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耳定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4节焦耳定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4节说教材教材与学情分析说目标实验教学目标说过程实验教学过程说反思教学反思与评价说教材教材与学情分析说目标实验教学目标说过程实验教学过程说反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及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地位与作用:本节是前面所学电能、电功率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内容虽然抽象,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也为后面安全用电知识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本节课在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课标要求、地位与作用1.课标要求:2.地位与作用:1.课标
2、要求、地位与作用1.心理特点: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物理实验比较感兴趣,但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观察能力有待提高。2.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2.学情分析1.心理特点:2.学情分析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
4、产生的热量与通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实验一:电池点燃火柴提出问题:(1)电池能点燃火柴吗?(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一:电池点燃火柴提出问题:(1)电池能点燃火柴吗?创设实验的优点:1.创设实验情境,引入新课。2.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3.帮助学生建构“电流热效应”物理概念。4.提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5.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新理念。创设实验的优点:1.创设实验情境,引入新课。2.激发学生教材安排:1.问题设计不够生动、形象,学生没有真实的体验感。2.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科学、合理
7、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实验条件通电30s,I12I2R1=5R2=5初温t0/末温t/升高的温度t/升高温度倍数t2=t1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实验五: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实验条件通电30s,I12I2改进后实验优点:1.实验现象快速,明显,可视性好。3.把定性研究改为定量研究,为焦耳定律的得出做好铺垫。4.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6.该器材可随时、重复实验,不需要重新调节。2.电流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电子温度计显示,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思维台阶,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改进后实验优点:1.实验现象快速,明显,可视性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