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是国内唯一一所能够全过程培养民航飞行员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现有专任教师及研究人员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160余人,国家功勋飞行员57人;民航总局飞行检查委任代表38人;教师中有1人入选国际民航组织专业小组,6人是民航总局特聘专家、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38人次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
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飞行院校。占地面积15469.64亩,在校学生8000余人,飞行员年培训能力1200人,设有飞行技术等7个二级学院、4个飞行训练分院、5个机场、2个航空站,以及航空安全等8个研究所和飞行技术、交通运输等11个本科专业;拥有亚太地区最大的模拟飞行训练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中、美、法联合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有初、中、高级训练机型160余架,B737-300/800型、A320等全飞行模拟机,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飞行模拟、空中交通管制等11个专业实验室,还有国内唯一、直属于民航总局的“中国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重点科研基地”。学院藏书70余万册,各种期刊15129种,自建了民航技术与飞行安全等专题数据库。先后与美、俄、德、法、日、澳等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公司(如美国波音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英国罗罗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关系,合作开发项目100多项,获赠实验教学设施价值上亿元。
民航的高速发展需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支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民航大有作为。
热忱欢迎报考我校。
招生简章
一、我院2008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包括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委托培养三类研究生),具体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最终核准的招生计划为准,专业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2008年我院在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内,各专业均招收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三、按教育部200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精神,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为4门,其中101政治、201英语、301数学一均为全国统一命题,试题所含内容以教育部制订的考试大纲规定为准。专业课为我院自行命题。复试采取笔试和口试。
四、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注意事项:
(二)考试地点:报名点选择当地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在当地报名点进行现场照相、考试。
(三)报名条件(如有变更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品德优良,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2006年8月前毕业),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对以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需以笔试方式加试两门本科段主干课程,同时还需提供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的推荐信。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68年9月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的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4.报考我院考生身体健康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执行。我院学生毕业后,如欲从事民航特殊岗位,身体健康标准参照《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R1)执行。
(四)报名手续:
1.考生在网上填报信息,具体事宜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考生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及网上报名的报名号,到所选报名点现场照相,具体事宜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3.我院研究生处招生科对考生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直接向考生寄发准考证。
1、我院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至3年。
2、我院研究生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定向、自筹经费、委托培养(如有变更以教育部文件为准),其待遇和就业政策如下:
非定向研究生培养费由国家承担,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生培养费由国家承担,按定向合同就业;自筹经费研究生培养费由考生个人或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或向社会多种渠道筹措解决,户口和档案转入我院,毕业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择业。委托培养研究生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3、考生报名时需经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院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院不承担责任。
八、有关参考书目教材请与我校教务处教材科或各二级学院联系,研究生处不提供教材。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代码:10624
通讯地址: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研究生处招生科
邮政编码:618307
传真:0838-5183046
各研究生招生二级学院联系方式:
飞行技术学院:(0838)5182629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0838)5183881
航空工程学院:(0838)5182253
航空运输管理学院:(0838)5182671
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备注
001飞行技术学院
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1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
02航空人因工程
2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飞机航行理论与技术或802民航人机工程或803现代民机工程或804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或805现代航空运行理论或806运筹学
复试科目:
01方向为航空器运行管理与运行法规;
02方向为人误识别与控制。
现代飞机系统、飞行性能与飞行计划。
本
专
业
接
收
推
免
生
002航空工程学院
03机务工程
10
航空动力装置或现代飞机机载电子设备。
理论力学、脉冲与数字电路。
003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1空中交通管理
02空中交通运行环境
01方向为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
02方向为航空气象应用。
现代领航、空中交通管制。
004航空运输管理学院
03航空运输管理
航空运输生产组织。
民航概论、签派程序与方法。
目录说明:
1、考试科目:101政治、201英语、301数学一为国家统一命题(具体要求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各科考试大纲),专业课为我院自行命题。
数学一: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各专业推荐的参考书,仅供参考,考试范围可不受参考书目限制。
参考书目
初试科目
801飞机航行理论与技术
《飞行员航空理论教程》,赵廷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飞行性能与计划》,刘晓明,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802民航人机工程
《驾驶舱资源管理》,罗晓利,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飞行中人的因素》,罗晓利,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803现代民机工程
《飞机构造基础》,宋静波,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年;《电工学》(第六版),秦曾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04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潘卫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通讯导航监视设施》,魏光兴,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5现代航空运行理论
《航空气象》,黄仪方,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签派程序与方法》,何光勤,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6运筹学
《运筹学原理与方法》,郭耀煌、李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运筹学》(修订版),钱颂迪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复试科目
飞行技术学院(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航空器运行管理与运行法规
中国民航运行规章第121部。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
《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美)C·D·威肯斯等著,朱祖祥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航空工程学院(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现代飞机机载电子设备
《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朱新宇,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航空动力装置
《航空动力装置》,赵廷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
《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朱代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航空气象应用
《航空气象》,黄仪方,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航空运输管理学院(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航空运输生产组织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朱志愚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5;《机场运营管理》,朱志愚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5年;《航空运输生产组织》,孙宏、文军,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6年。
现代飞机系统
《飞机系统》,段维祥、郝劲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飞行性能与飞行计划
《飞行性能与计划》,刘晓明,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理论力学
《简明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脉冲与数字电路
《脉冲与数字电路》第3版,王毓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现代领航
《领航学》,王东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空中交通管制
《程序管制》,陈亚青,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机场管制》,冯青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民航概论
《民航概论》,刘得一,中国民航出版社,1995。
签派程序与方法
《签派程序与方法》,何光勤,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研究方向介绍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点
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研究方向:
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密不可分,安全、舒适和效益是民航运输永恒的主题。本方向侧重研究民航运输飞机正常和非正常状态的操控技术和操纵特性,程序的优化,性能的充分发挥,飞行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促进技能形成和掌握的方法,航空安全的理论与方法,现代优化理论,航空系统工程等。主要包括:
l飞行技术理论、飞行技术评估体系、飞行经济性
l飞机正常和非正常状态的操控技术和操纵特性
l航空事故分析、再现以及防范措施研究
良好的研究支撑体系与优越的实验平台有助于深入开展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研究,并可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目前我院拥有全国唯一的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科研基地;拥有低速风洞、飞行模拟、民航仿真和安全工程等多个实验室;拥有初教、中教及高教全系列的训练飞机,多台全任务模拟机、固定模拟练习器和桌面模拟飞行系统等实验实习设备,价值5亿多元。这些设施能很好地进行各种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航空人因工程研究方向:
“航空人因工程”是由航空心理学、航空生理学、航空医学、航空工效学等组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提高工作效益。当今,四分之三以上的民航飞行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因素所造成,“航空人因工程”的研究及其成果运用是减少民航人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障民航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l民航人误(含飞行、空管、机务等)的分类分析理论与技术、民航人误的识别与控制
l民航从业人员(含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务人员等)的心理选拔理论与技术
l飞行中人的因素,驾驶舱/机组资源管理理论、训练技术与评价技术
l空中交通管制中人的因素、空管班组资源管理、空管安全管理
l机务维护中人的因素/机务维修资源管理
l民航从业人员(含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务人员等)训练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l民航英语中的心理语言学问题
l现代民用航空器设计中的工效学原理
本研究方向拥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集中了2位教授,5位副教授。其中,本方向学术带头人罗晓利教授是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在航空人因工程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吴土星教授是国际民航组织民航英语专业组专家、民航特聘专家,也是我国民航英语的学术带头人。
良好的研究支撑体系与优越的实验平台有助于深入开展航空人因工程的研究,并可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目前我院拥有从德国宇航研究院引进的全套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荷兰COMPASS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德国BP公司生产的128导ERP系统、日本光电生产的16导生理信号遥测仪以及美国生产的Hypoxico低氧舱系统等先进的航空人因工程实验设备,总价值1300万人民币,构成了一个现代化的航空人因工程实验室。此外,学院所拥有的全任务飞行模拟机和各类教练机、空管雷达模拟机等设备均可用于本方向研究生实验、实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设备。
机务工程研究方向:
机务工程是民用航空领域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提高航空器的可靠性、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提高航班正点率具有重要作用。机务工程注重应用技术研究,同时兼顾可靠性、故障诊断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该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航空器维修理论与技术,航空器结构设备及零部件维修,航空器结构、发动机、电子设备的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航空器综合性保障系统与故障诊断、航材管理技术。目前,该研究领域主要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该研究方向拥有多种类型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可以供学生进行装配和拆卸实践。同时,还拥有机务维修实践基地和20多个专业实验室,学校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AEMTC),模拟训练中心、飞机修理厂以及其它航线实习基地供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教学。此外,还建有一个发动机陈列室、一个飞机陈列室。本研究方向建设有五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并且在教学和科研上获得了超过2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本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60多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授、副教授总共27人,其中包括一些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这些专家、教授在飞行器、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以及航空安全领域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民航界有较高的声誉。本研究方向在通用航空领域的飞机结构修理、发动机修理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与许多航空公司、维修企业、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开展科研合作和推动学生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点
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方向:
空中交通管理方向重点研究的内容有: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技术、空域规划与飞行程序设计、流量管理、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航行情报服务系统、机场规划与设计、机场管理、管理中人的因素等。加强该领域研究有助于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保障空中交通安全、高效和顺畅。
本研究方向现集中了2位教授,9位副教授,5位博士,在空中交通管理理论及装备以及航空公司运行管理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一支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科研工作队伍。
研究生毕业后可在民航各大空中交通管理局和航空公司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空中交通运行环境研究方向:
空中交通运行环境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对航空运行的影响,各种影响飞行的重要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通信/导航/监视技术,新航行系统的应用,现代领航技术,交通环境安全等。该研究方向旨在改善航行保障方式,提高环境安全水平,为飞行操作、空中交通管制和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多年来,我院在空中交通运行环境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
(1)飞行大气环境:研究低空风切变、飞机颠簸、飞机积冰的形成机制及对飞行的危害;强对流天气的探测和分析。这方面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地面雷达回波图形分析研究;强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影响飞行的恶劣天气的分析和预报;根据数字云图预报飞机积冰的方法;雷暴天气交互式预报预警系统等。
(2)航行保障环境:利用现代观测手段和GNSS星座,采用各种增强系统及其它组合导航传感器,独立或组合导航,满足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着陆等级导航精度的要求。具体的科研项目有:在雷暴、积冰、风切变条件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和签派方法;基于RNP的GLS精密进近方法等。GNSS导航原理及误差分析评估、ADS系统及原理研究、不同天气及不同着陆等级条件下,机载及地面导航监视设施必备性能的分析和研究。
航空运输运输管理研究方向:
航空运输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高度密集型的行业,产品的同质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过度竞争导致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5%,因此管理模式与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对于保障航班生产的安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航空运输运输管理方向重点研究航空运输生产中各生产资源元素的优化配置理论与技术、航空运输生产组织与计划优化理论与技术、航空运输生产绩效评价理论与技术,等等,具体内容包括:
l航空运输中的运行控制理论与技术,主要有:运行保障、飞行组织与实施、运行恢复与动态监控,运行控制组织模式与流程优化,等等;
l航空运输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理论,主要有:航班计划编排、飞机维护计划、客货销售计划、飞机排班计划、机组排班计划、机场停机位分配计划,等等;
l航空运输生产绩效评价理论,主要有:航空运输生产计划的鲁棒性评价、航班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等等;
l航空运输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有:航空运输成本分析理论、航空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理论与技术、航班收益管理理论与技术、机队规划、航线网络规划、飞机融资与租赁、航空公司联盟与代码共享,等等;
l航空运输产业政策及法规,主要有:航空放松管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航权开放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及基本策略、航空运输管理法规的制定、空防安全管理与预防航空非法干扰,等等。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