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报告–浙江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以课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实践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运行与保障体系建设为支撑,有效融合教学、科研、产业资源,服务于专业教学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

中心实验室分布在玉泉和紫金港二个校区,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分中心和计算机专业实验分中心。基础分中心有效支撑了量大面广的全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工作,基本覆盖全校所有专业。计算机专业实验分中心,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信息安全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实验。2022年实验人数14825人,开设课程306门(次)。其中,专业实验1730人,全校基础教学实验13095人。

拥有实验用房使用面积共7685.88平方米设备2353台(套),设备总值2768.7万元。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

2022年,中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在一流课程建设、在线实践平台建设以及推进学生竞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虚拟教研室是教育部启动的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2022年,本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共4项。

吴飞教授负责的人工智能专业(AI+X方向)虚拟教研室以“AI+X”微专业为平台,联合复旦、上交大、中科大、南大、同济等高校和华为、百度等企业,以“教材、课程和实训平台”三位一体推动教学研究中心建设,着力探索“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模式,创新AI+X教研形态、加强学科交叉的教学研究、共建AI+X优质资源、开展学科交叉下师资培训。50多所高校的99位老师参加。

张克俊教授负责的“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由浙江大学牵头,联合国内知名高校、企业及投融资机构,面向创新创业,以“设计”为核,融合多学科交叉优势,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教研能力;打造面向双创的“设计+X”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联动+共赢”的培养生态,并开展教师培训。83多所高校的135位老师参加。

“101计划”就是要以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试验区,探索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引领带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集系统性、融合性、前沿性于一体。

实验中心吴飞教授负责人工智能引论课程的虚拟教研室,目前15多所高校的40位老师参加。

2022年,实验中心陈文智老师的《数智驱动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链路一体化教学支撑体系构建与实践》和孙凌云老师的《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科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生态建设》获被推荐申报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实验中心张克俊老师《信息与交互设计技术》课程,入选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教程。实验中心罗仕鉴老师《UserExperienceDesign》课程,入选省级线上一流课程。

作为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的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策划了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该大赛是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面向全国高校各专业在校学生的科技类竞赛活动。目前该大赛共有6个竞赛模块,我实验中心教师负责了其中“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GPLT)”、“移动应用创新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和“智能交互创新赛”四大竞赛模块的组织工作。

智能计算创新创业实验室、科技设计创新创业实验室入选浙大校院联合共建创新创业实验室,有力支撑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统筹协调校内外资源,共同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开设4门创新创业类课程,2个项目入选浙江大学“雏鹰创新创业培育计划”,择优选取十余个团队入驻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深入打造协同管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孵化落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体现创新、创业、专业教育的紧密融合,形成“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浙大模式”。

由实验中心教师指导的学生竞赛团队在许多重要赛事中频频获奖,主要有: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已拥有一批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实验队伍,由专职实验人员与各课程组兼职教师组成。专职实验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运行和实验指导;课程组教师主要负责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指导、实验教材编写、各类教学文件编审、实验项目编制等。专兼职实验教学队伍的人员情况如下: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2022年,吴飞教授荣获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章国锋老师入选《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1.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

(1)《面向新工科的通专融合型计算机课程及教材建设》,何钦铭,2020-2022

(2)《人工智能通专融合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吴飞,2020-2022

2.教学成果获奖6项

(1)《数智驱动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链路一体化教学支撑体系构建与实践》,陈文智,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2)《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科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生态建设》,孙凌云,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3)《“知识为经、能力为纬、价值为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张克俊(排名第5),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4)《支持跨域全过程超大规模线上线下实质等效的教学创新体系构建》,陈文智,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5)《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计算机教育模式研究与路径探索》,何钦铭(排名6),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

(6)《面向新工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何钦铭(排名第3),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

2.国家级虚拟教研室(首批)4项:

(1)人工智能专业(AI+X)虚拟教研室,吴飞

(2)程序设计课程虚拟教研室,何钦铭

(3)“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张克俊

(4)“101计划人工智能引论课程”虚拟教研室,吴飞

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1)《面向新文科的AI算法实验案例设计与实现》,陈春晖,姚诚伟,2022-2024

4.教育部2022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项:

(1)《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张克俊,2022

(2)《大数据可视化》,陈为,2022

5.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课程奖教金2项:

(1)《计算机体系结构》,姜晓红,2022

(2)《计算机体系结构》,申文博,2022

6.省级重点项目教材建设项目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从创意到原型:物联网应用快速开发(第二版)》,高艺、董玮,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2)《大学计算机:问题求解基础(第二版)》,何钦铭,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3)《计算机系统贯通课程实验指导书(RISC-V架构)》,常瑞,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4)《UserExperienceDesign》,罗仕鉴,省一流本科课程

(5)《信息与交互设计技术》,张克俊,省一流本科课程

(1)《边缘计算安全》,常瑞,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2)《创新设计之道》,罗仕鉴,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3)《大学计算机:问题求解基础》,何钦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实验中心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2022年共发表高水平论166篇,新增加省级以上项目31余项,专利40项。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1.实验支撑环境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学校最早接入万兆网络和互联网的单位,行政网络、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网络物理独立,各自都有独立的安全控制设备,出口策略、信息审计和访问控制权限完全不同。2022年学校再投入90.1万元,改造、提升现有网络和实验室。

2.开放平台建设

开发设计的“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拼题A),7900多位教师,940余所高校共同建设,提供23万多道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题目,加强学习过程化考核,满足不同层次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需求,注册用户达320万多。实验中心教师开发的智海Mo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运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千名学生通过该平台的初期系统完成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实验室安全建设是一个体系建设,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育培训、检察力度、管理、预案演练六个方面全过程跟踪。根据“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实验中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分管负责人、实验室专职秘书、管理人,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顺利保障整个实验中心安全运行,全年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等情况

1.中心教师开发的程序设计实践训练平台PTA已经积累28万道高质量题目、服务380万学生;面向人工智能在线实践的智海Mo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拥有73个实践项目、支持了全国14000多名师生的18万次实验。中心教师开发的在线监考系统OMS以及线上作业查重功能,有效支持了三年疫情期间各高校累计23653次的线上实践教学考试。中心围绕线上教学的需求,构建了在线课程、在线实践与考试、在线监考和查重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培养新生态。

2.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研究性学习能力和问题求解能力培养。实验中心翁恺老师在国内较早开始采用SPOC的方式来辅助传统课程教学;先后有浙大、浙大城市学院、重庆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使用他的在线课程共开展了60余次SPOC课程教学实践。

3.中心多名教师2022年出席各种全国性教研会议,累计报告44场。报告内容主要涉及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多校联合的计算机在线课程群共建共享探索、程序设计的MOOC实践、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和体系建设、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化评测、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人工智能和面向未来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等方面。

2022年3月4日,实验中心老师何钦铭老师的《程序设计课程虚拟教研室》、张克俊老师的《“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及吴飞老师的《人工智能专业(AI+X方向)虚拟教研室》,3个教学项目入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

2022年,吴飞教授荣获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

2022年,学生竞赛表现亮眼。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四强、金奖2项;第四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亚军1项,三等奖2项;在校学生获“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DEFCONCTF”“大学生系统能力培养大赛(龙芯杯)”等国内外高水平竞赛奖20余项;1人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入选2022苹果学者(全球15人)。

2022年,《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和《大数据可视化》两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

实验中心目前分散在二个校区,特别是一些仪器设备,需要二个校区都要添置,不利于设备的共享充分利用,今后将结合课程计划的调整,优化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实验资源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后续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投入,目前依靠的是网易等社会资源,能否长期利用,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希望上级部门在资源建设方面有更大力度的支持。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浙江大学积极支持实验中心的建设,从政策、制度和投入等方面积极推动实验队伍建设、实验课程改革、实验平台建设,使实验教学成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和手段。

THE END
1.学术论文查重需注意哪些问题?实验在进行查重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重复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犯了错误,不小心重复引用了他人的研究结果,或者是因为研究人员使用了相同的实验方法或数据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修正。 最后,查重报告也是一个问题。研究人员需要仔细阅读查重报告,并对其中的重复内容进行润色修改。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F3PJE05562DLI.html
2.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支持的《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的通知》已于2023年5月15日发布https://syzx.ceeia.cn/
3.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中小学和中职校职称评审工作意见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全省中小学和中职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苏教师函〔2022〕24号)和《南通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中小学和中职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意见的通知》(通教职称〔2022〕1号)文件精神,现将《2022年海安市中小学和中职校正高级教师职称初评推荐工作意见》《2022http://qtzx.haianedu.net/zjqz/qzgg/xwgk/content_98299
4.关于举办2024年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的通知(一)各旗区、市直属各相关学校于6月18日前将《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案例汇总表》(附件5)电子版及纸质版(加盖公章)报至市电化教育馆。说课材料(说课PPT、说课文稿、说课视频、查重报告)和说课活动申报表纸质和电子版由参赛教师在现场说课时提交。 (二)各旗区、市直属有关学校所推荐教师须无任何师德师风问题https://www.ordos.gov.cn/ordosml/szbm/sjytyj/202407/t20240701_3630718.html
5.江苏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支持的《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的通知》已于2023年5月15日发布https://jiangsu.syzx-edu.com/informationdynamics/detail?id=224
6.sci论文查重实验方法要查么PaperBERT大家好,今天来聊聊sci论文查重实验方法要查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以下是针对论文重复率高的情况,提供一些修改建议和技巧,可以借助此类工具: SCI论文查重实验方法要查么 一、背景介绍 在学术界,SCI论文的查重检测是确保论文原创性和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撰写SCI论文的过程中,学生或研究者往往面临查重率过高https://blog.csdn.net/2301_81900439/article/details/135242280
7.(省)实验教学说课通知2024.6.5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分学科对各市推荐的案例进行评选,按照得分排序,推荐40个优秀案例参加全国实验教学说课活动遴选,并组织其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至“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其他部分优秀案例公布为省级优秀案例并通过省级平台进行展示。教育部将从各省推荐的案例中遴选优秀案例进入现场展示环节或推荐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https://tgzx.sdsjyy.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932087&cid=163579
8.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在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中, 很多本学科的学者与施教者总结了不错的经验, 比如“激励机制”[2]、面向对象的自主实验教学[3]、课程相关体系研究[4]及相关的案例法教学实践设计[5]等, 这些方法各有所长。我取其所长, 结合亲身教学实践, 从课程设计的目标要求, 设计内容, 设计的具体实施,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 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chmlb8p.html
9.2024年7月云服务行业动态及热点研究月报艾瑞咨询7月4日讯,万亿Tokens免费用的活动旨在助力高校及科研机构推动AI大模型在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应用,火山引擎基于火山方舟平台和豆包大模型,免费提供总量超过2万亿的Tokens。活动面向全体高校及科研机构师生开放申请,每人单次申请不超过1亿Tokens。 联想AI实验室和优刻得合作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409240.html
10.实验报告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各科《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全国34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展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了高潮。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审视占初中生学校生活70%时间的初中课堂教学,存在种种弊端:功利化的教育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JSJX200400003054.htm
11.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深入贯彻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颁布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实施方案》,逐步探索并建立起适合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该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求各专业在专业课程中着力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包括课程思政元素挖掘https://news.cdutetc.cn/c/4c315f3e-e0da-46c1-ae1a-a97f3d8f1d83.html
12.警察网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考核年度、本辖区已经网络报告的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总数,包括定级的和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②按规定时限报告数:指已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中,报告时限符合要求的信息数(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未定级)。 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408311
13.关于公布2024年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活动结果的通知二、请参加省说课活动教师登录“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说课活动”,熟悉《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作品评价指标》、了解《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视频制作要求》、《说课活动文稿要求》、《作品查重报告提交说明》、《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PPT模板、视频片头模板》,在市级评选的基础上进https://yun.xgjy.cn/index.php?r=portal/content/view&sid=420900&id=139779
14.特校年度学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构建并形成有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文化,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以教育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为抓手,在常规管理诸方面建立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和风格;探索试验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以课程实施为主线,推动学校课程创建;以教师发展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专多能,形成一批特色教师群;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https://www.jsycf8.com/zhishizongjie/30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