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目录第一部分项目建设意义1一、建设背景1二、项目建设意义2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基础4一、项目建设单位地理、行业布局合理,现有优势明显4二、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具有较高引领水平5三、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资源丰富9四、项目建设单位师资队伍雄厚,具有强劲后续建设能力16第三部分项目团队18一、特邀顾问组18二、项目建设指导小组19三、项目建设核心组20四、项目开发团队20第四部分项目建设目标21一、总体目标21二、具体目标21第五部分建设思路23一、集思广益,共建共享,协同发展23二、先进理念指导,运用科学方法与成功经验,高起点开发教学资源24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

2、重点,稳步推进24四、以区域特色为依托,建设特色课程24第六部分建设项目与内容24一、教学资源库总体框架24二、教学资源建设26三、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27第七部分建设进度与资金安排28一、人才需求调研与完成专业规范28二、整合联合单位现有资源,集成为有机系统资源28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29四、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29五、社会服务资源库建设29六、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29七、投入使用并推广29八、经费预算32第八部分预期目标33一、辐射全国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普适性与个性化兼具33二、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国内领先,引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3、33三、带动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34四、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影响力增强34第九部分措施保障35一、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保障35二、实行项目建设负责制35三、知识产权保护35四、联合单位的财务保障36五、牵头院校机制保障36第一部分项目建设意义一、建设背景1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现。目前,全国1207所高职院校有600余所院校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

4、市,该专业分布面广。但该专业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师资、实训条件也不均衡。因此,为有效带动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丰富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资源,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并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形成一个能够供全国电子行业人士共享、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系统,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2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背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开始了示范校建设工程。面向示

5、范院校提出了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作为第三批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工作,使全国高职院校及社会学习者共享;为教师教学、学

6、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二、项目建设意义1示范校建设成果的整合、推广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一大批高职院校已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经过走访调研、申报和验收网上公示资料等可以发现,目前各示范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建设并不能做到有效整合和资源共享。由于各区域行业发展状况相似,所以在区域内专业建设优势院校具有整合、推广其建设成果价值的义务,而专业建设基础平台可以辐射全国,以带动所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从而根本上发挥示范性院校作用,带动我国高职院校全面发展。2有

7、效引领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近三年国家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这些院校利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是100所院校的发展,而是一千多所院校的发展。没有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他们如何发展呢?谁来带动他们发展呢?他们发展的着力点在哪儿?显得尤为重要。全国现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其中60%以上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该专业覆盖地理区域全面,受众面巨大。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有7所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这些重点建设院校承担着为全国近700所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整合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引领这

12、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生产需要,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共赢。通过教学资源库网络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成果推广,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共发展,这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和可持续动力。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基础一、项目建设单位地理、行业布局合理,现有优势明显项目开发团队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单位、行业职业标准制定单位、企业于一体。共有联合单位27家,期中高职院校13所,行业、企业单位13个。项目牵头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是第三批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参与高职院校有13所,其中天津职业大学、威

13、海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校建设单位。13所高职学院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专业建设形成了自身特色,课程体系开发步伐很大,办学和师资力量雄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卓越,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强,均在各自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办学特色。作为教学指导单位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电子信息教指委

15、元,员工4.2万人。主要从事通信、广播音像、半导体器件及材料、基础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同时,还承揽系统集成项目的开发和技术服务。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将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给予巨大的支持。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专业从事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平台、精品课程建设、虚拟环境与设备应用研究和软件开发的企业之一,所研制的理实一体在线考评系统提供了学习者练习情况的智能化分析统计,帮助学习者了解掌握学习的成效;促进学习者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常年从事运营商、企业

16、员工的技术培训,熟悉职业教育,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桥梁。该中心所做的员工培训评价系统对员工的职业规划、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目将引入评价系统,结合职业院校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开发教学评价系统。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奥能科技有限公司、固纬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凯威利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将与院校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对案例进行分析,资料整理,形成教学资源库中的案例分析库。二、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具有较高引领水平1专业、课程、教学、基地建设较为领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始于2001年,经过9年持续不断的努

17、力,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2008年本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专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在企业调研、专家论证基础上形成了2009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融合了国家、地区、学院办学特色,“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较好实施。构建了基于电子产品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具有成熟并值得推广的专业建设理念。课程建设实施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要素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陆续启动了5门专业核心课,4门专业骨干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如下表。智能电子

18、产品分析与实践刘松国家级精品课网站电路CAD及力市级精品课网站电子产品工艺和质量管理王述欣市级精品课网站电子电路分析齐虹院级精品课网站电子测量技术朱水泉院级精品课网站编写并公开出版Protel99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21本教材。建立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将电子产品制造各个典型任务引入各学习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方式,这种“项目+过程”的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在综合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引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基础上,总结出七步教学法,如图1所示。能更有效的将上述方

19、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图1七步教学法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凸显“教学保大赛,大赛促教学”的特色,按照电子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专业课程的顺序。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每学期一个大赛”,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有效提升了学生操作、设计、创新与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我院成功承办了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的佳绩,这是这一模式效果的集中体现。已基本建设完成生产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了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符合企业需求、密切跟踪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分别与天津市中环计算机公司、天津三星电子公司、天津乐康科技发展有限

21、计及制作”项目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各1项;在2009年12月举办的天津市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项目”中我系有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名同学获得二等奖、1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天津市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功参赛奖5项;在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调试与开发”项目决赛中,有3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在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项目决赛中,有2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在2009年“毕昇杯”电子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名。2009年5月刘松教授的单片机与

22、接口技术课程创新研究获得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12月完成学院教育科研项目单片机原理与项目训练课程标准的研究;2009年2月完成学院教育科研课题单片机原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研究;2009年5月基于案例教学、注重技能培养电路CAD课程改革与实践获校级一等奖。3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工程技术服务项目20多项,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明专利2项,提供新技术培训服务12个班;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主持或参与了“宽带输出的Ti:Al203-PPLN内腔光学参量振荡”、“超硬纳米多层膜的微观设计以及高温稳定性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先后获得“一种新型的

23、考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桥梁应变力智能检测仪”实用新型专利、“电加热器断路故障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等各种专利13项。开展天津市蓝领双证工程、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学生教育教学实习基地、中环信息集团职工取证培训、赤峰职业教育中心等各种技术培训,社会影响力、辐射面较大。4已经具有数量多、质量高的优势教学资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岗位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专业建设材料,5门核心课程和4门骨干课程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作品、虚拟仿真、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习题库、试题库等数字化网络资源,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

24、、室内布局、开设实训项目、基地与支撑课程关系、基地管理制度、基地建设实景图、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实训等视频、实习项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资源,社会服务各种电子大赛项目与作品、培训项目、技能取证项目、专利技术项目、企业技术服务等项目资源。5先后多次承办各类电子技能大赛早在2005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就承接了天津市中职电工电子项目的技能大赛,该赛事是天津市的首创。这支团队从大赛模式、比赛内容、组织、命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精心的准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引力了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同时也是目前每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工电子项目“电子产

25、品装配与调试”赛项的雏形。随后,承办和组织了2006年至今的所有该项目天津市中职组的大赛;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调试和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天津赛区的比赛,教学团队得到了锻炼和能力的提升。特别是2009年,成功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的比赛,从大赛的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看,各个省的参赛队对大赛的组织、安排、技术、服务等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同时也展示了应用电子技术教学团队的风采。三、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资源丰富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及联合单位已经有大量的教学资源,通过此次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1项目主持单位资源(1)

26、专业建设资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含:岗位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进程表、专业课课程标准等核心内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技能鉴定二级站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技能签订中心委托,已经完成国家特有行业,无线电调试中、高级工职业鉴定题库8000题。(2)核心课程、骨干课程资源核心课程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工艺和质量管理、电子电路分析、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骨干课程电子产品制板、编程工具、高频电子技术与实践、智能电子产品传感器应用等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网站,包含有: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作品、虚拟仿真、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案

27、例分析、习题库、试题库等丰富内容。上述资源均已通过网络课程得到数字化呈现,图2为部分课程网站首页。图2网络课程界面(3)教学模式资源5门核心课程中,已有部分教学视频,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动画教学资源,其它均在积累建设中。(4)实训基地建设资源校内实训基地:设备配置,室内布局,开设实训项目,基地与支撑课程关系,基地管理制度,基地建设实景图等。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实训等视频,实习项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5)社会服务资源各种电子大赛项目与作品、培训项目、技能取证项目、专利技术项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等。2项目联合单位资源(1)院校资源

28、12所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已经确定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6门课程中均已建成网络课程。联合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雏形已经形成,特别是在线考试系统已经十分完善。图3教学资源库雏形界面图4在线考试系统界面1图5在线考试系统界面2(2)企业资源电子行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促进基地已经开发实训项目案例10个,均配有实训项目课程说明、课程设计方案、项目计划书、项目任务书和项目方案书。其中,项目计划书、项目任务书和项目方案书均来自企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EST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办公室将专业的人才测评服务体系移到企事业单位,大学及各级人才培训机构

29、,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EST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办公室的职责。EST测评办公室将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紧密结合,开展内容广泛的人才测评服务体系,促进整个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快速发展。使得教学资源库更加符合国家人才需求。中兴通讯NC管理学院已经建成人力资源评价系统。将企业人力资源评价体系引入教学评价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在“评价”的教学环节中,引入典型电子企业在员工招聘和日常工作中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一个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企业评价的方式,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有意识的高效提升,最终实现自我职业规划能力;并强调学生自我评估,重视学生反馈能力

30、的培养。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间断地自省,随时掌握自身的进度和深度。该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多阶段、全方位实现了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组长评价等。图6阶段评价界面图7自我评价系统图8组织评价系统图9教师评价组长系统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理实一体在线考评系统已经应用于教学,该系统以优化的试题库资源为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为依据,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脱离传统考试模式纸问笔答的形式,统一采用计算机出卷、阅卷,最大限度排除了人为因素的作用,保证了考试的客观、公平、公正,高效、优质地完成对考生知识、能力掌握的测评。其它各个企业的电子产品,将成为教学资源库

31、的案例。(3)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资源在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已经形成教学改革目标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即专业规范I,现已经出版,并正在各个院校推广应用。该模式为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即一条主线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三个支撑(阶段性、非层次性)平台学习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学习领域的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平台,学习领域公共课程平台;二组课程职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行业企业岗位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等)考试课程组,职业拓展课程组。其“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0所示。图10专

33、息3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林男64教指委主任教授/电子信息鲍洁女53秘书长教授工程师电子信息盛鸿宇男37秘书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电子信息4机械工业出版社胡毓坚女50副总编编审/电子信息5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周国烛男49主任副教授Nexans工程师、Ulead讲师电子信息6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李朝林男45副主任副教授高级考评员微电子制造7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杨打生男44系副主任副教授工程师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技术应用8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李晶骅女50系主任副教授技师电子9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朱咏梅女42副主任副教授/电子10天津职业大学电

34、子信息工程学院孙惠芹女42系主任副教授无线电调试技师应用电子11天津天狮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学院韩彬彬女32教研室主任讲师计算机装调技师电子信息12威海职业学院信息系左翠红女44教研室主任教授/高级工程师电子技师电子信息13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钱峰男48主任副教授职业技能考评员计算机应用14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杨国华男/主任副教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通信与传感网15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倪勇男42系主任副教授/高工维修电工技师工业自动化16淄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系朱相磊男46专业带头人教授技师电子技术17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毕才术男41总结理/工程师电子18固纬电子

35、(苏州)有限公司蔡光跃男35产品经理产品应用工程师高校教师资格证测量仪器19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志国男55部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电子、通信20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戎成男30总工考评员NCNE讲师管理与信息21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孙晨女37助理经理物流师/2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EST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办公室尹明辉男31副主任高工高级技师教育实践与研究23中国电子学会李建海男34副主任/网络系统开发与建设24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张勇男36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通信项目负责人吴家礼,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有过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及企业和教学管理经验,是全国教学评估组专家。

36、项目主要参与人刘松,教授,有过7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在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服务。是通信学会天津高等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无线电调试高级考评员;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专家组成员;全国中职电工电子技能大赛首席评委,于2007年、2008年参与了大赛的筹备、组织、命题、评判等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大赛的赛题将作为教学资源的实训项目库。电子信息教指委主任高林教授是高等职业教育和计算机高等教育知名专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研究有较高造诣,创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和方法。在高主任的主持和指导下,研制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I已经完

37、成,规范II正在进行。作为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的首席顾问及参与者积极倡导将以上成果应用于该项目,使得该项目更具前瞻性和普适性。项目开发组成员来自学院、出版社、行业、企业,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企业开发团队年轻有为,均为一线行业、企业骨干,他们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具有强劲后续建设能力。团队建设单位分布在华北、华东、山东、江苏、浙江、湖北、安徽、内蒙、西藏等地,使得教学资源库建设更具代表性。第三部分项目团队为保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有规划、按步骤、高质量完成,该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分别设置特邀顾问组、项目建设指导小组、项目团队核心组等通过顶层设计,底层实施,分工协作,达到预定建

39、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朱传礼:教育部原高教司副司长、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会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顾问、中国高职高专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杨金土:原国家教委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原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曾任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第4、5届国家督学;中华职业教育社第7、第8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天津大学、湖南农大、河北师大、华东师大等校的兼职教授。石伟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高校最具影响力职教专家。现任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教

40、育规划领导小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协作组组长,上海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特邀顾问组在整个资源库建设中,通过定期组织研讨、座谈等方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给予前瞻性指导意见,始终抓住行业、专业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前沿信息,为该项目的建设、应用和推广“把脉输血”。二、项目建设指导小组项目建设指导小组成员均为在行业、教育界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有创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行业、企业标准把握准确,指导项目开发团队进行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三、项目建设核心组项目建设核心组均为建设项目联合单位子项目负责

41、人,他们具备一定的管理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作为项目建设执行中坚领导力量,将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和意见,协助制定具体建设计划,建设措施,提出资金使用及分配意见等。四、项目开发团队充分考虑联合单位组成情况和项目建设分工需要,分成协调组、行业组、教学指导组、院校组、企业组、管理平台建设组、项目推广组等。各项目组任务如下表。协调组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协调各项建设工作行业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EST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办公室、电子行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促进基地、中国电子协会行业标准制定、推广与实施教学指导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收

42、集本专业全国课程、教学信息并教学指导院校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天狮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教学等各种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施企业组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固纬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凯威利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奥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教学案

43、例、教学产品与实训基地管理平台建设组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并实现网络应用项目推广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全国本专业范围内推广应用平台、教材、课件等素材第四部分项目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于2011年6月前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借鉴国际经验和标准,依托行业、企业,建成代表国家水平、具有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推广使用。以资源信息容量大,质量高,覆盖面广,所有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国范围

45、艺不断融入专业发展中,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建立公共基础平台和拓展模块,为具有该专业的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建设提供详实资源参考。2课程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课程作品方案、职业标准、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资源。通过调研、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全国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并以电子信息教指委确定的电子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微控制器的应用、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电子产品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6门课程为公共基础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全国规范课程,并共享数字化资源,在所有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示范、推广。同时结合各地

46、区行业发展状况分别建设部分地区特色课程,共享其课程资源。3教学资源库包括企业案例分析、实训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录像等资源,结合全国规范课程及区域特色课程,提供相应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及企业资源需求。构建教学资源库教学、学习环境。利用无线数字移动技术探索和建设全新模式的课堂,实现“时时、处处、人人”共享型数字化课堂学习,为全国各高职院校相应课程教学提供优质现代教学资源环境。4实训及其基地资源库包括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训项目、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基地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实施及管理制度等资源,引导全国各院校

49、。一、集思广益,共建共享,协同发展集国内本专业优势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成熟技术与先进技术应用为重点,多家院校、多家企业共同投入项目的建设,集思广益,取众家之所长,通过项目的顶层设计、需求调研、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核心课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教学资源库系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共赢,协同发展。二、先进理念指导,运用科学方法与成功经验,高起点开发教学资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与课程开发理念,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

50、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在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下,以一个高起点的平台推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资源库的建设。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为核心,在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合作院校融合企业资源,发挥各自课程或师资优势分工协作,依据先进的教学资源开发方法与统一的建设标准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同时以专业课程为抓手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这样既便于资源的整合,又避免整合大量的冗余资源。首批开展建设的课程为本专业核心课程。四、以区域特色为依托,建设特色课程以合作院校为依托,结合当地行业发展区域特色,联合地

51、方有影响力的企业,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资源建设。第六部分建设项目与内容一、教学资源库总体框架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顶层将紧密与企、事业单位相联系。分析权威标准制定部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电子类人才的具体要求;分析电子行业(铁路行业-电子设计、冶金勘探-电子设计、航空航天-电子设计、交通运输-电子设计、测量测绘-电子设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等)对电子类人才的具体要求;分析已有电子类专业(通信专业、信息处理、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对电子类人才的要

THE END
1.职业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3篇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资源库建设是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资源库建设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最后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1456811.html
2.《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十年建设与实践》(尹成鑫张启明方灿林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作为“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建设专项”立项支持的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是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领域落实“互联网 ”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发展的综合改革举措。本书回望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十年建设与应用,不限于事实描述,不囿于理论探讨,以六个专题为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87488.html
3.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山西省教育厅教育部 12 2023-12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山西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名单的通知 09 2023-08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山西省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通知 (印发稿) 27 2019-08 国家职业教育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期检查验收会议在并举行 https://zyk11.mh.chaoxing.com/
4.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发布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25 10:20:38 点击:http://zyk.ouchn.cn/portal/index 下一篇: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宣传片 上一篇: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讲课件Copyright ?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教务处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铜梁区学府大道302号 技术支持:瑞秀科技 http://www.cqcmxy.com/index.php?a=show&catid=160&id=178
5.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20403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20401 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20408 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20407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20501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20503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http://file.icve.com.cn/file_gen_doc/737/586/B87928115FFDA2AA9087B88A9E19515B.ziph/index.html
6.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应用嘲其中包括:持续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鼓励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建设有特色的校级资源库; 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全国性资源库,带动地方建设1000个左右区域性资源库,基本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全覆盖; 推动各级资源库接入国家或省级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主动接受应用情况监测。https://zhuanlan.zhihu.com/p/692105456
7.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五) 首次参加验收的2018年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如此次验收结论为暂缓通过,可参加2023年验收;如仍不能通过验收或不参加2023年验收的,终止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六) 验收通过的项目,认定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https://www.mentorsc.com/project?id=14
8.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专题研修专家领航第一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政策及建设指南解读与思考》 施晶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理事,江西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https://www.meipian.cn/57lqh1bg
9.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2页)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ppt 22页内容提供方:Yan067-4 大小:5.41 MB 字数:约3.18千字 发布时间:2024-07-14发布于福建 浏览人气:3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05/6211053232010154.shtm
10.关于做好2019年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相关工作的通知1.新申报教学资源库项目与已立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专业领域及山东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附件1)不重复或高度相近。 2.新申报项目经过建设,5月底前各项基础指标需达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手册(2019)”(附件2)的相关要求。 3.2018年国家教学资源库备选库项目升级完善后,可直接申报。 http://jwc.sdwfvc.cn/info/1887/5386.htm
11.职教网停课不停学,在线如在校,襄职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响应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根据《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的部署,特殊教育学院 师范学院师生采取积极措施,利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同时,完成专业教学任务。 http://www.hbxytc.com/info/1023/16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