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票代出票被限,会给B2B平台釜底抽薪吗?)
国航24日发布“特急”通知,称将在定座系统中加上限制条件,让定座和出票操作只能由同一家代理人完成。简单来说,即要求代理人“谁定票谁出票”。
“定座Office号和出票Office号要求一致,那我们代理人定票,到国航B2B出票的事情是不是就不用玩了?”
“这个文件显示就是不用玩了!”
有人认为,国航把定票与出票进行绑定,会完全堵上517na、百拓、51book等机票B2B同业分销的活路。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环球旅讯采访了数位机票领域的业内人士。
机票代理之间,原本是如何交易机票的?
首先说一下机票B2B分销平台为什么会存在。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类平台存在的基础是航空公司代理费的不一致,比如大的代理有更多的后返奖励,即购票成本更低,所以小代理通过B2B交易平台愿意让大代理帮着出票。同样的,还有一些区域的差价,也造成了票代的同业交易。
在代理人相互交易的B2B平台上,我们权把采购方称之为定票代理人,把供应方称之为出票代理人。
有资深机票代理人向环球旅讯介绍,在以往,定票代理人首先通过订票需求信息,生成PNR(PassengerNameRecord,旅客订座记录),然后把PNR编码导入B2B平台,进行比对政策,选择出票代理人。出票代理人拿到需求之后,根据这个PNR编码来出票。
现在国航下发通知,针对的就是定票代理人与出票代理人不同的情况。
国航24日下发的《关于规范代理人定票出票操作的通知》中称,国航系统将做出修改,对代理人定票与出票的责任组进行绑定,如果代理人使用非代理人责任组的定座记录将无法出票,只允许定座和出票操作只能由同一家代理人完成。
虽然也有业界人士解读,国航此举有杜绝代理人占位虚耗航空公司资源的目的,但开宗明义,国航在通知一开头表示,统一定票出票人,主要是为了打击不法代理人的倒卖机票行为。
该系统限制将在3月17日正是上线,“上线后,定座出票操作将由同一家代理人完成,发生违约行为和旅客投诉,违规责任由出票代理人承担。”
国航在系统层面只允许“谁定票谁出票”,那么,这是否也在操作层面给国航机票的代理人同业交易来了个釜底抽薪呢?
绕过系统限制:“复制粘贴都不用”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稍作分析,我们就知道,对代理人同业交易而言,国航的封锁似乎是可以被绕过的。
每家代理人拥有自己在中国航信系统上注册的Office号,通过Office号,航空公司可以识别不同代理人。此前,不同Office号的定票代理人与出票代理人,可以通过一个PNR来达成机票交易。在新规之下,定票代理人与出票代理人必须使用同一个Office号,即定票出票要同一家。那么两家代理人如何交易一张机票,也很简单,不再用同一个PNR,而是两个。
那么,生成一个新PNR编码的操作是否麻烦?有代理人介绍,订票的黑屏系统中有一个名为ETERM的指令,负责换编码的指令,输入后自动转换好信息,连粘贴复制都不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技术操作上来说,国航的这个规定,对于机票B2B交易的打击是相当有限的。
B2B平台:新规对我们影响很有限
环球旅讯也采访了机票B2B同业平台的517Na.com的CEO周林,他表示,国航这个举措之后,B2B交易的机票可能会少一些,但还是能卖的,因此该系统调整对他们有影响但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周林称:“国航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防止虚占座位。517Na是航空公司的新型销售渠道,一直执行的是航空公司标准退改签规则,517Na会秉持一贯的原则,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积极配合航空公司的管理和规范”。
51book的董事长陈鹏也向环球旅讯表示“影响有限”,陈鹏表示,类似的文件其实以前也有发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为每一次变化都是机会,而大家都悲观的时候就是机会,“航空公司分销体系不可能扁平化,我们平台是航空公司成本最低的分销体系。”
这只是第一步,未来或者把控更严
航空公司从来都是深谋远虑在下很大的一盘棋,因此即使目前代理人在技术上可以绕过他们的系统封堵,但未来呢?
上文的资深代理人也表示,麻烦出在B2B的交易后,“作为采购商,这张票按今后的操作,完全断开了和我的联系,我如果要退改,任何的动作我都不能做,一定要去找到实际出票人才可以,那我多麻烦?而且实际出票人也不是好鸟,大家都本着利益来的,卡一下也是很正常然后就无止境的纠纷吧,最后倒霉呵呵还是旅客。”
该代理人还为航空公司换位思考:“但是如果国航再下一个文件,我估计B2B是真的要糟。这个文件就是要求代理预订PNR数和直接出票数有比例,那作为采购就不会去B2B采购了。如果我全部是平台出票的话,我全部都是作废的PNR,实际出票=0,那就会完蛋了。据我所知,东航貌似已经有这样的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