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举办2024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的通知教育法制网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决定举办2024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以下简称“省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目标

——更河南。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发掘本地优秀红色文化,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育并举,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和中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新时代河南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和萌芽赛道(详见附件2-6)。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3)。

(三)同期活动。包括大赛系列培训、国赛项目集训营、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等系列活动。

五、组织机构

(一)本届大赛由河南省教育厅、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南省科学院、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主办,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由黄淮学院承办,职教赛道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二)省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省赛组委会),负责省赛组织实施指导工作。

(三)省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指导和评审工作,并指导参加国赛等工作。

(四)省赛设立仲裁委员会,负责省赛仲裁事宜。

(五)各高校需成立相应的赛事工作小组,负责本校比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9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有关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入围省赛的项目由各学校汇总后加盖公章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七、比赛赛制

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和省级决赛由省赛组委会负责组织。省赛组委会将根据省赛评审结果,综合各学校报名项目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省赛获奖情况、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等因素择优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赛程安排详见各赛道方案)。

八、参赛报名

账号管理:

九、评审规则

十、大赛奖项

大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奖和优秀组织奖(根据报名项目数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和校内初赛组织情况等因素评选),并颁发获奖证书及奖牌。

十一、工作要求

(一)积极宣传,认真组织。各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筹备组织,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要成立校赛工作领导小组和竞赛组织委员会,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库,深入挖掘项目、培育项目、指导项目,提升参赛项目水平,切实做好校内初赛组织和省赛推荐工作。

(二)保障支持,成果转化。各校要根据比赛进程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师资、场地、经费等保障条件,要落实好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赛的激励政策,加强指导服务,全程精准帮带,组建优秀导师队伍,对参赛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辅导,帮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依托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开放共享渠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和落地转化。

(三)一体联动,耦合发力。各校要以大赛为载体,立足回归教育本质,推动实现大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双创工作的一体设计、有机耦合、协同发力,形成各主体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构建层级多样、优势互补的教学新模式。

(四)专创融合,深化改革。各校要以大赛为抓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参与研发活动,以科研式教育培养提升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助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彰显青年担当。

十二、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1.河南省教育厅

2.黄淮学院

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THE END
1.化工学院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实验数字化近日,“微瑞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实验数字化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沈阳师范大学举办,我院2022级本科生赵晓欣、王宁、章珂晏参赛项目“基于视觉学习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污泥黄铁矿磁性生物炭对铜离子吸附的数字化研究”获全国二等奖。 https://hxhg.xauat.edu.cn/info/1013/7552.htm
2.说课比赛心得体会说课比赛心得体会5 本次“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说课比赛已经落下帷幕,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没有辜负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结果是美好的,但过程是艰辛的。现就为准备此次大赛而做出准备的过程做一总结。 自九月份接到通知后,开始准备说课内容。选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像整流电路、电磁感应、组合逻辑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21105081400_5871012.html
3.合肥七中:杨会杰老师荣获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创新之星”称号2023年10月20日至21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现场展示于天津市成功举办,合肥七中杨会杰老师的说课案例荣获“创新之星”奖项。在校党委和校长室的关怀下,合肥七中地理组积极参与其中。杨会杰老师精心准备了《海平面下降对三角洲地貌演化的影响模拟实验》说课案例,在与来自全国各地5万https://jyj.hefei.gov.cn/jydt/xxjx/18635999.html
4.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7.一批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不同奖项:学生王子妍、王欣然在江苏十四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双双获省作文竞赛一等奖,创造了实验初中记录;学生王子妍获20xx年江苏省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特等奖、季星宇、丁凯、刘炎彬获一等奖;30余学生在20xx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七年级组全国一等奖;学生符云、胡媛在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1457373.html
5.这些老师获市级奖项!还有30人将出征全国大赛教学实验中小学教育这些老师获市级奖项!还有30人将出征全国大赛,教学,实验,中小学,北京市,全国大赛,教育委员会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6JK92L0516DLL3.html
6.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11月,我校王晓明代表广西参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荣获三等奖。 (六)2016年广西“创新杯”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 2016年10月,我校王晓明等5位教师组队参加由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导中心主办的2016年广西“创新杯”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共获奖项4http://lg.gxlgxx.cn/news_xx.asp?/news/3246.html
7.科研工作总结(集锦15篇)共有6人获得市基本功大赛奖项,其中:王传尚、颜灵、马胜利获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尹中锋老师参加省教育技术应用大赛(博客)获省一等奖。王理想作品作品《镜子.207》、作品《远方的故事》入选国家级美展,本人获批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希梅、代工厂等4位教师参加市学科精品课程获一、二等奖。徐维君等16位老师获县教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02102738_2185361.html
8.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超星杯”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以“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为宗旨,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或教学团队,致力于挖掘、培育并展示教师的课程建设及教学设计成果,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赛鼓励参赛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https://www.mentorsc.com/project?id=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