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现场展示案例名单的通知》,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限额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遴选推荐、综合评议、集中公示等环节,全国确定了149个现场展示案例,其中,泸州高中化学组李萍萍老师的说课作品《基于花青素和半透膜探究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成功入选。
▲四川省入选名单(共9人)
在比赛的过程中,王辉老师领导化学教研组团队精心设计比赛的准备流程,构建资料组、实验组、技术组、教材组、战略组五组并行的架构协助李萍萍老师设计实验说课。
说课主题研究期间,李萍萍老师先后尝试了近十种实验方案,分析各个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在李萌老师和陈薪宇老师的建议下,确定了最终的说课主题和方向,许佳老师则负责跟进实验研究的进度,督促李萍萍老师按时完成实验研究。
在获得市级一等奖推到省上参赛后,泸州高中磨课团队和李萍萍老师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积极参考市级评委的建议,继续在实验室中深入研究,完善细节,弥补缺漏,从而在市级作品的层次上实现了更大的创新,一举斩获省级特等奖。
在接到要参与全国评选的通知后,省市校教研团队指导李萍萍老师继续深入研究,细致探索,参考教研组团队的建议,将成型的作品背后所承载的实验精髓与教学理念转化成教学设计的形式参与全国评选,最终获得展评的机会。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被为“2023年度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
《基于花青素与半透膜探究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这一教学实验案例是我校化学教师根据新课标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解决学生认知困难的创新实验。
实验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具体认识其反应原理,对实验材料、指示剂进行了创新,学生可以通过溶液颜色、气泡的产生具体观察到反应过程中碳酸氢钠的生成,以及二氧化碳的出现。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进行实践操作解决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李萍萍老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这是她工作的第五年。在学生眼中,李老师是一个既对学生严格要求,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她的课并不局限于讲解课本,而是让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去感受那些化学变化发生,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化学这个学科中来。她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找学生询问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到自己教学中的短板进行改正,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完美。
从泸高讲台到省级特等奖,从特等奖到全国实验教学能手,李老师在此次比赛中的收获,离不开她的脚踏实地和努力付出,也是省市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保障,各级教研力量通力协作的结果。为了实验顺利开展,学校对实验室进行了优化改良,购买了数字实验传感器设备,创造了一个理想的实验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