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欢迎您!请您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平台首页!
点击进入>>>昆明市教师培训管理平台
点击以下图片也可进入>>>
教师培训为何达不到预期效果
国家对教师的培训投入,相比以前,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什么国培、省培、市培,乃至县级培训,无论是行政文件,还是远期规划,年度的工作安排,都将教师培训放在了核心的位置。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得到提升,可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发展依然缓慢。教师吃老本到底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或者说,教师培训仅改变了一部分的教师,比率很低,达不到如期的效果。投入费用高,但收效低微。症结在哪里呢
大量的数据显示,名师们的成长固然与培训有关,但最重要的因素却是教师的自身努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她不过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院毕业的,有多少一本师范生还没有走到那种专业的高度了。王君老师从重庆的一个小山城,走到重庆市外国语学校,走到人大附中,最后冲进清华大学的附属中学。到底是什么精神促使她
义无反顾呢她的专业之路值得培训机构认真研究,也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魏书生还当过民办教师,在辽宁一边教书,还担任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纵观所有名师的发展道路,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自身渴望成长的愿望十分强烈,把工作看成终身的事业,把简单的事情坚守下去。
态度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发展的高度。换而言之,教师内心不愿意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他那的才华即便再卓越,优秀也十分有限。我接触过不少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的聪明教师,他们人脉资源丰富,洞察社会能力强,擅长投机取巧,但将教学工作看作儿戏,责任意识淡薄,进取精神欠缺,觉得教师工作是块鸡肋,抱着过得去的态度对待工作。加之近年来教育环境的逐日恶化,他们更是变本加厉,应付差事。领导去听课,是一个样子,精心准备,也能把一节课上得特别出彩。领导不去听课了,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反之,我接触过部分能力中等、资质愚钝的青年教师,他们有自知之明,怀着强烈的成长愿望,从不以懈怠轻视的态度对待教书育人。他们以虔诚之心对待工作,以热情之心对待学生,以坚守之心对待研究,以学习之心对待同行和专家。责任紧密放在手中,随时汲取最新的教育理念成果,大胆实验,小心求证,优化教法和学法,努力改善课堂,以学生的进步为最大的喜悦。天长日久,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逐渐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成为学校的顶梁柱和金字招牌。
教师发展更多的是内心的意愿,包括主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期望。如果教师心离不痛快,产生抵触情绪,自然培训再多,行政强制性迫使的结果,根本不会有根本性的提升。不少名目繁多的教师培训项目,适得其反。教师们坐在教室
培训的激励效应差,没有具体到教师的培训开支。教育经费拨付科目里涉及到培训费,可是比较空泛,如何运用,用到何种程度,并没有予以具体的明确和规定。八项规定实施后,各种外出培训均受到严格的控制。邀请外校专家和教师培训,费用无法报销。这种僵化的制度,一定程度阻碍到教师专业提升的速度。在窦桂梅老师的专著《我的教育视野》一文里,看到英国给每位教师发6000英镑的进行培训费,教师积极参与各种专业进修和技能提升,进修率达到了90%。而我们提升教师的学历,却是教师自己掏腰包。最近三年,人事部门才出台了学历提高的免费计划,给予一定的学费奖励。可是,该制度推出来的太晚了,不少的教师已经自费参加了学历提高计划。
我国以前在曾经80年代初,也给每位教师发放过一定比例的书报费,起初是按月发放,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要订阅
与教育有关的杂志报刊。后来,甚至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老师们必须凭借购买或订阅杂志的发票,核实后才予以报销。鼓励教师们读书。后来,这个政策彻底消失。现在,学校教师的读书氛围差,最多是阅读点教辅教参类图书,这些通常都是学校给订阅的。
教师培训针对性差。大一统的活动,没有考虑到个体的需求、差异,只是想当然安排专题培训、示范课展示、现场交流探讨等活动。对于教师们最需求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最困惑的是什么我国的教师培训在这方问题突出。英国的教师培训,把教师分为五个层级,合格教师,核心教师,卓越教师等,国家培训结构会给每个教师提供相应的导师,老师能够在共享的资源平台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致力于个人化、精细化的发展计划,确立教师需求的起点和发展点。教师们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工资待遇就会大幅度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老师的进步换取到相应的地位,换来生活质量的改善。
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教师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毕竟,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形势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唯有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才能够教好学生,我们才能办好教育。靠着吃老本的态度从事教育,哪样的时代早已经彻底过去了。如果我们没有随时更新理念和知识的状态,那么等待教师的将是学生的耻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