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网络听评课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做出改变。而“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网络教研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跨时空、多主体等优势,充分弥补了传统评课的不足。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针对教育资源领域的顶层设计和集约化优质化的资源聚合平台,汇聚了课程教学、专题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等六个版块的优质资源,覆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各个学段,各类资源全部免费使用。平台的上线运行对更好地服务中小学“双减”政策、服务农村和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停课不停学”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形成融教学型、学习型、研究型为一体的教师素质结构,灵宝市第六小学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立足“校本”,以教学视频案例为主要内容载体,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扎实开展网络听评课教研活动,以期网络听课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
二、实施过程
1、开展智慧教育平台培训
学校电教中心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线上培训,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板块设计,内容介绍,使用方法技巧等做了详细的介绍,还针对平台资源下载、资源推送做了专门的指导,帮助老师们从技术层面用好平台资源,服务线上教学。通过培训,老师们对智慧教育平台了解的更深入,也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
3、开展线上公开课学习
团队成员何江萍老师在参加三门峡市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的时候,执教人教版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节。为了创新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走老的套路,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当中“课堂教学”板块中“基础教育精品课”视频学习当中汲取精华的设计细节,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我们班的植树任务已经完成,五班要在我们班的后面同样长的一条路上继续植树,该怎么栽?探究:只栽一端的情况下,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六班要在五班的后面同样长的一条路上继续植树,并且路的尽头还有一栋楼房,该怎么栽?探究: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如此设计,让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浑然一体又各不相同,打通了知识之间的隔断墙。即建立了关于植树问题的模型,又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取得了三门峡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4、开展线上资源业务学习
团队成员罗丽丽老师在讲解《观察立体图形》一课时,参考借用了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课件,再融入自己的思想、做法,讲授效果非常不错。主要体现在:在观察长方体时,通过PPT里的图形演示,学生能迅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从而明确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应用希沃白板里的几何图形,通过旋转各图形,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还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本课的重点,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样子各有千秋,对本节课的难点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5、建立有力监管的长效激励机制
每周一次集体教研,各教研组以平台资源为核心优质教学资源,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平台提供的学科研修、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等,用优质资源指导开展教研、备课、授课,赋能教学水平提升、作业设计优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学校所有教师都有专门的听课笔记本和业务学习记录本,每学期都要上交教科室进行检查。
每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内容包括:一是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案例改进教育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布置功能性作业、丰富教学内容的心得体会;二是通过平台提供的教师研修、教改实践模块开展校本研修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等。
三、应用效果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网络听评课研究,促进了团队成员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学出特色,参与成员先后获省市优质课、信息技术融合课赛讲一二等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参与成员任教班级教学成绩的平均分、优秀率均居同年级前列。
项目团队也带动了全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学校被先后获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河南省网络学习空间2021-2022学年寒假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成员先后获省市优质课、融合课赛讲一二等奖。
四、亮点特色
一是构建了网络听评课三步走的有效组织,即课前组织、课中组织和课后组织。教师课前了解教材及课标、授课内容、教学目的、重难点、课程类型等,课中观摩授课过程,做到听看思记,听,教师教学语言、课堂纪律情况、学生发言情况;看,教师教学教态、活动组织情况、学生行为举止;思,围绕听课重点观察课堂,生成个人看法和评价;记,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记录笔记,记下问题、评价及建议。课后组织观后研讨,形成评课报告。
三是构建了“双师课堂”的教学新形式。
学校教师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双师课堂”实践,探索形成四种应用模式:一是以线上名师授课为主,线下教师课前布置预习,课上辅助教学、维持纪律,课后答疑与巩固练习;二是线下教师进行常规知识讲授,通过截取或播放名师授课视频片段,以弥补线下教师知识短板或线下难以操作专业规范的实验教学等问题;三是线下教师课前预设学习问题,启发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自主观看名师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对知识深度理解和应用,实现"先学后教"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四是线下教师进行常规知识讲授,对教学中出现的跨学科知识,通过播放或连线另一学科名师视频完成跨学科知识融合的教学任务。通过"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个优质的“资源库”,也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工具箱”,更是一个集教育教学管理、师生、家校、社会一体的“教育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平台,探索平台资源与线上教学的方法、路径,不断优化线上教学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