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职院校中获批建设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以“普惠式”教育为基本理念,以“第二课堂”为重要载体,以“体验式教学”为根本途径,将聚点汇面教育服务模式形成的“众创教育发展空间”、赛训一体教育激励机制形成的“众创实践帮扶空间”、引培结合教育拓展平台形成的“众创作品转化空间”统筹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全心服务、全程贯穿、全部到位、全方位融合”的“三维六全众创空间”,助力学生实现“创客”梦想,带动学生创新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显成效,“四高”效应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全国高职院校中获批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倡导的“高品质创新创业文化、高水平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高质量创新创业作品、高素质创新创业学生典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四高”效应逐步形成。作为高职院校当选清华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导下牵头成立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子联盟),引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跨入“合作·创新·跨越”时代。
目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自主运行的学生创新团队和研发项目达到200个。近5年,获得立项的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共计136个;在国家级重大创新创业赛事中,屡创高职院校最佳成绩和获奖记录,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35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9项,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创意竞赛一等奖96项,屡超全国一等奖总数的20%;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1项,连续两届入围“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国赛决赛,共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以及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连续三年入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得专家特别推荐奖1项,全国银奖2项,全国铜奖3项。
校级层面打造出10项创新创业精品活动,9个二级学院在“一院一品”方向指引下打造出结合专业的品牌活动,完善的创新创业活动体系促使同学的创新创业意识显著,创新创业动机强烈,形成创新行为与品质,带动优良的学习氛围;同时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师生积极参与,长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老师超过150名,每年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超过15000人次(超过在校生总人数),参加省级以上创新竞赛和申报专利项目的同学超过1500人次。
统筹构建校园“众创空间”,协同助力学生“创客梦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明确“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潜力”,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面向少部分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而是拓展为面向全体学生”,明确“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促进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同时确保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激励制度、设施条件、资金保障落实到位,“学生为主,人人受益”的校园“三维六全众创空间”呈现出“理实一体、师生互动、重点扶持、着力转化”四大特点,发挥出积极有效的统筹协同作用。
其次,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原则方法和精神指向。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转变学业评价和考核机制,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实践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学分;整合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开设素质教育课程200余门,其中,双创在线共享课程42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48学时必修课程和多类型公共选修课程。
完善赛训一体的教育激励机制,构建“众创实践帮扶空间”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大力扶持学生专业社团,目前学校设有机械创新设计协会、机器人创新协会、先进制造技术协会等学生创新类社团接近50个(超过校级社团总数50%),聚集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吸引了8000名感兴趣、有特长的同学参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实施办法》规定校内社团指导老师进行公开竞聘,并把指导社团和学生竞赛作为公共课教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专业课教师职称晋升的优先条件,确保了学生的创新活动在社团中得到老师的有效指导,同时在社团活动经费、社团活动场地、社团专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
学校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群”的三级竞赛管理体系,将创新创业赛事参与情况纳入素质教育计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成果送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发明杯”、“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现场;鼓励学生完善创新方案、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群”的三级竞赛管理体系,将学生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学生竞赛纳入素质教育计划,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每年,学校投入的学生创新项目和竞赛扶持基金达到300万元,与“紫金创投”联合设立学生创业基金600万元,每年支持学生申报的创新实践和专利发明项目超过300项。
开放50000平方米的工业中心和200个实验室,搭建双创实践平台,共享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各项设施,确保每一位有意愿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都能投身其中。与南京栖霞区、南京秦淮区、句容宝华镇规划共建双创基地共计25000平方米,定期组织创业项目申报与答辩,每年新增校内大学生创业园项目不少于30个,年孵化项目超过20个。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作品,推荐到省市级科普展览中进行宣传和推广,协助与社会各界洽谈,推进学生科创成果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学生参与社会科技服务项目近百项,并获得“江苏省轻工协会科技进步奖”等,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