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是1995年7月1日在原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撤一建二”的基础上建立的,座落在长宁区虹桥路1200号,下辖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徐汇区人民法院、闵行区人民法院、长宁区人民法院、松江区人民法院、奉贤区人民法院、金山区人民法院等7家基层法院。该院内设立案庭、刑事、民事、民商、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申诉审查庭、少年家事综合审判庭、执行局、执行裁判庭、审管办、研究室、法警支队等16个审判业务部门,还设有办公室、政治部、监察室等3个综合部门。
近年来,上海一中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司法公开示范单位”“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会优秀书屋”“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学习型机关”“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海市政法系统廉政文化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以十九大代表、“全国模范法官”周欣,“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周峰,“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王剑平,“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张薇佳,“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姚伟钟、余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汪菲,“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方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群体和个人。2018年1月—11月,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6,997件,结案26,279件,同期结案率为97.3%,审判质效总体处于稳定良好状态。
二、自我评价
2018年,在市委和市高院党组的领导下,我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要求,聚力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司法服务与公开水平,稳妥推进司法改革,全力加强新时代法院队伍建设,积极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设,全面履行中级法院的司法职能。
(一)聚力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
依法审理大要案和新类型案件。依法审结安邦集团原董事长吴小晖涉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案,本市首例欺诈发行债券案,美籍华人李凯间谍案,上海申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马申科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依法审理全国首例涉“港股通”证券犯罪案,“快鹿系”集资诈骗系列案,“e租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上诉案,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常宏贪污案,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辛继平贪污、受贿案,黄国海等操纵证券市场案,上海海洋大学原副校长李延臣受贿案,特大网络制贩枪支案,晋兴资产公司集资诈骗上诉案,张斌、陈哲冒充国家领导人亲属诈骗案,涉日本间谍案等。
加强典型示范案例工作。通过依法公正审判产生一批典型示范案例,2件案例入选最高法院公报案例。审理的全国首例证券支持诉讼案入选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中国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及中国十大公益诉讼案件。2件案例入选最高法院第一批涉互联网典型案例,3件案例入选2017年度上海法院典型案例,7件案例入选上海法院“100个精品案例”,3件案例入选2017年度上海法院消费者诉讼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出台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及资深法官办理重大疑难敏感案件制度。研发“案件繁简分流分类处置平台”,平台上线一个月以来,已识别分流案件1980件。设立专家法官库,出台专家法官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院庭长的示范引领及对预备入额法官的带教培养作用,加强院庭长办案及带教预备入额法官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全市首次采用“3+4”(3名法官+4名人民陪审员)大合议庭模式审理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更名为少年家事综合审判庭,组建家事案件专业审判团队。在本市中级法院率先设立离婚证明书制度,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隐私。在全市法院率先通过互联网视频方式进行网上庭审,推进互联网庭审改革。我院“互联网庭审直播平台”获“2018年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精品栏目奖”。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市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金融纠纷化解的新方式。
发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至11月底,我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967件,结案174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37亿余元。依法执结的“郎特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案”入选2017年上海法院破解“执行难”十大典型案例。1篇裁定书入选上海法院2018年度优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完善执行权运行监督机制,制定执行工作权力审批清单。研发执行案件监管系统,督促执行法官在各程序节点规范执行。根据最高法院及市高院统一部署,成立“执行指挥中心”,落实执行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三统一机制”。出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工作规则(试行)》,深入推进网络司法拍卖。
(二)为促进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做好司法保障
为上海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依法审理大量涉企业及股东权益案件,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正确认定商事合同法律效力与责任,积极推进破产审判工作,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试点,通过有示范性个案的先行审理、先行判决,对其他同类案件发挥指导性作用。参与完成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课题《中小投资者权利实施方法与途径研究》,探索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完成《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公司决议瑕疵救济的实践需求与法律对策——以2016—2018年公司决议瑕疵案件为分析样本》司法统计分析。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题,举办“竞业限制纠纷法律适用问题”“房地产审判中的政策把握与司法认定”法官沙龙。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竞业限制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妥善处理保护商业秘密与自由择业、竞业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为自贸区发展和进博会开展提供司法保障。继续加强自贸区司法保障工作,2018年1月—11月,全院共受理涉自贸区案件1,910件,结案1,773件。举办第五届中国自由贸易区司法论坛,与全国各地法官、学者百余人共同探讨涉自贸区法律问题,充分发挥司法对自贸区改革创新的支持保障作用。召开“自贸区司法保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两家法院近五年来自贸区司法服务保障工作成效并发布《自贸区司法保障白皮书》。自主创作并拍摄《回望:上海一中院自贸区司法保障五年路》微视频。我院法官作为主要作者参编上海自贸区法律适用书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适用精要》(已出版)。为“进博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立专项审务督察领导小组,对审执规范和作风建设开展专项督察,严格规范“12368”诉讼服务分平台工作。召开进博会期间涉诉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做好舆情实时监控与信访维稳工作。
(三)着力提升司法服务与公开水平
全面落实司法公开要求。主动拓展法宣工作,截止到11月底,我院开展案件庭审直播175场,在各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电视、广播报道等共计3775篇,摄制并发布原创法治公益微视频节目《法眼观象》3期,协助完成上海广播电台《法院院长在线》直播访谈1次。11位法官分别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法治天下》栏目的录制。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自贸区司法保障、涉竞业限制劳动纠纷及裁执分离助力破解“执行难”共计4场新闻发布会。注重发挥特邀监督员作用,召开特邀监督员座谈会,聘任新一届特邀监督员,建立特邀监督员与业务庭结对监督模式。
(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强化核心价值引领。广泛推动“读原文、学精髓、悟要旨”,邀请专家为全院干警解读十九大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举行“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暨“七一”党课教育活动。组织党支部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微党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党课”,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活动,举行党员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及“重温芳华传承经典”歌曲传唱会,组织全院干警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组织代表参加上海法院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和演讲活动,均获优秀奖。举行离退休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点赞身边共产党员”主题党日活动。
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支部组织力。召开“学习邹碧华岗位建新功”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邹碧华精神找差距、补短板。
持续开展“点赞身边典型”主题活动。评选我院首届“十佳青年”,院长与“十佳青年”和提名奖获得者交流谈心。院政工专刊《政工动态》开辟“点赞身边典型”“筚路蓝缕四十年砥砺奋进新时代”“学习十九大争当排头兵”“守望公正岗位建功”等专辑,编发干警学习交流的优秀征文,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五)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与纪律作风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宪法》;组织党组中心组(扩大)参观“纠正‘四风’不止步,作风建设在路上”专题巡展,与三中院以“共话新时代改革发展”为主题开展党组中心组联组学习,赴海军某新型登陆舰参观交流,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提升政治站位;强化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组织学习规章制度、观看警示教育片(展)、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切实加强廉洁司法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保持审务督察力度,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坚持挺纪在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注重廉政监督员队伍建设,加强纪律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队伍的良好形象。
(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司改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根据市高院统一部署,稳妥推进我院内设机构改革,研究制定报审我院内设机构改革方案。完成刑事简审团队、行政简审团队和执行指挥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调整。完成“专家法官会议人选库”建设,完成“789”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大调研和考察访谈工作。完成司改背景下各类人员业绩档案平台、专家法官库平台的研发上线。按照司法改革分类定岗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共完成讲座、专题授课、部门培训70余场,持续开展“资深法官经验谈”、“金色天平”大讲堂等活动。加强法官权益保障,全院配发《法官职业风险防范心理知识读本》,邀请专家做“情绪和压力管理”讲座,跟踪防范15件涉法官舆情风险,解除法官依法履职的后顾之忧。
大力推进精神家园建设。切实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健康建设,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迎春联欢会、“一中天平奖”及季刊《金色天平》等文化活动形成品牌效应。组织参加上海法院运动会,取得5金7铜共12枚奖牌,并获“优秀组织奖”,法警支队陆清宇获“最佳运动员”称号。组织青年干警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徒步行活动。举办“年俗年味年趣”新春摄影作品展,开展“那些年,我们穿军装的老照片”建军节特别活动,推出贺中秋原创微视频《家书》。举行“我的一中情”欢送会,送别整体划转至上海金融法院的原民六庭干警。做好职工亲子工作室特别是寒暑托班工作。“妈咪爱心小屋”获评市级机关“五星”妈咪爱心小屋。组织全院干警参加体检、疗休养、集体生日会,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聚焦聚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司法为民、司法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力确保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