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解放军报

——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经验做法摘登

编者按

习主席深刻指出,要强化人才支撑,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发挥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大批练兵备战行家里手。

近年来,全军部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加快学习型军营建设,立起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发展力、战斗力鲜明导向,涌现出一批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

日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对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受表彰单位聚焦练兵备战,聚焦部队急需,聚焦岗位履职,聚焦前沿发展,注重“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是坚定务实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

为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现将部分受表彰单位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经验做法予以摘登。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武部——

发挥合作优势,释放军事职业教育高效能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武部担任军事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任务以来,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注重发挥军地合作优势,形成了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良好格局。

依托现有条件抓统筹优化。采取“建、调、并、改”多种办法,建成军综网学习室、互联网学习室和图书室。图书室兼有课程制作及休闲娱乐功能,军综网学习室兼顾网络训练功能,互联网学习室沿用“军营绿色网吧”原有设施,最大限度提高效费比。

与正规化建设同步抓管理规范。将军职教育的建设与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和基层星级达标建设同步抓建、统筹抓建,提升学习室使用效能。

借力军民融合抓拓展延伸。发挥人武部功能特点,不断拓展军事职业教育边界外沿,充分发挥辖区高校人才和图书馆资源优势,把专武干部、民兵连长全面纳入军职教育系统。

31110部队——

聚焦备战打仗,推进军事职业教育走深走实

31110部队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强基固本,瞄准战场急需和练兵实际,扎实推进军事职业教育落地见效。

聚焦锤炼打仗硬本领,构建齐抓共管体系格局。建强组织领导,构建党委领导、主官负责、支部落实、专人监管的抓教格局。立起身教重于言教的鲜明导向,领导带头、全员受教。着眼不同岗位需求周密制订学习计划,近3年累计选学课程千余门次。

积极拓宽学习主渠道,打造多维立体学习网络。紧抓在线教育基础,着力拓展丰富学习资源渠道。用足军地优质资源,与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图书馆等建立合作共建机制。

着眼激发学习内动力,助力备战打仗质效提升。紧贴实战练兵强能,将军职教育绩效与个人年度评定挂钩,激发学习驱动力,练兵备战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出色完成各项重大保障任务。

75832部队——

线上线下结合,助力新质战斗力生成

75832部队是改革后组建的新质作战力量,该队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按照“以战领学、训教融合、边建边学、全员参与”思路,用好用活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使战斗力生成走上了“快车道”。

找准能力差距快充电。运用“任务岗位需求-能力素质现状=课程学习内容”公式,坚持“线上拜师、线下实践”相结合,实现官兵能力素质“快充”。

推动教学相长正循环。依托战区“双帮”团队,将战训研成果凝练形成“绝招绝技绝活”,开发上线多门特色微课,助力训练实践“反哺”职业教育。

学习力加实践力等于战斗力。开展军事职业教育试点以来,该队新进人员成才周期大大缩短,催生一批作战研究成果。

78100部队——

融入“四个秩序”,提升军事职业教育管理实效

78100部队扎实开展军事职业教育工作,持续推进学习成果转化,助力备战打仗效果显著。

科学统筹,把关定向。坚持党委专题议训、常讲常议,统筹学习任务,统定学习计划,统把质量标准,为每名官兵设定职业成才规划;按照专业相近、职级衔接、专长互补原则,组建互帮互助小组,官兵人均选课11.5门。

比拼赶超,营造氛围。积极开展比武竞赛、“微课小讲堂”等配套活动,全员比、时时比,激发学习训练热情;建设军综网、互联网集中学习室,申领、自购专业书籍,组织教学特长骨干录制精品课程,改善学习条件,满足学习需求。

破解难题,稳固提升。自主研发学习辅助程序,积极组织研究论证军事职业教育开展新模式,采购部署云平台、手持终端等智能化教学设备,提升教育开展质效。

31436部队——

汇聚内在动力,激发向战成才蓬勃力量

31436部队汇聚向战而学、为战成才内动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与人才发展互促共赢。

党委先行,在示范带动中凝聚共识。学有榜样,队党委当“第一班”、争“第一名”;学有激情,官兵参与“我眼中的军事职业教育”大讨论。

科学保障,在难题破解中集聚能量。引进高端设备,改造学习室;将学习终端引入班级,破解场地缺和疫期难集中等问题。

精准施策,在创新推动中汇聚动力。建立全岗覆盖、全员参训、全程评学机制,定期研究协调矛盾问题,适时组织评估,用机制督学;鼓励人人打擂台,以氛围促学;纳入“双争”评比,学得多、考得好的,在季评中量化加分,总评时优先评优。

31511部队——

营造学习氛围,以学习力催生战斗力

31511部队以学习力赢得竞争力、发展力、战斗力,以高质量军事职业教育提升备战打仗贡献率。

聚焦打仗抓教育。党委一班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引导官兵紧贴使命抓学习,着眼岗位强素质。对照岗位职责,聚焦核心能力,滚动制订年度方案计划,健全考评激励机制,营造学习氛围。

紧贴需求建平台。将学习环境建设纳入基础建设体系,采购学习设备,提升人机比,优化官兵学习体验。梳理形成人员岗位课程目录清单、学习标准指南,形成4类24门课程资源,满足官兵学习需求。

融入实践促成才。成立军事科研工作站,培塑专家人才和战训、科研攻关团队,官兵成长成才效果明显。

32371部队——

善谋划抓落实,推动军事职业教育落地生效

作为军种机关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支撑保障机构,32371部队紧跟形势发展之需、紧贴职能使命之需、紧扣官兵成才之需,缜密谋划、狠抓落实,有序推进综合试点、总结推开和普及深化。

深入开展教育动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召开动员部署会,下发部署工作方案,组织骨干集训,分层级组织特色宣讲活动。

紧扣官兵履职急需,解决学习资源问题。实施立项、建设、运行、服务、评价全流程管理,指导院校部队建成一系列满足岗位急需的在线课程,完善一批智能实用的教学和学习条件。

务实推动政策配套,解决动力激励问题。将学习情况纳入人员考核体系,融入军事训练考评内容,记入个人训练档案,与评先评优、年终考核、晋升使用相挂钩,推动学习力向战斗力有效转化。

92485部队——

聚力多措并举,全面打造学习型军营

92485部队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军事职业教育路子。

突出“统”为关键抓布局。党委坚持每月专题分析形势,每周专项反馈进度,及时发现矛盾问题,制订对策措施;深入开展军职专题教育,积极推荐优质书目,工作思路清晰、落实有力。

围绕“战”为核心抓质效。紧盯备战打仗能力急需必需,把握“岗位主导”这一本质要求,建立人员能力素质标准,分解岗位训练清单,固化人员成长成才阶梯图。为官兵开展学习、厚实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提供了依据。

95183部队——

以战领学抓训,提升打赢贡献率

95183部队始终坚持将军事职业教育向备战打仗聚焦,将学研战融入实战实训、联战联训中,有力促进核心军事能力提升。

坚持为战育人、精准强能。紧贴战训任务,开展群众性学研活动。针对重大任务,紧前组织官兵学习,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坚持模式创新、体系抓学。采取“飞行间隙探讨学、岗位实操观摩学”等办法,将学习活动延伸到机翼下、阵地上、武器旁。依托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系统性辅导培训,同兄弟单位交流研练,提升指战员体系作战、联合作战能力。

坚持向战研学、学研一体。成立学研小组,研究、验证、完善了多套战法和行动方案,部分战训成果成为同类型部队交流学习的典型范例。

96795部队——

树立鲜明导向,打造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96795部队作为军种专设训练组织与考评机构,常年担负战役战术实战化训练组训任务。近年来,部队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树立“以学促战,为战而学”鲜明教育导向,将军事职业教育与核心职能使命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党委统揽组织有力。党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深入统一思想、强化科学统筹,系统规划总体方案,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军事职业教育深入开展。

扎实推进确保实效。区分层级、岗位构建能力素质标准模型,围绕军事理论、装备知识等方面常态开展课程学习、专题学研等教育活动,同步推出军种特色精品微课,形成优良学习氛围。

学以致用以学促建。在任务实践过程中,紧盯任务需要、能力需求,将学习所得全程用于演练组织设计、考核评估和数据分析,促进履职水平越级升层,有效助力军种训练实战化快速发展。

63816部队某营——

用好平台渠道,持续提升岗位素质本领

63816部队某营牢牢把握军事职业教育这个有效增长点,推动职能拓展、使命拓新、能力拓荒。

用军职教育铸魂,增强政治能力。着眼“技术+政治”鲜明特质,顺应“网络+教育”发展趋势,采取线下专题研读、线上专家辅导、随课讨论辨析等方式学习,厚实官兵理论素养。

用军职教育拔尖,激发人才活力。通过在线学习强理论、岗位实践强本领、比武比赛拔尖子,培养出一批行业尖兵。

32504部队——

秉持育人理念,催生学习训练新格局

32504部队秉持向战而学、为战育人理念,着力培育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文化,有力催生学习训练新格局。

坚持党委统筹,优化支撑条件。着眼健全完善军事职业教育建、学、管、用体系,推行支部全程管学、专人动态督学、定期总结评学、挂钩机制促学机制;针对单位和人员高度分散特点,充实线下学习资源,实现分散学、集中考、全覆盖。

聚焦主责主业,融入训练实践。制订关键岗位人才培养计划,梳理学习资源,锤炼部队技战融合作战保障能力。

创新育人模式,助力成长成才。统揽送学、送训、送考全程,绘制成长成才阶梯图,拓展网教与实育融合育人路径,开展“读书育人”等学习评选活动,创新多元评估模式,有效激发学习动力。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院某研究所——

目光瞄准一线,课程助力战场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院某研究所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出营养保障、特殊作战环境防护、效能提升等系列课程。

坚持党委统抓科学谋划。党委瞄准打赢聚焦发力,将军事职业教育列入年度“议研议战议训”工作,强化“研即战”“教为战”思想。

紧盯部队需求靶向定制。始终把备战打仗作为课程建设第一原则,利用赴一线部队调研攻关等时机,系统梳理基层官兵岗位素质和学习需求,着力推动特色课程精准融入部队,构建了“军味”浓厚、“战味”突出的课程体系。

突出问题导向提升质效。以科研战备为中心、以能力拓展为基点,整合专业力量和培训骨干,对上线课程跟踪问效,抓好在线互动和答疑释惑,进一步缩短“学”与“用”的距离。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某中心——

发挥院校优势,创新在线课程建设路子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某中心先行先建,在全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探索院校军事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建设。精心组建建课团队,探索各型课程建设;设计建造全军首个大型全媒体智慧教学中心,提供课程制作全流程服务;配合制定首套院校军事职业教育配套机制,推动院校军事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在线课程。中心围绕教战研战和官兵急需,建成了一批特色精品在线课程。

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指导。中心探索军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了一批全军军事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先后派员赴有关单位开展在线课程建设专题授课与研讨交流。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中心——

紧扣职能使命,聚力服务全军官兵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中心紧扣自身职能使命,聚力打造服务全军官兵的在线学习平台。

打造全员全时全域的学习底座。初步形成全员全时全域泛在学习环境。

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的资源体系。平台支持全军各单位上线课程,对接课程、音视频、电子书等地方优质资源。

提供以官兵为中心的服务支撑。面向全军部署节点,支撑开设云课堂、搭建学习小组,为官兵提供近学习资源服务。

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

整合优势资源,助推官兵学习质量

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3年来一直保持全员参学,累计选课人次和结业人次令人瞩目。

立足自身实际,破解“建”的难题。邀请专家指导评估条件建设方案,在支队教导队先行建设互联网学习室,完善内外网学习考试监控室和微课制作录播室,制作微课在平台上线,与驻地图书馆共建图书流通点,完成了“智慧军营”试点。

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学”的质量。将军事职业教育纳入按纲建队规划,进入周工作计划。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结合蹲点帮建、检查指导等时机进行专题宣讲。

THE END
1.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的公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3〕26号)要求,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遴选和公示等程序,决定认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E1ODYyNQ==&mid=2247530987&idx=1&sn=c574a71e39c87f66cb5af7463d3b8ba5&chksm=fac387bc837974b014a9b37371456cf34cd4f013868d78a77adb7d2bec20107305188479a229&scene=27
2.网络课堂平台简介 “职教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是由长春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服务于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使用。以每个知识资源为基本构成元素,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形成系统完整、高效管理和方便应用的在线学习系统。https://zjyunketang.com/web/user_center/templates/otherpage/other_page.html?id=about_us
3.职教公有云课程资源平台互联网+职业教育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科技发展、市场需求 跨地域、跨学校、跨产教的校企协同研修新范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开设网络与信息安全研修工作室!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向院校共同体成员共享精品课程资源 关于公布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第二批共同体成员名单的通知 http://ggfw.zj.eduyun.cn/
4.宝藏学习网站——国家职业教育平台属于职业教育平台嘛,所以适用人群偏向于快要开始工作或者教师工作后的研修,还有兴趣类。 平台有多个子平台,包括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资源中心、智慧教研室。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个子平台的包含的资源和功能。 一、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651845
5.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页 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 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教师能力提升中心 教材资源中心 智慧教研室 国际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工业金融互联网 更多专题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专业资源库在线精品课视频公开课更多+ 国家级江苏 "一带一路"贸易文化传承与创新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与通识教育大类,Rhttps://vocational.smartedu.cn/NationalHome?redirect=%2F
6.中职专用同步精品课堂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基础上册同步特色备课资源(高教版2023)2024/07/14查看 中职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考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2024【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2024/01/31查看 【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2023/11/07查看 【中职https://m.zxxk.com/docpack/2813307.html
7.AI职教中职教学资源网由一线教师精心打造,适用职高【职教高考】浙江省专题复习讲练测,包括备考讲练、教案、课件、专项练习。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讲练结合。配有教学课件讲解视频,欢迎大家下载交流~ 温馨提示:有“ 在线播放”字样的资料,购买后可在线播放完整资源,不支持下载哦~。https://zhijiao.xkw.com/docpack/3201273.html
8.网络课程—职教云平台培训课堂课程简介 智慧职教-职教云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平台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和在线应用服务,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扩展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与效益,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平台开放汇聚和运营省级、校级以及https://zxjy.bjvtc.com/meol/jpk/course/layout/lesson/index.jsp?courseId=11641
9.中联职业教育云平台2021年线上培训课程和学习网址公示为更好的提升职业教育能力,中联职业培训学校建立的中联职业教育云平台隆重推出2021年线上培训学习课程,课程专业包含建筑工程类、财务金融类、医学医药类、学历教育类、公职招考类、职业资格类等多个领域,现将课程专业和学习地网址有关内容公示如下:https://www.qyhr.org/article/17047.html
10.首页资源库 查看更多 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 现代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学前教育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作物生产技术)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 职教MOOC 推荐课程/ 最热课程/ 最新课程/ 查看更多 合作院校 加载更多https://www.icve.com.cn/
11.232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分析适逢教育部刚刚出台《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部署,开启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这一重要工作,优慕课整理了发表在2021年第32期《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篇文章《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基于232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https://www.mzlxy.cn/info/1016/9795.htm
12.智慧职教平台官网登录入口,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平台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平台 职教MOOC学习方法 职教MOOC已在爱课程网“中国职教MOOC”频道(www.icourse.cn/vemooc)上线。可通过电脑或手机APP端进行视频学习、测验考试、互动讨论。 · 电脑端学习方法:访问地址 http://www.icourses.cn/vemooc,或百度搜索“爱课程”,进入“爱课程”网“中国职教MOOC”频道,在搜索栏内搜索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6696
1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范文职业教育与院校课程资源建设要与实践相结合,需要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开发设计校企合作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建设。 二、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1.对在线开放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现阶段仍然有很多教师认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只是简单的https://www.gwyoo.com/haowen/260232.html
14.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5.职业培训教育行业在线职业培训平台建设方案在线职业培训平台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职场人士提升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市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在线职业培训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我国在线职业培训平台在课程质量、用户体验、资源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优化与提升。 1.2 https://wenku.baidu.com/view/f59b64eb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38.html
16.我校6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近日,我校6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上线“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子平台,平台设有“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资源中心”4个中心,现有专业教学资源库663个https://www.sxyyc.net/jsfzzx/info/1004/1186.htm
17.两会教育信息化热词盘点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尽快制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实施方案。以职业教育数字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点,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为核心,以建设全国性的数字教育服务平台为保障,从国家层面整体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实施。 与此同时,建设服务于全民技术技能终身学习的技术技能培训在线课程平台、资格证书及“1+X”技能等级证https://www.cmea.org.cn/Index/detail?id=2797
18.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和《教育部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豫政〔2021〕2号)等文件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https://jyt.henan.gov.cn/2021/09-29/2321017.html
19.职教网停课不停学,在线如在校,襄职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适合职业院校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等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为方便广大师生的教与学,资源库项目组专门研制了《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指南》,各专业课程团队制定了学习方案。为落实学习任务,各专业教师提前引用专业资源库里的相关课程资源,设定相应的学习时间与学习任务,分别在智慧职教云平台和智慧http://www.hbxytc.com/info/1023/16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