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举措加速一体化主动融入争当“上进生”

为抢抓用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红利、最大势能,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以“上进生”的奋斗姿态创造性推动工作,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中共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于近日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省际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全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皖北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的指导思想,明确2027年、2035年总体目标。

到2027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亿元、占全省比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和皖北前列,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省和长三角平均水平。创新引擎新动力日趋强劲,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争先进位,人才战略、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充分彰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高质量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积极服务和融入新能源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长三角数字经济基地。高水平开放合作实现更大突破,杭州宿州结对合作帮扶、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全面深化,链接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双向开放的能级持续提升。生态优美的绿色宿州加快建设,跨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联防联控、共保共治的区域生态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设施实现品质提升和便利共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和长三角平均水平。

到2035年,综合实力在全省和长三角城市位次稳步提升,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协同推进,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机制高效运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深度融入,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效链接,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实施意见》围绕区域协调、创新协同、产业协作、设施互联、开放共赢、生态共保、民生共享、机制创新等8个领域,提出18个重大工程专栏。

5月17日,杭州市——宿州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对接会召开

加快构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加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落实杭州宿州结对合作帮扶,深化重点领域合作。

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工程

全面推进“大宿城”发展战略,聚焦“一主两星”空间结构,围绕“东进、北扩、南展、西优”城市发展主框架,统筹老城区、城东新区、汴北新区、城南片区、宿州西站片区联动发展,聚力打造符离片区、宿马园区两个城市副中心。推进市管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主导产业集群集聚,持续健全园区城市功能,推动转型为城市综合功能区。推进符离镇、朱仙庄镇、桃园镇、蒿沟镇加强与中心城区功能共享。积极争取新设市辖行政区。加快推进区域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持续完善省际公共交通、现代物流网络,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建设淮海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长三角联通中原城市群的节点城市。

铜山—埇桥(萧县)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工程

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探索跨省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互利互惠、产业协作共兴共赢、生态环境保护共保共治、人才智力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高质量打造铜山—埇桥(萧县)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学布局建设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推动构建连接两地的现代化交通路网,确保交通基础设施标准一致、无缝对接。优化省际公交路线,推动开通新型功能区至铜山区公交班线,实现区域出行一卡通。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强化生态空间协同保护,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执法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机制,落实跨界协同治理,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合作推进省际毗邻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区域环境共管共享。建立区域河道巡查机制和“分段包干”属地负责管理机制,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产业发展优势互补。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强化联动合作,在新型功能区内形成定位准确、分工明晰的一二三产协同发展体系。围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优势产业链条,提升竞争力。合作开发商业综合体、居住配套、康养服务、文旅小镇等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协同保障。加快铜山—埇桥(萧县)省际毗邻地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合作共建一批产业创新团队、院士(博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器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人才智力对接对流,协同开展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共同搭建企业技术需求平台,积极推动高校及科研机构跨区域技术服务。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人力资源合作与服务协作,建立健全人才交流共享和就业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库、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基础教育协作交流,促进职业教育协作发展,推进跨区域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探索设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推动新型功能区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建立健全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深化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等领域执法合作。

各县区(园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方向

埇桥区。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中心城区,建设长三角智能家居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砀山县。打造“世界梨都”、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淮海经济区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建设全国农村电商发展引领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产城一体功能齐全的省际县域中心城市。

砀山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内,工人正在进行生产研发

萧县。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先行区,建设宜居宜游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灵璧县。聚力建设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样板县,打造全国轴承特色产业集聚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新能源汽车光储充装备生产集群、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泗县。建设省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

宿州经开区。打造绿色医药化工园区,建设新材料产业集群、中国中部现代制鞋产业基地、汽车后市场服务集聚区,助力打造连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基地。

宿马园区。打造长三角结对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光伏能源产业基地、重点打造绿色造纸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市高新区。打造省际产业合作先行区、皖北承接转移集聚区示范基地、长三角数字经济基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

市高新区数字小镇

深度融入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

联合沪苏浙高校打造高质量创新平台,完善“揭榜挂帅”等联合攻关机制,推动科创金融良性互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预制菜、光伏能源基地,构筑具有竞争力的算力、物流、文旅度假节点,夯实具有带动力的人才、龙头企业支撑。

具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推动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工程、省级汽车零部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工程、新能源汽车光储充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建设工程、汽车文化产业城推进工程、报废机动车拆解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程、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汽车零部件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汽车零部件产业资本生态营造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积极引进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知名企业,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7年,初步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汇聚一批位居行业前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引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机构,汽车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200家,产值突破200亿元。新增汽车零部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形成由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引领、若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套的集聚发展态势。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不少于1.1万个,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助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出行最友好省份。

具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进一步发挥宿州农业资源禀赋和绿色食品产业基础优势,按照“4+4”的发展思路,主攻“一颗梨、一头羊、一只鸡、一碗粉”即砀山酥梨、萧县白山羊、埇桥符离集烧鸡、泗县山芋等4个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优质小麦、优质大豆、灵璧黄牛肉、未来食品等4个产业集群,培育高端绿色食品头部企业,打造高端知名品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具有影响力的光伏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把握皖北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生物质能、储能在内的细分领域,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多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集聚发展光伏新能源。依托泗县、萧县、宿马园区等地,大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聚焦发展PERC、HJT、TOPCon、IBC等高效光伏晶硅电池片产品。多样化发展光伏组件产品,进一步发展壮大汇流带、互连条等光伏用涂锡、浸锡焊带规模化制造,引进培育一批胶膜、玻璃、背板、银浆、逆变器、硅胶包材等其他配套制造企业,完善硅棒—切片—电池—组件—应用等光伏制造产业链。

埇桥区朱仙庄镇利用采煤塌陷区建立1600余亩水面光伏电站

谋划发展风电产业。谋划推动风电领域电机、叶片、法兰、塔筒、制动器等零部件生产和碳纤维、玻璃纤维、树脂、防腐涂料、结构胶等材料生产。

特色发展生物质能。加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规划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管理。稳步发展秸秆发电,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探索开展高效清洁煤电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

具有竞争力的算力节点建设工程

降低用电成本,探索“算电结合”。探索“电厂+数据中心”模式,创新形态,实现算网融合、能源网与算力网融合。探索在电厂建设数据中心,通过设施共享、综合能源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能源优势,进而转换成算力成本优势,实现从卖电力到卖算力的转变。加快开展项目谋划,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服务平台、2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高新区绿能智慧产业园(产投集团)及风力发电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园(国能宿州)等项目。

培育市场经营主体。鼓励支持大数据、云计算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公司,形成产业集聚,提升算力服务能力。

具有竞争力的物流节点建设工程

建设宿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补齐基地内基础设施短板,培育一批本地冷链龙头企业和专业经纪人队伍。强化基地运营管理,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冷链货源、运力、库存等市场信息。

加强现代物流通道支撑。完善浍河、新汴河、徐洪河等内河水运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宿州符离铁路货运站、蒿沟铁路货运站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提升物流枢纽能级。推进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片区开发,发展公铁联运、应急物流、专业仓储等,加快宿州经开区传化公路港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

打造专业物流片区。推动宿州经开区电商物流中心、宿州经开区传化公路港尽快建成运营,提升宿州百大农产品物流中心服务能级,打造宿州经开区工业、商贸物流片区。加快蕲县港口码头建设,打造宿州南部临港大宗商品物流片区。依托蒿沟货运站、新汴河码头、宿州机场等项目建设,打造宿州东部公铁水空综合物流片区。

建设县域物流节点。围绕服务农业、工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合理布局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重点建设物流集散分拨和末端配送设施,形成干支衔接紧、覆盖范围广、运作效率高的县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具有竞争力的文旅度假节点建设工程

宿州西山花海景区

持续提升景区发展能级。遴选萧县皇藏峪、灵璧奇石园等10个重点景区,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引入互动业态、丰富消费场景、迭代更新产品、拓展综合功能。实施全市景区、景点解说词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行动,使其更有历史、文化、自然、人文底蕴。推进“图文博美”等文化场馆优化旅游功能,创建A级旅游景区。深化政企联动、市县(区)联动,加强多层次合作,开发山地、滨水、都市、乡村休闲度假产品,联手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申报。引进、培育景区和度假区运营公司,通过租赁、托管、回购、兼并重组等模式,盘活闲置低效资源,提升要素配置效能。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和产业调查分析,着眼延链、补链、强链,储备和推介一批优质文化旅游体育、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实施重大旅游项目带动战略,挖掘优质文旅资源,布局建设白居易古镇、高皇山、小黄山等10个标志性、引领性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资源整合、技术创新、跨界经营、品牌合作等方式做大做优做强,提升旅游领域“运营造血”能力。

电子商务培育壮大工程

加强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培育。打造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引进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网店。

加强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合作。加强区域交流,鼓励本市企业与浙江等电商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企业互动对接,与国内头部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开展深度对接合作,利用平台资源推动本地产品走出去,支持本地企业成长壮大。

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立电商人才长期系统化培训机制,加强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建设电商专业队伍。继续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活动,扩大销售渠道,宣传电商品牌。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全面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积极打造“四纵四横”铁路客货运通道和“四纵四横一连”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水运航道、通用机场建设。深化区域能源水利合作,放大宿州区位优势。

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大工程

省际高速公路。建成宿州至固镇、徐州至淮北至阜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宿州至徐州、徐州至砀山至商丘、宿迁至遂平高速宿州绕城段等高速公路。

国省干线公路。建成G237皖苏界至砀城北段改建工程、G311萧城至皖豫界段改建工程、S405萧县段改建工程、S224皖苏界至杨疃段改建工程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项目。

水运。建成宿州港埇桥港区蕲东作业区码头工程,加快建设徐洪河港口智慧产业园、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

轨道交通。建设淮北至宿州至蚌埠城际铁路、合肥至新沂高速铁路(泗县段)、淮北至宿州至阜阳城际铁路。推动萧县至徐州市域铁路、徐州至宿州至菏泽城际铁路(淮北至宿州至蚌埠北延萧县至丰县项目)、三门峡至亳州至宿州至洋口港铁路等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机场。推进宿州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建成泗县、砀山通用机场,加快推进埇桥、灵璧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能源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煤炭和煤电。开工建设朱楼煤矿,推进张大屯煤矿前期工作。建成安徽钱营孜发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1×1000MW)。

500千伏电网项目。建成萧砀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灵泗500千伏输等变电工程。

安徽固亚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工人忙着赶制订单

天然气管道。建成凤阳—宿州、宿州—淮北—萧县—砀山、固镇—灵璧—泗县等长输管道项目。

可再生能源发电。建成安徽中鹰浆纸生物质发电、中鹰浆纸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萧县林平纸业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皖能埇桥区褚兰风电场、宿州北控埇桥区聚融风电场、兴晨埇桥区永安风电场、国能埇桥永镇大营风电场、中城投埇桥区大营镇风电场、国能埇桥大营蕲县光伏发电、皖能埇桥区蕲县镇光伏、国能灵璧浍沟风电场、国能灵璧浍沟风电场二期、汉风泗县草庙二期风电场、中广核萧县黄口150兆瓦风力发电、中广核萧县王寨100MW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

水利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续建安徽省包浍河治理工程(埇桥区段)。开工建设安徽省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宿州市段)、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宿州市段)、奎濉河综合治理工程。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按照系统治理、逐条销号的原则,有序推进实施辖区内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项目。持续推进各县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新建小型水库项目。完成砀山县林屯水库工程,持续推进萧县孤山湖水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灵璧县何山水库,积极推进萧县孤山湖水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打造皖北开放新高地

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吸引外资,实施更加积极的“走出去”战略。

外贸主体培育工程

培育壮大外贸主体。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抓手,扩大进出口规模,着力促进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进出口龙头企业产业带动作用,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

引导企业国际市场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境内外展会平台,在巩固传统国际市场基础上,加快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新兴市场,保持国际市场多元性和抗风险性。

携手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美丽宿州建设。推进跨区域大气、水环境、固废危废防治协作,加快跨界河流生态廊道联动建设。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具有皖北田园风光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推进跨界河流生态廊道联动建设,重点对我市境内五条重点河流(黄河故道、新濉河、萧濉新河、沱河、新汴河)两侧沿线15公里范围进行造林增绿,在不占用耕地的原则框架下,完成增绿扩量4.3万亩,提升森林质量27万亩,湿地保有量达29573公顷,保护率达到53%,形成连续完整、结构优化、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的生态廊道,流域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

推动公共服务联动合作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推进与沪苏浙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资源共享,促进长三角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营造公平正义社会氛围。

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工程

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建设一批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长三角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建立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建专业,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坐落在市高新区内的长三角人才培养共建基地

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建设企业行业、职业院校等多方参与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支持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在我市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我市公办职业学校办学。

区域医疗卫生深度合作推进工程

开展学科合作共建。对我市外转诊排名靠前的病种,结合学科发展需求,积极与长三角地区知名医院开展合作共建,邀请重点学科团队、骨干到我市医疗机构进行帮扶和定点执业。

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推进疾病诊疗全程化、同质化和一体化,让更多患者留在当地即可获得专业、安全的诊疗,同时经分级诊疗的转诊患者,能够获得安全的转诊绿色通道。

探索医疗机构托管模式。由沪苏浙知名三甲公立医院对我市公立医院进行托管,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

区域康养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对现有老年公寓进行医养和智慧化改造,建成省内一流的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培育健康养生新业态,为全市开展机构养老服务提供样板。

建设全市养老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卫生职业教育资源、技工大市优势,加快储备培育养老护理人才。发掘和引进国内国际养老人才专家对我市养老管理护理人员实施教学和培训。

发挥砀山县、萧县“长寿之乡”和黄河故道果林田园生态优势,积极打造培育一批高质量康养项目。发挥宿马园区、埇桥区等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发展一批高水平健康养老机构。

推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对接

用好区域协调机制,推进跨区域制度协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干部人才交流、人才自由流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跨区域重大项目合作机制。

THE END
1.溧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 专家引领促发展 砥砺前行正当时——溧阳市幼儿 管理应用APPLICATION 装备信息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 学生学籍管理 职称评审系统 江苏自学考试 公共服务平台 征订管理系统 常州考试网 溧阳教育督导 http://www.lyjyfw.net/
2.河南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关于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结果的公示 2024-03-12 16:11:02 关于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2023-11-09 08:45:20 关于2023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拟立项建设名单的公示 2023-07-25 10:43:57 https://henan.icve.com.cn/
3.2025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运营的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job.ncss.cn/student/24365
4.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世界大会打造“一会、一赛、一展、一联盟”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崭新平台和范式,其中,“一展”指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博览会立足“产教融合”,以“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为主题,探索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改革发展背景下的“云上博览”、数字化服务平台等实践路径,助力https://kjc.zbvc.edu.cn/info/1017/2405.htm
5.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www.jsve.edu.cn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基本信息:网站标题: - 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网址: http://www.jsve.edu.cn 发布者IP:未记录发布者IP 网站标签: ,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内容描述(仅供参考):- 江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www.jsve.edu.cn)。 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513980
6.河南省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寻标宝旗下河南省政府采购项目查询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河南省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河南省2023年的最新的政府招标采购信息,您可以查看河南省最新的政府招标公告、政府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查询河南省最新、最全的政府招标采购信息,就来寻标宝https://xunbiaobao.baidu.com/biddingDetail?addressCode=410000&q=%E6%B2%B3%E5%8D%97%E7%9C%81%E8%81%8C%E4%B8%9A%E6%95%99%E8%82%B2%E5%85%AC%E5%85%B1%E6%9C%8D%E5%8A%A1%E5%B9%B3%E5%8F%B0&source=seo_aggregation
7.中国职业教育网新时代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搜索 资讯发布 便民服务 教育学习 政策法规 合作交流 ?关于证书查询政策调整的通知(置顶) ?中国音乐剧协会艺术教育委员会艺术教师专项 ?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典型案例https://www.zyjy.org.cn/
8.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管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职教体系,职教改革,职教改革重点任务,产教融合,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https://zj.chinaafse.cn/
9.2019我国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中国职业教育在规模、体系、模式、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DgzMDY4NQ==&mid=2247558415&idx=5&sn=873977ede27b58db57c85be9f2945dc4&chksm=fca2540414a7ff3295d61860c4a5423dfef898f76ff9066ff52ee992add582626d3c608376c8&scene=27
10.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平台https://www.smartedu.cn/
11.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孙春兰强调:打造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孙春兰强调,要加强数字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http://www.cedumedia.com/tag/%E5%9B%BD%E5%AE%B6%E6%95%99%E8%82%B2%E5%85%AC%E5%85%B1%E6%9C%8D%E5%8A%A1%E5%B9%B3%E5%8F%B0
12.驻马店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答:我省普通高招有关政策规定将通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s://www.haeea.cn)、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heao.com.cn)、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https://pzwb.haeea.cn)、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招考豫言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发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及时关注最新报名动态。考生如需咨询,请https://www.zmdedu.cn/?medium=01
13.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PPT,Hier sehen sie die (farbig gekennzeichneten) Bereiche und die dazugeh?rigen Regionen sowie (hellgrün und hellblau) diejenigen Regionen, in denen der Bildungstransfer in enger Zusammenarbeit mit uns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11/161128892.shtm
14.安泰职业教育云服务公共平台您好,欢迎来到安泰职业教育云服务公共平台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个人中心 咨询热线: 0537-3621777 安泰教育集团要闻 查看更多> 济宁市金乡县2024年度“乡村建设工匠”建筑电工培训班圆满结束2024-10-10 2024年度济宁市建设工程行业技能竞赛(工程造价土建专业)在山东安泰职业培训学院顺利举行2024-10-10 https://pxpt.antaixueyuan.com/
15.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智慧门户平台提供在线自助建站服务。平台易用,用户使用拖拽方式、所见即所得,搭建过程轻松、零代码;具有丰富的模板体现不同行业的特征与风格;布局模块搭配样式模板,满足用户的各类样式需求;添加内容多方式,可本地添加和外接数据;持续统计分析数据,用户随时掌握网站https://hntcmczhjy.mh.chaoxing.com/
16.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首页 备案查询 投诉举报 帮助中心 登录 应用提供者注册 登录入口 提供者 使用者 管理员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网站运维: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技术支持:4001910910 ?2024 app.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9518号-3 https://app.eduyun.cn/
17.鲁东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分级审核方式进行,即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审核省属企事业单位报名考生,各市发展改革委或物流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本市企事业单位报名考生以及辖区内自由职业者的报名考生。 (四)继续教育 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和推行继续教育电子证书有关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21http://sdld.yxlearning.com/info/23434
18.网络中心本次修订力求适应新形势、落实新政策、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将原《建设规范》共计7章内容扩展为11章,其中将原“应用服务”分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两章,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对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原“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9.兴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是教育政策落实的关键。在“双减”政策实施后,通过对江西省某小学一线教师的访谈中发现,该校教师在落实“双减”工作中存在工作量增大、身心状态疲惫、工作与生活失衡、职业倦怠感增强等状况。通过分析原因,建议通过精简教师工作事务、完善工作管理方式、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激发教师工作动力等措施来帮助教师减轻工作带来http://xs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36f9d708eafc4ccab86634affecb4161&id=161944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