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关故障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并联系解决。局数据的管理、修改及实施。提出一般软件改进的建议,负责修改及实施。制定维护作业计划并付诸实施。交换系统中的资料收集汇总、管理、健全和完善工作。机房内系统备件的维护管理。配合收集网络优化工作所需数据,并参与网络优化的实施工作。负责集中操作维护设备的维护。负责交换设备的系统备份。第22条基站子系统维护内容:基站设备:基站设备的巡查和检修工作。基站设备故障的检修,并填写故障报告报送有关部门。配合收集网络优化工作所需数据,并参与网络优化的实施工作。基站设备改进的实施。制定维护作业计划并付诸实施。基站系统资料的收集、汇总管理工作。基站系统中备件的维护管理。基站专用仪表
16、和测试车辆等的维护管理工作。天馈设备:系统内各类收、发信天线及馈线的养护工作。铁塔、避雷系统及塔顶示警灯的维修、养护工作。塔顶灯控制器的维护工作。制定维护作业计划并付诸实施。天馈设备中资料的汇总和备件的维护管理。第23条支撑网设备维护内容:负责信令转接点、时钟同步设备等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负责各支撑网设备故障的检修,并填写故障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制定维护作业计划并付诸实施。负责支撑网设备技术资料的汇总和备件的维护管理。第24条业务网设备维护内容:负责智能网、短信平台、GPRS设备等业务网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负责各业务网设备故障的检修,并填写故障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制定维护作业计划并付诸实施。负
20、技术资料和网络运行维护方面的资料,定期分析、研究和总结。参加质量分析活动。第28条网络优化人员职责了解用户感受,测试网络性能,统计网络运行指标,掌握系统运行情况。分析网络运行情况,提出网络优化的建议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对网络进行优化。管理好网络优化的资料和设备。参与工程建设技术方案的制订。在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扩容或调整工程后及时进行优化。第29条操作维护人员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维护设备、电路的性能原理。具备在控制室对整个系统进行监视,正确使用命令检查各类设备运行情况的能力,熟悉掌握使用终端设备,并能熟练地对各类用户参数进行修改。认真执行维护作业计划,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抢修。及
22、作,确保通信畅通。应及时对机房各类通信设备和配套设备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和处理并通知有关部门和向上级领导汇报。熟悉业务和掌握机房内各类故障的应急操作步骤。按时完成维护作业计划。负责填写值班日志,对系统工作及机房温、湿度等进行详细、正确的记录。保持机房内操作维护手册、图纸资料和原始记录的完好,不随便带出机房和毁坏。负责机房内设备和环境清洁。负责机房安全、保密工作。第二节值班与交接班制度第32条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机房内正在使用的主、备用设备工作情况。维护作业执行情况和故障处理情况。上级部门临时交待的重要事项和有关通知。打印必要的交接班指令。工具、仪器常用的图纸、资料、文件、紧急备用材料、
27、资料和原始记录。网络总体资料:各机房的地理图、机房平面图。机房设备布置图、走线图。中继链路图、槽路表。传输线配置。本系统网络结构框图、局数据资料。电源系统、电缆分布图、地线系统图。天馈线系统图、天线场地平面图。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设备技术资料及原始记录:各类设备、仪器说明书、原理图及布线图。各类设备安装、测试、检修、返修记录。设备检修流程图。维护测试规定。维护作业计划。各种维护规章制度和维护手册。系统运行及值班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业务联系及通知记录。巡回检查记录。系统运行记录(含系统再启动记录)。故障及处理记录。其它问题记录。各类原始数据资料:故障汇总记录。软件修改记录。数据修改记录。硬件更换
30、并备有上级计量部门的合格证书,保持完整良好的状态。各种测试仪表每年应送检一次。各种仪表均应整齐存放在仪表柜和仪表箱内,由专人定期清洁维护,做好防尘防潮工作。生产班组要使用仪表,应有借、还手续。贵重精密仪表要指定专人操作。维护人员必须遵照说明书和有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测试仪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仪表发生故障后要及时送修,作好记录。第45条工具管理建立工具登记卡制度,所有维护工具均应填写登记卡,移动分公司内每年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帐物相符。维护人员应爱护和正确使用工具,保证工具完善良好。机房常用工具应备有工具板或工具柜,按位整齐存放,使用后及时归还原处,交班时进行清点检查。非因工作需要,一律不得带
31、出机房。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工具结构和性能。专用工具应指定专人维护和保管。特殊工具应专柜存放,并要按规定进行绝缘和电气标准的检验,确保工具质量良好。第六节备品、备件和材料管理第46条各级维护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备品备件库,按系统设备的配置规模、根据各类电路板的数量和故障发生的频次以及对系统影响大小来合理确定备品、备件的数量,以供维护使用。第47条备品、备件及常用材料入库,登记造册,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建立合理的领用制度;备品、备件要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对特殊要求的备品、备件应放置在规定要求的范围内。备品、备件也应参照同类设备检测周期定期检查,以保证其性能良好,
32、并做好记录。第七节请示报告制度第48条为了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正确处理通信和各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级部门必须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汇报的主要内容有:运行情况、重要通信执行情况、质量情况、差错事故、维护计划完成情况、技术革新及通信器材损坏情况等。第49条遇有下列情况应及时请示报告,事后补报书面材料。发生通信故障,出现危及通信设备、人身安全的问题或出现事故征兆等异常情况。各项工作中发现的失、泄密问题。第50条请示报告一般应逐级进行,若遇紧急或特殊情况,可越级汇报,但事后应向主管领导报告;请示报告要及时准确,并根据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第八节拨打测试制度第51条拨打测试按测试目的可以分为例行拨打测试、局
33、数据变更拨打测试、工程割接拨打测试、版本升级拨打测试等。按涉及范围可以分为网内、网间拨打测试。第52条拨打测试的组织集团公司负责组织国际、省际漫游拨打测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通信公司负责组织本省内移动网与其他通信网间的拨打测试工作及本省内的漫游拨打测试工作,测试包括省际漫游测试和省内漫游测试。各地市移动公司负责本地市移动网内的各项拨打测试。第53条拨打测试的要求及周期:例行拨打测试内容至少应包括漫游测试、互联互通测试、各类业务测试、CQT测试、DT测试等,周期不应少于每月一次。局数据变更后的拨打测试应覆盖所有涉及的局向。每次工程割接后应进行全面拨打测试。软件版本升级后,应对版本升级所
34、涉及到的网元进行拨打测试。拨打测试中应注意做好计费验证。第54条拨打测试前各参加测试单位应准备好测试工具;测试过程中应做详细记录,拨打测试结束后应将测试结果报上级部门;对测试不成功的情况应分析原因,待问题处理后再视情况重新组织补测工作。第九节组巡制度第55条集团公司每年度至少安排一次大区间的组巡活动,由8个大区中心牵头组织本大区内的组巡活动。组巡活动主要任务是综合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通信的维护管理工作、运行质量,交流维护管理经验。第56条各省移动公司根据省内移动通信网的工作情况,每年安排一至二次组巡活动。组巡活动重点检查各地市的维护基本制度的落实情况、运行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讨论网络运
38、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表4-1交换设备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参考周期测试类别基本呼叫测试系统单元测试诊断测试系统计费测试检测项目呼叫测试(网内、网间)周期(供参考)数据管理测试系统告警测试用户服务测试系统各单元工作状态检测诊断功能测试基本计费测试计费数据备份系统软件备份局数据核对检查系统告警信息检查、分类及消除系统告警板检查录音通知设备信息质量及路由测试特种服务(如:110,119,120、122)测试长途、国际直拨测试各种呼叫转移测试天年年天或根据话务量大小决定周修改局数据之前必须做季周漫游拨打测试月由集团公司协调统一进行呼叫限制测试季呼叫等待测试季三方通话测试季非话业务季增值业务(如短信息、语音
39、信箱)季检查统计方式、统计报表输出及统计的准确性半年信令链路、信令路由状态天中继路由状态检查天检查系统磁带机、计费磁带机、HLR磁带机天检查蓄电池和整流器,测试输出电压月地线的检查和紧固半年系统统计测试第64条基站子系统的维护和检测包括基站的日常巡视检修和故障处理。在系统运行中,基站控制器维护人员通过打印、记录、告警显示等手段,发现有关基站设备方面的一些故障等问题,除立即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外,应将发现有关基站设备方面的问题和处理经过及时通报基站维护人员,并进一步进行检查,维护处理。基站维护人员应按照维护作业计划,对基站有计划地进行巡视检测及维护,通过日常维护减少基站故障的发生。在基站设备出现
40、故障的情况下,基站维护人员应与基站控制器维护人员配合及时处理,将对用户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基站设备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参考周期一般规定如表4-2。表4-2基站设备的检测项目和参考周期序号检测项目周期(供参考)备注1系统数据备份周2更新基站记录周3基站发射功率检查与调整半年4各种越区切换检查季5BSC各单元状态检查天6BTS状态检杳天7链路、中继电路状态检杳天8BSC话务监测周9BTS时钟校准半年10机架电源、蓄电池的工作电压月11空调器、照明、灭火器检查和空调过滤器清洁月12机架清洁卫生月13模拟停电,检查蓄电池输出情况半年14室内所有接地点紧固检查半年15天馈特性测试(包括铁塔)年室外天线、馈
45、、无线基站内的防雷、抗干扰、安全用电保护及防静电破坏等地线系统,应采用统一设计的接地装置。接地防雷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人身和通信安全,防雷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应有人负责,对防雷设施维护检查的内容和要求:(1)根据各地的季节情况,必须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对所有的防雷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移动交换机房的工作地、保护地、建筑防雷接地宜分开设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Q。当采用综合接地或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5Q。基站机房综合接地或联合接地电阻应不大于5Q。定期对地线引线的外观连接部分进行观察检查,确定接触是否可靠。如防雷设施存在较大问题时应由负责防雷设施的维护人员向
52、因造成漫游出归属局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称漫游障碍。第83条电路故障级别:省际及国际电路故障,包括:(1)省际一级干线话路、信令电路全阻;(2)国际出口局电路阻断;省内电路故障,包括移动通信网所使用的除省际及国际电路外的其它所有电路发生的阻断。第84条设备故障级别:关系全网的联网系统或关键设备发生下列现象称全网设备故障,包括:(1)TMSC1、HSTP单平面或双平面发生阻断,影响到全部或部分局向的长途话路或信令业务;(2)直辖市、省会城市HLR发生故障,导致所辖用户的单向或双向通话业务中断;(3)负责几省业务的智能网SMP、SCP、VC出现双机系统瘫痪;(4)省会城市GPRS系统GGSN设备发生故
53、障,导致移动用户无法正常使用该业务。关系到省内业务的系统或关键设备发生下列现象称省内设备故障,包括:(1)TMSC2、LSTP双平面阻断;(2)非省会本地网HLR出现阻断;(3)移动端局、移动关口局、BSC、BTS、短信中心、语音信箱发生阻断;(4)负责本省智能网业务的SCP、SMP出现双机系统瘫痪或独立SSP阻断;(5)SGSN设备出现阻断;其他通信设备,包括电源及空调等配套设备出现的故障均定义为一般设备故障。第85条通信故障级别:全网严重通信故障,包括:(1)双平面TMSC1、TMSC2、HSTP、LSTP阻断超过30分钟;(2)直辖市、省会城市HLR阻断超过30分钟,或非省会城市HLR阻
54、断超过60分钟;(3)移动端局、移动关口局、短信中心阻断超过60分钟;(4)某个或几个方向省际一级干线电路、国际出口局电路全阻超过60分钟;(5)直辖市、省会城市BSC阻断超过120分钟,或其余地区BSC阻断超过180分钟。(6)负责几省业务的智能网SCP一种业务中断超过30分钟,或者与所有SSP局间中继阻断超过30分钟。(7)负责几省业务的SMP、VC双机瘫痪超过30分钟,或SMP与所有SCP网络连接中断超过30分钟;(8)省会城市GPRS系统GGSN阻断超过30分钟,或SGSN阻断超过60分钟;(9)由于管理原因或人为差错造成一个本地网范围以上涉及省际、省内单向或双向话音业务中断超过180
55、分钟;(10)由于互联互通单位数据、路由错误造成的一个本地网以上范围内网间单向或双向业务中断超过360分钟;省内严重通信故障,包括:(1)非省会城市HLR阻断超过30分钟。(2)移动端局和与固定网间的关口MSC阻断超过30分钟;(3)省际一级和二级干线电路全阻超过30分钟,省内长途电路全阻超过60分钟;(4)BSC阻断超过120分钟;(5)SSP所辖智能业务中断超过90分钟;(6)SGSN阻断超过30分钟。(7)由于管理原因或人为差错造成一个本地网范围以上(不涉及省际)的单向或双向话音业务中断超过180分钟;(8)由于互联互通单位数据、路由错误造成的一个本地网以上范围内网间单向或双向业务中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