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历光环的“褪色危机”,中考分流时代的教育何去何从?职校高中高考大学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1年的时候,教育部发了个通知,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什么意思呢?就是中考后将只有一半的学生能上高中,剩下一半的学生只能读职校。

很多家长瞬间就不淡定了,难道自己的孩子将来只能读职校吗?这怎么能行,于是课外辅导卷起来,学区房买起来。

这种过分的焦虑甚至把很多高考的压力提前到了中考,甚至还闹出了家长集体请愿的事情,为了孩子能上好的高中,能考上大学,家长们真的什么苦都愿意吃。

教育部2021招生工作通知

然而,就在家长们奋力内卷鸡娃时,大学就业却传来不利消息,今年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颇有一种士兵还在前线奋战,但是皇帝却先投降了的滑稽感。

家长们对中考的分流政策异常抵触,却意识不到中国的经济已经在悄悄转型,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考上了重点高中,上了大学又有什么用呢,能上高中并不代表将来就有了光明的未来,上职校也不见得就赚不到钱,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和20年前的大学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1998年,中国有82.98万大学毕业生,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激增到1179万。大学生的毕业数量一年比一年高,就业行情却越来越差,所以网上有人戏称,3000块钱你招不来一个农民工,但是可以招来一个大学生,原因是高端行业容纳的就业人数有限。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也增多。一增一减之下,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严重过剩。

2018-2024年毕业数数量

家长们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市场不需要了,投资教育从之前的黄金赛道变成了红海赛道。现在重金投资教育并不会保障一个家庭走上蒸蒸日上之路,反而让很多中产走上了返贫的道路。

有很多家长为孩子的教育投资了上百万,但是孩子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而与此同时,熟练技术工人却被疯抢,工资暴涨,纯卖苦力月薪六七千的比比皆是,稍微有点手艺的,月薪轻松破万。

过去20年,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中国家长的骨髓,让广大家长理性看待大学生的贬值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但是从经济发展规律来讲,这又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阶层的快速流动已经成为过去,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过分的投资教育不仅仅对家庭是一笔重大的负担,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一种人才浪费。

相反,很多家长看不起的职业教育,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反而成了一个理性选择,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受大家热捧的香饽饽。

一方面,配合国家大的发展战略方面,我国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领域,提升工厂里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蓝领型技术型人才在未来社会中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的。

要知道在很多发达国家,蓝领的收入是相当不错的,远超很多普通的白领收入。在德国,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德国上职业高中人数占比在40%到45%之间,和我国处于差不多的水平。

德国学历数据

但是在德国,上职校是很多人的主动选择,因为在德国,蓝领工人的工资和白领差不多,且工作轻松,不需要996。很多蓝领工人都是中产阶级生活水平,不只是德国日本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蓝领技术工人的待遇很好,依靠这些技术工人的能力和积累,德国、日本成了制造业强国,这种强力的制造业水平创造了大量的出口,又会回馈,提升技术工人的待遇。

另一方面,相比较投资孩子大学教育,职校教育在投资和就业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个是职校教育学费少,不需要家长花大精力大代价去卷教育,同时因为学制短,学生可以更早地进入社会工作。

当其他上大学的同学毕业从零开始时,那些技术直销的同学都工作四五年小有存款了。这种少投资四五年,多赚四五年工资的差距积累下来是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经济不再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也会成为新常态,而制造业领域的升级使得中国未来对蓝领人才的需求量是大大增加的。

之前中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的时候,需要的都是对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的熟练工,即建工,而当中高端制造业成为主要功课和发展目标时,对于有文化技术的蓝领工人会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蓝领型技术人才的价值不会像白领一样有35岁失业的风险。对于技术领域,越熟练越吃香,因为很多经验之类的东西在课本上是学不到的,需要实操来积累。

蓝领型技术人才

不仅如此,蓝领工人在出国打工的时候比白领要有优势得多。很多发达国家在对签证审核的时候,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明显要宽松得多,有一门技术本领在拿签证甚至绿卡的时候是加分项,因为发达国家对蓝领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时代在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上学的目的是能过上一份安稳富足的生活,而不是博一个虚名。

这两年,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对专业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学校名气,因为好专业能找到好工作,同样职校教育在未来也会发挥更大的价值,成为很多人的主动选择。

THE END
1.中国职业教育现状(精选6篇)篇1:中国职业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的现状 1什么是教育? 2中国教育的问题? 3未来教育者应该怎样做? 教育,顾名思义即教书育人。从字面意义理解来看便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将要教学的内容传授给被教育者的过程。所以,教育必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书”即教育的内容;“人”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还有教育方法。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63me70o.html
2.提案及办理复文选登台资中小企业难以在大陆贷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台资中小企业由于“两头在外”,抵押担保物不足。二是两岸金融合作相对滞后,信息不对称。大陆银行难以了解台资中小企业在岛内的资信和财产。台资银行也不了解这些企业在大陆的具体信息。目前广东台资企业中有95%是中小企业,应重视他们的融资难问题。 二、高端https://www.gdszx.gov.cn/tajy/dt/content/post_17838.html
3.2013年“三下乡”活动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广泛内涵,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我院“新乡城市文明”调研服务队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https://www.htu.edu.cn/math/2013/0924/c1386a22890/page.htm
4.教育教学论文15篇因此,中职学校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又要重视教育的职业性。如果忽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缓慢;但如果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一味强调职业性,则把职业教育推向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一边。而教育一旦充斥功利性,其崇高性、理想性必然丧失殆尽。中职学生应该有两种身份,一种身份是学生,另一种身份是准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jiaoyujiaoxuelunwen/20221106231656_5889038.html
5.重磅《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职业教育的真实现状图十:不同地域人群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 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整体数据显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多选),排前三位的是社会认可度、人才培养质量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分别达到68.62%、62.22%和52.59%(见图十一)。 图十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https://www.sxchxx.com/index-2-4091-1.html
6.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职业教育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新的职业教育法都有哪些亮点? “职普同重”意味着同等重视、同等投入、同等保障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不被多数公众认可,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毕业后读中等职业学校升入本科比http://wenhui.whb.cn/zhuzhan/xue/20220501/464171.html
7.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也要跟动车高铁一样降降速了中国最急需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应该有大发展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最难办的是什么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年加强,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基层,问题很多。职业教育到底怎么办?答案还是要从校长们生动的办学实践中去寻找。 https://blog.csdn.net/cyz1980/article/details/6778191
8.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快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否则过犹不及 ■要有挤出时间让学生去玩耍、放松的智慧,有允许学生“浪费”时间发发呆的从容,有“放纵”学生偶尔没有 作者:杨三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24-11-22创新与技能点亮未来人生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http://www.jyb.cn/rmtsy1240/zt/dyjhzt/202203/t20220305_682578.htm
9.2018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B.《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国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关于儿童文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吐温是使儿童文学独立为成熟门类的作家 B.英国作家王尔德曾创作过著名童话《快乐王子》 C.叶圣陶的《稻草人》是中国早期儿童文学代表作之一 https://www.jinbiaochi.com/xizang/xzsydw/news_79694.html
10.董事长战略视角行业洞察:中国职业培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职业培训是指为提高个人或组织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而提供的一系列教育和培训服务。职业培训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服务,以满足不同行业和职业的需求。职业培训已涵盖各种领域,如IT、金融、医疗、教育、语言、驾驶等等。 中国职业培训包括职业考试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两大类别。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公办人社部认证和非公办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103073.html
11.就业理论15篇(实用)从培养目标上看,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升学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教育部也提出明确要求,对口招生计划不得超过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的5%,也就是说,对口升学只是极少一部分学生的出路,大https://www.yuwenmi.com/lizhi/zhichang/4483839.html
12.职业教育的论文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20xx年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xx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完全有发展提https://www.yjbys.com/bylw/jiaoyuxue/155434.html
13.彭振宇: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之我见从体系建设的角度而言,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正在从小“h”结构向大“H”结构转变,职业教育由原来的层级概念逐渐向类型概念转变。也正因为这种二元结构,职业教育在与普通教育的比较参照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第二重二元结构是指中国职业教育内部从整体上看也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见图1)。这种二元结构,对职业教育发展来说https://www.qzct.net/2021/0121/c22a35239/pagem.psp
14.校企合作考察报告(精选10篇)无锡职业教育中心校通过校企合作与二十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每年向这些企业派遣实习学生,企业按学校要求,组织岗前培训和轮岗实习。同时,校外实习基地还承担接受教师实践锻炼的义务,部分外资企业还把学生实习基地延伸到了海外的母公司(中国职业教育编辑部:《名校成功之路》)。https://m.oh100.com/a/201705/551765_2.html
15.职教调查报告(通用10篇)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将直接踏上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生产技能和工作能力。但是,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教学设计,大都关注在普通教育上,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引起中职教师的足够重视。https://www.ruiwen.com/diaochabaogao/706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