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1.德国“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对企业的过分依赖,培训职业的过分专业化,使其极易受到经济发展起伏的制约。

3.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Competencybasededucationandtraining)”简称CBET。CBET的特点是依赖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确立权威性国家能力标准。通过与这些标准相比较,可确定学员的等级水平。所谓国家能力标准,指的是按照就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所必须执行的工作任务,就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国家能力标准的确定,可以使有关方面据此制定全国通用的职业证书,也能够使每一个普通公众从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水平或方式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并可在这一体系中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取得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测评。由此可见,CBET在学习成果的认可上,体现了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种模式能增进公众和各行业对国家证书整体上的认可和信心。

二、课程设计

三、教学方法

70年代以来,国外职教界开始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CBE教学模式采用了“自我培训评估系统”,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估,重视学生反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这就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在教学手段上,CBE综合运用了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及现代化电教手段,体现了个体化教学,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四、校企合作

五、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重新确定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或者认为应让高考落榜生接受高职教育等等,这都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

2.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教学内容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技能为中心,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改革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实行弹性学制等等,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教材改革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倾斜,不能只管编,不管试验,不能只靠下发几个指导文件来推进教材改革。必须设置相应职能部门、监督部门等层面进行系列配套改革。

3.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办学路子。产学合作、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基本渠道。产学双方要努力加强对话:学校应主动采取行动,积极满足产业界的需要;企业应当完善与产学合作有关的各项制度,建立完备的交流基础。只有引进产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才能真正做到成果共享,尽快地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资格认证制度。为确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应成立一个机构来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证书体系,来保证各专业能力测评相互间的认可。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完善学术资格与专业能力测评之间的转换;实行职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

5.积极发展我国教育的“拳头项目”。德国要求其职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我国在职业教育的某些领域,发展自己的“拳头项目”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我国若能在有些领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训练基地,将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能更好地指导、激励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THE END
1.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精选6篇)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一)政府的支持。 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有效的保证:200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荐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319t10k.html
2.论述关于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德国尤其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还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中得到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 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 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和德国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合作举办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在学习过程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19683.html
3.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摘 要:从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出发,研究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首先从德国职业教育培训质量高、师资队伍优秀、社会承认感强等特点进行探究,突出德国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再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得出正确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措施。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职业教育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http://www.qikan.com.cn/m/article/sudu20200274.html
4.德国职业教育政策框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相伴始终的。文章运用历史还原法和历史情景主义,回溯和评估了德国教育政策在其职业教育子领域的运行特征和运行效果,讨论了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工具性质—实施路径”三维分析框架,从共同特征和差异比较中提出优化教育政策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https://www.hebcpc.cn/gzjy/info/1074/3457.htm
5.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精选9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论文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作为高层次职业教育,其发展关系着国家就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而招生制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入门通道,其改革必定要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相适应。 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招生制度改革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51663.html
6.浅析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浅析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 摘要: 文章针对中国的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分析了中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现状 弊端 启示 https://doc.mbalib.com/view/ce409e8cf390e76016fad593f051f5db.html
7.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赵林林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校企合作、教育培训和实施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特点,能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文中具体分析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现状及实施特点,为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https://xqhz.jscj.edu.cn/2019/0319/c1771a31013/page.htm
8.德国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与国家“互联网+”战略以及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国的职业教育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分析德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启发。 http://jwc.sdwfvc.com/info/2118/5101.htm
9.德国双元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机制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号称是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为目标,真正成为受企业和培训生欢迎的教育。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中,由于学生可以在企业的操作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可以真正的走入企业的生产环节,增加了培训的http://www.sass.cn/924093/3492.aspx
10.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教育理论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历史悠久,在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将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结构。特别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早,普及广,与社区、与企业结合紧密,形成了各自非常鲜明的发展模式或特色,自成体系,对经济发展作用力巨大,也有很强的社会吸引力。台湾与香港地区也建立了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8111.html
1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的启示 路明兰 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从政府推动开始,在立法、资金、约束机制等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企业与学校积极联动,缩短了企业用人和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从而成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存在法律保障缺乏操作性、资金来源渠道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10330205323_187472.html
12.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11篇(全文)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第1篇 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双元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职业教育中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教育和文化教育, 同时以徒工身份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技能培训, 在培训时间分配上, 企业每周3-4天, 职业学校每周1-2天。企业的投入占职业教育总投入的80%, 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nylsph6.html
13.德国:扶持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及启示(三)注重对农业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 德国高度重视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既建立了农业准入制度,又有完善的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制度。可以说,在德国农业已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农业经营者也都是职业农民。我国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和经验,把农业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着力http://www.yongji.gov.cn/doc/2021/05/30/10318072.shtml
14.德国“技术员”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及启示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正如全国职教专家、原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所言:“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发展”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一问题在一些职业学校与德国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也有体现。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将全部课程体系与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对接,混淆了兩国两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914/8845317.shtml
15.2017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 95二、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98三、德国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及启示 98四、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01第四节 澳大利亚 105一、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综述 105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111三、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 116四、澳大利亚成人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W45043H9KE.html
16.德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启示.doc德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启示 刘淑云 祁占勇 陕西师范大学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较为理想的教育类型, 这与德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23/14553065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