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南师范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

华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98人,其中正高685人、副高654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18名、省级人才261名,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4人,国家四青人才3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2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5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5人。

立德树人成绩斐然。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9682人,硕士研究生14368人,博士研究生1533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学位生)404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7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个。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师范大学。2016年作为5所高校之一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2019年获评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各类省部级科研平台116个。成立“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和“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核心竞争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及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师范高校前三,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20名。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

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师范生培养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优势,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基地、教育研究与政策咨询智库、教师终身学习与资源共享平台,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并设有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学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并率先持续开展中英、中美、中芬等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作为广东各阶段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强化教育研究,全力打造南方教育高端智库,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辐射优质附校资源。学校在服务港澳台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先发优势,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

对外合作日益拓展。遵循“融入湾区、深耕东南亚、经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理念,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和区域发展需求,已和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智力与优质资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办学、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学校加入了LHCb、BESIII、STAR实验国际合作组,东南亚研究中心、东帝汶中心和港澳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东南亚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在东南亚7个国设立了8个海外研究基地。加入了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中国—俄罗斯体育教育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以及8个粤港澳专业联盟。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分别在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设立了境外教学点,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教学点总数达32个。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辐射港澳、面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引领中国南方教师教育,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型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包括教育、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法律、艺术、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电子信息、应用心理、翻译、金融、新闻与传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社会工作、会计、出版、国际商务、文物与博物馆、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应用统计硕士等23个专业学位。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申请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我校接收推免生的具体内容请查阅《华南师范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二)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在复试时必须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5门以上本科专业课主干课程成绩单。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意:我校部分招生专业(领域)不接收统考生或同等学力考生报考,请考生报考前务必参阅《华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三)报名参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所报专业的报考条件: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二)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工程管理125600、旅游管理125400、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0451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二)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含3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注意:这几个专业中我校只有工商管理125100、旅游管理125400专业学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我校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统一安排在寒暑假授课。非全日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在周末授课,寒暑假不上课。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生主要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授课。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二)中的各项要求。

★注意事项★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硕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请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形式和就业方式报考。我校所有非全日制方向只招收定向就业生。

二、报名办法

★报考点选择★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络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络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我校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我校只有法学院的法律(非法学)(035101)专业、体育科学学院的体育教学(045201)专业、心理学院的应用心理(045400)专业和计算机学院的软件工程(085405)专业共4个专业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考生报考,具体见《华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8.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联系。

10.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络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网络核对并确认其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网络确认要求

(1)考生网络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络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三、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四、初试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四)初试科目。

12月2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业务课二

五、调剂

我校调剂政策待初试结束后,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而定。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六、复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校各招生单位负责组织和具体实施。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参考专业招生计划,确定我校各专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分数线,差额复试。

(三)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四)我校各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应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修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六)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八)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九)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期间必须在我校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进行。

七、录取

(一)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政审情况及体检结果,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的原则进行录取。

1.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3.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作为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信状况等方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根据国家规定,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新生报到后,我校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新生复查期间的举报情况、调查情况、处理情况须在全校范围内公开。

(四)被录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须在录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我校同意,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八、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九、关于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计划的说明

我校在教育硕士的部分招生领域中开设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计划,定向地区届时以省级部门下达最新文件为准,报考时请留意招生目录中的备注说明。

十、其他事项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招生计划为初步计划,实际招生计划将会根据我校各招生单位接收推免生人数和教育部最终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进行调整。拟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人数以最后教育部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二)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所公布的招生计划包含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培养、科教融合联合培养、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硕士点建设单位联合培养等各类专项,具体招生专业、联合培养单位和招生计划以复试阶段公布为准。

(三)考生务必认真、详尽、准确填写档案所在单位和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和调档函等材料,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四)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六)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网络确认时提供学历认证报告;持境外学历证书报考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持军校学历证书报考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学历认证。上述考生均须按照我校要求提供认证报告。

(七)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八)由于学院搬迁、培养、实习等原因,具体培养所在校区可能会发生变化,具体以培养单位的安排为准。

十一、学宿费

(一)2023级学费标准:

序号

专业类别

收费标准

(元/生学年)

学制

1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8000

三年

2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

22000

3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管理)

20000

4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化学)

21000

5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管理除外)

18000

6

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

22500

两年

7

全日制体育硕士

8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9

全日制法律硕士

10

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

11

全日制金融硕士

35000

12

全日制翻译硕士

28000

13

全日制会计硕士

14

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

15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

19000

16

全日制出版硕士

17

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

16000

18

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

19

全日制艺术硕士(美术、音乐、舞蹈、艺术设计)

20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

21

全日制生物与医药硕士

22

全日制材料与化工硕士

12000

23

全日制资源与环境硕士

24

全日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25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管理)

26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27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管理除外)

28

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

60000

29

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

30000

30

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MEM)

31

非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MAP)

48000

32

非全日制体育硕士

33

非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

26000

(二)住宿费标准:最高1600元/生学年。具体收费标准以学校后勤管理处住宿安排为准。

备注:上述收费标准以广东省物价管理部门的最终批复为准

十二、奖助体系

学校现有的奖励资助种类如下,全日制研究生符合条件者可申请:

1.国家奖学金:20000元/生。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及标准均以当年国家下达文件为准。

2.学业奖学金:硕士一等奖每年8000元/生,获奖比例40%,硕士二等奖每年5000元/生,获奖比例40%,硕士三等奖每年1000元/生,获奖比例20%。

3.国家助学金:每年6000元/生(有固定工资收入者除外);

4.社会捐赠奖助学金。

5.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助管800元/月,助教600元/月,兼辅1000元/月。

6.国家助学贷款。

7.研究生临时困难补助。

备注:以上各条款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规定为准。

十三、联系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单位代码:10574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招生考试处

THE END
1.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专题教育 学科教育 教师资源 家庭教育 科学教育 主题展示 业务平台 工作后台https://www.gzjyc.org/
2.广东实验中学关于申报2024年度广东实验中学“十四五” 校级课题(初中部)的通知 2023-07-14广东实验中学新入职教师“中小学教师”专业系列继续教育说明 2023-07-14广东实验中学 “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 2023年度专业课、公需课继续教育指南 更多>德育家园与学生天地 http://gdsyzx.edu.cn/index
3.广州市教育局网站广州市教育局网站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以广东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为平台依托,通过设置政务公开、业务栏目、政务服务、互动栏目及专题栏目等,为广大网友发布本局政务公开文件、政务新闻信息及为网友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https://jyj.gz.gov.cn/yw/wsgs/
4.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原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于2004年创办,是一所寄宿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占地108亩,地处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399号。学校是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获得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广东省http://www.gdems.cn/list/20.html
5.广东省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www.gdsyedu.com广东省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发挥实验教学育人功能,提升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推动实验教学广泛开展,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6199549
6.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支持的《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的通知》已于2023年5月15日发布https://www.syzx-edu.com/
7.电视课堂网络平台数字教材广东各地中小学这样开展线上教育省教育厅将联合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市通过广东教育电视课堂、广东移动IPTV、腾讯教育“粤课堂”播出小学阶段的线上课堂,发布学习材料,为线上教育提供托底支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可利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学生可利用数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过“粤教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27/c3183865.html
8.中小学人工智能实训室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小学广州飞瑞敖15年口碑,全国1000多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案例,专注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核心技术研发、销售及服务,打造“六位一体”人工智能课程服务体系,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及师资培训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教育城市合伙人、培训机构转型课https://www.frotech.com/
9.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科创教育平台课程资源 智慧校园 活动 我的学校 课程中心 校本课程 精品课程 Cloud 3D One在线建模 烈火雄心 共8课 官方精品课 【Cloud 3D One】新手教程 跟王增福老师学Cloud 3D One像素几何 小小设计师系列-开心农场 《奔月探秘 》共8课 小小设计师系列-文化创想工坊 https://platform.i3done.com/
10.深圳教育大事记同心筑梦向未来,盘点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的2022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微课评选 一等奖 ↓↓↓ 宋洋 广东省中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项目征集 二等奖 ↓↓↓ 王从从、许锐淳、徐国秀 《我们家的深圳故事》 广东省第三届中学生物学 创新命题与说题大赛 二等奖 ↓↓↓ 刘雪姣 2022年广东省实验精品课比赛 https://www.sztv.com.cn/ysz/yszlm/mt/jyzx/79069330.shtml
11.顺德区教育信息中心首页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粤课堂”线上教育 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 深圳教育资源平台 南海教育数字资源 中山教育资源 中国移动和教育 学习强国 中央电教馆资源库(试用) 电影课资源网 皖教云 组卷网 学科网 洋葱数学 备课网 人教社中小学电子教材 卡通动画库(幼教) 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1 教育杂志投稿 http://www.sdedu.net/
12.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教育总决赛选手风采新深圳市光明区百花实验学校初中心理健康教师,曾获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决赛一等奖、2023年深圳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22年深圳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22年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课例一等奖,获评光明区在线教学先进个人,主持一项市级课题和一项区级课题。教育理念https://www.163.com/dy/article/IMRHIDVG0516A1SJ.html
13.广东教育厅网广东教育信息网广东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信息网广东教育网提供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网教师招聘考试信息与中小学岗教师资格考试信息,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报名入口/成绩查询,备考资料,辅导培训等。https://www.huatu.com/gdjs/
14.12月热点丨教育政策信息速览教育资讯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点任务和分工方案,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和美育工作,明确提出艺术类科目考核将纳入中考,逐步提高体育分值占比。 3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将实施幼儿园建设工https://www.qdzrsoft.com/newsshow.php?cid=132&id=725&page=1
15.机构简介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薛玉娥 02 创新的十年 自成立以来,主持和参与了8项国家级课题研究; 研发中小学校本课程30多门,其中越读越优秀、全阅读等课程被教育部门评为“好课程”; 研发系列儿童阅读读本10个系列40多个品种,为3100多所实验学校和实验区提供校园阅读服务; https://www.dnjky.cn/about/
16.中国教育在线获批!四川第三家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来了 吉林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成立 白本锋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教育强国战略与人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教育强国战略与人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会计新考季,“赢”战2024,注册领资料 国优计划:支持双一流高校为中小学输送好老师 http://eol.cn/
17.专注小学初中高中试卷分析与组卷,备课平台菁优网拥有2500万原创全解全析题库,涵盖全学科学段,提供各省市中小学各版本教材的试题试卷下载,多种方式组卷,还有校本题库、测评、精品资源、在线作业、伴印等产品https://www.jyeoo.com/
18.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每年教师们都要在线上进行 教师继续教育 学习新知识,山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网登录入口https://www.qlteacher.com/ 教育信息化 新闻动态 更多 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2020年..点击查看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入口http://www.gzteacher.com/ 一起学习吧小编与你共同关注以下平台官网入口: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http://www.17xuexiba.com/k/49477.html
19.南方教研大讲堂第十一场:激活历史常态化课堂,推进教学评深度融合课堂实验创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广东省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优质资源展示与研讨 第七场:9月29日14:30—17:20 加强党史教育,筑牢思政课价值根基——广东省“同上一堂党史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交流活动” 2021年【十月】 第一场:10月09日 14:30—17:00 基于项目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二场:10月15http://test.grtnedu.com/app/index.php?i=2&c=entry&do=lesson&m=fy_lessonv2&id=731
20.30名东莞市“新时代好少年”名单出炉她热爱祖国。2019年,文章《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腾飞新中国 辉煌七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优秀奖。 她兴趣广泛,全面发展。2017年,在广东省中小学英语朗读能力在线展示活动中,荣获四年级组地级市复赛三等奖。2018年书法作品荣获“童星杯”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摄影艺术展示活动金奖,并获得大型画集中国https://www.timedg.com/p/2114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