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智慧教室(6分)1.12.教室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班牌等。高中配有选课系统。1.53.依托智慧教育云平X等,实现课堂教学云X一体化。1.54.拥有支持移动学习和交流的智能终X及配套设备。15.建有自动录播室,能支持教学、教研等。1(四)党务管理(2分)利用软件平X实现组织管理、发展党员、组织生活、党费管理、学习活动、民主测评等工作。2(五)校务管理(3分)能实现对学校、部门(行政、教学、后勤)、年级、班级等组织机构信息的分类管理;教职工档案的数字化管理。1能实现通知、公告、请假等校内日常事务的在线申请、审批、发布等功能。2(六)XX管理(2分)利用市智慧教育云平X,实现市、县
3、、校XX互联互通(自XXX须与市平X互通)。2(七)教务管理(2分)配有智能化教务、学习分析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配有学籍管理系统和选修平X,能实现智能排课、学生选课走班、社团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等功能。2(八)教研管理(1分)能实现在线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审批、查询等过程;具有在线校本培训功能。1(九)后勤管理(2分)能实现校产、场地、材料、报修等信息的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功能;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门禁、水电、透明厨房等的智能控制。2(十)信息安全(3分)1.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制度。12.配置网络与信息安全设备、系统,对
5、XX应用(10分)1.实现优质XX班班通,能利用国家、省级及其他XX平X开展教学。22.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达90%以上33.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达60%以上。34.2(三)XX共享(4分)1.学校内部实现XX共建共享。22.每年有师生自制的网络课程、课件、学生作品等特色、精品XX通过县级以上教育XX服务平X实现区域共享。2三信息素养(17分)(一)学生发展(6分)1.能获取、存储、加工、发布信息,能利用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创造等。12.能利用智慧教育平X和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与教师互动等学习活动。13.近两年有学生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信息化活动(如:中小学
7、的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思路。近两年参加市级以上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达到国家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要求。22.校长及管理团队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管理,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23.校长及管理团队能带头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1四融合创新(25分)(一)智慧教学(12分)1.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XX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进行个性化设置。32.为教师提供同步课程XX、专题性素材、知识点学习工具、学科编辑工具等多种形式的备课支撑平X,能将XX库、题库有机集成,支持与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融合。33.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智能终X进行授课。
8、24.提供采编组卷、编排、网络考试阅卷、成绩分析评价等功能。25.利用网络,实现教师和家长间的互动,为教师提供研修服务,进行各学科教学研讨。2(二)智慧学习(6分)1.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等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22.熟练使用微课、优质课等课程XX,实现课程的二次学习和巩固。23.能自动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题,并按学科、知识点进行统一归档管理,形成学生专有的错题库,并利用错题库指导学习。2(三)智慧评价(4分)1.实现多维度的学业成绩分析,以可视化形式显示统计结果,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情、学情分析,推进精准化的教与学。12.支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从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
9、、品德发展水平、兴趣特长爱好等维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管理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13.支持多主体、多维度、全方位教师评价体系和个性化集成评价服务,跟踪教师工作专业发展的评价,提供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依据。2(四)智慧服务(3分)1.提供家校互动平X服务,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高中能为学生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提供信息化支持。2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课程XX、名师XX等社会公益服务。1五支撑保障(15分)(一)组织领导(3分)1.有校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信息化工作,每学期至少2次。12.设有校级首席教育信息官(CIO)。13.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