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学生小王今年秋季开学将上初三,这个暑假她异常忙碌。
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是,小王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坐在家里,接受老师的“线上辅导”。
“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12点结束,简单吃个饭,下午2点又开始上课。”小王说,线上课程是教师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的,虽然没有教室设备,但价钱并不比传统的教室授课便宜,“一堂课140元,这还是折扣价”。
这两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补习”也慢慢浮出水面,不少培训机构主推线上补习,由教师直播给学生上课,借此捞金赚钱。
此外,这名何姓工作人员师还告诉记者,他们还提供上门服务,不过价格更高,从180元到400元不等。
缺乏监管,公办学校教师线上授课
曾经,一张南京在线辅导教师王羽的课程清单在网上引起不小争议。
在这张清单上,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王羽一小时的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
清单还显示,王羽开设的7节课,听课总人数达到9479人,课程总收入约8.4万元,扣除20%的平台费后,其7个小时的实际总收入超过了6.7万元。
不少学生、家长由此提出疑问:教师“线上辅导”的收入模式是合法合规的吗?
“我们的在线直播老师都是一二线城市的公办学校老师,授课质量您可以放心。”一家全国性培训机构的一名常姓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按照法规,公办学校教师不允许在外代课,但却可以在网上代课兼职。
“这是一个漏洞,没人管。”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线上补习班师资力量强大,甚至能聘请到黄冈中学、衡水一中的名师授课。不过当记者问到江苏这边有哪些老师在该机构兼职时,这名工作人员就显得有些支支吾吾。她说,机构和教师签有协议,具体学校不方便透露,“只要家长知道有名校讲师就行。”
那为何禁令存在,却令不行、禁不止呢?
“这些规定都是2013年前后出台的,而线上补习是从2015年左右才兴起,所以缺乏针对性。”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殷飞告诉记者,因为很多条文很模糊宽泛,所以难以界定公办学校教师搞线上补习是否违规。
“线上补课难查出,主要有三点:检举成本高,违规成本低,追查难度大。”殷飞说,与庞大的补课力量相比,教育局的执法人员实在太少了,导致了“民不举、官不究”的潜规则。
“补课大多是愿打愿挨的事情,家长老师都受益,最多是孩子不高兴。没有人举报,很多违规行为就无从查处了。”殷飞说。
师资良莠不齐,线上补习质量难以保证
虽然线上补习价格不菲,但补习质量却难以保证。
一名补习机构的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线上补习虽然方便,但无法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查漏补缺,而且对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要求较高。“如果要上,也只能限于预习阶段,不能当做‘正餐’”。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有供需市场的存在。”南京晓庄学院教授袁宗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分数论”催生了“补习热”,正因为庞大的补习市场,线上补课才有了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