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加中央电教馆2017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教育中心、市直各学校:
根据安徽省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2018年全省教育教学信息化系列活动的通知》(省电教〔2017〕44号)精神,我市将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以下简称观摩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请各区县电教馆、电教站、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做好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例摄制和平台报送等方面给予教师全程协助和指导。
希望各有关单位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交流研讨,探索“互联网+”、“智慧教育”等新理念、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总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经验,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促进我市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其他未尽事宜,请参阅活动指南。
联系人:江浩陈向荣
附件:观摩活动指南及附件包
安庆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17年11月6日
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
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
教学实践观摩活动
指
南
活动组委会编
2017年10月
目录
一、课例征集范围
(一)项目设置
(二)教学文案要求
(三)录制视频课例要求
(四)作品资格审定
三、参加办法
(一)报送方式
四、评选及交流展示
五、联系方式
附表:
1:2018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模板
2:2018年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模板
3:2018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统计表
4:2018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表模板
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所有学科。
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以下简称“观摩活动”)旨在探索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特点和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征集课例类别如下:
在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在具有交互式电子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等)的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在采用了云计算或桌面虚拟化等技术的计算机教室(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环境下开展的各学科教学活动。
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或混合现实(MR)技术开展的学科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其他加工制作技术结合,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设计、制作、展示和评价自己的创意产品(智能设备或互动装置)的教学活动。
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课程。
(1)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体现师生共同成长。
(2)要对所选的教材内容(包括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说明教学中所用资源(硬件环境、教学平台、学习工具或软件等),阐述使用新技术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重点突出如何使技术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各个环节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3)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环境应用创新、学与教的策略和方法,体现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建议在教学设计中使用教学流程图。
(5)教学设计表模板详见附表1。
(1)突出教学活动的创新点及教与学效果。
(2)总结应用新技术解决教学活动中关键问题的策略效果与思考、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3)提出对新技术教学适用性的建议。
(4)教学反思表模板表详见附表2。
1.必须是完整的一个标准课时的课。小学40分钟、初中40分钟、高中45分钟、幼儿园20分钟左右。除幼儿园外,参评课例超时或提前3分钟以上结束的取消评审资格。
2.课例拍摄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不得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采用双机位或多机位的方式进行录制。交互式电子设备(如师生的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师生的教学用电脑、AR/VR设备等)上的图像信号单独采集或录制。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
3.教学视频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和交互产品画面;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声音清楚无杂音。
4.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拍摄。录制完成后,要对上课录像和交互产品图像进行编辑,恰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
5.拍摄完成后,对多个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内容及交互式电子设备采集到的内容进行编辑合成,将多路信号编辑到一个视频文件中,制作完成的视频文件大小建议控制在500MB-1.5GB之间,格式为MP4。
6.每个视频文件的片头应为蓝底白字,时长5秒,包含“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字样、教师姓名和所在学校及学科、年级、题目、教材版本(起始年级新三科教材要用部编教材)、项目类型等信息。未按照该要求制作片头的课例将在评审时扣减分数。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
3.每名参赛者仅能报送一节课,如发现一人报送多节课的现象,将只对一节课进行评审。
4.除STEAM教育类外,所有课例的主讲教师限定为一人;STEAM教育类课例主讲教师限报三人。超出规定人数的,将降低获奖等级。
该项活动旨在充分调动基层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各级各类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参与、积极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幼儿园、中小学校报送课例。
2.各地电教馆(站、中心)统一组织课例报送的地区,以组织者报送的课例为准,组委会不接收学校或教师个人报送的课例;当地电教馆(站、中心)未统一组织报送的地区,可以学校为单位报送,组委会不接收教师个人报送课例。
4.组织课例报送的地区或单位,请填写报名教师信息统计表,送发到guanmoke@126.com。具体要求详见附表3。
上传的教学文案(教学设计表和教学反思表)内容必须与报送的教学视频一致。上传教学视频前要先从观摩活动网站下载客户端视频转码软件(2018版),利用解码软件上传。
上传的教师信息表须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上传。经各地教研部门、教科院(所)、电教馆(站、中心)报送的,加盖相应单位的公章;学校自行组织报送的及企业组织报送的,加盖学校公章。具体要求详见附表4。
户名: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帐号:01090520500120111025702
开户行:北京银行营业部(请注意银行名称为“北京银行”,营业部编码为:313100001104)
每个学校开具一张发票,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汇款时注明。
1.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报送课例进行评审,并邀请部分优秀课例的主讲教师在2018年5月的全国研讨会上进行展示交流(通知另发)。
2.本届观摩活动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根据各方报送课例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优秀组织奖”。
3.本届观摩活动继续设立“锐捷杯”云课堂互动教学创新奖。
4.教师可根据课堂创新实践撰写论文,参加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将在2018年编辑出版论文集,优先刊发获奖教师的论文,并继续组织出版优秀视频课例集。
1.联系人:李老师、刘老师
5.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013信箱《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邮政编码:100031
附表1:
2018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章节
学时
年级
二、教学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六、教学流程图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附表2:
2018年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
教师
学科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附表3
2018年观摩活动教师信息统计表
省(区)市区校单位
课例编号
学段
总计课例报送数量
节
(注:组织课例报送的地区或单位,请填写该统计表并发送至:guanmok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