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为什么要参加编程比赛?
近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组委会公布关于举办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的通知。
大型编程公益比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编程猫创新编程2019年赛季于3月15日至5月15日启动报名通道,此次比赛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放,旨在助推我国编程教育普及,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及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精神、提生中小学生编程水平。编程猫将为此次比赛提供编程创作工具等支持。
据悉,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19〕25号),最终确定了29项竞赛活动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简称NOC即Novelty,Originality,Creativity缩写)位列其中,是面向全国在校中小学师生,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并增强知识产权意识的一项比赛。
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自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已经举办十六届,吸引了来自6万多所学校6500万师生的参与。作为其赛项之一,编程猫创新编程2018年赛季覆盖全干过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余所学校,吸引了近30000师生队伍参加,海外赛区甚至遍布东南亚及北美。
全世界都在盛行,我国大力推广的编程教育有哪些魔力呢?
孩子学习编程并不是要成为码农,而是掌握一种新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而一次面向全体中小学学生开放编程比赛就是叩响人工智能时代的敲门砖。
编程猫图形化编程工具源码编辑器操作界面
赛事组委会会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严格评选,届时各组别决赛一等奖中的第一名将获得大赛最高奖项——“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专为NOC大赛批准设立的最高奖项。