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浏览量超400亿次

本报讯(记者林焕新)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第三年,也是数字教育“扩优提质年”。教育部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简称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为新举措,以“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为新要求,纵深推进平台全域深化应用,以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平台上线以来,服务领域和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平台浏览量持续走高,截至2024年5月15日,平台页面浏览总量已达405.40亿次。

记者了解到,从用户类型看,学生和教师是应用平台的主体。学生用户浏览量为125.70亿次,占总浏览量的31%;教师用户浏览量为112.08亿次,占总浏览量的27.6%;家长用户浏览量为37.54亿次,占总浏览量的9.3%;社会学习者、教研员、电教人员、管理人员等其他身份用户和游客浏览量为130.06亿次,占比为32.1%。

从终端使用情况看,通过手机终端APP访问量遥遥领先。通过手机APP产生的浏览量最多,达271.22亿次(占比66.9%);通过电脑或手机浏览器直接访问平台产生的浏览量为131.55亿次(占比32.4%);通过电脑客户端产生的浏览量为1.70亿次(占比0.4%);使用平板电脑访问平台的较少,浏览量为0.93亿次(占比0.2%)。

在资源和应用使用情况方面,课程教学板块访问量最大。平台上线至今,资源板块浏览总量为149.72亿次。用户浏览量排名前3位的板块分别为课程教学94.17亿次(占比62.9%)、教师研修31.81亿次(占比21.2%)、电子教材4.66亿次(占比3.1%);其他资源板块按浏览量排名依次是德育、体育、课后服务、基础性作业、美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教改经验。

从功能应用情况看,分别于去年6月、9月上线的备课授课和习题组卷功能得到了教师的积极响应。平台备课功能使用总人数96.9万人,使用372.1万人次,引用资源22.1万条;使用授课功能总人数58.2万人,使用166.0万人次,引用资源8.6万条;使用组卷功能人数3.1万人,次数34.8万次。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推动互联互通,实现平台高质量集成化建设。加强各级平台与国家平台的联结与融通,有序推动平台资源整合;汇聚各地使用的应用工具,强化国家平台统一入口,构建多元参与的应用生态。二是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平台智能化服务能力。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先进技术推动平台智能服务升级,上线智能工具,强化课堂互动,实现学习路径规划和个性化资源推荐。三是开展平台应用推广,增强师生用好平台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专家指导团队、教研员和优秀教师力量,指导一线教师用好平台提供的精品资源,及时掌握平台推出的新功能,创新平台课程资源的应用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平台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发展兴趣爱好。

据悉,近年来,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全力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发汇聚高质量、多类型、体系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不打烊、全天候、“超市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世界最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THE END
1.中新教育丨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总量达8.8万条中新网1月26日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26日称,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总量达到了8.8万条,是年初4.4万条的2倍多,覆盖教材版本由年初的30个共446册次增加到65个版本共565册。 1月2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朱东斌在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的进展情况时表示,一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国家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4/01-26/10153278.shtml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浏览量超400亿次本报讯(记者 林焕新)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第三年,也是数字教育“扩优提质年”。教育部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简称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为新举措,以“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为新要求,纵深推进平台全域深化应用,以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平台上线以来,服务领域和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试点工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5/t20240521_2111197242.html
3.中新教育丨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总量达8.8万条中新网1月26日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26日称,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总量达到了8.8万条,是年初4.4万条的2倍多,覆盖教材版本由年初的30个共446册次增加到65个版本共565册。 1月2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朱东斌在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的进展情况时表示,一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国家https://m.gmw.cn/2024-01/26/content_1303643950.htm
4.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情况请以某课时教学实践为例,分享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包括工具和资源)的亲身经历。 可以谈谈您的使用初衷、遇到的问题、发挥的作用、后续情况、意见建议等。 11. 【班级管理】 请结合您的班级管理,分享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包括工具和资源)开展班级管理的亲身经历。 https://www.wjx.cn/xz/284376999.aspx
5.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汇报一、应用情况概述 经过调查,我发现全校教师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服务平台的应用情况总体较好。我校教师已经注册并使用了该平台,他们通过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等工作。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对该平台的了解和应用还比较有限。 https://zw.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2376639
6.《生本教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初探》课题中期报告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主办的智慧教育平台,平台分为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板块,汇集了海量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其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城乡学生共享全国名师、名家、名校、名课资源,帮助农村地区教师线上协同教研、备课辅导https://byne.nmgjyyun.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2115001660&id=576398
7.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1 https://m.ruiwen.com/word/guojiazhongxiaoxuezhihjyyptpxxdth.html
8.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实践与反思.docx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实践与反思01概述为落实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对专家团队“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广应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创新探究平台新场景实践模式”等要求,河南专家专家指导团队(以下简称专家团队)聚焦课堂教学应用核心目标,通过对场景创新性再造和灵活性实践应用,培育一批“建资源、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9714864.html
9.关于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的通知市教育局将组织专家结合试点学校工作方案落实和应用成效等,对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进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市级示范学校”认定(具体标准由市教育局另行通知)。 三、加强团队建设 1.组建专家团队。面向全县各中小学校遴选县级专家指导团队成员,县局将根据申报情况择优推荐10人(学科专家不少于总人数的一半)参加市级http://y.fxjyw.net/App.ResourceCloud/index.php?app=changyan&mod=Homepage&act=view&newsid=5240
10.服务“双减”免费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服务“双减” 免费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教育部3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教育部在2020年疫情的情况下,紧急开发建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主要提供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大类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3012294395233.html
11.智慧教育启新篇,平台培训助成长——“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为了确保全校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显著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推动平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教育 资源的均衡分配。我校于2024年8月30日上午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进行了培训。 https://www.meipian.cn/56cnef4w
12.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持续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三、依托平台,助力家校协同育人。学校充分利用平台家庭教育资源,支持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平台的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提升我校家长自觉使用平台开展相关家庭教育学习,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新局面,有效落实“双减。 我校教师通过持续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各个板块的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质量https://www.ordosedu.cn/info/1031/23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