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试点区域!宝安区“志教融合”榜上有名

2023年11月,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公布“志教融合”志愿服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项目试点区域名单,宝安区榜上有名,广东省仅四个区域入选,宝安区成为深圳市唯一试点区域。

“志教融合”致力于探索数字环境下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教育教学新模式。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促进宝安区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校家社协同育人。同时项目借变革技术手段,促使教师提高数字化胜任力,以适应教育行业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宝安教育一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宝安区设立了专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多措并举完善劳动教育学科基建工程。

宝安区在全市率先发布学段覆盖最广的《宝安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指南》,授牌61家校外劳动实践基地。2023年,宝安区10所学校获评区劳动学科教研基地校,9所学校获评深圳市劳动教育示范校,7所学校获评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园)年度奖”,获奖数量区域占比居全市前茅。在智慧赋能方面,宝安教育积极探索智慧赋能教学与教研,以数字劳动为基础构建劳动教育“智慧四环”模型,从完善资源共享教研平台、“数字+”劳动学科教学、智慧劳动课程应用、数字劳动场景结合等四个方面推进数智劳动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数场AI智能分析教学研讨、数字劳动场景拓展课,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法、评价,将劳动教育的教学过程落实为可度量的指标。未来宝安教育将不断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继续为促进宝安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出有力探索。

为落实推进

宝安区“志教融合”项目顺利开展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宝安区教育局遴选了

8所“志教融合”试点校

自去年年底开始

区教育局深入走访了8所试点学校

全面细致地了解了

这些学校在劳动教育实施

以及数字化平台建设方面的具体情况

正式授牌共筑未来

近日

宝安区“志教融合”

志愿服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项目

在孝德学校启动

宝安区8所“志教融合”试点校

正式授牌

1

方案解读,明确方向与路径。会议对宝安区“志教融合”志愿服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进行解读,从项目由来、方案解读、工作部署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接下来如何推进、实施进度、预期成效等做了详细工作安排。

2

平台培训,增强教师专业技能。活动现场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使用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与会教师掌握了平台的使用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积极动员,推进落实核心工作。实验校应充分发挥“志教融合”试点校的示范作用,探索在数字环节下开展中小学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新模式、新路径。

此次启动会的成功举办

标志着宝安区“志教融合”

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

不断提升劳动教师的数字化胜任力

推动宝安区劳动教育数字化再上新台阶

“志教融合”试点校风采

01

孝德学校

孝德学校以数字化助力劳动教育,围绕仁、勇、智三大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数字环境下劳动教育的新样态,搭建孝德模式劳动教育云平台,利用数字化方式扩大影响力。孝德学校已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中心,统筹劳动教育资源,根据本校特点开发系列性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将云平台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劳动实践记录中,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平台赋能育人实践作用。学校始终坚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积极为学子们创造更多的社会体验,让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树立劳动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

02

西湾小学(集团)海城小学

西湾小学(集团)海城小学秉持“人人精彩生长”的办学理念,融入“现代学习科学理论+云端技术”思想,营建五维一体生长教育文化,构建了“双S”生长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据《大中小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创设了“智创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包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板块。特别是在服务性劳动方面,学校通过数字技术,打造出前瞻且实用的数字劳动场景,并开设“志教融合”劳动教育课程,联合校家社力量,让学生在校园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还借助学生生长历程APP,对劳动教育进行过程性、进阶性、可视化评价,增强评价的游戏化、趣味化、任务化和数据化,通过能量累积、积分兑换、称号晋级等系统,构建了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双效”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劳动中全面发展、精彩生长。

03

海港小学

04

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

05

坪洲小学

坪洲小学根据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有关要求,以“一起耕读,一起长大”的办学理念为指引,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努力探索“志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用宝安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班级优化大师等平台,借助数字化的力量,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坪洲小学在阮瑜校长的带领下,结合“志教融合”,不断丰富劳动教育教学理念。坪洲小学教职工积极践行“志教融合”的有关精神,将“志教融合”与“耕读”文化相结合,奋力打造具有坪洲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学校还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如走进图书馆做小小整理员,走进科学馆做小小讲解员等。同时,学校与社区建立育人共同体,结合传统节日开展“送福进社区”等主题活动。

06

石岩湖学校

石岩湖学校利用校园、社区义工联、实践基地等场所资源,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积极参加校门口礼仪指引、公共区域卫生清洁、活动讲解员等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还走进社区、公益场馆等参与志愿者服务劳动,如湿地公园“共建花园”、垃圾分类站了解垃圾分类并在社区宣讲引导等。初中生义工申报率几乎达到100%,每周开展绿道“护绿”行动,假期开展义工志愿活动,到深圳街头和公共场馆进行引导服务。最后通过数字化平台记录学生表现,多维度、多主体进行评价。根据素养评价结果反馈,表彰表现突出的学生,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提升劳动综合素养。

07

西乡小学

08

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

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推行“志教融合”志愿服务,融合劳动实践与志愿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3月12日,学校携手家长和凤凰社区,于凤凰山公园举办公益志愿植树活动。活动中,学生亲手植苗,体验劳动艰辛与乐趣,培养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同时,文昌小学运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学生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并增强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此举不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还加强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探索志愿服务新路径,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THE END
1.经开区两年建成学科教研基地26个工作动态12月10日,经开区信息科技基地校首席老师高宇组织来自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走进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开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实验教学交流活动”,同赴一场教研之约。 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深入探究二维码的奥秘、信息科技课“我们的新伙伴——人工智能”https://kfqgw.beijing.gov.cn/zwgkkfq/yzxwkfq/202412/t20241218_3968308.html
2.北京各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名单汇总(持更)北京海淀、朝阳、西城、东城、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门头沟、密云、怀柔、经开、通州、昌平区等区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校名单已出,一文查看学校名单详情。 北京多区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如:建设特色、多元、高品质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体系;建设多渠道贯通培养体系;建立综合、增值评价体系。那么,北京各区https://www.xschu.com/zhengcezixun/75861.html
3.展科学教育风采——沈阳市实验学校迎接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11月29日,由锦州师校杜百顺主任、东北大学祖国胤教授、中科院生态所黄彦青主任组成的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复核专家组,在沈阳市教育局基教二处三级调研员于晓晶,沈河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葛海丰,沈河区教育局中教科负责人白薇,沈河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迟明宇的陪同下,抵达了沈阳市实验学校。学校https://liaoning.news.163.com/24/1216/10/JJH8EB9S04229BRM.html
4.2025北京顺义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名单牛栏山一中、顺义一中、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北京四中顺义分校、牛一实验学校、仁和中学、首师大顺义附小、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和中关村三小顺义学校9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授牌顺义区首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 获取北京各区最新招生资讯、下载最新试题答案!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https://www.gaokzx.com/gk/zhongkao/132403.html
5.2024年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学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2024年12月12日,由北京教科院基教所主办,东城区教科院、北京景山学校承办,以“追求高质量 构建新格局”为主题的北京市2024年研究型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顺利召开。现场参会人员有市区教科研人https://www.bjesr.cn/ywbm/jcjyyjs/kydt/2024-12-16/53537.html
6.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揭晓,海淀学生上榜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哈昱彤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者注意到老年人对学习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但适合他们的教育机构却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为此,建议者提出了将幼教老师引入老年大学教学的建议,并分别对老年人和幼教老师进行了走访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有参加老年大学课http://bj.wenming.cn/hd/yw/202412/t20241217_6851366.shtml
7.教育部一周(10.1810.24)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首批拟组织150所学校参与,主要有普及校园急救知识、配备校园急救设施、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三项重点任务。 8)第六届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 日前,第六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发布,各高校积极作为,精准帮扶,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10/t20211025_630587.html
8.积极推进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等试点建设时政要闻烟台新闻积极推进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夯实基础。 同时,烟台将持续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烟台市锚定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目标,对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4/09/03/200545639.shtml
9.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校书香校园试点建设的通知各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教育事业(事务)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书香校园实验区(市、县)、试点校、阅读联盟: 为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生阅读素养,促进各校和广大师生互启互鉴,营造更加浓厚的书香校园建设氛围,现将近期工作http://www.lnie.ln.cn/info/1205/3446.htm
10.深度教学助力“双减”提质增效——广州市中小学深度教学课堂改革为提高广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以效果、效率、效益提升达成减负提质的目的,6月15日,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师发展研训中心主办的广州市中小学深度教学课堂改革实验启动与培训会在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湾区实验学校举行。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各区教研机构、深度教学课堂改革实验试点校相关领导及研究人员参与会议。https://www2.guangztr.edu.cn/zxdt/2102.html
11.宁波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发布教育政策教育界网预期成果:迭代优化浙里办“甬有优学”1个线上服务门户,建成5个核心应用和5个重点应用的集成门户。建设16个高水平人工智能实验室、4个直属学校高标准学科实验室,争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宁波试点区。 工作措施:制定《宁波教育数字化三年行动方案》《宁波市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推进1个教育服务门户、5个核心应https://www.jiaoyujie365.com/N/1553.html
12.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针对线上体育教学的局限性,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校开展网络远程学生体育“云”竞赛和“云”上运动会。这一系列的政策谋划,不仅引导全国中小学线上教育走入正轨,也打消了社会公众对于在线教育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