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倪博闻,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曾担任研工组党建助理、马博17党支部书记,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赴武汉大学交流调研
简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实施方案,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党委副书记、本科教学部主任余一凡携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学院院务助理马梦菲及教学秘书王雪杨于4月9日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调研,并进行交流座谈。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
参加山东大学马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党支部
与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
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
简介:为庆祝建党百年、建校百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4月9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党支部(以下简称“中马党支部”)与山东大学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以下简称“习习会”)联合举办“学史鉴今守初心读史明理担使命”党史联学活动。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出席活动并讲话。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院
召开“党史学习教育
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
简介:4月7日,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教学副院长刘贵占主持会议。“纲要”教研室主任王林楠、“形策”教研室主任田朝辉、“基础”教研室主任肖迪以及曹卫国教授分别作出发言。
第八届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
暨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讨会
在厦门举行
简介:4月6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热点话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在厦门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厦门大学马院学生参加
“第六届全国劳动人权
马克思主义论坛”
并取得优异成绩
简介:2021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劳动幸福·民生保障·社会公正”。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发起,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所主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丽京的论文《马克思资本批判视域中的需要与美好生活问题初探》获得了二等奖,硕士研究生王玮妮的论文《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存困境及路径探析》获得了三等奖,硕士研究生聂嘉琪的论文《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资本的本质探析》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西南财经大学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教研室举行教学观摩
简介:2021年4月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H213举行了课程观摩活动。本次教学观摩活动由罗杰老师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罗杰老师本次授课的主题是“新时代新在哪里”,重点讲解了“方位新”、“面貌新”和“目标新”三个内容。
宁波工程学院一行
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院交流
简介:4月8日上午,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光、人文与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吴玉霞、机器人学院副院长钟秋波一行三人来到我校进行调研交流,并于B楼113会议室进行座谈。会后,一行人在马院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创客思政实验室进行了参观与体验。
关于2021年吉林大学马院硕士研究生
确定调剂名额的通知
简介:根据吉林大学工作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结合学院复试实际情况,现公布可接收调剂专业及指标如下: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7人,党的建设2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人。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05篇: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简介:
篇幅介绍: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2013年7月11日、12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话的一部分。指出:西柏坡是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指导革命取得全国胜利,进而建立了新中国。(节选)
北斗论坛34期
党史系列专题讲座第四讲
【人居学院专场】
简介:如图所示。
高等院校马院院长
联席会议发起单位会议
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简介:4月10日,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发起单位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全国70余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出席会议,他们就联席会议章程、建设机制、议事规则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广泛共识,共同签署了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发起宣言。本次联席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主持。
广西师范大学马院师范生技能大赛
暨2021年度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
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简介:为锻炼和提升我院学生教学技能,鼓励同学们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堂中,4月10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班承办的师范生技能大赛暨2021年度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在文四区201教室举行。经过初赛的选拔,共有12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学院教师代表、评委老师、学院2019级、2020级本科生观摩此次决赛。
中南大学基础教研中心举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021年春季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简介:2021年4月7日下午,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中心在学院智慧教室举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邀请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熊英老师和谭鑫老师主讲。会议由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中心刘伟教授和叶湘虹副教授主持。任课老师全员参与集体备课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院、哲院
成功举办“红色中南”
党史大讲堂第一讲
【长安大学学术报告】
学习党史,砥砺前行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503
二、报告内容
报告主题:学习党史,砥砺前行
主讲人:戴焰军教授
三、主讲人简介
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
作者:衣彩天
学史明理
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作者:景行
正本清源: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概念的生成与发展
作者:邓绍根
简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首先出现于1978年1月出版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该词不断被新闻界使用,概念初步确定。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该词逐渐被推广,概念正式生成。1999年兴起的历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不仅推动该词在全国普及,而且随着其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展开,其概念内涵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等层面深化发展,外延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一个从新名词到学术关键词再到政治术语的演变过程,现已成为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概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Anti-LeftistPoliticsinModernWorldHistory题名翻译:《世界现代史上的反左政治》作者:PhilipB.Minehan出版信息:BloomsburyAcademic;2021年12月
图书简介:“社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在现代历史上一直被用作政治目的的修辞武器。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民族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和其他人士都曾积极地、有时甚至是以暴力的方式来反对真正的或虚假的“社会主义”。在本书中,PhilipMinehan追溯了自19世纪初开始的世界各地反“社会主义”敌对案例,探讨了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扩张,左翼反对派的崛起;分析了帝国主义击败左翼政治运动在非殖民化过程中的作用,反“社会主义”在法西斯主义、民族主义和世界大战的兴起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作者将读者带到今天,论述了中东战争期间反对左派的情况,以及随之而来的难民危机,以证明对左派的恐惧仍然具有前所未有的破坏性。
编者简介:PhilipB.Minehan: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代比较史博士,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教授历史和社会科学课程。曾著有《欧洲内战和世界大战:1936-1949年的西班牙、南斯拉夫和希腊》(CivilWarandWorldWarinEurope:Spain,YugoslaviaandGreece,1936-1949)。
柏林大学的旁听生(油画)林缨
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1882年),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48页。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6页。
马克思的《自白》
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3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