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出处】: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机械建筑类)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学情分析】:处于理性发展阶段,好奇心强,抽象思维能力、探索分析能力处于初
步发展阶段,具有很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理论知识能力较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够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现象;
2)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2、能力目标:
1)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实践第一,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掌握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探讨法、启发教学法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准备教学材料、视频、实验器具;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用具】:气球、铁架台、橡皮筋、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过程
-2-
00:00【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与学生一起观看关于天宫一号火箭发射升空的视
频,让学生注意仔细观察火箭是如何从静止开始往上
升的。观看视频,电化教学
2、接着利用气球模拟火箭上升,与学生一起倒计时,
思考问题法
放开气球吹气口,气球急速上升。
引导学生对火箭升空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火箭从静
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意味着有力作用
在火箭上。
提问:使火箭改变运动状态的力是谁给的?
(对于学生的回答先不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告诉学
生,等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就会知道答案,这样可以保
持学生的好奇心)
【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一、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00:051、力的相互作用
学生动手
(1)让学生用手拉橡皮筋,说说手有什么感觉?
(2)让学生两手合在一起互推,说说两手有什么感拉橡皮筋,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