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全力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临汾新闻网讯“走进观测场,可以看到从北向南仪器由高到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湿度检测自动化……”12月4日下午,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组织学校30余名师生走进市气象局,在观测场、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中心、气象科普展览馆等地学习气象知识,学生们纷纷化身“气象研究员”,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这是该校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不断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用好科学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实践场所功能,推出优质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走出了一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2024年,该校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称号。

整合教育资源激发探究欲望

基础仪器、实验教室、社团活动……11月19日9时许,走进市第一实验中学校园,一股浓厚的科学气息扑面而来:金木工、机器人、新技术、创客等通用技术专业教室配备齐全;理、化、生实验室和探究室、信息技术教室、生物分子实验室、情景式大型地理活动体验室一应俱全;图书馆里,2.8万册科普书籍与杂志供师生免费借阅。

为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科学副校长1名,科学类课程专任教师及辅导员5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人。这支由科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科学人才组成的组织管理团队,很好地发挥了学科领军作用,为中学科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打造校本课程创新教育载体

“锯割时,要把小木条固定到台虎钳的里面,再沿画好的锯缝线竖直向下锯……”11月18日10时许,在该校金木工教室里,王华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三棒孔明锁的制作方法后,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他们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划线、有的锯割、有的组装……最终每个小组都制作完成本组专属的木工作业——三棒孔明锁。“这样的通用技术课非常有意义,不仅让我学会使用台钳、木工锉、木工锯等工具,还提高了我的实操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高二2311班学生王煜森拿起刚刚制作完成的三棒孔明锁兴奋不已。

“目前,我校科学教育专业实验室有23个,充分满足了科学教育实验需求,开发了校本课程13个,其中科学类4个,组建科学类社团15个,为学生们搭建了多元的科学教育平台,丰富多彩的科学课程备受同学们的欢迎。”该校副校长张广德介绍,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在校本课程中,学生们的探究更真实,不仅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更有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真正实现了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化学学科运用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生物学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物理学科自制实验器材……该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网络和信息技术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开设多彩社团引导自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市第一实验中学与菌菇种植基地合作,设立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师生观摩、研学、实践,同时也邀请种植专业人员到学校菌菇种植社团,指导学生们在实验室里培育菌菇。

这样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该校高一年级2415班学生张若轩说:“通过菌菇种植基地的学习,我们发现平菇有的是锯齿状,有的很光滑,颜色也有差异,这趟‘神奇旅程’很震撼,也很难忘。”

学校科技类社团,通过全校学生、家长、老师海选,开设了智能制造、三维设计、暖阳生物学社等15个社团。为了更加满足学生科学探究需求,该校不断加强对学生科技类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引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为了系统管理科技类社团,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且清晰明确的标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省、市级比赛,通过与更广泛范围内的优秀选手切磋较量,检验自身所学,提升竞技水平。同时,学校也高度重视校园科技文化节作品评选展示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意与实践成果,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的热爱之情。

多年来,该校围绕“双减”政策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整合并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打造科学教育“第二课堂”,带领学生们走进博物馆、文化馆、工农企业等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分批到实践基地参观实践,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

“在课后服务中,学校大力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科学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市第一实验中学校长陕光表示,学校还将继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不断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科创普及与提优体系,丰富科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做好加法。”

THE END
1.揭晓!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北京赛区)获奖名单据悉,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点围绕“智能、安全、环保”三大主题,设置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其中,创意作品项目面向大学组和中学组分别设立“人机协作”和“未来校园”两个主题,注重考查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人机协作或校园生活相关背景下发现身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系统模型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5H6MBT0516DLL3.html
2.全国中小学实验平台全国中小学实验平台浏览人数已经达到95,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全国中小学实验平台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https://openi.cn/sites/106334.html
3.中小学实验在线广东省第8届优秀自制教具大赛颁奖典礼2 广东省第8届优秀自制教具大赛颁奖典礼3 第八届广东省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教师作品《简易吸尘器 》 新闻动态 更多>>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 2广东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公布!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考试 广视通诚邀您莅临首届云南教育装备展示会http://shiyan360.cn/
4.关于印发《金山区推进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行动方案》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要求,积极探索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和体制机制,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https://www.jinshan.gov.cn/jyj-zcxwj/20231102/853798.html
5.祝贺!成都市实验小学成功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摘要:近日,从成都市实验小学传来喜讯,该校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这意味着实小科学教育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日,从成都市实验小学传来喜讯,该校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这意味着实小科学教育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时代洪流的战略定位 https://www.cditv.cn/show/4848-1769077.html
6.省教科院附小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杭州新闻中心这两天,教育部公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入选。 对于科学教育,学校一直很重视,在课程融合创新、科教资源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活动开展等多个维度,不断探索和深耕。 先来说课程。学校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优化教材结构,并利用项目学习,优化了课堂,提升了教学质量。https://hznews.hangzhou.com.cn/kejiao/content/2024-04/03/content_8710638.htm
7.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30协同组研讨会学习纪实11月25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30协同组”成员齐聚北京,共赴关于实验校开展一年来的各项工作的研讨之约。 会上,首先聆听了《科学教育实验校——样态与机制》报告,报告指出了协同校的机制和聚焦的工作,充分诠释了科学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和作用及国家对于科技人才的需要以及科学实验校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其次聆听https://www.meipian.cn/58ykywir
8.《苏州市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发布为落实国家、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部署要求,通过“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推进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实施,近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发布《苏州市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对照国家、省文件精神要求,结合《苏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目标,立足http://jyzljc.suzhou.edu.cn/news/gnnews/2022-12-16/1485.html
9.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公布阜阳两所学校入选阜阳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公布了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阜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颍东区东平路小学上榜。 据了解,申报“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学校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重视科学教育、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具备扎实的科学教育基础、有经验丰富的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等。 https://www.fynews.net/article-249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