传递,之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观念层次的保障。因此,教师容易成为学生们比较、思考、模仿的对象,如果老师做得不好,容易起到适得反的学习效果。思政课教师应树立平等地看待各民族文化的观念,在校内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和内在要求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校外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原则,用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爱戴,激励影响学生。树立高尚的师德,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三)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教学形式

当前,大学生是上网的主力军,在新媒介的持续“熏陶”下,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在学生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应该以学生网民的身份,发挥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接受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互联网+”的校园网络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民族团结和培养共同体意识的时事和楷模热点事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多样化对破坏民族团结事件解读,使学生了解民族分裂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整合优化“互联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

2.运用VR技术等传播媒介,深化大学生情感认同

VR技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电子化、智能化和形象化。首先,可以用虚拟技术的沉浸式特点,创建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学生体验,进一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此外,虚拟技术可以塑造场景,使学生沉浸式体验预设的场景,激发学生情感感知力。其次,高校应着重打造民族文化节、民族艺术作品展等精品活动情景预设,以优质的文化体验活动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让学生穿越时空,感受曾经民族文明瑰宝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文化与众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根据活动目的设置虚拟场景,展示不同时期民族文化之间的独特与融合,让学生在虚拟与现实相互融合的沉浸式环境中,体验到不同民族之间的习俗与差异,深化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风俗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活动主题及内容的理解力和参与感。

(四)加强辅导员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联系

1.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与生活

2.成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者

辅导员始终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前沿,是学生动态的掌握者。只有辅导员本人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句话深层含义和理论本质,才能更好向各民族学生诠释。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理服人,运用理论解答大学生们的各种疑惑,消除他们的模糊认识,纠正他们的负面观念。确保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深层次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的含义,真正理解和确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在关系到国家统一的大事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深刻论断,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坚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信念。高校理应从思政课堂切入,把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融入思政教材,发挥课堂与师德师风的示范作用,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化教学、深化学生情感认同。具体实践指向上为学生提供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校园社团文化,就业上结合国家的西部计划鼓励学生志愿服务,生活上加强辅导员与少数民族学生联系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当代青年思想共识使当代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EB/OL].2021-11-14.

[2]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3]秦玉莹,郝亚明.身份认同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2(04):76-82.

[5]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1(1).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22-05-14.

[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9-09-28(2).

[8]李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教师素质提升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1):65-73.

[9]肖贵清.做无愧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05):37-43.

[10]林文滨.党性·德性·才性:习近平思政教师观的三重意蕴[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06):85-90.

[11]吴玉芳.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3,14(04):33-3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马克思主义在西南地区早期传播的文献搜索、整理与研究(22XJA710004)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徐鑫鑫谢仁生)

THE END
1.社会课堂忘记密码记住密码 登录https://schoolface.cn/
2.社会学习平台对学生知识拓展的重要性与意义公司动态社会学习平台在学生知识拓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外,自主获取更多知识。通过在线课程、互动学习工具和专家指导,社会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拓宽知识视野。这些平台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学https://m.dayunyingshi.com/post/7936.html
3.社区活动青春多彩活力四射——“一站式”学生社区特色课堂10月至11月,党委学工部组织开展了劳动实践、健康生活、资助育人等多个系列特色课堂项目,两校区共开课47期,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3000人次。 课堂上,授课教师将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的多元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富有特色、实用性强的学习体验。后续,特色课堂将以“精品、优质”为建设重点,通过https://xsc.cqtbi.edu.cn/info/1035/3441.htm
4.网经社教育台——专业在线教育门户新东方发布考研智能学习平台“慧学系统” 2024-12-09 09:08:46 【教育周报】12月第一周:教育部严查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等行为 之了会计课堂 象牙塔教师端等13款APP通报 高途发布财报 2024-12-06 15:11:56 兴为教育新增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法院公告 http://edu.100ec.cn/
5.社会课堂下载app手机版2024最新免费安装1、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等素质教育过程自动累计数据,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2、海量优质素质教育资源供家长和学生选择.3、课后服务平台.开发者:校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社会课堂下载安装失败或使用异常,请 -> 一键举报如发现版本老旧,欢迎邮件反馈tousu@pianwan.com,或移步社会课堂官网下载https://m.pianwan.com/app/9712212039887
6.乐课网各地教育局、学校的共同选择 解决教学痛点问题,共筑智慧教育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如何让学生暑假更有意义?看杭州滨江这所学校的大胆尝试! 龙港市江南实验学校 用信息化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所小学的做法值得借鉴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携手乐课,共创智慧新课堂 https://www.leke.cn/leke-index-pro/
7.用心打造富有成效的“社会课堂”“社会课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平台,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也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二是认识社会,适应信念强化的需要。社会大课堂的现实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大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开始认识社会、http://m.jyb.cn/rmtzgjyb/202409/t20240913_2111245181_wap.html
8.中社网课“中社网课”是中国社会报社及其旗下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和全资子公司中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社工远程培训课程,通过线上培训,为广大社会工作从业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学习途径。https://study.163.com/provider/400000000440012/index.htm
9.青岛市中小学生社会课堂网络平台使用管理专题培训青岛市中小学生社会课堂网络平台使用管理专题培训-城阳区专场会议签到登记 *1. 学校名称 *2. 您的姓名: *3.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4. 请选择您的老师类型 班主任老师 信息老师/微机老师 学校社会实践负责老师 政教处老师 团委书记 少先队辅导员 校长/副校长 学科老师 其他 https://www.wjx.cn/jq/49737922.aspx
10.青岛社会课堂app下载青岛社会课堂网络平台下载v2.3.0安卓版青岛社会课堂app是青岛市教育局在原有社会课堂建设基础上启动建立的一款青岛市中小学生社会课堂网络平台,旨在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参与社会课堂活动中管理不规范、沟通不顺畅、进入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通过社会课堂网络大数据统计实现对学生社会课堂学习实践情况、对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课堂学习实践情况等多元评价,进而促进学校https://www.downkuai.com/android/109382.html
11.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官网地址教育网络云课程平台登录入口国家网络云课堂是国家推出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在该平台点播课程,国家网络云课堂怎么用,国家网络云课堂什么时候开课,小编分享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官网网址平台登录入口。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程平台登录入口: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官网网址 http://m.hxnews.com/news/gn/shxw/202002/18/1861461.shtml
12.教学资源库建设在项目建设的整体设计上,以学校、企业、社会为本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主体及应用服务对象,紧密结合相关需求,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及混合媒体等多种可修改半开放化形式呈现,实现诸如教学指导、职业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等功能,并集成为开放性、共享型网络资源平台。 https://www.unjs.com/w/413210.html
13.人教版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10篇(全文)1、课堂学习环境:网络教室,三人共用一台电脑,这样的座位安排方式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合作探究的交流空间,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课前让学生自行组合,取长补短,便于交流合作,尽可能实现课堂上思维的撞击。 2、交流平台: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2645162)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qq7za44.html
14.广西师范学院:以“互联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软实力通过“互联网+思政课”,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课程教学模式和理论宣传载体创新改革,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 (一)以“三三制”网络教学平台推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网络教学平台由网络自主学习、课堂理论教学、研究性实践教学、学习社区、课程介绍5大模块组成。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网站,在网上进行基础http://jyt.gxzf.gov.cn/ztzl/qqgxsxzzjyzt/jydx/t3399250.shtml
15.网络中心8.5网络安全能力建设 9组织体系 9.1总体要求 9.2体制机制 9.3实施规范 10评价指标 10.1高等职业学校 10.2中等职业学校 11附录 11.1规范性引用文件 11.2术语与缩略语 前言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6.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这一系列的政策谋划,不仅引导全国中小学线上教育走入正轨,也打消了社会公众对于在线教育的担忧。教育部与工信部还建立了部际协调机制,协调网络运维企业,有力保障网络云平台的顺畅运行。 2.启用平台,丰富资源 搭建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为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顺利开展,中国教育电视台利用传统电视节目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7.小学调研报告实用13篇建立网络平台 一些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来加强与家长、 社会的沟通。如XX市第一幼儿园建立学校网站,网址向社会公示,让外界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日常活动和学校的安排,家长对学校可以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方便学校改进工作,对学校的发展非常有利。 https://www.liuxue86.com/a/4947755.html
18.发挥好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功能最后,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课堂,拓展育人渠道。社会大课堂是对理论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的必要补充,应立足思政小课堂,拓展社会大课堂,运用贵州红色资源,切实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以及教学实效性。 搭建网络平台,打造红色文化精品课程 要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潜移默化地融入红色故事http://gz.wenming.cn/jujiaogz/202408/t20240814_6811012.shtml
19.关于试点方案5篇利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现代教育技术网等平台,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完成校本资源库框架设计和管理平台部署,并对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含光盘资源)进行整合。积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运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https://www.oh100.com/a/202301/6024408.html
20.学生礼仪守则:全面指南与实践简介:《学生礼仪守则》旨在教育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准则,强调了礼仪在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文档详细介绍了包括课堂、课外活动、公共场合以及网络在内的礼仪规范,并解释了其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学习并实践这些礼仪规范,有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良好的形象,并为其个人成长和社会适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753291/article/details/141690573
21.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5G进行中“5G+智慧广电”赋能产业疫情期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重庆有线深入实践“停课不停学”理念,共同打造了《重庆云课堂》有线电视网络的公益免费教育服务平台。《重庆云课堂》充分整合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资源,结合重庆有线的电视网络平台优势,实践“互联网+”的媒体融合思想,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保障了重庆广大市民的在疫情期间https://www.cqcb.com/keji/hulianwang/2020-05-17/2402739_pc.html
22.语文网络培训研修总结(通用23篇)第四,语文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语文教学也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适应当今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需要,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教时代之所需、学时代之所需、用时代之所需,激发学生的时代思维,加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的真实了解。https://www.ruiwen.com/zongjie/5637651.html
23.药物制剂论文15篇在教学开展前以小组为单位,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充分挖掘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特色,分别在课前为各小组的同学们设置任务或者讨论主题及预习内容,需要学生根据任务或者讨论主题提出方案或者自己的见解,带着问题和方案进入课堂学习,比如固体制剂中的胶囊剂,课前通过泛雅平台讨论,为学生设置情境“每逢春夏、秋https://www.haoqikan.com/fanwen/2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